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事业成就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中国航天事业有哪些新的成就?

登月、火星探测、国际空间站这一系列的名词出现在眼前,看似并不相关,而实则都指向了同一个目标,那就是航天,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又一个巅峰。事实上,不论是古代中国还是西方都有着许多神话故事,尽管文化存在差异,却拥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都具有飞天的能力,在现代科技的发展推动下,飞向蓝天已然不是梦想,飞向太空同样也不是问题,1961年的4月12日,苏联飞行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了首位进入太空的地球人。



可以说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在二战之后便已然兴起了,在二战后期德国制造出的V型系列导弹对于航天的发展可以说奠定了基础,要知道,想要飞向太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地球引力,需要有庞大的推进力来克服地心引力从而飞向天空,而在那时导弹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想必都知道,导弹的体积如此小,发动机却可以让其高速飞行,可见当时发动机所产生的推力已经足以满足太空旅行的要求,因而才有了现今这样的壮举。



目前,具有太空探索能力的国家有很多,中国作为新兴起的航天大国也位列其中,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开始了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并且还为此确立了航天发展“三步走”的战略,首先是发射载人飞船,具备空地往返的能力,其次便是掌握相应的空间活动技术,如太空行走、空间交会对接,并建立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可以说前两步都在为最后的一步进行铺垫,便是建立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可以说随着中国科技的发展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在载人航天的发展上中国已经迈向了第三步并在为之进行奋斗。



现今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技术发展已然走向了世界前列,要知道,在空间技术的发展上过去只有美俄掌握,这两个国家是最先掌握轨道空间技术的国家,而中国则成为了第三个掌握了此项技术的国家,根据航天“三步走”战略,中国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空间站,而现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便是由美俄为首的多个国家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而随着使用年限的延长,国际空间站已经濒临退役,这也就意味着中国所建造的空间站将会是世界上唯一在轨运行的空间站了,可见中国所取得成就有多么大了。

中国的航天事业都经历了些什么?都有哪些成就?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有:

1、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

2、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3、在运载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

4、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5、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航天事业成就举世瞩目



9月25日21时10分,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点火,神舟七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嫦娥奔月”,“万户飞天”,“太空漫步”……几千年来,对广袤的太空,中华民族充满了期待,充满了向往。今天,中国航天用一个个飞天壮举不断为国人圆梦,为民族争光。

如果把我国科技事业比作一条奔腾的巨龙,那么航天事业无疑就是龙头。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航天事业这个龙头始终高高昂起,将中国科技事业不断抬升到新高度,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和核心竞争力跃升到新水平。

飞天梦圆,九霄揽月

——中国航天跃上历史新高度

许多经典瞬间已经为历史所定格。

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问鼎苍穹,浩瀚太空,从此有了中国人的身影。

两年后,中国将两名航天员成功送上太空。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中国载人航天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2008年9月27日下午,随着神舟七号飞船轨道舱舱门的徐徐开启,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穿着中国研制的“飞天”舱外航天服进入茫茫太空,并挥舞国旗向人们致意。太空舞动的五星红旗告诉世界:中国,正式成为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而此时,距中国决定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只有16年。

在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太空轨道,人们见证着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但是,中国航天的视线并没有停留在这个高度。

2004年,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距地球40万公里的月球成为中国太空探索的新目标。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升空;11月5日,嫦娥一号被月球捕获;11月26日,中国第一幅月球图像正式发布……像是欣赏一场精彩的演出,谈笑间,“嫦娥奔月”的美丽传说从梦想走进现实。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之后,中国航天从此新增了一座闪光的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而从工程立项到圆满成功,这个时间跨度在中国只经历了不到四年。

30年间,以载人航天和绕月探测为引领,从一箭双星到一箭多星,从服务国内到服务全球,中国航天一步步搭建起迈向太空的天梯,在航天科技这个世界科技的高峰领域稳稳占据了一席之地。

