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隆最早是谁发明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克隆技术是谁发明的

克隆第一人是英国科学家伊恩·威尔穆特

伊恩·威尔穆特,英国胚胎学家。世界上第一个用体细胞克隆出动物的科学家。1945年出生于英国的苏格兰。1996年7月24日,在罗斯林研究所诞生的胚胎细胞克隆绵羊小波利,再次在全球范围内引发新的克隆震撼,因为波利的细胞内携带着一种人类基因。从此以后,克隆迅速在全球展开,并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

英国2001年通过《人类胚胎学法案》,从法律上批准了治疗性的克隆人类胚胎研究,使其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立法批准克隆人类胚胎的国家。英国政府今年8月曾向纽卡斯尔大学颁发了世界上第一份克隆人类胚胎的合法执照。

尽管英国允许以医疗为目的的克隆人类胚胎研究,但用于生殖目的的克隆人类胚胎研究,也就是俗称的“克隆人”,在这个国家仍然是非法的。

联合国将于10月份举行大会,就是否批准克隆人研究进行表决。美国倡议应该禁止所有形式的克隆人研究,而比利时等国则呼吁应该禁止用于生殖目的的克隆人研究,并由各国自行制定有关治疗性克隆人类胚胎的法案。

克隆技术
什么是克隆?
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clone源于希腊文klone,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
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
现在已经克隆什么?
蛙:1952年,未成功。
鲤鱼:1963年,中国科学家童第周早在1963年就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比多利羊的克隆早了33年。但由于相关论文是发表在一本中文科学期刊,并没有翻译成英文,所以并不为国际上所知晓。(源自:PBS)
古代神话里孙悟空用自己的汗毛变成无数个小孙悟空的离奇故事,表达了人类对复制自身的幻想。1938 年,德国科学家首次提出了哺乳动物克隆的思想,1996年,体细胞克隆羊“多利”出世后,克隆迅速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人们不禁疑问:我们会不会跟在羊的后面?这种疑问让所有人惶惑不安。然而,反对克隆的喧嚣声没有抵过科学家的执着追求,伴随着牛、鼠、猪乃至猴这种与人类生物特征最为相近的灵长类动物陆续被克隆成功,人们已经相信,总有一天,科学家会用人类的一个细胞复制出与提供细胞者一模一样的人来,克隆人已经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目前,已有三个国外组织正式宣布他们将进行克隆人的实验,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扎沃斯教授正在与一位名叫安提诺利的意大利专家合作,计划在两年内克隆出一个人来。

由于克隆人可能带来复杂的后果,一些生物技术发达的国家,现在大都对此采取明令禁止或者严加限制的态度。克林顿说:“通过这种技术来复制人类,是危险的,应该被杜绝!”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国家基因研究中心主任洪国藩也明确表示反对进行克隆人的研究,而主张把克隆技术和克隆人区别开来。

克隆人,真的如潘多拉盒子里的魔鬼一样可怕吗?
实际上,人们不能接受克隆人实验的最主要原因,在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阻碍。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遵循着有性繁殖方式,而克隆人却是实验室里的产物,是在人为操纵下制造出来的生命。尤其在西方,“抛弃了上帝,拆离了亚当与夏娃”的克隆,更是遭到了许多宗教组织的反对。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的关系也有悖于传统的由血缘确定亲缘的伦理方式。所有这些,都使得克隆人无法在人类传统伦理道德里找到合适的安身之地。但是,正如中科院院士何祚庥所言:“克隆人出现的伦理问题应该正视,但没有理由因此而反对科技的进步”。人类社会自身的发展告诉我们,科技带动人们的观念更新是历史的进步,而以陈旧的观念来束缚科技发展,则是僵化。历史上输血技术、器官移植等,都曾经带来极大的伦理争论,而当首位试管婴儿于1978年出生时,更是掀起了轩然大波,但现在,人们已经能够正确地对待这一切了。这表明,在科技发展面前不断更新的思想观念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相反地,它造福了人类。就克隆技术而言,“治疗性克隆”将会在生产移植器官和攻克疾病等方面获得突破,给生物技术和医学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比如,当你的女儿需要骨髓移植而没有人能为她提供;当你不幸失去5岁的孩子而无法摆脱痛苦;当你想养育自己的孩子又无法生育……也许你就能够体会到克隆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和完整克隆人的实验之间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治疗性克隆所指向的终点就是完整克隆人的出现,如果加以正确的利用,它们都可以而且应该为人类社会带来福音。

