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外国风俗习惯有哪些

中国人比较注重传统的东西,我们始终维系在儒家思想下,所以在思想上是连续的。我们中国人喜欢寻根问祖,比较注重伦理关系。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很重视尊卑、长幼之间的关系。而外国由于他们的历史上的一些原因在这些方面与我们中国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美国人他们长辈与晚辈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经常直接称呼对方的名字,表示亲切。这如果是在我们国家则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这是其中一个很大的区别。

中国人比较含蓄,很多时候都不愿意太表现自己,当别人称赞自己的时候,总要说上一句:“哪里,哪里”以示谦虚。而外国人多数比较直接,他们面对别人的称赞一般都是表示感谢。

还有在一些公共的场合我们一般是用握手的礼仪,而外国很多地方是用拥抱的,这也是其中一个很大的不同。

中国人说话有时候比较含糊,比较常说的话有:“不清楚、很难说、先看看再说。”我们不习惯直接表达自己的看法,经常是先把机会让给别人,这样比较不容易出错。而外国人有些则很喜欢表达自己,他们认为有能力就应该表现出来。这也是中国与外国的不同之处。

还有我们与外国人对待请客的态度也不一样,我们经常是某一个人出全部的钱,而很多国家他们是各自出各自的钱,甚至是夫妻之间也是这样。

我们中国人喜欢喝茶,外国人喜欢喝咖啡。中国人吃饭用筷子,外国人用刀叉。中国人请客经常喜欢灌别人喝酒而外国喜欢喝多少自己去倒。

中国与外国的不同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以上只是冰山一角,如果我们仔细的观察还会发现更多的不同之处。

  1.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禁酒;妇女蒙戴面纱(外国人也一样),每天祷告五次;禁忌食用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不允许吃喝。

  忌讳用左手向客人传递食物。用左手洗澡,认为左手不干净,用右手拿食品是不礼貌的。宴会上不饮酒,以果汁代酒。

  2. 信奉印度教的国家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认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把牛奉为神牛,牛在大街小巷行走,车辆行人要礼让。把母牛视为“圣牛”,老死不能宰杀,甚至当母牛不能自己寻觅食物时,有的还被收入“圣牛养老院”中供养。

  3. 信奉佛教的国家

  缅甸的国教为佛教。佛教徒占缅甸总人口的95%。缅甸人十分尊敬僧侣,僧侣出门上车、坐船其他人都得起立让座。僧侣的食物由佛教徒来斋奉。只有当过和尚才算成人。

  泰国人信佛教。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长辈在座,晚辈必须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某人坐着的时候,忌讳他人提物从头上掠过。小孩的头谁也不能摸,不然是不吉利。泰国人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死后才将尸体的头部朝西停放。

  4. 西方人忌讳“十三”

  宴会避免在“十三日、星期五”举行,门牌号、旅馆房号、楼房号、宴会桌没有13号,乘车没有13号车。

  (二)受文化传统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1. 日常生活的禁忌

  泰国人习惯合掌行见面礼。泰国人绝对不用红笔签名,因为在泰国,人们用红笔把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

  日本人不喜欢别人敬烟,他们习惯自己牌号的烟。日本人忌讳“四”和“九”字,“四”在日语中发音与“死”和“苦”相似。

  中国人的习惯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很多地方,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

  对戴帽子的男人,在美国和英国,遇到朋友,需微微把帽子揭起点头致意。但在意大利需把帽子拉低,以表示尊敬。

  2. 重视职衔称呼

  德国人,奥地利人很重视职衔的称呼,如果他们是博士、教授,应不厌其烦地使用这个称号,他会很高兴。

  3. 各国对颜色的忌讳

  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4. 各国对用花的忌讳

  许多国家,喜欢赠送亲戚朋友玫瑰花和白色百合花,以表示祝贺。但在印度和欧洲一些国家,用这种花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忌讳菊花。

  日本人忌讳荷花,梅花。

  在巴西,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

  罗马尼亚人送花束时,棵数应是单数。

  中国人喜欢菊花,但向外宾献花时忌用菊花,也不用杜鹃花,石竹花。

  (三)受生活习惯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鞠躬礼:脱帽,日本人讲究。

  点头礼;举手注目礼;握手礼。

  吻手礼(注意女士先伸手,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一下。如女方不伸手则不能强迫。屈膝。作半跪式)。