自主创新,协力攻关

——中国牢牢掌握航天发展主动权

谁掌握了核心技术,谁就抢占了世界科技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未来发展的主动权。

1992年,党中央做出了发展载人航天的战略决策,并且明确了一个前提——中国载人航天以飞船起步。这年9月,中央专委确定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步走”,中国载人航天发展脉络从此坚定而清晰。而此时,距离美、苏发射飞船已经过去了40年。

“起步虽晚,但起点不能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顾问王永志回忆当时决策的情景时说,“我们的大思路是要跨越式发展。”

但是,“跨越式发展”谈何容易。载人航天是战略高技术,而高技术用钱是买不过来的。中国发展载人航天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只有自主创新。

创新无处不在。

人们惊喜地发现,横空出世的中国飞船长得跟别人不一样,它有“三个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而且具有更先进、更完善的逃逸和救生系统。

自主创新又何止飞船一家,载人航天由7大系统组成,无论是火箭改进、飞行控制,还是航天员训练、发射场和着陆场等方案论证设计,我国瞄准的都是世界科技最前沿,确保关键技术能与世界先进水平并驾齐驱,局部还有所超越。16年时间,4艘无人飞船和3艘载人飞船,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赶。

探月工程更是一项全新的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是一项自主创新的工程。我们所开展的各方面工作,一定是‘中华牌’。”绕月探测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介绍说,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圆满成功,既是对我国探月技术路线的生动肯定,更是对我国航天自主创新能力的有力证明。

“科学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业。”航天工程是复杂的多学科高技术集成的系统工程。以载人航天为例,需要上百个研究院所、几千个协作配套单位、十余万名工作人员的共同参与。“社会主义大协作出生产力,出战斗力,出凝聚力。”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合力,不断创造着新的航天奇迹。

改革开放30年来,立足于和平利用太空,立足于中国国情,立足于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立足于自主创新、协力攻关,中国航天事业没有走错路,没有走弯路,更没有走回头路,每一步都使中国航天事业跃上了一个新的高度。自主、科学、高效地发展航天事业,这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为世界贡献的重要经验。

人才辈出,奋发有为

——中国航天未来发展将更加美好

“最重要的科技实力在于人才。”评价我国航天事业走过的路,除了为一项项突破、一个个跨越而自豪外,我们更为一批批年轻队伍的茁壮成长和年轻科技领军人才的脱颖而出而欣慰。

在一个个航天任务现场,尤其在一些关键岗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70后”勇挑重担,“80后”奋勇争先。数据显示,在载人航天工程科技人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已占到70%以上。在绕月探测工程队伍中,嫦娥一号卫星研制团队40岁以下年轻人逾七成,平均年龄不足30岁;长征三号甲火箭发射试验队188人,40岁以下的占60%以上。

“我们的队伍比较年轻,应该说是相当年轻!”谈起航天队伍中的年轻人,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充满了兴奋,“更为可喜的是,很多年轻同志担任的是领导职务,他们很多其实也是久经锻炼的。”

“我相信,依靠这支队伍、这批人才,我们的航天事业一定可以冲到和世界航天大国并驾齐驱的位置。”对中国航天的这批接班人,“两弹一星”元勋孙家栋信心十足。

中国航天越来越年轻的秘密在哪里?良好的人才环境是人才成长的沃土。正是老一辈科学家甘当人梯、提携后学,新一代科学家勇挑重担、奋发向上,才使中国航天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掌握着主动。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正成为这批年轻航天接班人的生动写照。而这种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一部分,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

“我们的优势是航天队伍。”谈起中国航天未来的发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马兴瑞高兴地说,“我们是一个年轻力壮的队伍,这是我们的优势,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提升我们的能力。”

年轻孕育着希望。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航天事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有:

1、经过50多年的创业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决策和领导下,航天事业经过发展导弹、运载火箭、人造卫星、载人航天等几个阶段,目前已经形成了体系,形成了规模。

2、我们国家在卫星方面已经拥有通讯、遥感、资源、导航定位、气象、科学实验、海洋七大卫星系列,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上天的国家,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第五个独立研制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

