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蚕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怎样养蚕

告诉你一个网址:蚕丝在线:http://www.silk-online.net/silkold/wangshangxuetang/ycsc-6-1.htm
这里有许多养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调桑 喂饲前应将桑叶进行适当整理、切桑,以便于给桑。不良叶的选除、片叶的叠理、全叶全芽的切桑、用桑的称量等均属于调桑的范围。有的蚕室辟有专门用于调桑的房间称调桑间、用于选叶、切桑的台板称作调桑板。收蚁至3龄起蚕饷食,因为蚕体小,为便于给桑均匀和容易取食,一般将桑叶切成正方形的方块叶。方块叶的大小与蚕体发育程度相适应,其边长约等于蚕体长度的1.5~2倍。3龄中后期改为粗切。4龄用片叶。5龄用片叶和新梢叶或条桑。给桑 包括给桑回数与给桑量。给桑是给蚕喂饲桑叶,即将调好的桑叶均匀地撒布在蚕座上喂蚕,称作给桑,这是养蚕的基本作业。给桑回数,是指1d给几次桑,1d给三次的叫三回育,给四次的叫四回育。目前生产上一般实行1d三回育或1d四回育。给桑量,一般由食下量,食下率的测算数据与养蚕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同时还与蚕座面积有关。在较为标准的蚕座面积前提下,饲育1盒蚕种25000条蚕的给桑量,一龄约为1.5kg,二龄4.75kg,三龄17.25kg,四龄87.5kg,五龄587.5kg,全龄合计698.5kg。实际饲育盒种用桑量在600~700kg之间。蚕品种与养蚕季节不同,用桑量也有较大开差。春季养春用品种,用桑量需700kg左右;夏秋季养夏蚕用品种用桑量需550kg左右;养早秋蚕品种用桑量需500kg左右;养中晚秋蚕品种用桑量需540kg左右。给桑量的掌握,需视蚕品种、蚕期、蚕座面积、饲育形式等条件,具体量化到逐龄、逐日、逐回。实际操作时,可采取定量给桑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斟酌确定。止桑 各龄眠前的最后一次给桑。如就个体来说,指蚕已静止不动,停止食桑,进入就眠状态;但就群体而言,因个体间发育略有开差,就眠时间亦有迟早。因此为了防止饿眠,止桑时间亦适当偏迟,一般以蚕座中仅有极少数迟眠蚕时方可止桑。生产上通常采取给蚕座匀撒一层焦糠或新鲜石灰粉的办法,来达到止桑的目的,并借以促使眠座干燥,防止少数早起的蚕摄食干瘪的残桑。蚕座与蚕座面积 蚕座是生长活动的场所,以蚕匾作为饲育容器为例,一二龄期需先在匾内铺上一张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垫上一张白报纸或灰报纸,然后再将蚕放置其上,给桑喂养.放置好的面积,则为蚕座面积。蚕座面积应适应蚕的生长发育,调整扩大。面积过小,蚕头过密,容易造成食桑不足、不匀,蚕体发育不壮、不齐;面积过大,蚕头过稀,又会造成蚕室蚕具、桑叶与劳动力的消费。饲育密度,与蚕座面积同义,指的是单位面积饲育的蚕头数。现行l盒蚕种25000粒良卵孵化收蚁后的蚕座面积,-般为:l龄0.4--2龄2m2、2龄2-4m2、3龄4-10m2、4龄l0-20m2、5龄20-35m2。定座与匀座 根据收蚁,饲养数量和适当的饲育密度要求,将蚁蚕,有时也泛指各龄蚕放置在一定的蚕座面积上。