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的现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我国物流企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什么?

货运物流的现状

中国物流发展的进程,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密不可分。“物流”概念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引进我国以来,经历了近20年的研讨酝酿、启蒙尝试,到90年代后半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有力推动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大举进入,现代物流开始在经济生活中推广应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新世纪的第一年,也就是2001年,以物流业发展进入“十五”规划,六部委出台首部关于加快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首家全国性物流行业协会挂牌,《国家标准?物流术语》颁布实施,第一个物流示范基地建立和各地大力推动物流规划与建设等重大事件为标志,被称为中国物流发展的“起步年”。
2002年,是我国加入WTO的第一年,也是中国物流取得重大进展的一年。2002年的中国物流在持续“升温”的基础上,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在对基本概念的“炒作”中,增加了理性的思考;在理论探索中,加大了实践操作的分量;政府、企业和行业社团组织都在寻找自己的角色定位,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实质性进展。不少专家指出:2002年,将以从“务虚”到“务实”的“转折年”,写入我国物流发展的史册。这一年的中国物流,呈现以下特点:

第一,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沃尔玛是全球500强之首,2002年决定把全球采购办公室(采购中心)从香港迁到深圳。目前沃尔玛公司在中国开了20多家分店,其中有7家在深圳。沃尔玛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采购了120多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分销到世界各地。同年,全球日用化学品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上海也建立了全球采购中心,预计今后5年联合利华中国公司的出口额将超过5亿美元。二是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网络。例如马士基物流公司2002年在中国获得大连?p南京?p宁波?p重庆和成都五个分支机构的营运执照,至此共有14个分公司和两个代表处,是至今为止在中国最大外资物流商,网点布局已构成一张大网。日本邮船(NYK)作为日本最大的班轮运输公司,在中国已有4个分公司,又申请开设天津分公司和连云港、武汉、重庆办事处。Exel公司目前在国内已拥有15个业务区,员工人数逾800人,其服务对象已经朝多元发展,由专门针对科技公司扩大到汽车、消费品、零售、医疗用品及器材等领域的公司。三是中外合资的物流项目急剧发展。例如上海航空公司与日立物流、香港正大船务公司在沪组建现代物流企业。交通部批准的合资物流企业---大众交通控股51%的上海大众佐川急便正式成立。交通部批准了厦门象屿保税区惠建码头有限公司经营海上国际集装箱港口装卸、仓储和中转业务的申请。2002年中国引进外资突破500亿美元,成为全世界引进外资最多的国家,其中物流领域是外资最感兴趣的领域之一。目前外资的进入主要竞争的是高端市场,即跨国公司的客户需求、国际物流业务等,同时给国内带来技术、管理、资金和人才。

第二,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
中国的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是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2002年,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既轰轰烈烈又扎扎实实。例如春兰集团建成全球采购与供货网系统。此后不仅在自己的专业网上发布采购信息和招标项目,而且将通过采购供货网向全球厂商开放供货体系。上汽集团、上海汽车工业销售总公司与天地物流控股公司合资组建了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物流公司总投资4951万美元,注册资本为3000万美元。由华联超市投资的上海华联超市物流公司年中成立,以上海为中心,在沪、宁、京等地设有五个现代化联网的配送中心,初步形成全国配送框架,向近千家零售店配送。国家烟草专卖局计划用1年左右的时间实施行业整合,打造全国分销配送体系,实现网上销售一体化。同时,加快进军国际市场的步伐,实现大宗出口。首先重点启动和开展了11个省会城市的网建联动项目,并在上海进行了试点,已经初见成效。此外还有联想集团、一汽集团、宝钢、海尔、青啤等等一大批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启动新的物流改造工程。工商企业的物流项目规模大、范围广、效益明显,成为2002年中国物流市场的主角,其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

第三,国内第三方物流企业稳步发展。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美世咨询公司(Mercer)的调查,当前,在中国真正符合现代物流模式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比较少的,仅占国内物流市场的2%以下,因此发展第三方物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与2001年相比,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声音更趋理智、稳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传统的国有交通运输与仓储大型企业实行资产重组与流程再造,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如中远集团、中外运、中储集团、中海物流、中集集团等等。这些国有大企业走了三条路,一是整体改造、提升为物流企业;二是整合内部物流资源,组建物流公司;三是与外方或国内法人实体组建中外合资或国内股份制物流公司。2002年最有影响的例子有:中国民航经过资产重组后成立六大集团,与中国民航总局脱钩。在此基础上中国国际航空公司与中信泰富及北京首都机场共同投资筹组一家大型的货运公司。该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2亿元人民币,将拥有四架波音七四七型货机,员工1200人左右,可飞抵包括美国纽约、德国法兰克福和日本大阪在内的19个国家的29个城市。新成立的公司名称是“国航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有望成为目前内地最大的航空货运公司。另外诚通集团旗下的中国物流公司宣布以强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面貌正式全面进入市场。中国铁路系统最大的物资流通企业——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与国内六家单位共同发起组建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为11859万股。目前已在国内10个大城市设有分公司,建立了19个区域配送中心和218个协作配送中心。2003年年初,中国邮政物流公司的筹备成立标志着国内网络覆盖面最广的物流公司诞生了。