科学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但是,某项科技进步是否真正有益于人类,关键在于人类如何对待和应用它,而不能因为暂时不合情理就因噎废食。克隆技术确实可能和原子能技术一样,既能造福人类,也可祸害无穷。但“技术恐惧”的实质,是对错误运用技术的恐惧,而不是对技术本身的恐惧。目前,世界各国对克隆人的态度多有“暧昧”,英国去年以超过三分之二的多数票通过了允许克隆人类早期胚胎的法案,而在美国、德国、澳大利亚,也逐渐听到了要求放松对治疗性克隆限制的声音。可以说,哪一个国家首先掌握了克隆人的技术,就意味着这个国家拥有了优势和主动,而起步晚的国家可能因此而遭受现在还无法预测的损失。如同当年美国首先掌握了原子能技术,虽然这项技术从一开始便展现着它罪恶的一面,但后来各国又不得不加紧这方面的研究和实验。单从这个角度上讲,对克隆人实验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也是值得探讨的。

至于人们担忧克隆技术一旦成熟,会有用心不良者克隆出千百个“希特勒”,或者克隆出另一个名人来混淆视听,则是对克隆的误解。克隆人被复制的只是遗传特征,而受后天环境里诸多因素影响的思维、性格等社会属性不可能完全一样,即克隆技术无论怎样发展,也只能克隆人的肉体,而不能克隆人的灵魂,而且,克隆人与被克隆人之间有着年龄上的差距。因此,所谓克隆人并不是人的完全复制,历史人物不会复生,现实人物也不必担心多出一个“自我”来。

绵羊:1996年,多利(Dolly)
猕猴:2000年1月,Tetra,雌性
猪:2000年3月,5只苏格兰PPL小猪;8月,Xena,雌性
牛:2001年,Alpha和Beta,雄性
猫:2001年底,CopyCat(CC),雌性
鼠:2002年
兔:2003年3-4月分别在法国和朝鲜独立地实现;
骡:2003年5月,爱达荷Gem,雄性;6月,犹他先锋,雄性
鹿:2003年,Dewey
马:2003年,Prometea,雌性
狗:2005年,韩国首尔大学实验队,史努比(Snoopy)
猪:2005年8月8日,中国第一头供体细胞克隆猪
尽管克隆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克隆的成功率还是相当低的:多利出生之前研究人员经历了276次失败的尝试;70只小牛的出生则是在9000次尝试后才获得成功,并且其中的三分之一在幼年时就死了;Prometea也是花费了328次尝试才成功出生。而对于某些物种,例如猫和猩猩,目前还没有成功克隆的报道。而狗的克隆实验,也是经过数百次反覆试验再得来的成果。

多利出生后的年龄检测表明其出生的时候就上了年纪。她6岁的时候就得了一般老年时才得的关节炎。这样的衰老被认为是端粒的磨损造成的。端粒是染色体位于末端的。随着细胞分裂,端粒在复制过程中不断磨损,这通常认为是衰老的一个原因。然而,研究人员在克隆成功牛后却发现它们实际上更年轻。分析它们的端粒表明它们不仅是回到了出生的长度,而且比一般出生时候的端粒更长。这意味着它们可以比一般的牛有更长的寿命,但是由于过度生长,它们中的很多都过早夭折了。研究人员相信相关的研究最终可以用来改变人类的寿命。

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
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关专家针对一些科学狂人在美国秘密克隆人的做法指出——克隆人违背人类生命伦理,存在着极大的争议和难以解决的一系列法律等问题。

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他们根据英国科学家创造世界第一只克隆羊“多利”的同样原理,从一个今年2月份夭折的10个月大的美国女婴身上提取细胞制造克隆人。据称,“如果进展顺利的话,世界上第一个克隆人将于明年年底诞生。”

消息披露后,克隆技术及其带来的伦理学问题再一次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如果这一消息属实的话,应当如何看待此事,如何正确地评价和思考这个问题,记者为此走访了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法律和社会部主任、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沈铭贤研究员。

沈教授说:自1997年英国罗斯林研究所成功地克隆出“多利”羊后,国外不断有人在名利的驱使下,提出并试图从事克隆人的研究。尽管各国政府明令禁止,但与克隆人有关的报道近两年来不止一次见诸报端。但是,这次速度这么快,又与邪教组织有关联,确实令人感到震惊。

痛失爱女的父母,希望通过克隆技术使女儿复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科学家借此进行克隆人的实验,就值得讨论了。沈教授认为:即使撇开邪教不谈,这种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就“克隆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去的人的复制品” 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按照生命伦理学的观点,科学技术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整个人类。它必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多利”羊的克隆成功经过了200多次的失败,出现过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为复杂,无疑会遇到更多的失败,如果制造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将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