定座后,由于蚕体爬动或因给桑不当,造成蚕座内蚕头分布疏密不匀,需要借助蚕筷或者直接用手连蚕带叶从过密处移放过稀处,达到蚕头分布均匀,确保群体发育整齐度。扩座与分匣 适应蚕的生长发育,适时地扩大蚕座面积,在同一蚕匾内扩大放蚕面积叫作扩座,一只蚕匾已放置不下,需移放到另-只空匾饲养叫作分匾。稚蚕期龄期经过短,生长速度快,蚕体平面积对前龄的增长倍数:一龄为5倍,二龄为4倍,三龄为3.5倍,几乎每隔12h蚕体平面积就要增长l倍,在每天给桑回数仅有2-3次的情况,需特别注意做到超前扩座。提青分批 各龄蚕在经过少食期、中食期、盛食期、减食期后,进入即将就眠的将眠期与眠期。将眠区与刚入眠的蚕,体躯缩短,头胸部鼓胖、体色乳黄有油光。而尚处于食桑阶段的蚕,其体躯相对细长,体色较青。群体发育过程中,当一半左右的蚕已经将眠或入眠,-半左右的蚕仍在爬行食桑,为了下一个龄期容易进行技术处理,确保各批(匾)蚕发育齐-,就要采取加网给桑的办法,把仍在食桑中的青头更换出来,放到另一只蚕匾中去,这一作业就称提青分批。而当绝大部分个体已经入眠,仅有少数蚕仍在游移觅食,则应将其拾出另放,生产习惯上俗称拾青头或拾迟眠蚕。与大批发育进度开差过大的迟眠蚕,应予淘汰。眠起处理 是饲养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其内容包括加眠网、眠除、提青分批等眠起处理;止桑、拣迟眠蚕、眠中保护等眠中处理;撒防僵粉、加网、饷食等起蚕处理。饷食 二、三、四、五龄龄初即上龄蚕眠起脱皮后和第一次给桑,习惯上称为饷食。饷食前需先给蚕体蚕座撒上一层防僵粉,撒一层焦糠,然后加覆蚕网并行给桑,以利于蚕病防治和除沙作业。在群体发育相当整齐的前提下,以95%左右的个体已经脱皮起身,头部即蚕农俗称的嘴巴由灰白色经淡褐色至黑褐色,为饷食适期。饷食过早,易使蚕的口器受到损害;饷食过迟,又会使部分早起蚕陷于饥饿状态。大面积生产在群体发育开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等等齐"的做法,即等到全部或绝大部分蚕已脱皮起身后才给桑饷食。五龄龄初的第一次给桑,习惯上又称为大眠开叶。除沙 除去积存在蚕座中的残桑、蚕粪、眠起脱皮后的蚕蜕等不洁物,俗称蚕沙或桑夷 沙。蚕座中桑夷 沙积存过多过厚,就会使蚕座发生蒸热,发散出不良气体,并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传染蚕病,故必须适时除去桑夷 沙,以保持蚕座清洁干燥。除沙按作业时点可分为起除、中除、眠除。各龄龄初即蚕蜕皮后的第一次除沙,称为起除;各龄龄末蚕将就眠,为求眠中蚕座清洁干燥,于就眠前除沙称为眠除;龄中各次除沙,称为中除。为减少蚕体损伤和遗失蚕,一般一龄只眠除一次,二龄起除、眠除各一次,三龄起、中、眠除各一次;四五龄隔日一次或一日一次,采用条桑喂饲可减少除沙次数或了不除沙。除沙方法:给桑前先给蚕座撒上焦糠(四五龄时可以不撒),然后加覆蚕网,再将桑叶均匀地撒布在网上,待给桑取食一二次后于下次给桑前将网抬起,把网下的桑夷 沙除去。 蚕粪 又称蚕沙,是蚕食桑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色墨绿,呈颗粒状,其大小随着龄期递进而增大,一龄时小如细沙,至五龄盛食期大如绿豆,饲养1盒蚕种(10g蚁量,25000条蚕),全龄期可获得100-150kg新鲜蚕粪,风干后可得到50-55kg风干蚕沙或45kg左右的干燥蚕沙。蚕粪组成;粗蛋白质占16.7%、粗脂肪占3.7%/粗纤维占19%、可溶性无氮物占45%、灰分占15.6%。蚕粪富含营养成分,是上等的肥料和猪、羊、鱼的理想饲料。