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为什么分为武昌和汉口?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汉口、武昌和武汉是什么关系?

汉口和武昌是隶属武汉市的两个镇,武昌、汉口、汉阳并称武汉三镇。

一、汉口
汉口(hankow),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武汉的金融、商业、贸易中心,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
汉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地处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
二、武昌
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位于长江南岸,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
武昌地处长江以南,隔长江与其北侧的汉口、汉阳相望。历史上曾作为一个独立的武昌市、武昌府存在,后与汉口、汉阳合并为今之武汉,现与汉口、汉阳并称武汉三镇。
三、武汉
武汉,简称“汉”,中国湖北省省会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都市及唯一的副省级城市,中国内陆地区最繁华都市、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中心城市。
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北郊的盘龙城遗址作为武汉建城开端,距今有3500年历史。民国时期汉口高度繁荣,被誉为东方芝加哥,武汉三镇综合实力曾仅次于上海,位居亚洲前列。

武汉分为武昌和汉口的原因是:
1、武汉是在1926年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后合并成武汉市的,三镇被长江和汉江相隔,互相隔江相望,之前都是独立的市镇,合并后称为武汉市。
2、先行的行政规划中已经用13个区取代了三镇,但是由于三镇分界线明显,加上历史上三镇一直是分立的,所以现在习惯上仍然用汉口指长江以西,汉江以北为汉口,长江以东为武昌,长江以西,汉江以南为汉阳。
3、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武汉是武昌、汉阳、汉口的合称,即"武汉三镇"的合称。武汉成为统_的大城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武汉三镇在历史上形成的时序为江北(汉阳)先于江南(武昌),而汉口在明代以前,不过是毗连汉阳的一个水曲荒洲,因此,在明代以前,所谓"武汉",乃是武昌、汉阳两地的合称。元代武昌、汉阳均属湖广行省,鄂(武昌)汉(汉阳)并称,是为双城。元代诗人余阙在诗中把武昌。汉阳称为"双城",显示了武昌、汉阳由单称到合称的趋势。

 明宪宗成化(146--1487)年初,汉水改道人江,汉口 始形成市集。但每到夏天涨水之际,江水漫溢,人们仍无 法安居。1635年(明崇侦八年)通判袁倡创筑长堤(上起硚口,下迄堤口)以障水患,此堤名曰"袁公堤",即今日 之长堤街。此后,居民日增,到清仁宗嘉庆时,汉口居民 已达 36,929户,129,183人,但汉口在很长一段时间 里,一直隶于汉阳县,因此,早期的"武汉"概念仍是武 昌、汉阳双城的合称。如 1822年(清道光二年),范锴所 著《汉口丛谈》中"遂陷武汉等郡"一句,即指武昌、汉 阳等郡(府),汉口是称不上郡(府)的。咸丰年间,湖北巡抚胡林翼在其奏章、函牍中常用"武汉"两字,如"武汉为荆襄咽喉"、"若使武汉克复"、"武汉两城对峙"等等,显然也是指武昌、汉阳(当然也包括了汉口)两地的, "武汉"实际上应读作"武、汉"。

汉口的独立地位是在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才确立的,当时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阳、夏分治,改汉口同知为抚民同知,分汉阳汉水以北地段北至摄口,西至娇口,拨归同知管辖,立名曰"夏口厅"。到民国初年,改同知为知事,易厅而为县,于是便有了夏口县。当时,武昌(江夏)、汉阳、汉口(夏口)仍以各自名称为主,而且各有隶属,如清末时江夏属武昌府,汉阳、夏口属汉阳府,民初时夏口属江汉道,故未形成统一的行政建制,在历史上,亦有将汉阳、汉口联称为"阳夏",将武昌、汉阳联称为 "武阳",将武昌、汉阳、汉口联称为"武阳夏"者。

 1926年秋,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汉。次年初,国民政府将汉口市(辖汉阳县)与武昌合并,划为京兆区,作为首都,并建立统一的武汉市政府,此时,武汉才取得了作为政区、市区的称谓。此后,武昌、汉阳、汉口时分时合,直到 1949年解放前夕,汉口作为直辖市,武昌作为省辖市,汉阳作为县而分治。

解放后,政务院将汉口、武昌、汉阳(县府所在地及邻近地区)合并为武汉市(原汉阳县治所迁至蔡甸,保留县的建制),武汉市人民政府设在汉口。至此,武汉三镇才名符其实地合三为一了。