3、在运载火箭方面,截止2017年我国共有12种不同型号的长征运载火箭,具备了9.5吨的近地轨道、5.2吨的同步转移轨道的运载能力。

4、在测控通信领域,建立了覆盖国家本土、太平洋和非洲地区的航天测控网,基本满足了航天活动的测控需要。 

5、在地面和应用系统方面,建成了包括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和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卫星地面和应用系统

中国航天“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组图]
今夜,世界瞩目中国;今夜,嫦娥不再寂寞。

公元2007年10月24日傍晚,我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将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奔向月球。

这是中国人勇攀科学高峰的一次新的尝试,这是中华民族和平利用太空一次新的壮举。

24日下午,记者走进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这里担负着此次绕月探测任务的飞控决策、轨道控制、数据分析处理、应急控制,以及卫星绕月飞行后的长期管理任务,是“嫦娥奔月”的管理中枢。

17时 05分,远在千里之外的西昌卫星发射场,卫星发射进入1小时倒计时准备。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飞控大厅里,四块巨幅大屏幕上,清晰显示着从发射场传来的壮观场面:巍峨的发射塔架,拥抱着乳白色的巨型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火箭顶部印有“中国探月”标识的嫦娥一号卫星分外醒目。

大屏幕上方,标示着北京时间、任务时间、飞行时间的夜晶显示屏,不断地跳跃着各种飞行控制数据,它们与百余个显示工作站,构成了整个飞行控制工作的核心平台。

工作台前,指挥决策者、专家和工作人员密切关注着卫星发射前的各种技术状态。大厅里,来自国内各测控站和远在大洋上的航天测控船的报告声,此起彼伏。

17时 35 分,卫星发射进入30分钟准备。飞控中心上百台计算机飞速运行。数以万计的数据,从西昌、西安、太平洋等方向汇集到这里,又从这里流向四面八方。绵延国内外的测控航线,随时做好了捕获卫星的准备。

“各号注意,一分钟准备!” 18时 04 分,卫星发射进入一分钟读秒。大屏幕上,发射塔架与火箭相连的线缆瞬间脱落,线缆摆杆迅速移开。

“10、9、8……”扬声器里传来最后的读秒声,大厅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点火!”

“起飞!”

巨大的显示屏上,乳白色的火箭喷射出桔红色的熊熊火焰,托举着嫦娥一号卫星,腾空而起。

火箭笔直上升约10秒钟后,按程序转弯,向东南方向飞去。

火箭越飞越高,灿烂星空里,留下了一道绚丽的轨迹。火箭航行区域的各测控站(船)将测控数据接力传回北京飞控中心。

“长江二号发现目标!”

“长江三号跟踪正常!”

此刻,位于大厅后侧的计算机终端机房,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进行卫星遥测数据和轨道数据处理,密切监视着星箭联合体的飞行状态。

伴随着大屏幕上不断跳跃着的飞行参数,大厅里不时响起洪亮的报告声:一、二级火箭分离成功!火箭飞出大气层,整流罩脱落!火箭二、三级分离!……

大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卫星先绕地球飞行,经过4次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114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卫星的主推力发动机进行减速制动。在被月球引力场“捕获”后,成为环月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绕月球飞行。遥远的太空飞行,每一条指令、每一组数据、每一项决策,都事关嫦娥一号卫星的每一根“神经”。

这时,遥控发令员沉着果断地按下了发令键。这是北京飞控中心向嫦娥一号发出的第一条遥控入轨指令。不久,轨道计算人员准确报出了精确的卫星入轨参数。此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大显示屏上的数据表明:嫦娥一号卫星进入预定大椭圆轨道!