蚕粪还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E、K果胶等,是提取这些化学物品较为经济的原料。蚕粪还用来制作蚕沙枕头,据认为具有清凉和降血压等效果。  伏桑夷蚕与遗失蚕 蚕座冷湿,给桑过多,除沙不及时等造成蚕座内桑夷沙较厚,致使部分个体仍滞留在桑夷沙内食桑活动。这部分个体称为伏桑夷蚕。除沙时不当心,就会将一部分伏桑夷蚕随着蚕沙一起倒掉。生产上一般将所有不明原因、无法记载而减少的蚕头个体数即个体数统称为遗失蚕。
参考资料:http://www.silk-online.net/silkold/wangshangxuetang/ycsc-6-1.htm

告诉你一个网址:蚕丝在线:http://www.silk-online.net/silkold/wangshangxuetang/ycsc-6-1.htm
这里有许多养蚕知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调桑 喂饲前应将桑叶进行适当整理、切桑,以便于给桑。不良叶的选除、片叶的叠理、全叶全芽的切桑、用桑的称量等均属于调桑的范围。有的蚕室辟有专门用于调桑的房间称调桑间、用于选叶、切桑的台板称作调桑板。收蚁至3龄起蚕饷食,因为蚕体小,为便于给桑均匀和容易取食,一般将桑叶切成正方形的方块叶。方块叶的大小与蚕体发育程度相适应,其边长约等于蚕体长度的1.5~2倍。3龄中后期改为粗切。4龄用片叶。5龄用片叶和新梢叶或条桑。给桑 包括给桑回数与给桑量。给桑是给蚕喂饲桑叶,即将调好的桑叶均匀地撒布在蚕座上喂蚕,称作给桑,这是养蚕的基本作业。给桑回数,是指1d给几次桑,1d给三次的叫三回育,给四次的叫四回育。目前生产上一般实行1d三回育或1d四回育。给桑量,一般由食下量,食下率的测算数据与养蚕实践经验综合确定,同时还与蚕座面积有关。在较为标准的蚕座面积前提下,饲育1盒蚕种25000条蚕的给桑量,一龄约为1.5kg,二龄4.75kg,三龄17.25kg,四龄87.5kg,五龄587.5kg,全龄合计698.5kg。实际饲育盒种用桑量在600~700kg之间。蚕品种与养蚕季节不同,用桑量也有较大开差。春季养春用品种,用桑量需700kg左右;夏秋季养夏蚕用品种用桑量需550kg左右;养早秋蚕品种用桑量需500kg左右;养中晚秋蚕品种用桑量需540kg左右。给桑量的掌握,需视蚕品种、蚕期、蚕座面积、饲育形式等条件,具体量化到逐龄、逐日、逐回。实际操作时,可采取定量给桑或者将两者结合起来斟酌确定。止桑 各龄眠前的最后一次给桑。如就个体来说,指蚕已静止不动,停止食桑,进入就眠状态;但就群体而言,因个体间发育略有开差,就眠时间亦有迟早。因此为了防止饿眠,止桑时间亦适当偏迟,一般以蚕座中仅有极少数迟眠蚕时方可止桑。生产上通常采取给蚕座匀撒一层焦糠或新鲜石灰粉的办法,来达到止桑的目的,并借以促使眠座干燥,防止少数早起的蚕摄食干瘪的残桑。蚕座与蚕座面积 蚕座是生长活动的场所,以蚕匾作为饲育容器为例,一二龄期需先在匾内铺上一张聚乙烯塑料薄膜,再垫上一张白报纸或灰报纸,然后再将蚕放置其上,给桑喂养.放置好的面积,则为蚕座面积。蚕座面积应适应蚕的生长发育,调整扩大。面积过小,蚕头过密,容易造成食桑不足、不匀,蚕体发育不壮、不齐;面积过大,蚕头过稀,又会造成蚕室蚕具、桑叶与劳动力的消费。饲育密度,与蚕座面积同义,指的是单位面积饲育的蚕头数。现行l盒蚕种25000粒良卵孵化收蚁后的蚕座面积,-般为:l龄0.4--2龄2m2、2龄2-4m2、3龄4-10m2、4龄l0-20m2、5龄20-35m2。