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前后课程结构的变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9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有哪些变革或变化?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1.关于学习领域

� 高中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 ●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

�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学习领域的界定将有助于分辨科目之间教育价值的异同,有助于提炼出同一学习领域内所有科目对学生所具有的共同发展价值。学习领域的设置为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可能。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在综合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在学习领域的背景下研制分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中心,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使教师在学习领域的视野内更好地理解各科课程标准,以跨学科的观点设计并进行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全面体现对高中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打好基础,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的学习领域将分别有助于学生形成与发展相应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背景下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同时该方案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 2.关于科目

�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综合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综合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科目是学习领域的下位课程元素,比学习领域更加具体。所有科目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科目的设计打破原有学科的体系结构,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

� 3.关于模块

� 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是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模块的设计有利于解决学科不断分化与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的矛盾,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在同一时段内减少并学科目,相对集中有效地学习。

� 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与传统课程中的单元结构方式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以结构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有这样几种组合形式:

� (1)必修模块+选修系列

� 该科目的选修模块形成若干系列,如数学、语文、物理等科目。例如:语文的必修模块包括语文基础1、语文基础2、语文基础3、语文基础4、语文基础5,选修系列包括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语文综合应用;数学的必修模块包括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选修系列包括数学B系列、数学C系列、数学文化系列、数学应用系列、数学拓展系列。

� (2)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 必修模块是学生一定要学习的,对于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自主选择,也就是学生在达到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修,也可以不选修;可以先选修甲模块,再选修乙模块,也可以先选修乙模块再选修甲模块,还可以有其他选修形式。�

(3)选修模块组成的科目

� 有些科目完全由若干选修模块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达到的学分选择模块学习。

� (二)学分配置

�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计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求,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8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

(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 说明:

�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各4学分。

�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

�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自1949年到本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颁布以前,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有关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共有16个。总的来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在1996年前一般分为小学和中学(含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制订,1996年的课程计划才把高中作为独立的学段划分出来。尽管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课程结构上的以下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概括地讲,我国现行高中课程结构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 (一)课程的选择性、多样性不够

� 由于实行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加之对课程多样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弹性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由来已久的问题,小学、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 建国后,我国第一次在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是在1963年,当时的教学计划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高中开设选修课。这本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的第一次努力,但由于该规定只是建议性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和基础,这一规定并未引起教育实践界的足够重视,选修课只在极少数学校得以实施。

� 第二次开设选修课是在1981年,当时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开设选修课4节,开设方式有“分科性选修”和“单课性选修”。由于“分科性选修”明确将选修课分为“侧重于文科(一)”和“侧重于理科(二)”两类,结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需求一拍即合,导致学生过早文、理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选修课并未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 1990年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和1996年、2000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都将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1996年的计划还区分了限选课和任选课,2000年的课程计划则设置了“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尽管这些改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都没有改变文、理分科的基本格局,僵硬的文、理分科不仅大大限制了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而且将学生捆死在两个固定的流向上。这种情况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严重不符。

� (二)课程缺乏必要的统整

�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应更强调分化。但不论哪一个学段,课程统整都是课程设计必须切实予以考虑的问题。我国普通高中历来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分化较细,各学科为满足升学的需要,又片面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整个高中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渗透。

� 这种缺乏必要统整的课程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并开科目太多,学生负担较重,学校编排课程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学内容不能相互联系,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难于解决实际问题。

� (三)艺术和技术课程长期以来不受重视

� 不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都是普通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一直没有艺术课程,1996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2000年修订的课程计划虽然开设了艺术课程,但仍然仅限于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门类。技术课程在1996年以前的高中教学计划中一直被忽视,1996年的课程计划开始重视,但仍沿用以往小学和初中的传统,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事实上历来以“劳动”为主,“技术”的成分很少,与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符。

1.关于学习领域

� 高中新课程设置八个学习领域:

