5G天线有哪些技术参数?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5g大规模天线技术有哪些好处

现在一般150M的路由器使用的频段是2.4HZ,5G也就是5HZ也就是一般号称的千兆无线路由器。相比较起来,5G的频段好处在于抗干扰性更强。信号更加稳定。覆盖的范围更广。数据传输的瓶颈上限更高。根据你所说的情况来看的话,有可能是有人蹭网,可以修改加密方式和密码看看。也或者就是你所说的路由有问题更换路由。但是千兆路由在家用方面来说没有太多必要性,除非你的房子很大。一般150M的肯定足够家用了。


5G重点和网络射频部分简介

1、基站和终端

5G网络是一个密集分布基站网络,基站分布密度比前几代移动系统都高。

其中,基站移动终端之间采用28Ghz的毫米波频段通讯。基站天线系统采用相控阵天线体制。波束在垂直和水平两个方向交叉极化,以实现更高的用户密度和增加系统用户容量。
5G终端具备自选基站能力,可以根据基站误码率挑选误码率低的基站和信道通讯。

实现以上这些功能,依赖阵列天线技术,基站和终端都用到了毫米波相控阵天线。终端中天线阵列为nXn点阵;

2、回顾下终端中天线技术

手机中布满了天线,从GPS、蓝牙、wifi、2G、3G、4G等频段。频率越低,尺寸越大。毫米波,顾名思义,其波长尺度在10mm内了,照波长四分之一计算,约2.5mm的点阵,就是组成有规则间距的阵列。

4G的天线一般布置在手机上下端部和侧面,采用了LDS(立体电路的一种制造工艺,激光在3D曲面塑胶上选择性沉积金属工艺)和FPC(柔性线路板)配合侧面金属边框来实现终端天线功能:

金属机身手机中,外露的中框一段金属与手机内FPC组成了天线:

2017年玻璃机身手机开始流行,这类手机拟用到的工艺和材质依然是FPC和LDS工艺,也有把天线制造在玻璃壳体和玻璃支架上的:

0.1-0.2mm厚度3D的玻璃支架上制造边框触摸和天线

3、5G的手机天线特点及其工艺

(1)5G终端天线,对周边金属很敏感,

由于毫米波之波长很短,来自金属的干扰是非常厉害的,印刷线路板(即PCB板),需要其与有金属的物体之间需要保持1.5mm的净空。

(2)5G天线是垂直与水平天线交互的点阵

这种垂直和水平交互的天线,对应垂直和水平两个极化方向的信号收发。

(3)5G天线对安装位置有特殊要求

由于5G终端天线是相控阵体系,其天线单元需要合成形成聚焦波束,因此需要规则的位置进行摆放,天线不能被金属遮挡,适合3D空间扫描,规则的空间。

5G终端,被人手和人体遮挡,其信号都会开始寻找最优误码率频段,形象的说,手机像一个长了眼睛的小宠物,一旦遮挡他,他即刻眼球四处转动寻找最优信道。我们把5G手机这一动作叫手机寻优,因此,设计终端时候,安装天线位置一开始就要合适,使其好寻优。目前手机终端中,最适合5G天线位置是两端,尤其是上端部(听筒位置附近),其他4G内天线都要给其让路,也就是说有优选位置权,其他天线移到他处。