定座与匀座 根据收蚁,饲养数量和适当的饲育密度要求,将蚁蚕,有时也泛指各龄蚕放置在一定的蚕座面积上。定座后,由于蚕体爬动或因给桑不当,造成蚕座内蚕头分布疏密不匀,需要借助蚕筷或者直接用手连蚕带叶从过密处移放过稀处,达到蚕头分布均匀,确保群体发育整齐度。扩座与分匣 适应蚕的生长发育,适时地扩大蚕座面积,在同一蚕匾内扩大放蚕面积叫作扩座,一只蚕匾已放置不下,需移放到另-只空匾饲养叫作分匾。稚蚕期龄期经过短,生长速度快,蚕体平面积对前龄的增长倍数:一龄为5倍,二龄为4倍,三龄为3.5倍,几乎每隔12h蚕体平面积就要增长l倍,在每天给桑回数仅有2-3次的情况,需特别注意做到超前扩座。提青分批 各龄蚕在经过少食期、中食期、盛食期、减食期后,进入即将就眠的将眠期与眠期。将眠区与刚入眠的蚕,体躯缩短,头胸部鼓胖、体色乳黄有油光。而尚处于食桑阶段的蚕,其体躯相对细长,体色较青。群体发育过程中,当一半左右的蚕已经将眠或入眠,-半左右的蚕仍在爬行食桑,为了下一个龄期容易进行技术处理,确保各批(匾)蚕发育齐-,就要采取加网给桑的办法,把仍在食桑中的青头更换出来,放到另一只蚕匾中去,这一作业就称提青分批。而当绝大部分个体已经入眠,仅有少数蚕仍在游移觅食,则应将其拾出另放,生产习惯上俗称拾青头或拾迟眠蚕。与大批发育进度开差过大的迟眠蚕,应予淘汰。眠起处理 是饲养过程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其内容包括加眠网、眠除、提青分批等眠起处理;止桑、拣迟眠蚕、眠中保护等眠中处理;撒防僵粉、加网、饷食等起蚕处理。饷食 二、三、四、五龄龄初即上龄蚕眠起脱皮后和第一次给桑,习惯上称为饷食。饷食前需先给蚕体蚕座撒上一层防僵粉,撒一层焦糠,然后加覆蚕网并行给桑,以利于蚕病防治和除沙作业。在群体发育相当整齐的前提下,以95%左右的个体已经脱皮起身,头部即蚕农俗称的嘴巴由灰白色经淡褐色至黑褐色,为饷食适期。饷食过早,易使蚕的口器受到损害;饷食过迟,又会使部分早起蚕陷于饥饿状态。大面积生产在群体发育开差不大的情况下,一般采取"等等齐"的做法,即等到全部或绝大部分蚕已脱皮起身后才给桑饷食。五龄龄初的第一次给桑,习惯上又称为大眠开叶。除沙 除去积存在蚕座中的残桑、蚕粪、眠起脱皮后的蚕蜕等不洁物,俗称蚕沙或桑夷 沙。蚕座中桑夷 沙积存过多过厚,就会使蚕座发生蒸热,发散出不良气体,并容易滋生病原微生物,传染蚕病,故必须适时除去桑夷 沙,以保持蚕座清洁干燥。除沙按作业时点可分为起除、中除、眠除。各龄龄初即蚕蜕皮后的第一次除沙,称为起除;各龄龄末蚕将就眠,为求眠中蚕座清洁干燥,于就眠前除沙称为眠除;龄中各次除沙,称为中除。为减少蚕体损伤和遗失蚕,一般一龄只眠除一次,二龄起除、眠除各一次,三龄起、中、眠除各一次;四五龄隔日一次或一日一次,采用条桑喂饲可减少除沙次数或了不除沙。除沙方法:给桑前先给蚕座撒上焦糠(四五龄时可以不撒),然后加覆蚕网,再将桑叶均匀地撒布在网上,待给桑取食一二次后于下次给桑前将网抬起,把网下的桑夷 沙除去。 蚕粪 又称蚕沙,是蚕食桑后排泄出来的粪便。色墨绿,呈颗粒状,其大小随着龄期递进而增大,一龄时小如细沙,至五龄盛食期大如绿豆,饲养1盒蚕种(10g蚁量,25000条蚕),全龄期可获得100-150kg新鲜蚕粪,风干后可得到50-55kg风干蚕沙或45kg左右的干燥蚕沙。蚕粪组成;粗蛋白质占16.7%、粗脂肪占3.7%/粗纤维占19%、可溶性无氮物占45%、灰分占15.6%。蚕粪富含营养成分,是上等的肥料和猪、羊、鱼的理想饲料。蚕粪还富含叶绿素和维生素E、K果胶等,是提取这些化学物品较为经济的原料。蚕粪还用来制作蚕沙枕头,据认为具有清凉和降血压等效果。  伏桑夷蚕与遗失蚕 蚕座冷湿,给桑过多,除沙不及时等造成蚕座内桑夷沙较厚,致使部分个体仍滞留在桑夷沙内食桑活动。这部分个体称为伏桑夷蚕。除沙时不当心,就会将一部分伏桑夷蚕随着蚕沙一起倒掉。生产上一般将所有不明原因、无法记载而减少的蚕头个体数即个体数统称为遗失蚕。