  亲吻礼(长辈对晚辈,在脸上或额上)。

  拥抱礼(欧美,特别是俄国,拥抱和亲吻)。

  “OK”的手势,食指和大拇指联搭成圆,其他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同意,美国人常用这种礼。

  德国风土人情

  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先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
  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
  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 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
  两季。旅游归来后,喜欢聚集到朋友家中,设宴洗尘。

  德国人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
  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
  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作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
  、回访、就职访问、留宿作客和未婚妻作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作客和女士作客两种。首次接触性的
  作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作客的最佳时间是晚
  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在德国,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

  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
  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
  。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
  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

  ;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
  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游客应注意,圣诞节,复活节前后两周勿访。

  与德国人交往

  对德国人的第一印象大都会给你一种很友善的感觉。的确这样,无论你有什么问题求助于同学或者刚认识的德国人甚至在街上邂逅的人,都会耐心的给你指点。原来在国内学德语的时候,上过一段听力练习,就是关于问路的事情。一个异乡人向德国人打听路,因为被问的人也不清楚,那个德国人就拉住旁边的人帮他问,结果最后两个德国人之间为了走哪条路最近争执了起来。当时听的时候觉得是笑话,来到这里发现这种情形是太可以理解了。如果说要把和德国人的交往都写出来,可能会是几本书都不够的。甚至每个人的体会都会是不同的。这里说一下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还有刚到的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吧。以后想起什么再说吧。首先,如果你有问题要象德国人请教,尽管相信他们都是肤色不同的洋雷锋吧。涉及法律方面问深了可能会不妥,因为他们的回答可能会要付法律责任的。不过一般问题无论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可以请教,并且不要觉得问的多了好象过于麻烦。如果你问了一个开头,听了他的解释还是不太明白,又不好意思问下去,要是让他觉察了,反倒会觉得你对他的解释不重视。不要随便送德国人很重的礼物,他对贵重礼物的第一个反应是戒心,小礼物比如一小合中国茶叶,几张剪纸等等都会很受欢迎。如果有机会到德国人的家里做客,要比约定的时间晚十到十五分钟,要是邀请你吃饭的话,你可以带上一瓶酒,一小束花,或者你自己做的一份菜都可以。和德国人交往最有特征的就是Termin。干什么都要事先约定好。没有约定的上门,无论是私事还是公事都不会受欢迎的。诚实,也是打交道的一个原则。小到吃饭上,到了德国人家里,如果主人给你添菜的时候你客气一下说够了,那么不会象国内那样有人再给你加。德国人到你家里来吃饭,如果他说够了,你也不要象国内那样没完没了地来让。了解德国人,就要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直接而简单的想法可能会是和中国几千年的谦让温和的习俗不太适应。呆久了,慢慢也会接受。和德国人的谈话,可以海阔天空,该争论的时候就争论。经常会为了台湾,人权等问题和他们争的面红耳赤,可过后他们忘的比你要快好几倍。并且不要以为你能够说服他。

  和德国人打交道,我想每个人都希望留给他们一个好印象。我的体会是,诚实,会是最基本也是最好的一个好印象。而这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剩下的就看你的努力了。在我们大多数人的经验里,德国人是很愿意和中国人交朋友的。并且对中国的各种饭菜也是赞不绝口的。如果你想在刚开始的时候练练口语,那就讲几个中国的小故事吧。告诉你一个秘密,每个德国人都对塞翁失马这个寓言有极大的兴趣,我发现这是对他们的思维里的一个很有诱惑力的亮点。试试吧。同时让他们陶醉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的时候,顺便帮你纠正一下表达上的语法错误。

  好象有点跑题了,不过既然写了,就放在这里吧。下次我整理一下,看看把另外一些有意思的东西放上来。一定要记住:

  不要试图欺骗德国人,除非你想失去你的德国朋友,或者失去你在这里做人的尊严。
  参考资料:转载至:《德国的风土人情》
  回答者: yixia | 一级 | 2007-5-16 20:30