随着移动通信从2G、3G、4G 到5G 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天线也经历了从单极化天线、双极化天线到智能天线、MIMO 天线乃至大规模阵列天线的发展历程。天线作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感知器官在网络中的地位越来越复杂,并且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2、天线的可感知是移动通信天线的一个技术热点
基站天线的工参准确性对网络运维和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这3 个方面:利用电调天线的AISG 线进行供电和回传,适用于新建电调天线站;采用太阳能或其他方式供电,采用无线回传,适用于存量站和非电调天线基站;采用人工上站用姿态仪采集数据。
2.1 利用电调天线的AISG 线进行供电和数据回传
目前基站智能工参研究主要集中于可感知系统实现对天线方位角、机械下倾角、海拔高度、经纬度等参数的实时测量和记录。其中,海拔高度、经纬度可采用北斗或GPS的方式测量,海拔高度的测量精度一般是5~10 m,经纬度的测量精度一般是5 m。机械下倾角可采用重力加速度计进行测量,测量精度约0.5°,且测量速度快,可用于监测天线姿态。天线方位角的测量比较复杂,几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具体如下。
(1)双GPS 方案
可进行绝对方位角的高精度测量,测量时间约2 min,实时性尚可。但当两个GPS 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缩小时,测量误差快速增大, 比如当双GPS 设备长度小于200 mm时,测量误差大于5°,虽然可通过多次测量来提高精度,但实时性明显变差。如果在射线方向存在遮挡,其测量精度会大大降低。此外,该方案的设备成本较高。
(2)和差波束方案
也可进行绝对方位角的较高精度测量,设备成本比双GPS 低。缺点是测量时间过长,实时性不满足要求。如果要求设备小型化,差波束的斜率明显下降。同样,射线方向存在遮挡时测量精度同样降低。
(3)电子罗盘方案
因受工程现场复杂磁环境的影响不能测量绝对方位角,但相对方位角的测量精度很高,约10 s 的测量时间,在3 种方案中耗时最短、实时性最好;设备可以做到不超过双频天线的截面积, 满足一体化设计的小型化要求;成本也比较低。其缺点有两点,第一不能测量绝对方位角;第二,抗近距离磁环境的干扰能力差,在其设备100 mm 范围内不能有磁性物质。这种方案不建议采用。
上述3 种方案各有优缺点,现阶段成本上比较能够接收的方案是通过双GPS 方案进行一次绝对方位角测量,用来对电子罗盘测量的方位角进行校准,可以到达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采用电子罗盘和重力加速度计作为可感知技术的基本方案与天线一体化设计,再配合双GPS 工具做一次性校准的组合方案性价比最高。方案的实现过程如图1所示。

图1、可感知天线技术方案实现
该方案通过双GPS 工具测量绝对方位角,对海拔高度、经纬度进行工程测量和记录;通过电子罗盘实时监测天线相对方位角,利用双GPS 工具测量的绝对值校准后可得到实时的绝对方位角;通过重力加速度计实时监测天线的机械下倾角,从而完成了天线工程参数自感知的任务。
以上方案的都有共同的缺点就是工参模块的供电和数据的回传依靠电调天线的AISG 线, 对于中国移动大量的存量非电调天线基站无法应用。
2.2 非电调天线基站的无线回传方式
对于存量站和非电调天线基站的应用场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通过采集模块利用ZigBee (紫蜂协议)技术进行短距离无线通信,将采集数据传输至传输模块。通信基站附近有着复杂的电磁环境, 为了保证数据的可靠、安全传输,采集模块使用了自主研发的抗干扰、频点探测技术进行通信,同时通信使用AES 加密算法,能够有效地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采集模块利用太阳能为自身供电,太阳能本身会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天气、太阳能面板朝向、建筑物遮挡、安装位置等,进而使得不同设备、不同时间获得的太阳能波动很大,对设备数据采集及电池安全有较大的影响。采集模块拥有自行设计的智能电源管理算法,能够根据太阳能获取情况智能的进行数据采集、传输、电池充电,能够有效地保障设备的工作情况,雾霾天、雨雪天都能正常工作,提高电池效率,延长设备寿命。
3、大规模阵列天线是5G 的关键技术之一
5G 网络的应用可归为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4 个主要技术场景。
连续广域覆盖和热点高容量场景主要满足2020 年及未来的移动互联网业务需求, 也是传统4G 主要的技术场景。低功耗大连接和低时延高可靠场景主要面向物联网业务,是5G 新拓展的场景,重点解决传统移动通信无法很好地支持物联网及垂直行业应用的情况。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逐步孕育升级。在视频流量激增,用户设备增长和新型应用普及的态势下,迫切需要第五代移动通讯系统(5G)的技术快速成熟与应用,包括移动通信,Wi-Fi,高速无线数传无一例外的需要相比现在更快的传输速率,更低的传输延时以及更高的可靠性。为了满足移动通信的对高数据速率的需求,一是需要引入新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和能量利用效率,二是需要拓展新的频谱资源[1]。
在此背景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Massive MIMO)已经不可逆转的成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中提升频谱效率的核心技术[2]。多输入输出技术(MIMO) 可以有效利用在收发系统之间的多个天线之间存在的多个空间信道,传输多路相互正交的数据流,从而在不增加通信带宽的基础上提高数据吞吐率以及通信的稳定性[3]。而Massive MIMO技术在此基础之上更进一步,在有限的时间和频率资源基础上,采用上百个天线单元同时服务多达几十个的移动终端(详见图1),更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吞吐率和能量的使用效率[2]。