  养蚕前的准备:
  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
  催青:
  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第三天早上5点钟就除去黑布,开灯感光孵化。
  收蚁:
  感光3-4小时后,春蚕在上午9时,夏秋蚕在早上7-8时即可收蚁。收蚁的方法:用桑树第一展开叶切成0。5厘米小方块,用叶量为蚁量的5倍左右,撒在垫有塑料薄膜的簸箕上,一手拿蚕种纸,一手拿蚕筷,均匀拍打蚕种纸背,使蚁蚕掉落簸箕上,然后用鹅毛刮蚁蚕,整理成圆形即可。
  小蚕的饲养:
  1、温、湿度调节:1-3龄称为小蚕,小蚕要求的环境为高温多湿。1-2龄适宜温度26-27度,相对湿度90%;因此1-2龄蚕采用全防干育,即上盖下垫塑料膜;3龄用半防干育,即只盖不垫塑料膜,保持温度在26-27度,相对湿度85%。
  2、小蚕的用叶:1龄用桑树自顶芽数下第3叶,叶色黄中带绿,一张蚕种的蚕,用叶1公斤;2龄用自顶芽数下第4叶,叶色绿中带黄,一张蚕用叶3公斤;3龄用自顶芽数下第5-6叶,叶色嫩绿色,有光泽,一张蚕用叶10-12公斤;一、二龄蚕将桑叶切成蚕体长1.5倍的小方块,三龄蚕桑叶粗切成三角形喂食,每次的给桑量应掌握在下次给桑前蚕座上略留少量残桑为适度。
  3、喂桑次数及时间:每天喂4次,时间分别为:上午7时,中午11时,下午4时,晚上10时;小蚕生长发育快,每次喂桑要结合扩座。
  4、眠前处理:(1)眠前除沙:小蚕体色转为白色,身体缩短,体表紧张发亮,一龄蚕部分蚕体粘附蚕粪,二、三龄蚕有蚕驮蚕现象时,即可加网给桑进行眠前除沙。(2)提青:如出现一部分蚕已睡眠,一部分未眠,应再次加网给桑,把未眠蚕引上来,移到另一簸箕中继续饲养至眠定。
  5、眠中保护:眠中前期蚕座要干,应在蚕座上撒石灰粉,保持相对湿度80%;见有起蚕时,室内宜湿,保持相对湿度85%;如湿度不够可在地面撒水补湿。
  6、眠起饷食:当95%以上的眠蚕已脱皮,头部由灰白色转为褐色,头部明显变大,幼蚕爬动寻食,这时可饷食,饷食的桑叶应稍偏嫩,给桑量宜偏少。
  大蚕饲养:
  1、饲养方式:4-5龄蚕为大蚕期,生长适宜温度为25度,蚕儿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2、移蚕下地: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3、合理给桑: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如营养不良,,会影响到产量和质量。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4 、搞好蚕座卫生: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5、上簇采茧: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度,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只要找一个干净的盒子,把蚕放进去,每天喂它桑叶,清理粪便,直到它开始结茧为止.