  德国人的特点是勤奋、自信。严于律己的德国人很讲究形式和准时,公私事宜必须事约定时间并准时赴约。未经预先约定想与德国人会面,是办不到的事,如果因故需要推迟约会或取消约会的话,一定要打电话通知对方。否则,不仅失礼,也被认为是对其的莫大侮辱。德国人工作中讲求效率,注重纪律,一丝不苟。

  在业余生活中社交活动繁多。有招待会,鸡尾酒会,冷餐会,舞会等。此外,德国人酷爱旅游,尤其是在冬夏两季。旅游归来后,喜欢聚集到朋友家中,设宴洗尘。

  德国人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每人都的有自己的"归属",甚至连每一样东西也都有其"合适"的位置。外国人在德国旅游。第一个感觉是那里的一切都是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德国人出现在公开场合以及与人交往时,讲究举止端庄,对人敬重适度,事事循规蹈矩。

  俗话说:各地有各地风俗,德国当然也不例外。过去德国人把“做客”分为礼节性访问,告别访问、致谢访问、回访、就职访问、留宿做客和未婚妻做客等等。后来有人还发现了先生做客和女士做客两种。首次接触性的做客,一刻钟或半小时已经够了。客人不带什么礼品,花束也不带,主人也不招待什么。做客的最佳时间是晚上6点到6点半,或者是中午将近12点钟。最好,事先通知一下被访者。

  用餐有很多规矩,像样的用餐总要先喝点开胃酒。不管是在饭店里还是在家里掌勺,德国人总爱来点苦味的开胃酒,所有客人认识后,大家先围在一起站着聊聊天,讲些无关紧要的和轻松愉快的事情,因为美酒佳肴需要有良好的气氛。入席时,在女主人和其他女客人就坐前,男的不能先坐下,男的要帮助女的移动座椅。要将身子挺直、放松、双脚踏在地上,不要多动。等女主人拿起餐具时,方可用餐。

  德国人送礼比较实惠,送东西都有所缘由,如生日、订婚、结婚等。客人只带点小东西,像一束花、一瓶酒,或自己制作的东西。被喻为“小小礼物,滋吞友谊”的美号。

  婚丧嫁娶是人生旅途中的大事,一个人一生可不嫁不娶,独身终生,但万物之中,有生就有死,这是无法避免的。人与尘世告别是痛苦的,人死了就要办丧事,这是天下皆然的风俗,为了让死者能安详地离去,各国民问都有种种习俗。
  (一)临终慰藉
  在德国莱茵河地区,至今仍遵循着一个自中世纪流传下来的古老习俗:喝临终酒。人在临终之时,必须喝一口陈年老酒。据说这种酒是圣酒,可唤醒死者亡灵,驱散围绕在病床前的招魂魔鬼,使临终者得到安宁。 人在临终前,家人会将洗礼烛、圣餐烛、圣光烛点燃,并同时点燃一支红色大蜡烛,把它们放在死者身旁,一是用烛光为亡灵祝福;二是为亡灵照亮通向天堂之路。
  在德国的民间传说中,镜子被视为魔鬼的工具,是死神隐蔽的场所,妖魔利用镜子的反照能力,扰得人不得安宁。因此,人在临终前要将镜子用布蒙住,以使亡灵能安详地解脱尘世罪孽,升入西方极乐世界。 在德国南部山区,人在3临终时,家人要打开窗户,揭开楼顶砖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给死者敞开一条通向另一个世界的通道,因为他们相信人在脱离凡尘之后,将到另一个世界生活。人们通过这些临终慰藉,使亡者能安详地离去。