武汉应该包括汉口、武昌、汉阳三大块吧。

武汉是在1926年北伐战争北伐军攻克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后合并成武汉市的,三镇被长江和汉江相隔,互相隔江相望,之前都是独立的市镇,合并后称为武汉市,先行的行政规划中已经用13个区取代了三镇,但是由于三镇分界线明显,加上历史上三镇一直是分立的,所以现在习惯上仍然用汉口指长江以西,汉江以北为汉口,长江以东为武昌,长江以西,汉江以南为汉阳

  • 汉口还有武昌和武汉是什么关系?
    答:武汉有三镇,即汉口、汉阳和武昌。汉口和武昌是武汉的一部分,各是武汉的三分之一 。武广高铁修建开通之前,武汉市只有武昌站和汉口站这两个火车站,没有武汉火车站。修武广高铁才修建的武汉火车站,结束例外武汉市无武汉火车站的历史。以前说坐火车去武汉就是指坐到武昌或汉口站。
  • 为什么没有武汉火车站?怎么会叫武昌和汉口站?
    答:因为武汉原来其实就是汉阳.武昌和汉口三镇的合称,所以现在分别有汉阳.武昌和汉口三个火车站而没有武汉火车站。
  • 汉口、武昌和武汉是什么关系?
    答:汉口和武昌是隶属武汉市的两个镇,武昌、汉口、汉阳并称武汉三镇。汉口是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武汉的金融、商业、贸易中心,自古被誉为“楚中第一繁盛处”,以“东方芝加哥”之名驰声于海内外。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位于长江南岸,是湖北省委、省政府...
  • 汉阳,汉口,武昌,武汉是什么关系,行政是如何划分的
    答:武汉被长江和汉江一分为三,即武昌、汉口、汉阳。过去他们是单独的行政区,没有隶属关系。后来合并为武汉市,原三镇范围内又划分为若干城区,现有行政区名称依然有“武昌”和“汉阳”区,但是并没有“汉口”区,汉口是长江和汉江以北这片区域的泛称,也是对旧“汉口市”的遗称。
  • 武汉和武昌到底有哪些哪些区别啊?看到请回答,谢谢!
    答:此处已进入人类文明 社会。武汉先秦时属楚国地,秦属南郡,汉属荆州江夏郡,三国时隔江分为江夏、汉阳两县。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设夏口厅。1926年汉口、武昌两县改市,1927年,国民政府由广州迁来后,三镇统建武汉市。嘻嘻 其实武昌就是武汉的一个区啊 谢谢 这样你能明白吗 ...
  • 武汉有趣的地名的来历
    答:沧海变迁 武汉三镇的由来 武昌:三国时孙权在今鄂城建都,名武昌,不久在现在的蛇山筑城,称夏口;公元280年,晋朝将江夏郡改为武昌郡,即为今天武昌城的正名之始,后又改名江夏直至清末,康熙时曾设武昌府。辛亥革命后改江夏县为武昌县,武昌即成为正式名称。? 汉口:南北朝时期,汉口作为地名在史籍上出现。今天的汉口其...
  • 为什么其他城市的火车站是城市名,武汉的是武昌和汉口
    答:汉口火车站始建于1906年,武昌火车站始建于1916年,都是很早就有的了.武汉一词历史来源争论较大,一直难以确定,比上述两个火车站成立的时间都要早.但是火车站成立之时,武汉三镇的联系并没有今天这样紧密,各自命名什么东西都是按照三镇自己的名字来的,比如著名的张之洞汉阳造,武昌起义等等.所以当时命名火车...
  • 为什么武汉分为“武汉三镇”,而不是武昌镇呢?
    答:众所周知,武汉位于中国中部,是长江和汉江的交汇处。它分为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俗称“武汉三镇”。作为武汉独特的地理概念,“武汉三镇”是什么?如果你没去过武汉,恐怕你只有一点知识。首先,“武汉三镇”的“镇”的概念不同于我们现在使用的“镇”的概念。按照行政区划的概念,“镇”属于乡一级...
  • 武汉地名的来历
    答:武汉名称的来历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1月1日,国民党中央临时联席会议宣布,国民政府在汉口开始办公。武昌、汉口、汉阳三镇合为京兆区,从此定名为“武汉”。武汉即为武昌、汉口、汉阳的统称,武昌、汉口、汉阳又被称为武汉三镇。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6日,武汉三镇解放;同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
  • 汉口、武昌和武汉是什么关系?
    答:汉口是中国四大名镇之一,地处长江西北、汉江以北的地域,隔长江与其东南侧的武昌相望,并汉江与其南侧的汉阳相望。二、武昌 武昌是武汉三镇之一,位于长江南岸,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所在地,湖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大城市武汉市重要组成部分,为武汉的科教文化中心。武昌地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