另一方面是民营的物流公司不断扩展,呈稳步发展态势。例如著名的宝供物流企业集团投资兴建的苏州宝供物流基地于年底之前落成运行。该基地座落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镇,规划用地总面积约400亩,首期建设用地为115亩。宝供集团计划在广东再建一个大型配送基地。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另一家民营物流企业----安得物流公司则成立了一家第四方物流公司,专门提供物流方案设计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像这样的民营物流公司还有南方物流、大田物流等一大批,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务实、稳健,生气勃勃。

第四,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绩。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主要特征,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2002年在落实“电子政务年”的过程中,政府有关部门在促进物流信息化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国家科学技术部确定把电子商务作为重点攻关技术来开发,其中发展现代物流信息化作为重点支持的内容之一。在此基础上确定了9个城市为首批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示范工程试点城市,它们是上海、天津、重庆、济南、青岛、广州、中山、深圳、杭州。海关总署的“电子口岸工程”初战告捷,上海口岸数据中心正式运行,为上海大通关工程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优良的技术保障。上海口岸的出口成品通过无纸通关只要50分钟,最快30分钟;进口报关速度已经缩短至15分钟,部分料件甚至达到6分钟。事实上这是一个成功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不仅提高了通关的效率,对于整合物流信息和流程规范都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同年,北京、广州、满洲里等一批口岸的信息化系统也纷纷告捷,物流的信息化从涉外贸易做起,也是“入世”“接轨”的积极促进作用所致。另一件较有影响的事件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了首届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案例的评选活动,该项活动以应用效益、流程改造和标准化、规范化成果为评选准则,推选出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共计16个物流与采购信息化优秀应用案例,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与此同时,IT界也加大了对物流领域的关注,《赛迪集团》和《计算机世界》两家IT媒体都对物流信息系统市场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起到宣传和推动的作用。

当前物流信息化应用的水平参差不齐。据中国物流信息中心的调查,80%的物流信息系统是以现有流程为基础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反馈等基础功能的整合;15%的物流信息系统涉及流程改造、优化或者是能够在运行中提供优化操作方案;只有5%以下的物流信息系统具有企业之间业务协同的供应链管理功能。这种应用结构状况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需求还是初等级的,基础性的信息化建设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我们提倡物流信息化要务实,要切切实实地解决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标准化建设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另一件基础性工作。目前已经引起政府、企业和专家们的高度重视,并已经组织机构和队伍,开展了基础研究,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例如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2年正式颁布的两项国家标准《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和《数码仓库应用系统规范》就是具体的进展。该两项国标于2002年9月1日起在全国正式实施。年末,交通部又发布了关于港口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字典等八项行业标准。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和行业协会正在筹备建立全国物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联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快标准化的建设。与此同时,一些地方政府也很重视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例如广东省政府转发了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加快我省现代流通业标准化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完善流通业标准体系建设;加强流通业信息标准化工作;加快商品条码的广泛应用;加大对物流标准化工作的资金投入和支持力度。
第五,物流教育走向规范,理论研究稳步深入。
人才是一个产业发展的基础,因此物流的发展也必然伴随着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事业的发展。2002年在物流学历教育、在职培训等各方面均取得长足进展。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一、我国物流发展现状
1、物流基础设施规模迅速扩大
铁路在国家交通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以八纵八横铁路通道为路网主骨架加以重点建设(八纵:为京哈、沿海、京沪、京广、京九、大湛、包柳兰昆通道:八横:为京兰·藏、煤运北、煤运南、陆桥、宁西、沿江、沪昆及西南出海通道)。至2002年底,中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15万公里。
公路建设成效显著,1985—2001年新增公路里程49.30万公里,年均增长3.08万公里,2002年底全国公路总里程达到176.10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52万公里。
内河水路运输线路长度2002年达到12.15万公里。到2002年底,我国沿海和内河共有生产性泊位33450个,其中深水泊位达到822个,主要港口生产性泊位比1989年增长了1.1倍。到2002年,全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完成26.8亿吨,已有7个港口突破了100万标箱(TEU),其中上海港超过800万标箱、深圳港超过700万标箱,都进入世界集装箱大港前十名。
2001年航空线路为1,143条,航空运输线路总长度为155.36万公里,为10年以前(1991年)55.91万公里的2.78倍。
2001年输油管总长度13,272公里,为10年前1992年的1.55倍;输气管总长度14,283公里,为1992年的1.85倍:输油气管总长度27,555公里,为1992年的1.74倍。
许多建成和在建的交通枢纽、物流园区如以交通部45个公路主枢纽为中心的物流基地,以及地方现代物流园区的建设,都在加快进行。
2、全社会货物运输量持续增加
在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下,交通运输部门在继续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大力开展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运输形势平稳发展,铁路、公路、水运是主要的运输方式,2002年的运输量和运输周转量如下表:
由于沿海的区域经济发展比较快以及对外贸易的增长,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增长很快,2001年达到14.26亿吨,2002年为16.63亿吨,增长率为14.25%。由于入世促进外贸,预计到2005年对外贸易总额将突破7,000亿美元。目前每年外商直接投资大约为400亿美元,到2005年将超过1,000亿美元。港口吞吐量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走势。有7个港口跻身世界亿吨港行列,上海港货物吞吐量超过两亿吨,成为世界第四大港。目前7个亿吨以上的大港2001年和2002年的吞吐量分别如表三所示。在锦程订舱中心的常用工具上看见的,希有帮助