  (二)葬礼
  在西方信奉基督教的国家,葬礼一般都在教堂举行。家里如有人去世,先要与教堂商定举丧日期,并要用适当的方式通知亲友。此外,尸体要用清水洗净,他们认为水有着无限的神力。它能净化人的躯体、净化人的心灵和灵魂,并能祛邪镇妖。人降临尘世要洗礼,离开尘世也要洗尸,洗刷尘世间的一切罪孽。
  在教堂举行葬礼的这一天,亲朋好友手持鲜花或花圈陆续来到教堂。首先由牧师或神甫主持追思礼拜,参加葬礼者按事先的安排唱圣诗赞诗、奏哀乐、祷告、宣读由丧家提供的死者生平。 教堂葬礼只是整个葬礼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是在墓地举行,只有死者的家属、近亲和亲密的朋友参加,-般好友在参加完教堂葬礼后即可离去,不必去墓地。 在德国,葬礼多以土葬为主,亲朋目送灵柩安葬在事先指定好的墓穴中安葬。人们围绕在墓穴周围,为死者祷告,愿他安息、灵魂升入天堂。 应邀参加亲友家的葬礼,惟一可送的礼物就是鲜花。可送成束的鲜花,也可送用鲜花做成的花圈(德国人不用纸花做花圈)。在鲜花的饰带上要写上死者、吊唁者的名字及"安息吧"、"永别了"之类的题词。

  作者: scftnt 2006-11-8 00:52 回复此发言

  --------------------------------------------------------------------------------

  2 德国风土人情[ZT]
  在德国(以至整个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最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尽可能穿黑色的衣服,男子要系黑色无花图案的领带,如果没有黑衣服就穿颜色暗淡、深沉的衣服,切忌鲜丽的服装。同时,在葬礼上要保持肃穆、安静,切不可大声谈笑,否则就被视为对丧家的不尊重,也显得自己缺乏教养。整个葬礼自始至终都沉浸在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没有捶胸顿足、嚎陶痛哭的场面。除了小声的抽泣声,多数人都在沉思默祷,默默地为死者送行。 与人们肃穆的神情和暗淡的服装相反,德目的墓地是万紫千红、鲜花盛开的。墓地四周是郁郁葱葱的树木,主要是四季常青的苍松翠柏。在和暖的季节,百花齐放,鲜花既代表了人们对死者的追思,也是对生者的慰藉。每当想起死者,人们会到墓地去扫墓、献花,静静地呆上一会儿,以寄托自己的哀思。
  葬礼举行后,丧家还有一个丧期。虽然近些年对这方面的要求已不那么严格,但作为一名新寡的妇女在丈夫刚死之后就打扮得花枝招展,频繁应酬,难免不招来非议。一般要求新寡的妇女所穿衣服要以素雅的颜色为主,除小型聚会外不要参加舞会、宴会及场面热闹的大型应酬,亲友也要注意不要邀请她参加喜庆的聚会,以一段宁静的生活度过丧期。对增值偶的男子要求不如寡妇严格,但也要求他在一定时期内穿着要规矩些,避免花天酒地的交际。

  德国人口的年出生率始终是世界最低的,战后人口的增长主要靠外来移民。在这样一个低出生率的国家,一个家庭的添丁进口真可算是一件大喜事。 其实早在妇女怀孕之时,她便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保护,有许多风俗习惯都是为了保护孕妇的身体健康及胎儿的茁壮成长。在德国符滕堡地区的农村,孕妇是倍受敬重的贵客,她可以进入别人家的果园摘果品尝,可到邻家就席用餐。那里的人认为孕妇的光临象征着新生和丰收。此外,还有这样一些习俗:孕妇晚上不可出门,怕黑夜里的巫婆鬼怪伤及胎儿;孕妇不能看丑陋的东西,怕婴儿日后长得难看;孕妇不能走十字门、不能从晾衣绳下穿行,否则会造成难产、伤害胎儿。这些风俗虽不乏封建迷信的色彩,但从中也可看出人们对孕妇的关心。 在以基督教为主的德国,新生儿出生前,父母已为他找好了教父和教母;孩子一出生,家人便和教堂约定时间,由牧师或神甫为孩子施洗。
  (一)教父和教母
  在德国,新生儿的父母早在孩子出生前便会在亲友中为孩子物色教父教母。由于教父教母与孩子的一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婴儿的父母在选择时是很审慎的。孩子的父母在为孩子选择教父教母时不一定要选一对夫妇,但他们要由正直可靠、行为端正、受人尊敬的、名声较好的人担任。当然首先要取得他们本人的同意。一般被邀请做孩子教父教母的人会认为这是对自己的信任,是一种荣誉,而乐意承担这份责任。 认教父教母的原意是为了在宗教信仰方面帮助孩子。如今,教父教母的责任已不仅仅局限在宗教方面,他们可使孩子在一出生后就有多位长辈关心他的成长,在他有困难时给予照顾,万一在孩子未成年时父母双双早逝,那么教父教母还要担负起抚养他成人的义务。