� ●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

� ●体育与健康●艺术●综合实践活动●技术

� 每一个领域由课程价值相近的若干科目组成。学习领域的界定将有助于分辨科目之间教育价值的异同,有助于提炼出同一学习领域内所有科目对学生所具有的共同发展价值。学习领域的设置为充分体现课程的选择性提供了可能。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反映现代科学综合化的趋势,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在综合的视野下研制各科课程标准;设置学习领域有利于整体规划课程内容,在学习领域的背景下研制分科课程标准,指导教师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中心,拓展教师的专业领域,使教师在学习领域的视野内更好地理解各科课程标准,以跨学科的观点设计并进行分科教学,防止陷入学科本位;有利于全面体现对高中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确保学生打好基础,体现对高中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不同的学习领域将分别有助于学生形成与发展相应的基本素质,使学生在人文、科学、艺术等领域的背景下进行各学科的学习;同时该方案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获得一定的学分,以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并学科目过多,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 2.关于科目

� 各学习领域由若干科目组成,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英、日、俄等)、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技术等12—13个科目。其中:技术、综合艺术是新增设的科目;综合艺术与音乐、美术并行设置,供学校选用;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开设第二外语。科目是学习领域的下位课程元素,比学习领域更加具体。所有科目都由国家制定课程标准或指导纲要,规定学生学习的最低必修学分要求。科目的设计打破原有学科的体系结构,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

� 3.关于模块

� 模块的设立是高中新课程非常重要的特色。模块是组成科目的基本单位,它是以科目内容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结合学生经验和社会现实,构成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单元。每个模块2学分,36学时。模块的设计有利于解决学科不断分化与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的矛盾,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有利于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有利于学生在同一时段内减少并学科目,相对集中有效地学习。

� 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而形成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与传统课程中的单元结构方式相比,模块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每一个模块都以一个特定的主题作为该模块组织的核心,模块中的所有内容都紧紧围绕这一主题设置。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以结构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有这样几种组合形式:

� (1)必修模块+选修系列

� 该科目的选修模块形成若干系列,如数学、语文、物理等科目。例如:语文的必修模块包括语文基础1、语文基础2、语文基础3、语文基础4、语文基础5,选修系列包括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选读、社会、思维与语文、语文综合应用;数学的必修模块包括数学1、数学2、数学3、数学4、数学5,选修系列包括数学B系列、数学C系列、数学文化系列、数学应用系列、数学拓展系列。

� (2)必修模块+选修模块

� 必修模块是学生一定要学习的,对于选修模块学生可以按照要求自主选择,也就是学生在达到最低学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选修,也可以不选修;可以先选修甲模块,再选修乙模块,也可以先选修乙模块再选修甲模块,还可以有其他选修形式。�

(3)选修模块组成的科目

� 有些科目完全由若干选修模块组成,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达到的学分选择模块学习。

� (二)学分配置

� 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具体设置如下: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

(共计116学分)


选修学分Ⅰ


选修学分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求,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各科课程标准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外语
10


数学
数学
10




人文与社会
思想政治
8


历史
8


地理
6

科学

物理
6


化学
6


生物
6


技术


技术

(含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


8


艺术
艺术或音乐、美术
6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活动
15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 说明:

� 1.每学年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社会实践1周,假期(包括寒暑假、节假日和农忙假)11周。

� 2.每学期分两段安排课程,每段10周,其中9周授课,1周复习考试。每个模块通常为36学时,一般按每周4学时安排,可在一个学段内完成。

� 3.学生学习一个模块并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其中体育与健康、艺术、音乐、美术每个模块原则上为18学时,相当于1学分),学分由学校认定。技术的8个必修学分中,信息技术与通用技术各4学分。

� 4.研究性学习活动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三年共计15学分。设置研究性学习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科技和生活中的问题,通过自主探究、亲身实践的过程综合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素质。

� 此外,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的社会实践,获得2学分。三年中学生必须参加不少于10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获得2学分。

� 5.学生毕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必须获得一定学分,三年中获得116个必修学分(包括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社区服务2学分,社会实践6学分),在选修II中至少获得6学分,总学分达到144方可毕业。

自1949年到本次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颁布以前,我国正式颁布实施的有关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共有16个。总的来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计划(或教学计划)在1996年前一般分为小学和中学(含初中和高中)两个学段制订,1996年的课程计划才把高中作为独立的学段划分出来。尽管建国以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一直在发生变化,但课程结构上的以下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概括地讲,我国现行高中课程结构主要有以下方面的问题:

� (一)课程的选择性、多样性不够

� 由于实行中央集权式的课程管理体制,加之对课程多样化的必要性认识不足,课程缺乏弹性一直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由来已久的问题,小学、初中如此,高中也是如此。