图1、一个典型的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阵列系统
除了Massive MIMO的应用,5G另外一个关键技术就是高频段(毫米波)传输。传统移动通信系统,包括3G,4G移动通信系统,其工作频率主要集中在3GHz以下,频谱资源已经异常拥挤。而工作在高频段的通信系统,其可用的频谱资源非常丰富,更有可能占用更宽的连续频带进行通信,从而满足5G对信道容量和传输速率等方面的需求[1], [4]。因此,在2015年11月,世界无线电通信大会WRC-15,除了确定了470~694/698 MHz、1427~1518 MHz、3300~3700 MHz、以及4800~4990 MHz作为5G部署的重要频率之外,又提出了对24.25~86GHz内的若干频段进行研究,以便确定未来5G发展所需要的频段[1], [5]。
但毫米波移动通信也存在传输距离短、穿透和绕射能力差、容易受气候环境影响等缺点。因此,高增益、有自适应波束形成和波束控制能力的天线阵列,自然成为5G在毫米波段应用的关键技术[6]。
然而,考虑到上述系统、天线阵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应用环境,带有Massive MIMO天线阵的5G基站建站时,由于实际空间受限,天线阵的体积不能很大。天线阵物理尺寸受限的情况下,多个天线单元之间的互相耦合、干扰,必然会造成天线性能的下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造成天线副瓣较高[7],对阵列的波束扫描能力有较大的影响[8];
(2)由于天线单元之间互相的干扰,造成信噪比变差,进而直接影响数据吞吐率;
(3)使得能够有效辐射的能量减少,造成天线阵增益降低,能量利用效率低下[8],[9]。

天线选择的关键参数
基站天线如同整个移动通信系统的触角,在通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选择基站天线时关键要以下的一些参数:
1.天线增益:增益是指在输入功率相等的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的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处所产生的场强的平方之比,即功率之比。增益一般与天线方向图有关,方向图主瓣越窄,后瓣、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2.前后比:前后瓣最大电平之比,它用来描述定向特性。
3.波束宽度:在方向图中通常都有两个瓣或多个瓣,其中最大的瓣称为主瓣,其余的瓣称为副瓣。主瓣两半功率点间的夹角定义为天线方向图的波瓣宽度。或称为半功率(角)瓣宽。如下图所示:
4.下倾角:指定向平板天线的下倾角度,主要用于控制干扰及增强覆盖。
5.极化:天线辐射的电磁场的电场方向就是天线的极化方向,通常有垂直极化、水平极化、+ 45度倾斜的极化、- 45度倾斜的极化等极化方式。

5G系统的天线技术

  这包括单个天线的设计以及系统层面上的技术,系统层面的上文有提到,例如多波束、波束成形、有源天线阵、Massive MIMO等。

  从具体天线设计来看,超材料为基础的概念发展出来的技术将会大有裨益。目前超材料已经在3G和4G上取得了成功,例如实现了小型化、低轮廓、高增益和款频段。

  第二个是,衬底或者封装集成天线。这些天线主要用在频率比较高的频段,也就是毫米波频段。虽然高频段的天线尺寸很小,但天线本身的损耗非常大,所以在终端上最好把天线和衬底集成或者更小的封装集成。

  第三个是电磁透镜。透镜主要应用于高频段,当波长非常小的时候,放上一个介质可以去到聚焦的作用,高频天线体积并不大,但是微波段的波长很长,这就导致透镜很难使用,体积会很大。

