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能致远    诗词有乾坤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4

近几个月,受学习群的影响开始每天读一首古诗词,内心愈加喜欢。如同每天的饮食,自觉地读后揣摩一下再慢慢消化吸收则变成了营养,哪怕今日读明日忘后天记忆无存,可是体会当下生命中的那一刻,尤其睡前吟诵或默念一首,字斟句酌地幻想某种意境,仅为这一刻深深的安静的愉悦感或者说当成享受也就很值得。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这就是很好的诗意画面,一个日子,一首诗词,一幅场景,一点润色,仿佛人生处处皆文章。诗书润心田,隽永意绵长,求知和文化的滋养不管浸泡多长时间,只要开始能把这样的画面融入生活中的一部分,就足够惬意。如果每日不读诗词,寡淡;几日不翻文章,虚度;求知若渴,陶醉其中,慢慢积淀自得自乐的“诗意生活”何尝不令人羡慕!

比较遗憾自己醒悟的晚,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现在开始跟着几个群学习,才知道自己多么孤陋寡闻,更惭愧自己读的书太少。以往那么多的时光怎么都给无效社交、无聊度日瞎忙活儿浪费了呢?反过来一想又暗自庆幸,还没有糊涂到底,那么珍惜当下,有这么好的学习圈层活到老、学到老,没事儿听听课、读读诗书是多么正确的选择!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骨子里我还是个粗人,没有大学殿堂的经历或者进修与浸润,仅是断断续续、忽冷忽热的临时抱佛脚来自学一些实用的科目,毕竟初中毕业就参加工作完全是社会这个大熔炉一点点修正着自己,实在话心灵深处的内在学习驱动力太少了,学点皮毛也是带有功利性的目的装点一下腹中空的皮壳儿而已,离真才实学的目标太远太差强人意,所以至今依然没有丝毫的底气敢说自己是热爱或者说是精进的走心入心的学习分子,那么一个斯文的学者之风更是遥不可及。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学”始终像蹩脚的玩杂耍的花架子,或者像练拳脚只是学了点三脚猫功夫,既不中看也不中用,前后都有足够的敷衍应付的成分。就像我买过一套厚厚的唐诗宋词汉赋之类的丛书就始终尘封在孤寂的书架上一样极少的染指阅览,摆起来那不过是个门面尽力显示自己不是个无知的人附庸风雅一般可笑。关键是自己的内心就从未静下来认真地走入那美好的诗词世界,对于文学素养较低的我而像隔着山云仰止、阳春白雪的高度。

令人汗颜的是现在的小学生早早的就读经典的圣贤文章,更有学校要求每日读首古诗词,看朋友圈也是国学流行,什么习《论语》、《大学》《中庸》、阳明心学等等蔚然成风。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经历到的,这一切如果不读点儿优秀的古典诗文真要被社会淘汰一样,因为深知一把年纪了再谈古论今怕是不如几岁的毛孩儿。如果感受到别人能够文思泉涌,出口成章,从容淡定,吐气如兰的气质风采,对比自己的捉襟见肘,揣揣不安是有些寒碜的。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滥竽充数都是很难的,如人们常说的 “腹有诗书气自华” ,轮到人一张嘴就知道是不是“水货”,所以在美国我爱人对我时常戏虐:出门少说话,可以故作深沉状,不要谈几句话就露馅儿!呵呵,我反击:你说那是英语,中国话难道我才疏学浅到这种地步吗?以前是憨厚,不善言谈,现在知道学习了,不能再拿老眼光小瞧人!嘴上这么说,但凡见到水平高的人,隐隐的不自信往往还是局促露怯的。

记不清谁说过: “你的气质里,藏着你走过的路和读过的书” 。理解这句话,觉得学习有了方向,不再如瞎子摸象凭感觉,恍然大悟地认为经常读些古诗词是最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气质的。挑战就要啃硬骨头,某些人可能认为这有点难、枯燥、甚至晦涩难懂,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生活里,去读古诗词有点格格不入或者说是清高。但我还是执拗地认为, 想温文儒雅,想增添些文人灵气与魅力,在诗词歌赋、传统古典、名著佳作的浸润中一定更能少些乖戾偏执,多些柔软温良;少些心浮气躁,多些涵养志趣;少些轻薄俗气,多些笃定清明;少些口无遮拦,多些内涵底蕴;少些追名逐利,多些优雅沉静;少些投机钻营,多些品格共鸣,少些趋炎附势,多些道义担当;少些私欲杂念,多些家国情怀…… 所有的长期熏陶,所有的品味吟诵,所有的翰墨飘香,所有的积累沉淀,定会塑造出一个独特的自我和文人的高风亮节,难道这不是自身想要的、追求的意境吗?我想人生的经历的愈多,这种渴望会越强烈。