  (二)新生儿洗礼
  洗礼是基督教接受入教时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基督教认为:人生而有罪,须经过洗礼除去污垢,变得纯洁,方能被接受为基督教的人,日后才有资格进入天堂。受洗的人不一定是婴儿,耶酥本人就是在成年后接受"施洗者约翰"为他施洗的。但在基督教国家中,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婴儿时由家长抱到教堂受洗的。 婴儿正式起名与洗礼同时进行,所以洗礼也叫"命名礼"。婴儿父母在教堂定好日期后,即发请帖邀请亲友参加,一般只请至亲近友,人数不会太多。 施洗礼时,婴儿由教母抱着站在教堂内圣坛前的"圣水盆"旁,孩子的父母等人围拢过来,由牧师或神甫宣读《圣经》中的有关章节,口诵规定的礼文,并接过孩子,用手蘸圣水滴在孩子头上,口称:"我奉圣父、圣子、圣灵之名给你施洗。"然后,再说几句愿孩子长大后要博爱人类、侍奉上帝之类的话,洗礼遂告完毕。 洗礼之后自然是要庆祝一番,婴儿的父母要举行一次午宴或茶会,邀请施礼的牧师或神甫、孩子的教父教母及亲朋好友参加。被邀请者要给孩子带一些礼物,如玩具、衣服、儿童画册等等。教父教母的礼物照例要贵重些。在巴伐利亚地区,在洗礼日那天,教父不仅自己要胸佩迷迭香,还要把迷迭香放在婴儿的摇篮里。据这说这种香气浓郁的药草能祛病降妖,教父以此来表达自己的一份爱心。同时,他还会在教子尿布或枕头下塞点儿钱,作为孩子日后操办婚事的本金。有的教父送孩子书和笔,希望孩子聪明勤奋。如今,时髦的礼物是送男孩一个小巧玲珑的银制啤酒杯,送女孩子一条项链或一只银制咖啡杯,上面刻着孩子的姓名和洗礼日期。 在巴伐利亚农村,孩子的洗礼聚餐有个习惯,那就是餐后餐桌上要有剩余的面包,饭后要给宾客包装点儿吃的东西带走。给男客带点儿香肠、烈酒,给女客带点儿糕点、糖果,对教父则更是要厚礼相赠,以此来表示生活富裕、绰绰有余。 在德国,洗礼用的蜡烛是要精心收藏的,它对孩子的一生具有特殊意义。据说点燃洗礼烛可逢凶化吉、祛除百病。在德国的一些农村,至今仍虔诚地遵循着这一古老的习俗。 在德国妇女生孩子可获得一年的休假,可本人休,也可以夫妻双方各休假六个月,共同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

  作者: scftnt 2006-11-8 00:52 回复此发言

  --------------------------------------------------------------------------------

  3 德国风土人情[ZT]

  今天,德国的男女青年有各种机会进行接触,他们或经亲友、同学、同事介绍,或在舞会、旅行等文娱活动中相识,然后经过一番交往的恋爱过程,最终决定结为夫妇。他们享有充分的恋爱自由,这一点同西方现代国家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在择偶方面,德国有一些有趣的风俗。

  1.橡树月老

  在德国的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有一棵远近闻名的老橡树,人们称它"橡树月老"。关于这棵老橡树有一段美丽的传说。相传六百多年前,一位王子在与敌人遭遇中遇险,被一位美丽的姑娘救起,王子与姑娘一见倾心,结成良缘。为报答姑娘的救命之恩,王子在森林中种下了这棵橡树。后人羡慕王子的奇遇,纷纷到此观赏,并希望巧识意中人。还真有一些男女通过橡树传递情波,并在树下举行了婚礼。久而久之,老橡树充当起了"月老"的角色。每天都有收信地址为"D-2420杜道森林布里德格罗姆的橡树"的情书被邮递员投进老橡树的树洞中。这些信是公开的,人人都可以拆阅,守候在"月老"身旁的青年男女通过阅读来信,寻找自己的意中人。如找到情投意合者,便可通信联系,约期相会。据说通过橡树月老已使五千多对青年男女玉成佳偶。现在老橡树的故事越传越远,以致其他国家的年轻人为寻找配偶也把情书投寄给这位橡树月老,这种情书每年有八百封之多。