� 建国后,我国第一次在普通高中设置选修课是在1963年,当时的教学计划规定,有条件的地方可在高中开设选修课。这本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多样化的第一次努力,但由于该规定只是建议性的,大多数学校也没有开设选修课的经验和基础,这一规定并未引起教育实践界的足够重视,选修课只在极少数学校得以实施。

� 第二次开设选修课是在1981年,当时的《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在高中二、三年级每周开设选修课4节,开设方式有“分科性选修”和“单课性选修”。由于“分科性选修”明确将选修课分为“侧重于文科(一)”和“侧重于理科(二)”两类,结与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需求一拍即合,导致学生过早文、理分科,知识结构不合理,选修课并未起到其真正的作用。

� 1990年的普通高中教学计划和1996年、2000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都将学科课程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1996年的计划还区分了限选课和任选课,2000年的课程计划则设置了“地方和学校选修课”。尽管这些改革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都没有改变文、理分科的基本格局,僵硬的文、理分科不仅大大限制了课程的选择性和多样性,而且将学生捆死在两个固定的流向上。这种情况与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普通高中教育的要求严重不符。

� (二)课程缺乏必要的统整

� 与九年义务教育相比,普通高中的课程设置应更强调分化。但不论哪一个学段,课程统整都是课程设计必须切实予以考虑的问题。我国普通高中历来以分科课程为主,课程分化较细,各学科为满足升学的需要,又片面强调各自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致使整个高中课程缺乏必要的沟通与渗透。

� 这种缺乏必要统整的课程给教育实践带来的后果是:一方面,并开科目太多,学生负担较重,学校编排课程困难;另一方面,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所学内容不能相互联系,无法形成一个整体,难于解决实际问题。

� (三)艺术和技术课程长期以来不受重视

� 不论从学生自身的发展上看,还是从社会发展的需要上看,艺术教育和技术教育都是普通高中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的学习领域。但长期以来我国普通高中一直没有艺术课程,1996年的普通高中课程计划和2000年修订的课程计划虽然开设了艺术课程,但仍然仅限于音乐和美术两个艺术门类。技术课程在1996年以前的高中教学计划中一直被忽视,1996年的课程计划开始重视,但仍沿用以往小学和初中的传统,设“劳动技术”课。“劳动技术”事实上历来以“劳动”为主,“技术”的成分很少,与现代技术发展的需要极不相符。