沈教授指出:现在科学界把克隆分为治疗性克隆和生殖性克隆两种。前者是利用胚胎干细胞克隆人体器官,供医学研究、解决器官移植供体不足问题,这是国际科学界和伦理学界都支持的,但有一个前提,就是用于治疗性克隆的胚胎不能超出妊娠14天这一界限。而对于生殖性克隆,即通常所说的克隆人,由于它在总体上违背了生命伦理原则,所以,科学家的主流意见是坚决反对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人类基因组伦理委员会和各国政府也都非常明确地表示,反对生殖性克隆。即使克隆人真的诞生了,我们还是要坚持这一基本立场。

现代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其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现代科技,特别是现代生命科技,要不要尊重伦理学原则,要不要倾听伦理的声音?沈教授指出:现在有些科学家提出,只要科学上有可能做到的,就应该去做。事实上,这是错误的观点。如果技术上我们能制造出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的超级生命,难道也可以去制造吗?一些科学狂人正是打着“科学自由”的旗号,去做一些危害人类的事。因此,我们要警惕现代科学技术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另外,也不能把科学自由和伦理道德对立起来。现代生命科学发展的事实表明,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并没有束缚科学的发展,倾听伦理的声音,有利于科学更健康、顺利地发展。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724.htm

待动物克隆
——陈大元
  “多莉”羊的问世,犹如原子能发现一样,轰动了全世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新闻媒介进行了连篇累牍的讨论。它之所以在科学界风云迭起,主要在于它的科学意义,是世界上第一次否定了“在高度分化的体细胞核内基因组经历不可逆”这一传统观念,揭示了体细胞在去核(去染色体)卵胞质中能重新编程,从此宣告人类已经进入高等动物体细胞可以进行无性繁殖(克隆)的新时代。

  克隆是指由一个细胞祖先经过分裂、增殖而形成的纯细胞系,这个细胞系中的每一个细胞含的遗传特性都是相同的,亦称为无性繁殖细胞系。单个细胞的无性繁殖细胞系就叫克隆。

动物克隆在中国

  动物克隆的发展经过许多代人的努力和探索,才有今天克隆“多莉”的成功。动物克隆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Spemann,他在1938年最早提出克隆的设想。但因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未能付诸实施。可是这个设想已成为当今克隆技术的蓝图。由于技术上的困难,直到20世纪50年代才有两栖类美洲豹蛙和非洲爪蟾克隆实验见于报道。60年代中国前辈科学家童第周用鱼囊胚细胞核移植得到首批克隆鱼,后又获得远缘克隆鱼。而哺乳动物克隆直到80年代初才出现转机。1981年Illmensee和Hoppe用小鼠内细胞团细胞核移植,第一次获得了克隆小鼠,但,他的实验没能重复出来。1984年Willadsen用羊胚胎细胞克隆成一只小羊。1990年中国科学院发育生物研究所杜淼获得了克隆兔。随后,90年代,中国相继克隆成功了几种动物,如西北农业大学的克隆羊(1990年)和猪(1995年)、江苏农业科学院的克隆兔(1991年)、中科院发育生物研究所和扬州大学农学院合作完成的继代核移植的克隆羊(1993年)、华南师范大学和广西农业大学的克隆牛(1995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的克隆牛(1996年)、东北农业大学的克隆兔(1996年)以及湖南医科大学人类生殖工程研究室的克隆小鼠(1996年)。

  1993年,美国First用内细胞团细胞成功获得了克隆牛。1996年Wilmut产出了克隆羊。1997年中国学者孟励在美国成功地获得了克隆猴。

  虽然在这几十年里,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一定进展,但是这些克隆动物,供体细胞用的都是胚胎细胞。而体细胞克隆在1997年前,一直处于徘徊阶段,没有什么特别令人鼓舞的成果出现。直到1997年才有了改变,英国罗斯林研究所的科学家培育出了世界上第一只用体细胞克隆的绵羊。这是Wilmut用6岁成年绵羊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进行核移植所获得的首例体细胞克隆绵羊。当前,克隆技术的方法与传统的显微授精和核移植技术基本上是一致的。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正在开展精原细胞克隆动物和体细胞克隆牛以及异种克隆的研究。