学而后知不足。当越活越通透明白的时候,也会越来越肯定我们常说的那样:初级的快乐是肉体的快乐,那是饱暖物欲。而中级的快乐是精神的快乐,那是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游走天下。当然高级的快乐是灵魂的快乐,有崇高的信仰,并且有付出奉献,让他人因为自己的存在而快乐达到至高至善的境界。那么我们有时间就去读读书,明道明理,净化情操,喜悦心安,或者能够带动影响他人,是不是可以列为才能的修行、智慧的修行、精神的修行、灵魂的修行呢?也许刚开始读那些古典文集或古诗词有乏味之感,也许浅尝辄止,苦不堪言,似烈酒入喉,辛辣难咽,但沉下心来,耐住性子,琢磨推敲、切磋品味,则犹清茶润口,一旦回甘,颊齿留香,余味无尽,妙不可言。 我通过近期的习惯每天花一二十分钟时间来顺手读读古文佳作,自己的体会就想说: 唯有书香能致远,诗词界里有乾坤, 让书香浸润自己的灵魂,便有了日子成诗、人生着迷、时光浅醉的心境。

当有了钟情和领会,愈加明白开卷有益。想想看,无论古今,读书一直都是通往高贵最低的门槛,也可能是最低成本的投资,成为实现阶层逆袭最好的路径。曾国藩讲:“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那么作为业余的陶冶性情,多读古诗文,则可穿越时空千年,与古人对语心意相通,让内心豁达,书伴灵魂,纵横驰骋精神世界,丰富生命之可能则延展知识,优化头脑。能够喜爱古诗词纯净的风格、辽阔的意境,极致的感性,恰恰弥补熨贴我们当下生活信息泛滥、节奏紧迫的拥挤焦躁之感。你再想,古典文学中无论各种情绪的表达抑或景物比兴,那豪情、怀乡、愁绪、苍凉、怀古、相思、闲情、肠断、释怀、哲理、景色等等类别,在我们的意识里都是美轮美奂,余味悠长的滋养。再自豪一点,敢说世界上的文学又有谁不感叹中国几千年源远流长的古诗词那音的美,字的美,词的美,句的美,押韵的美,描绘的美,扩展的美、惊醒的美,共鸣的美等等公认的首屈一指呢?古诗词的丰富而含蓄、深邃与瑰丽、博大而浩瀚无不让国内外文人墨客敬仰折服!就像我看到“Lands apart,sky shared”翻译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那样的情怀,立刻被中国古典文学之美感动得荡气回肠!

古人有语:“ 饥读之可以当肉,寒读之可以当裘,善读之可以医愚,孤寂而读之可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可以当金石琴瑟也。养心莫善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日常我们是闲读书,独坐轩窗下,一品有清茗,心中读乾坤,天地皆为缘,不问梦里天堂,不叹世事无常,悄然沉淀雅趣,不乏梅兰竹菊之气,难再有年华寂寞之惑,其宁静致远,温馨平常,是何等愉悦充盈!况且有民谚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诌”。哪怕顺口溜,那也是雅趣啊!偶有在朋友圈互动,可以东拼西凑来两句诗词,我认为也算是一股清流,比点个赞、说句苍白的话似乎要强得多,透露出个性与文笔魅力也许更能让人关注和回馈。所谓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定会惹人欣赏!

于是,自仗读了一点诗词,我就可以卖弄拽文,以激发胡编乱造的“灵感”:

比如万圣节看加州的Melissa发照片,随笔写道:

房前迷彩南瓜灯,房主吆喝献盛情,呼同唤伴讨糖果,奇装引秀乐融融!

比如看纽约智彬乘自家船远游,我会写:

一帆风顺,踏歌而行!风景最美旅途中,朝霞暮色皆揽胜。凌波驰浪潋滟好,海阔天蓝任游龙!风帆正劲,向梦想出发!

比如开车看路边红枫烂漫,秋日灿然,会写: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红叶是深情,黄叶是清欢,绿叶是轻缓而平静的过渡,秋叶之静美,即是生命的风景!

落入眼眸,爱不释手。

爱与热烈,静与沉默,哪有萧瑟?

目光所及,秋歌秋韵,哪有薄凉?