课程结构上的变化
《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在课程结构上的最大变化是引用了“学习领域”和“模块”两个概念。那么,这两个概念与传统的“科目”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它们有什么联系,又有什么区别?
解读:学习领域的设置能更好地反映现代科学的综合化趋势。由于每个学习领域都代表对学生不同素养的要求,所以新课程要求学生每一学年在所有学习领域都得获得一定学分,这可防止学生过早偏科,避免学习科目过多,学生负担过重,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学习某一个领域的课程时,允许有不同水平的选择,这可使一般学生打好基础,优秀学生脱颖而出。
新课程结构中的科目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目或学科,其在一个统一的新的三层结构体系中处于中间位置,是构成学习领域的基本单元。新课程的科目是在学习领域之下设置的,构成科目的模块不同于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同一科目下的各模块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不像传统科目中各单元知识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设置这种模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解读:新课程在对各门具体课程之间的比重进行调整的基础上,与以往课程多是由学科课程构成不同,高中新课程从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整体关注课程结构的变革,突出了选择性和多样性,力图构建既体现基础性又具有高度灵活性的课程结构。
学习领域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和发展需要,以及学科群的发展趋势而规划的学习范围。学习领域的设计借鉴了国外高中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更宏观的层面为课程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证。学习领域设计合理了,科目设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科目结构主要是科目之间的联系,在其之下,是科目内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学科结构”。众所周知,学科结构问题通常被当成是一个教材结构问题,而教材结构问题又往往被当作是教材内容的增减问题,教材或科目在形式上到底应以什么方式存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研究,但它却关系到学科的价值走向,是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必须予以关注的。新课程在这一点上作了一次极具创造性的探索,即在科目之下设模块。如果说设置学习领域更多是给教师和学生以价值引领的话,那么,将科目分解为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的若干模块则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调整上的重大举措。
为什么要设置模块?如何理解模块所体现的价值?
解读: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模块是构成科目的基本单元,每一科目由若干模块组成。模块的设置可以解决原有高中课程结构中缺乏多样性、选择性等问题。模块是基于明确的教育目标,围绕某一特定主题,通过整合学生经验和相关内容而设计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学习单元。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又反映了学科内容的逻辑联系。为了有利于学生灵活选择课程,实现有效学习,这次新课程改革将通常学生要持续2年~3年才能学完的科目内容分解组合为若干相对完整的模块,每一模块都对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方式提出了具体要求与建议。在新课程的模块化设计下,不同的模块有着不同的主题,模块与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在每一组模块系列中,学生可以选择从任何一个模块开始学习,甚至可以在模块之间进行跳跃选择。模块的这种灵活性特征增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选择性。
设置模块的教育价值在于:第一,模块的设置有利于解决学校科目设置相对稳定与现代科学迅猛发展的矛盾,并便于适时调整课程内容,保证课程内容的时代性。第二,课程的模块化设计增强了课程的可选择性,增加了课程内容的灵活性。第三,模块的设置可以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性,有利于形成有个性的课程学习计划,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模块的设置有利于学校灵活安排课程,促进学校课程特色的生成。
新课程增设了哪些新的课程门类?增设这些课程的意义在哪里?
解读:在普通高中课程实质性结构改革方面,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对学生艺术素养和技术素养的重视。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等新技术的发展,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个人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技术在促进文化融合和人们的理解与沟通方面也显得日益重要。技术教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融入技术世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欲,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可以增进学生对文化的理解,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其实践能力和信息交流与表达的能力。
技术课程是本次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亮点所在。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体现了教育改革的潮流和发展趋势。信息技术课程在现行课程计划中就有,而通用技术课程则是本次课程改革中新增加的。根据国家课程方案,通用技术课程设有9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2个,分为技术与设计Ⅰ和技术与设计Ⅱ,每个模块2个学分,共4个学分。选修模块7个,分别为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
新课程将“艺术”作为一个独立的学习领域,并努力倡导综合化的艺术课程,将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门类与传统的音乐、美术课一起纳入学校课程,这无疑从结构上弥补了以往高中课程不重视艺术教育的一大缺陷。
课程内容的变化
怎样理解新课程内容要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这句话?
解读:新课程内容的确定强调了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原则,不再单纯以学科为中心组织教学内容,不再刻意追求学科体系的严密性、完整性、逻辑性,而是从高中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结合社会和学科发展的实际,精选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知识,把培养高中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健全人格作为基本的课程目标,并以此为标准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从而提出选择和重建高中课程内容要体现其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原则,以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时代性意味着高中课程的内容应体现时代精神,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基础性意味着高中课程内容应在体现时代精神的同时,选择那些超越不同历史时期而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知识;应在尊重多元文化的同时,选择那些跨越不同地域、民族与文化的共同知识与价值观;应致力于为每一个高中生的终身学习及毕生发展奠定知识、能力和态度的基础;强调高中课程的内容应“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同时更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选择性强调在保证每个学生达到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各学科分类别、分层次设计多样的、可供不同发展潜能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内容,以满足学生对课程的不同需求,每一科目内所提供的选修内容应丰富多彩,富有内在吸引力。
新课程为什么特别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
解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生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超越狭隘的教学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也可以改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还可以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课程资源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首次引入学分制
引入学分制的意义是什么?
解读:普通高中客观上要求采用新的课程管理制度――学分管理,通过给予学生一定的学分来记录学生在相应课程领域的学习情况,以及所达到的发展程度。学分制是按照培养目标的要求,规定了学生在高中三年学习期间各门课程要获得的学分和学生应获得的总学分,以学生取得最低必要学分为毕业标准的弹性课程管理制度。它既是一种弹性化管理制度,又是一种量化的管理手段。这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变学校的办学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教师个人业务专长,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满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此前,有媒体对学生总学分达到144个方可毕业解读为,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就是说,如果学生在高二年级修够了144个学分那他就可以提前毕业,这样理解正确吗?怎样正确理解学生修够144个学分方可毕业这句话?
解读:“学生只要修够144个学分就可以毕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应该是学生三年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即达到普通高中毕业的学分要求。
《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意见(试行)》中明确规定,普通高中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均要获得一定的学分、三年内总学分达到144个以上,并参加甘肃省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合格,且在高中三年内综合素质评定合格以上,省教育厅才予以颁发甘肃省普通高中毕业证书。
这说明学生获得普通高中毕业证书,必须在高中学习三年,且要同时具备达到三个条件。修够144个学分以上只是达到毕业资格的一个条件。
根据选修Ⅰ和选修Ⅱ的学分说明,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选修Ⅰ虽然是选修课,其实还是国家课程,而选修Ⅱ才是学校自主开设的校本课程?
解读:是的。必修和选修Ⅰ都是国家课程,由国家制订统一的课程标准,并使用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只是必修课程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而选修课程Ⅰ学校可以按照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创造条件开设供学生选择,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选修Ⅱ没有具体的国家课程标准和教材,只有学分要求。选修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实践和办学特色,自主开发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专题或活动类的课程,一般不提倡编写校本教材。
每一所普通高级中学都有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和校风、学风、教风,都有自己独特的学校文化。因此,开发校本课程均有可能性。各学校要根据《甘肃省普通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发掘本校的课程资源,丰富学校课程内涵,以在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形成各具特色的办学模式和风格。