  第四个是MEMS的应用。在频率很低的时候,MEMS可以用作开关,在手机终端,如果能对天线进行有效的控制、重构,就可以实现一个天线多用。

  • 5G终端天线设计,到底有多难?
    答:首先,5G终端要支持多天线技术,以满足超高传输速率要求。5G的超高速率(Gbps以上),要求强大的多天线系统性能支持极强的数据吞吐能力。为了实现高速率,5G引入了Massive MIMO(大规模天线)技术,终端天线需要同步支持。5G还引入了Beamforming(波束赋型),终端天线同样需要支持。其次,5G终端天线必须有合理的布局设计,尽可能小型...
  • iqoopro5g版的上网速度到底有多快?
    答:为了带来优秀的5G网络体验,iQOOPro采用了全新天线设计方案,搭载vivo多项最新研发的天线技术,包括5G6天线技术、天线解耦合技术及双侧边分布式天线技术。为了提升网络信号强度,iQOOPro将原本4条5G天线进行拆分,带来了独特的5G6天线技术。通过6条天线,对不同的频段做特定优化,iQOOPro的5G天线性能提高了10%-...
  • 5G基站辐射强度如何?
    答:2. 5G基站的天线设计要求在主射线方向22米以内,建筑物高度应超过天线1.2米。3. 5G基站的辐射水平受到国家规定的严格限制,其辐射强度远低于安全标准。4. 实际上,我国的5G基站电磁辐射强度通常在3至5伏特/米范围内,即使在近距离内也非常安全。5. 5G基站的关键技术之一是采用混合分层网络架构,确保...
  • 中兴天机Axon 11 SE 5G如何通过5G超级天线技术提升通讯性能?
    答:手机配备4K高清视频专业拍摄功能,双路防抖、HDR逆光美颜和多人视频美颜,使得用户在各种场景下都能拍摄出清晰画面。此外,还提供了丰富的后期编辑功能,如视频裁剪、转场特效等,降低了视频创作的难度。创新通讯技术,提升5G体验 中兴天机Axon 11 SE 5G在通讯技术上独树一帜,引入“5G超级天线”设计,支持...
  • iQOO Pro 5G手机用了什么高科技?
    答:虽然多天线设计也不可避免带来了相互干扰的问题。但iQOO Pro专门引入的天线解耦合技术已经使问题迎刃而解。相较于传统宽频天线,再度提升20%的性能。此外,为了解决用户不同场景天线的兼容问题,iQOO Pro还搭载了双侧边分布式天线技术,通过将大部分5G天线布局于手机的侧边上端来避免握持姿势对信号衰减的...
  • 中国移动5g用什么技术?
    答: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其网络结构、网络能力和要求与过去大不相同,集成了很多技术.中国移动5g用什么技巧?让金投小编为你解答吧! 基于OFDM优化的波形和多站点访问 5G采用基于OFDM的波形和多站点访问技术,因为OFDM技术广泛应用于今天的4GTE和Wi-Fi系统,可以扩展到大带宽应用,具有高频谱效率和低数据复杂性,能够很好...
  • 5G关键技术到底有哪些?
    答:3、G的三大核心技术分别是SBA、CUPS和网络切片。什么是SBA?SBA(ServiceBasedArchitecture),即基于服务的架构。它基于云原生构架设计,借鉴了IT领域的“微服务”理念。4、大规模天线:大规模多天线技术(MassiveMIMO)被认为是5G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唯一可以十倍、百倍提升系统容量的无线技术。5、在5G网络中...
  • 对于5G超宽带内置天线,有什么好的设计方案?
    答:超宽带天线的难点:要实现天线对于多个工作频段的覆盖,同时实现无线系统集成与节省成本,需要使得天线的体积更小、结构更简单,也就是说要在小型化的同时实现宽波束覆盖。这对于天线制造商来说技术难度较高。迈斯维袖珍版5G /4G LTE 超宽带内置天线的优势:迈斯维最新袖珍版5G /4G LTE 超宽带天线:AN_...
  • 5G技术采用了什么技术?
    答:5G技术主要采用的关键技术:1、毫米波技术 5G利用毫米波频段(通常为30GHz至300GHz),这个频段的信号具有高带宽和大容量的特点,能够支持更快的数据传输速率。毫米波技术在提供高速率、低延迟的通信连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大规模MIMO技术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是一种通过多个天线进行...
  • 5g大规模天线性能优势
    答:用户密集区有干扰多、地形复杂、人员流动分散、传输数据量大等特点,大规模天线技术能提供高质量的数据传输服务。在城郊覆盖和无线回传的情况下,城郊覆盖主要解决边远地区的无线传输问题。另外一方面,5G带来逐渐提升的竞争力。大型天线数组的好处:1、与现有的mimo相比,大规模mimo的空间分辨率显着增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