克隆大熊猫

  克隆技术的意义和用处,在于它是认识生命的有力武器,是人类对无性繁殖生命的创造,改变了体细胞遗传基因表达不可逆转的传统观念。它能促进畜牧业发展,加速改良家畜品种,加快家畜生产现代化、工厂化的进程。它可用于生物反应器的制备,让动物成为制药工厂、创造人类急需的生物制品。它可以用来拯救和保护濒危动物,采用异种克隆,借腹怀胎技术可达到增加数量的目的。因此,克隆技术可能成为濒危物种(如中国的大熊猫)延续种族的唯一希望。克隆技术是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生物高技术。把这种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引进到拯救和保护大熊猫的实践中,是十分有意义的。尽管大熊猫人工繁殖技术一次又一次改进和提高,也有新的突破。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用有性繁殖的方法,增加数量仍然有限,何况目前总的来看,死亡多于新生的,因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大熊猫濒临灭绝的严峻问题。根据70年代和80年代的统计,大熊猫数量不超过千只,目前究竟还有多少,还没有一个准数。为了弥补现存大熊猫繁衍方法的不足,引进克隆技术不失为一种好方法。

  但是,克隆大熊猫面临两大问题,之一:克隆会不会影响遗传多样化?不会的。当然克隆前要选择优良的供体和受体,这样就可以推动大熊猫向更有利的方向变异。再说,克隆出来的大熊猫同样也可以再进行有性繁殖。,这样交替进行,并不会妨碍大熊猫遗传多样性的发展。而且,在自然界里有些动物本身就存在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交替进行的方式,不仅没有限制遗传多样性,而且随着数量的增加扩大了多样性。

  之二:克隆会不会伤害和影响大熊猫目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繁殖?“多莉”羊的克隆是同种克隆的例子,在大熊猫生育率和数量低的情况下,采用“多莉”羊的同种方式来克隆大熊猫,显然是不足取的,而应该采用“异种克隆”。同种和异种克隆的方式是不同的,异种克隆所需要的仅仅是大熊猫的体细胞,因而,对大熊猫本身不会有什么坏处,只会带来福音。我们在原有的显微授精、显微试管动物及精原细胞克隆动物以及十余年对大熊猫人工繁殖研究的基础上于1997年3月首次提出了“克隆大熊猫”的设想和计划。

  诚然,克隆大熊猫有着很大的风险和探索性,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克隆技术有可能成为拯救和保护大熊猫唯一的理想途径。近年来,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在实验动物上已经进行同种和异种克隆的探索,并初见成效。最近Wisconsin-Madison
大学用牛卵异体细胞克隆已孕育猪胚胎。这些工作充分说明异种克隆不是不可能的。因此“克隆大熊猫”已成为跨世纪攻克的焦点。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中国科技工作者为了“克隆大熊猫”早日在中国问世正在勤奋工作。

人类克隆自己是不道德的

  近来,有些国家的少数人主张克隆人。克隆人从技术和原理上来看是完全能做到的。但问题在于,人类为什么要自己克隆自己呢?大家知道,克隆人与克隆动物在意义上是不一样的,其实克隆人仅仅只能克隆人的躯体,而不能克隆人的思维、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等,因为克隆只能复制先天的部分,而知识等后天性的东西是无法克隆的。所以在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条件要想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与前人完全一样的人(不论好人还是坏人)是不可能的。从进化角度而言,生物的进化具有继承性和不可逆性,从来没有一种已进化的东西在自然情况下又回复到原始类型。就生殖方式来说,当由无性繁殖到了有性繁殖,它就不可能回到原始的无性繁殖。如果我们用克隆技术把人类自己的有性繁殖变成无性繁殖,在进化上有什么意义呢?从伦理上来看,人的生殖是一种自然现象,是本能。人类自己克隆自己是不道德的,它会严重破坏家庭结构,从遗传上也无法区别和建立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家庭关系。由于家庭是社会的一个细胞,它必然会影响社会,影响国家,同时克隆人也会影响宗教伦理等问题。作为一名学者,我反对把克隆技术用于人类,我希望把克隆技术用于动物,为人类服务。

动物克隆将成为新的产业

  不久前,美国《科学》周刊上发表意大利卡拉布里亚大学Sgaramella
和美国纽约洛克费勒大学Zinder联合撰写的文章,对“多莉”羊的身世提出了质疑,他们首先对Wilmut等人使用的供体细胞是不是绵羊乳腺上皮细胞提出怀疑,认为可能是绵羊的干细胞,也可能是胚胎细胞。这种有人欢呼,有人惊惶失措,也有人怀疑的事,似乎是每一个新生事物出现之初的必然现象,这在科学上也是合乎情理的。

  今年1月21日,日本《产经新闻》报道农水省畜产试验场宣布用成年牛耳朵的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并将重组卵移植母牛体内,预计今年夏天克隆牛将会成批诞生。因此,“多莉”是真是假,等到Wilmut等人公布检测结果和重复试验结果出来以后,再作结论,为时也不晚。