  2.棋艺定终身

  在柏林西南有个小镇叫希乔贝克,这里的入几百年来都非常热衷于国际象棋活动,并且到了痴迷的程度,连值勤民警的帽徽都被设计成棋盘图案,教堂的塔尖上也安装了一个棋盘来表示风向。人们一早起来,就可以看到用棋盘夹着公文去上班的地方官员。这里的人从小学习下象棋,学校里设有"棋课",以辅导孩子们从小学习下棋。正是由于这一棋俗的缘故,姑娘们在选择配偶时,小伙子棋艺的高低成为一个主要条件,一个小伙子在向姑娘求婚之前必须先同姑娘的父亲对奔一盘。如果小伙子赢了,会受到姑娘全家的热情款待,至于婚事也就十拿九稳了;如果小伙子输了,那么对不起,婚事只有等到棋艺长进以后再说了。

  3.白桦树寄深情

  在德国波恩,小伙子向心爱的姑娘表达爱慕之情,是通过赠送白桦树这一富有诗意的形式来实现的。每逢春暖花开的季节,小伙子要砍伐一株嫩叶满枝的小白桦树在4月30日或5月1日这天半夜放置在姑娘家的阳台或庭院中,借翠绿的小树来表达自己深深的爱意。每到这一季节,波恩的大街小巷、家家的庭院和阳台都可以看到绿油油的小白柳树。有些漂亮姑娘家的庭院中会同时放着好几棵白桦树。遇此情况,姑娘自会喜不自禁,而送白桦树的小伙子们则只能耐心等待姑娘的回音,不能操之过急。一旦得到姑娘首肯的回音,小伙子就可再赠送给姑娘一枚宝石戒指,姑娘以亲吻表示谢意并接受这枚求爱戒指。过一段时间,当双方深信彼此间情投意合时,便互赠银戒指,表示订婚。到结婚时再互赠金戒指,表示双方的爱情像金子般纯洁。

  4.电影择偶

  在德国,婚姻管理部门通过各种方式帮助年轻人解决婚姻问题,其中有一种方法是以拍电影广告的形式帮助一些"待字闺中"的姑娘解决婚姻大事。姑娘们可以在影片中充分展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烹调、缝纫、清洁房间等家政方面的特长。一位十分平常的姑娘通过摄影师和导演技巧高超的处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往往是一位非常可爱、非常完美的姑娘。这些影片被拿到由孤男寡女组成的"寂寞的心协会"去放映,单身男子可从影片中选择自己可心的配偶。美丽的电影往往能给人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但许多人在与真人相见后,会觉得并不像电影中的人物那么理想。

  德国全年法定节假日有:新年(1月1日);国际劳动节(5月1日);耶酥开天节(复活节后的第七个星期日);德国统一日(10月3日);忏悔节(11月);圣诞节(12月25日-26日);慕尼黑啤酒节(每年9月最后一周至10月第一周);基本法颁布日(5月23日)。 游客应注意,圣诞节,复活节前后两周勿访。

你是要哪方面的习俗呀?节日还是日常行为?
1. 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禁酒;妇女蒙戴面纱(外国人也一样),每天祷告五次;禁忌食用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不允许吃喝。
忌讳用左手向客人传递食物。用左手洗澡,认为左手不干净,用左手拿食品是不礼貌的。宴会上不饮酒,以果汁代酒。

2. 信奉印度教的国家

印度教徒不吃牛肉,认为牛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把牛奉为神牛,牛在大街小巷行走,车辆行人要礼让。把母牛视为“圣牛”,老死不能宰杀,甚至当母牛不能自己寻觅食物时,有的还被收入“圣牛养老院”中供养。