比如去公园看林木,会联想借鉴乱写: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荫,风霜高洁,深邃淡远,明净的红枫,宁静,清纯,通透,观之于心,有风骨之韵。自性何处见,造意得精微。没有俗尘,没有灰色,没有阻碍,有的是干净,纯情,率真,高远,挺拔,俊逸……

比如清晨锻炼观中央公园湖水、周围各色树木建筑,禁不住写几句:

满塘秋水碧泓澄,明镜倒影舞彩虹。秋心似水,无言也美。

层林尽染,处处烂漫。繁华尽处,时光安宁,远近的高楼、树木、湖水、运动的人自然和谐。

纽约多处的景未曾用心领略过。时光匆匆,习以为常,回头望像丢失了四季轮回、山河明媚的情怀,却被琐碎的日常、人间的烟火给占据,的确辜负错失不少俯拾皆是的“良辰美景”!

其实,境随心转,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美,生活无处不芬芳。活在当下。

感悟: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枫红菊黄时。

…………


不管好与不好,有图有文朋友圈里发出去,往往会得赞,朋友附一句,有才啊!不管奉迎的真假,仍有些自鸣得意。再不好,说明咱是喜欢文字的人,开始区别于过去的大老粗形象,一份文化的自信开始慢慢培养并扎根了。现在能把自己放空,抱着学习的态度满怀热情,我的下半生会不会“诗意盎然”呢!

可谓是: 余生勿用悔恨填充,生活别再无聊度过,日子忌用松散迎接。清净不扰喧嚣,善柔无畏冷漠,纷扰远逝,烦恼匿迹,修炼心性,文中畅游,书卷熏陶,时光浅醉,一半烟火,一半诗意,此生可待,不也快哉!


附:近日学习的诗文编辑如下,依然感谢陈思帆老师的奉献,多篇为咏秋之作,遂把个人闲暇拍照的秋景作为插图一并存留。

新亭俯朱槛,嘉木开芙蓉。清香晨风远,溽彩寒露浓。潇洒出人世,低昂多异容。尝闻色空喻,造物谁为工?留连秋月晏,迢递来山钟。《芙蓉亭》唐·柳宗元 。寒露时节,凉气加重,最暖心的事,莫过于会有人叮咛,添衣加被。在这个世上,最可贵的是陪伴,最暖心的是情感。朋友,不管你在做什么,有多忙碌,都要照顾好自己,如果疲累了,要懂得放慢脚步,注意休息,保养好身体,健康平安才是最大的福气。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馀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谓我心忧。《贺新郎·甚矣吾衰矣》宋·辛弃疾 。辛弃疾的狂,是特立独行的超逸豪放。辛弃疾罢官闲居时,依然不改狂傲本性。有一种狂,是自信无敌,哪怕穿越今古,也不失疏狂之态。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毛泽东《浪淘沙·北戴河》秋风萧瑟,但天地壮阔。面对辽阔的秋景,毛泽东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雄浑大气的词。秋天之美,美在清、高、旷、远、静、净、深、厚、大。清高里有着恬淡,旷远里有着精深,静谧里有着清净,厚重里有着博大。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是描写,是议论,也是感慨!意味深长,余韵悠远,仿佛将我们引向一个无限性的时空,去寻味那无穷的言外之意。

停云,思亲友也。罇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停云霭霭,时雨濛濛。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陶渊明《停云四首·其二》陶渊明直言这是一组思念亲友的诗。酒樽里盛满了澄清的新酒,后园内排列着初绽的鲜花,可是我美好的愿望不能实现,叹息无奈,忧愁充满我的胸怀。与其思念成疾,不如把深深的遗憾,交给岁月。总有一天,那些你无法跨过去的坎,走着走着就填平了。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 。人生短暂,不必泪流,尘世烦扰,心不结愁。多一份知足,便多一份幸福,多一份坦然,便多一份轻松,一两计较一斤烦恼,一人看开两人自由。任岁月不回头,青丝成霜青春难留,不与时间较劲,不与烦恼争高下。把握时光,及时行乐,不要无谓的悲伤,只要一世的逍遥。最美重阳,美在超然的旷达。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晖,冬岭秀孤松。陶渊明《四时》。 隆冬过去,一泓春水溢满了田野和水泽;夏天的云彩变幻莫测,大多如奇峰骤起,千姿万态。秋月朗照,一切景物都蒙上了一层迷离的色彩;冬日严寒的高岭上一棵青松展现出勃勃生机。四时之美,不在有钱人眼里,而在有心人眼里!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而立之年的毛泽东,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他“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对中华的情怀镌刻在山川江河上;他“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茫然中又展露了多少风骚与苍凉。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门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陶渊明《酬刘柴桑》 刘柴桑,即刘程之,曾为柴桑令。这年秋天,刘柴桑下庐山来拜访陶渊明,相互作诗和唱,陶渊明于是写下《酬刘柴桑》隐居的陶渊明,没有人事应酬,有时竟忘记了一时四季的变化。不论在何种情境,心态平和永远最美,天天快乐才对!