  中国虽然对体细胞克隆研究刚刚开始,但对于显微授精技术和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着雄厚的研究基础,并具备很好的实验设备条件。动物克隆将是21世纪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希望人类善待动物克隆,建立和发展动物克隆技术,让动物克隆技术早日为人类服务。

陈大元: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受精生物学家、中国大熊猫繁殖技术委员会顾问。

  • 克隆技术的起源
    答:另外,生物是需要多样性的,人类也不能逃过这个法则,不然的话,人人都成为理想之人,很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病毒,使人类灾祸连连……可是不管怎么说,克隆技术毕竟是生物科学上的一个重大进步,而人力是无法阻止科学的进步的。人们有理由相信,人类是理智的,科学家也是谨慎的,克隆技术的发明,必将会把...
  • 克隆技术是怎么发明的?
    答:克隆是英文“clone”的音译,简单讲就是一种人工诱导的无性繁殖方式。但克隆与无性繁殖是不同的,无性繁殖是指不经过雌雄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只由一个生物体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常见的有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分裂生殖。由植物的根、茎、叶等经过压条、扦插或嫁接等方式产生新个体也叫无性繁殖。绵羊、...
  • 克隆是由谁发明的
    答:什么是克隆?克隆是英语单词clone的音译,clone源于希腊文klon,原意是指幼苗或嫩枝,以无性繁殖或营养繁殖的方式培育植物,如杆插和嫁接。如今,克隆是指生物体通过体细胞进行的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种群。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
  • 有关克隆的资料
    答:克隆也可以理解为复制、拷贝,就是从原型中产生出同样的复制品,它的外表及遗传基因与原型完全相同。1997年2月,绵羊“多利”诞生的消息披露,立即引起全世界的关注,这头由英国生物学家通过克隆技术培育的克隆绵羊,意味着人类可以利用动物身上的一个体细胞,产生出与这个动物完全相同的生命体,打破了千古不变的自然规律。
  • 克隆技术是谁,什么时候发明的?
    答:2007-04-01 克隆技术是什么时候问世的,是谁发明的? 55 2014-05-03 克隆技术是谁发明的? 4 2011-09-28 是谁发明了克隆技术? 21 2007-09-10 克隆是谁发明的? 17 2013-12-08 克隆最早是谁发明的 15 2007-03-16 克隆技术是哪国发明的? 63 2018-08-16 克隆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 4 2006-...
  • 克隆是哪个国家发明的
    答:科学成功试验的第一:一说是中国的科学家童第周在1963年通过将一只雄性鲤鱼的遗传物质注入雌性鲤鱼的卵中从而成功克隆了一只雌性鲤鱼,但是这一说法未获得国际学术界的公认。比较公认的是英国人于1996年克隆的绵羊——多利。概念的提法:1、原意:克隆是英文"clone"或"cloning"的音译,而英文"clone"则起...
  • 什么是克隆技术?
    答:所以在那篇发表于1997年2月出版在《Nature》杂志上的轰动性论文中,作者并没有把“多利”说成是一个克隆。 问题五:克隆技术是谁发明的 伊恩・威尔穆特 问题六:什么是克隆? 克隆,是英文“clone”一词的音译,在台湾与港澳一般意译为转植或复制,是利用生物技术由无性生殖产生与原个体有完全相同基因组之后代的...
  • 克隆的过程,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出来的是什么?
    答:(1)克隆的过程:先将含有遗传物质的供体细胞的核移植到去除了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利用微电流刺激等使两者融合为一体,然后促使这一新细胞分裂繁殖发育成胚胎,当胚胎发育到一定程度后,再被植入动物子宫中使动物怀孕,便可产下与提供细胞核者基因相同的动物。(2)世界上第一个克隆出来的是北方豹蛙。
  • 为什么说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答:大家好,这里是知道日历的官方回答~1997年的今天,克隆羊多莉诞生于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今天就来讲讲克隆技术的发明,能为人类带来什么好处8~首先,我们得了解什么是克隆技术。科学家把人工遗传操作动物繁殖的过程叫“克隆”,这门生物技术叫“克隆技术”,其本身的含义是无性繁殖(中国翻译)。简单来说,...
  • 克隆羊多莉诞生是谁发明的
    答:伊恩·维尔穆特。1997年2月,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和他的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上宣布成功克隆绵羊“多莉”的消息后,全世界为之震惊。“多莉”是第一只从成体干细胞克隆出的哺乳动物,它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学和医学研究的新进展。9月10日,维尔穆特逝世,享年7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