3. 信奉佛教的国家

缅甸的国教为佛教。佛教徒占缅甸总人口的95%。缅甸人十分尊敬僧侣,僧侣出门上车、坐船其他人都得起立让座。僧侣的食物由佛教徒来斋奉。只有当过和尚才算成人。

泰国人信佛教。非常重视头部。认为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如果用手触摸泰国人的头部,则被认为是对他的一种极大的侮辱。如果长辈在座,晚辈必须蹲跪,以免高于长辈的头部。某人坐着的时候,忌讳他人提物从头上掠过。小孩的头谁也不能摸,不然是不吉利。泰国人睡觉时不能头朝西,因为日落西方象征死亡。泰国人死后才将尸体的头部朝西停放。

4. 西方人忌讳“十三”

宴会避免在“十三日、星期五”举行,门牌号、旅馆房号、楼房号、宴会桌没有13号,乘车没有13号车。

(二)受文化传统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1. 日常生活的禁忌

泰国人习惯合掌行见面礼。泰国人绝对不用红笔签名,因为在泰国,人们用红笔把死者姓名写在棺材上。

日本人不喜欢别人敬烟,他们习惯自己牌号的烟。日本人忌讳“四”和“九”字,“四”在日语中发音与“死”和“苦”相似。

中国人的习惯是“摇头不算点头算”,但在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斯里兰卡、印度、尼泊尔等很多地方,人们却以摇头表示同意,点头表示不同意。

对戴帽子的男人,在美国和英国,遇到朋友,需微微把帽子揭起点头致意。但在意大利需把帽子拉低,以表示尊敬。

2. 重视职衔称呼

德国人,奥地利人很重视职衔的称呼,如果他们是博士、教授,应不厌其烦地使用这个称号,他会很高兴。

3. 各国对颜色的忌讳

一般认为白色是纯洁的象征;黑色是肃穆的象征;黄色是和谐的象征,而红色和蓝色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很多国家以黑色为葬礼的颜色。灵车用黑色。比利时人忌蓝色。巴西人以棕黄色为凶丧之色,认为人死好比黄叶从树上落下来。

4. 各国对用花的忌讳

许多国家,喜欢赠送亲戚朋友玫瑰花和白色百合花,以表示祝贺。但在印度和欧洲一些国家,用这种花表示对死者的悼念。

在法国和意大利,人们忌讳菊花。

日本人忌讳荷花,梅花。

在巴西,紫色的花主要用于葬礼。

在法国,黄色的花是不忠诚的。

罗马尼亚人送花束时,棵数应是单数。

中国人喜欢菊花,但向外宾献花时忌用菊花,也不用杜鹃花,石竹花。

(三)受生活习惯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鞠躬礼:脱帽,日本人讲究。

点头礼;举手注目礼;握手礼。

吻手礼(注意女士先伸手,将指尖轻轻提起吻一下。如女方不伸手则不能强迫。屈膝。作半跪式)。

亲吻礼(长辈对晚辈,在脸上或额上)。

拥抱礼(欧美,特别是俄国,拥抱和亲吻)。

“OK”的手势,食指和大拇指联搭成圆,其他三个指头向上伸开,表示同意,美国人常用这种礼。
望采纳!

1、情人节:为了纪念尊重爱情、与暴政抗衡的圣瓦伦丁牧师,将每年2月14日定为瓦伦丁节,也就是情人节。
2、愚人节:每年的4月1日西方国家的人们就有搞恶作剧、互相愚弄的习惯,并逐渐成为法国流行的民俗,被称为愚人节。18世纪初,愚人节从法国传到英国,又被英国移民带到了美国,最终成为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3、复活节:鸡蛋是西方象征着死后又复苏的生命,因此被作为耶稣复活的标志。后来人们还把鸡蛋染成五颜六色,以增加喜庆气氛。复活节当天,家庭主妇们会把煮熟的“复活节彩蛋”藏在树穴、草丛或山石后,让孩子们四处寻找。
4、母亲节:在贾维斯夫人去世后,她的女儿安娜.贾维斯想到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儿女成人的经历,决定发起创立母亲节,以完成母亲当年的心愿。在安娜的积极倡导下,1914年,母亲节正式被确立。5月10日是贾维斯夫人去世的日子,为了纪念她,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被定为母亲节。