经久不息的掌声顿时响彻飞控大厅。

我们仿佛看见,在浩瀚的太空里,嫦娥一号越飞越远,像一只美丽的天鹅,轻盈地滑入预定轨道,翩然向月球飞翔……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自1970年4月24日,中国自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至2005年初,中国已成功发射了四十多颗人造卫星;2003年底,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将中国的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送入太空,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成功将人送入太空的国家。
中国航天发展简史
1956年10月8日,中国就秘密组建了国防部第五研究院(简称老五院),代号0038部队。该研究院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其职责是攻克远程导弹的技术难关。
1960年11月5日,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场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9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场用风暴1号运载火箭发射长空1号卫星失败。这是中国第一次卫星发射失败。
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地球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
1990年4月7日,中国利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成功。
1992年,中国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
1996年2月15日,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3号B火箭发射“国际星7A”失败。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失败。
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发射成功,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
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以及2003年5月25日,中国前后发射成功了三颗导航试验卫星——北斗导航试验卫星1a、1b及1c。该系统所属的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北斗导航系统已经于2001年底开通运行。
2001年1月10日凌晨1时整,“神舟二号”载人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
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载人实验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绕地球飞行10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阿木古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3年10月15日早上9时“神舟五号”飞船载着中国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在酒泉航天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飞船在太空绕地球飞行14圈后,返回舱于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成功着陆。
2005年10月12日早上9时“神舟六号”飞船载著两位中国宇航员费俊龙和聂海胜发射升空。
中国于一九七八年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改革开放激发了各行各业的活力,使中国的生产力不断得到发展。一个个新兴城市拔地而起。一项项重大科技成果得到制造和开发。一个个大型工程得到峻工。一个个超大型企业正在迅速成长。中国长得高了,长得壮了。不再是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那种积贫积弱,不再是六七十年代那种贫困落后!而神六飞船的成功的发射升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又一重大成果!

  • 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有哪些
    答: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显著且多样,其中包括了卫星发射、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多个领域。首先,在卫星发射方面,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数百颗卫星,这些卫星在通信、导航、气象预报、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使得中国成为了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独立全球卫星导航...
  • 中国航天成就有哪些
    答:随着2022年到来,过去一年中国航天都干了些什么?又有哪些成果?中国航天最新成就有哪些?今天小编整理了中国航天最新成就大全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中国航天最新成就2021年,中国航天又迎来了突飞猛进的一年,在载人航天、火星探测与月球探测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天我们就来“盘一盘”这一年以来中国航天取得的十大成...
  • 中国的航天成就有哪些
    答:同时,中国还积极推动航天技术的应用和产业化,促进了航天科技与国民经济其他领域的深度融合,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力。总之,中国的航天成就令人瞩目,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和创新能力。未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相信中国还将在更多领域取得新的突破和成就。
  • 中国航天有哪些重大成就
    答:中国航天的重大成就有: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登空、神舟八号飞船成功登空、天宫一号成功探月、东方红一号成功登空。1、神舟十一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是中国第6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中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总飞行时间长达33天。神舟十一号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
  • 中国航天领域的成就
    答:着陆和巡视探测的国家。这一成就再次证明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综上所述,中国航天领域的成就举世瞩目,不仅提升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地位,也为人类探索太空、拓展对宇宙的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未来,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持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将在航天领域取得更多辉煌成就。
  • 我国近几年航天事业的成就
    答:近几年,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载人航天到深空探测,从卫星应用到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航天事业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向世界航天强国迈进。在载人航天方面,我国已经成功发射了多艘神舟载人飞船,实现了航天员的长期驻留和太空行走。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等载人飞行任务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航天...
  • 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答: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为代表的辉煌成就。1970年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 航天也称空间飞行、太空飞行、宇宙航行或航天飞行,是指进入...
  • 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
    答:在火箭技术方面,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射各类航天器的能力。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它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从长征一号到长征五号,中国运载火箭的运载能力不断提升,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总的来说,中国在航天领域的成就不仅彰显了国家的科技实力和...
  • 中国航天事业有哪些成就?
    答:7. 航天员选拔和训练体系:中国建立了完善的航天员选拔和训练体系,培养出了多批优秀的航天员,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总之,中国航天事业在载人航天、月球探测、卫星导航、空间站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为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国还在积极探索星际...
  • 中国航天取得了哪些成就?
    答: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1、神舟八号 神舟八号飞船,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架飞船,飞船为三舱结构,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组成。神舟八号为改进型飞船,全长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质量8082公斤。神舟八号飞船进行了较大的技术改进,它发射升空后,与天宫一号对接,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