  • 我国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管理的设想
    答:物流硬件有待改善。物流硬件如仓储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信息处理技术等都比较落后。具体表现在公路网密度程度低,公路联运能力低,铁路营运总里程较短,某些边远地区仍处于半封闭状态,航空运输满足不了高增长的旅客出行要求和高货值、高时效的货运需求。企业物流现状 第三方物流比重低。我国相当多企业仍...
  • 物流企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评价
    答:4.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物流企业在管理理念上相对落后,无论是物流需求方还是供给方,对先进的管理理念应用都非常薄弱。这种情况表面上是物流服务需求方要求不高造成的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低下,其实质是整个物流行业整体素质不高,服务水平参差不齐。5.缺乏物流信息化人才 现代物流作业过程复杂,信息量大,物流...
  • 国内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答:该行业发展现状如下:1、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2022年中国物流总额达到了26.7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超过14%。2、物流业服务水平不断提高: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物流企业的不断发展,中国物流业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
  • 物流行业现状与前景
    答:这个行业现状与前景如下:1、现状: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及企业规模较小、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水平较低、物流管理体制和技术标准不完善、物流管理人才匮乏、物流成本较高。2、前景: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个性化和共享化是物流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
  • 物流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物流行业
    答:关于物流行业的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物流行业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1、目前中国的物流业参差不齐,整体上备一些大的物流集团所垄断。2、小企业发展空间有限。
  • 我国物流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答:物流运输的需求量不断攀升。无论是线上购物、快递服务还是搬迁需求,都离不开物流运输。这一行业吸引了众多参与者,并催生了许多物流公司。市场需求旺盛,促使物流运输企业不断壮大,并有望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智能化已成为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趋势。智能物流通过整合运输、存储、包装、装卸等环节,旨在以最...
  • 我国物流运输系统发展现状和趋势
    答:我国物流运输系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下:1. 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交通运输的不断发展,能够运输物流的路线更多,所能够运输的产品类型和规模也不断的扩大。这使得物流的发展能够满足更多受众的需要。2. 发展潜力巨大:物流业深入到各个领域,如汽车工业、家电通讯产业、药品食品产业、服饰美妆产业等,几乎人们...
  • 论述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发展现状
    答:【答案】: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现状如下:1物流观念落后。2企业信息化程度比较低。3企业自动化程度很低)4金融体系支撑不足 5国家基础设施平台落后 6国家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 7管理体制落后 8缺乏国家对物流标准化的制定与实施 9国家缺少全面、整体的规划 10电子商务物流专业人才严重缺乏 ...
  • 物流行业发展社会环境如何?
    答:行业发展现状 1、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 2021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增速恢复至正常年份平均水平。全年社会物流总额3352万亿元,是“十三五”初期的15倍。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2%,两年年均增长62%。 从构成看,2021年全年工业品物流总额299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
  • 电子物流我国物流业现状
    答:我国物流业的现状多样且复杂,主要分为三类:1. 中央直属的专业性物流企业,如专营生产资料的物资储运总公司和外运总公司,它们主要服务于系统内部,物流与商流分离,受行政干预影响显著。2. 地方专业性物流企业,包括地方商业系统的储运公司和粮食仓储系统,完全受当地政府的领导,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而兼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