  • 外国人的礼仪习俗
    答:1、吃饭时穿着得体是欧美人的常识。去高档的餐厅,男士要穿着整洁的上衣和皮鞋;女士要穿套装和有跟的鞋子。如果指定穿正式服装的话,男士必须打领带。2、欧美国家见面打招呼是很自然的,即使是不认识。打招呼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要跟你有进一步的交往,只是一种生活礼仪形式。3、握手礼是欧美最常见的...
  • 外国春节的风俗 外国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答:外国春节的风俗:1、日本--敲钟一百零八下;2、韩国--放风筝玩跳板;3、英国--预测命运的“第一只脚”;4、德国--“跳进新年”;5、西班牙--吃十二颗葡萄;6、美国--烧旧物狂歌舞;7、加拿大--筑雪墙挡妖魔。春节是日本以前最盛大的节日,每家用松柏装饰房屋,除夕晚上全家人围着火炉守岁。午夜...
  • 外国西方的传统习俗
    答:1、情人节:为了纪念尊重爱情、与暴政抗衡的圣瓦伦丁牧师,将每年2月14日定为瓦伦丁节,也就是情人节。2、愚人节:每年的4月1日西方国家的人们就有搞恶作剧、互相愚弄的习惯,并逐渐成为法国流行的民俗,被称为愚人节。18世纪初,愚人节从法国传到英国,又被英国移民带到了美国,最终成为西方的传统节日...
  • 外国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详细�0�3
    答:外国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外国的风俗习惯有哪些?2011-09-05 13:56 一)受宗教信仰影响形成的风俗习惯 1.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 禁酒;妇女蒙戴面纱(外国人也一样),每天祷告五次;禁忌食用猪肉。在斋月里,日出之后和日落之前不允许吃喝。 忌讳用左手向客人传递食物。用左手洗澡,认为左手不干净,用左手拿...
  • 西方国家有哪些节日习俗?
    答:十一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是美国人合家欢聚的节日,因此美国人提起感恩节总是倍感亲切。人们还要按习俗前往教堂做感恩祈祷。火鸡是家人团聚吃感恩节大餐的传统主菜。除此之外,还有红莓子果酱、甜山芋、玉蜀黍、南瓜饼及各种蔬菜和水果等。10.圣诞节(Christmas):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纪念耶稣诞辰,...
  • 外国风俗习惯
    答:1、新年(New Year)People relax from the previous evening’s festivities. They may visit with friends. Many watch college football on television 2、圣诞节(Christmas)December 25 This is the Christian holiday celebrating the birth of Jesus Christ. Families gather to exchange gifts and ...
  • 各国的风俗习惯
    答:2009-08-21 关于各国风俗习惯。 735 2011-12-13 各国特殊的风俗习惯 29 2017-02-02 亚洲各国有哪些风俗习惯 10 2012-04-01 世界各国的文化风俗习惯有哪些 59 2012-02-14 关于各国风俗习惯和禁忌的知识 18 2011-03-16 世界各地的风俗习惯 59 2009-03-16 世界各国节日,风俗习惯英文版 180 2011-...
  • 外国人的节日和节日习俗
    答:习俗:这一天,人们制作五光十色的南瓜灯,品尝花样繁多的南瓜糕点,还要举行南瓜大王赛。城里的人们用大集装箱从遥远的地方运来大南瓜,把里边掏空作南瓜灯,总想打破南瓜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三、感恩节 西方传统节日,是美国人民独创的一个节日,除了美国、加拿大,世界上还有埃及、希腊等国家有自己独特...
  • 美国、英国、日本风俗习惯
    答:与有这种习惯的日本人接触,要是认为“他在那时确实表示是肯定的”,那么对该日本人来说却是意料之外的事。反之,习惯于随声附和的日本人,对在谈话中不表示任何反应的外国人,则感到不安,他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人是否在听我说呢?” 婉转的表达方法 日本人即使自己持有明确的意见,他们也避免“我是这样想的...
  • 英国的习俗都有哪些?
    答:小姐等称呼。7、亲友和熟人之间常用呢称。初次相识的人相互握手,微笑并说:“您好!”在大庭广众之下,人们一般不行拥抱礼,男女之间除热恋情侣外一般不手拉手走路。8、英国人还有饮下午茶的习惯,即在下午3—4点钟的时候,放下手中的工作,喝一杯红茶,有时也吃块点心,休息一刻钟,称为"茶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