  • 现代的人怎样养蚕
    答:养蚕技术 喷蚕体降温解暑: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各喷一次。喷桑叶保鲜:夏天气温高,采回的桑叶堆放久了会发黄变质,秋天气候干燥,采回的桑叶,留久了会干枯变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用来将桑...
  • 怎样养蚕 如何养蚕介绍
    答:1、准备工作 养蚕之前,先准备一个干净、无异味的纸盒,然后在纸盒的上方扎上适量的小孔,用作通风换气。2、孵化 将蚕卵放入纸盒之中,在温度为21-29℃的环境下,蚕孵化的时间大约为11天左右。3、喂养 在蚕即将孵化出来的时候,在纸盒中放入适量的鲜嫩桑叶,供刚刚孵化出的蚕宝宝进食。当处于小蚕期的...
  • 怎样养蚕?
    答:1、养蚕前的准备: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2、催青: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
  • 如何养蚕怎样养蚕
    答:2、桑叶是最适合蚕吃的天然食物,除了桑叶,蚕也可以吃生菜叶、榆叶叶、葡萄叶、莴苣叶等绿色叶子。3、蚕可以直接养殖在纸盒中,纸盒需要保持干净和干燥,不能含有水分。在较小的空间养蚕时,一次性不要放太多桑叶。4、5厘米下的小蚕需要吃最嫩的叶子,而大蚕在嫩叶基础上还需要吃适量老叶,以促进...
  • 养蚕的步骤季节?
    答:一、养蚕前的准备:在种好桑叶的基础上,准备好蚕室、蚕具;养蚕前7天,用1%的强氯精喷洒消毒,每平方米用药液半斤,喷后密封24小时以上,同时,应将蚕房周围环境喷药消毒。二、催请:蚕种出库第八天左右,可见到蚕卵一端有一小黑点,叫点青,一张蚕种有20%卵点青,就用黑布遮光,从点青之日算起...
  • 怎样养蚕啊?
    答:养蚕技术 一、喷桑叶用于添食养蚕:一市斤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10市斤桑叶添食,每天一次。蚕爱吃、粪便不臭,生长快,蚕茧厚,质量好,可增产10%左右。二、二、喷蚕体降温解暑:夏天气温高,蚕容易生病,室温过高蚕还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温天气,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发酵液,喷于蚕体,每天中,下午...
  • 怎样正确养蚕??
    答:3、确保蚕室温度。大、小蚕适宜温度分别为24℃、25℃,在适温范围内,蚕食欲旺盛,减少残次桑叶,而且提高叶丝转化率。4、推广少回育、条桑育。小蚕平面立体一日一回育、全龄二回育、大蚕条桑育等省力化养蚕技术,不仅提高养蚕工效,且有利蚕儿食桑,比普通育节省桑叶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