女萝覆石壁,溪水幽濛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斋心》唐·王昌龄 。紫葛、菊花在寒露时娟娟地开放着。早晨喝花上的露水,晚上就静卧在松下,享受轻风。在这样的环境中,王昌龄说,日月洗涤了我的魂魄,天空寰宇都倍觉空阔。素心向秋,清浅入眸。人除了要懂得怎样去爱人,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去欣赏自己。来时一无所有,去时两袖清风,留给世人的只有浅浅笑谈而已。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渔歌子·荻花秋》五代·李珣 。这是一个地处潇湘的秋夜,荻花临风,美景如画,月光下的江水,轻柔澄碧,云烟淡淡。主人公刚刚垂钓完毕,划着小艇在水上荡漾。真是如诗如画,如梦如幻。云水就是家乡,蓬舍就是住所,经常吃的是家常的鱼羹稻米饭。杯中斟满美酒,架上摆满书籍,开怀惬意,其乐陶陶,绝不把名利挂在心上。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自娱自乐,讨别人欢心只是小聪明,每天都能讨得自己开心才是硬道理。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踏莎行·秋入云山》宋·张抡。这 是一幅色彩斑斓的云山秋意图。山中景物清爽秀丽,争艳斗奇就像一副图画。枫叶之多尽染万山一直连绵到云彩边上,在山岩深幽之处。无数的菊花,点点洒洒。淡泊的心境与清幽的月色交融在一起,是那么闲适惬意。刚刚好的温度,舒适凉爽的风,傍晚的夕阳,铺满落叶的小路和喜欢的人,秋天真是太美好。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明·钱福 。心中对明日向往的烟火,需要用尽心力将其点燃,对今日存一分刻苦,明日便会多一份轻松。每一份今日的努力,都会温暖我们的心田,让我们过的优雅,更加悠闲自在。把握当下,别辜负韶光。

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似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苦昼短》唐·李贺 。李贺的狂,是对时间永恒的执著追求。自古以来,无人不感慨时光的流逝,渴望留住光阴。狂放极致的背后,是对时间永恒的追求。人要是永远都是十六七岁就好了,那时候真是年少不识愁滋味,哪怕再小的事情,都可以为之感动落泪。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秋天是最易思念家乡,客居异乡的叶绍翁,在这静夜里见到秋风时,自然也想家了。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任何有关家的怀念都是奢侈。在外受的苦和委屈,也只有家才能慰藉。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日升月落,花谢花开,我们所拥有的,也不过短短几十年。在这茫茫天地间,我最想拥有,就是一束清晨的光,和永远不绝的希望。每一个清晨都值得珍惜,每一个日出都值得记忆,每一缕照进心灵的光,都值得珍惜。让我们都能笑意盈盈,元气满满。

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苏轼。在 苏轼看来,世间万事,皆是梦境,转眼成空;荣辱得失、富贵贫贱,都是过眼云烟;世事的纷纷扰扰,不必耿耿于怀。如果命运不允许自己有为,就饮酒作乐,终老余生;如有机会一展抱负,就努力为之。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始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唐·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清秋山色,登高望远,怀念友人,愁绪似薄暮生发。皎皎月色,江畔孤影,等待知己共话曾经风华。 古语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在漫长的生命长河中,总会遇到与我们灵魂相契的几个人!

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宋·李清照。 不好心情,只好借酒排遣,饮多而醉,不禁沉睡。茶能解酒;特喜苦茶,说明酒饮得特别多。而表面上的达观,实际上表露的乡愁因和故国沦丧、流离失所的悲苦结合起来,其中的忧愤更深。人生的各种经历和苦难,又像是刚刚泡好的那杯黑茶。这滋味,多么像五味人生,冷暖自知。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景动新桥横螮蝀,岸铺芳草睡鵁鶄。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三堂东湖作》唐·韦庄。 在韦庄笔下,秋日的池塘自有其美。满塘的湖水碧绿而澄明,菱花水面如明镜般清明,湖上的新桥如一道彩虹,夜晚一轮蟾月落湖中似沉璧,山峰倒影入波浪像莲花新生。黄昏烟雨乱蛙声,声情并茂,令人回味无穷。秋天的池塘、蛙鸣自有其美,其实,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以上图片来自于个人手机随拍,取景地纽约中央公园及居住小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