  • 新课程改革前后课程结构的变化
    答:学习领域的设计借鉴了国外高中课程设置的成功经验,体现了课程的综合性,以及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更宏观的层面为课程结构的改善提供了保证。 学习领域设计合理了,科目设置才可能合理。 科目在普通高中新课程中是学习领域的构成单位,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构成一个学习领域;科目结构主要是科目之间的联系,...
  • 结合实例谈谈课程改革在课程结构方面有哪些变革
    答:变化一:课程结构由三个层次构成.1、学习领域;2、学科科目,3、模块.这与以往高中课程只是由各种科目组成有很大不同.变化二:提供多样化的选修课程,要求富有弹性.高中学生选修课程的增加和要求的灵活化,体现了一切从学生出发,以学生为中心和尊重差异的课程理念,这有利于形成个性化的修习方案.变化三:实行...
  • 新课程改革后课标变化
    答:她从新课程标准与2011版课程标准的对比中,总结了新课程标准的五大主要变化:一、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二、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三、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四、增强了指导性;五、加强了学段衔接。听完吴教授的阐述,引起了我对新课标的深入思考。📚强化课程育人导向新课标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
  • 新课程改革课程结构
    答:新的课程改革提倡九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低年级涵盖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和艺术(如音乐和美术)等基础课程。随着年级升高,小学中高年级增设品德与社会、科学、外语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同时保持体育和历史的学习。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倾向于分科与综合的结合,包括思想品德、...
  • 新课程标准课程结构
    答:然而,现行的课程结构存在单一和失衡的问题,如学科课程过多,经验课程和综合课程比例过低。新课程结构设计了更为多元的课程类型,如经验课程与分科课程的对应,以及必修与选修的平衡,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空间增大。这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打破偏科现象。课程结构的调整体现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的整体设计上...
  • 新课程改革关于课程结构变化,在高中阶段( )。
    答: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包括: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实行学分制管理。从小学到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题干问的是高中阶段,所以是以分科课程为主。B项正确。A 项:以综合...
  • 在新课改下,课程结构中的( )改变了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答:本题考查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课程设置必须“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既是课程结构调整的三条基本原则,又是新课程结构区别于传统课程结构的三个基本特征。其中,综合性是针对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而提出的。主要体现在以下...
  • 简述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于课程体系的设计构想。
    答:【答案】: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新课改主要有六大“改变”:①课程目标方面,反对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强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②课程结构方面,课程的设置要具有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③课程内容方面,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
  • 新课标课程结构
    答:课程结构是教育成果转化的关键纽带,它是课程实施顺利进行的基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对现行课程结构进行深度调整,以优化其结构。调整的核心在于重新评估和定位课程类型及其在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价值和关系。课程类型主要包括: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前者侧重人类文明传承,后者则强调现实经验的获取。分科...
  •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课程结构有哪些变革或变化?为什么要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答: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这种模块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一方面减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认知负担,另一方面使得知识以结构化的而不是零散的形式整合进学生的认知结构中。新课程中的模块有这样几种组合形式:� (1)必修模块+选修系列� 该科目的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