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倒闭潮,投资人:很怕搞外企风格,说明创始人不懂行情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3
推荐几本关于商业/创业/投资【人生定目标】的人物自传?

读人物自传只能看到别人获得胜利的果实,说到努力,人人都在努力,只有把握机会才能成功。

创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技术驱动型;二是商业模式创新型。
技术驱动型
对于理工科的年轻人来说有点靠谱,如果你技术牛逼的话。比如你是电子类的,你在物联网领域有成果,说不定就可以商业化。
但是总的来说搞出一项新技术,比较难发生,即使你拥有了新技术,最好不要超前市场太多,尤其在中国,超前半步就很好了。
商业模式创新型
年轻人创业,能走这路线的,那基本是有点水平的。通常是拥有比较好的产品后,随着高性价比持续的获得规模用户,形成口碑,口碑带来新用户,一个循环形成,最后逐渐把第一个竞争对手边缘化。
对于大部分创业者来说,创业初期的起步阶段是最难的,因此在没有太多资源的情况下,选择优质稳定的创业平台将会大大提高你的创业成功率,
一个好的创业平台不单单提供平台和渠道,更把资金,供应链、品牌、财务、仓储、物流、人力资源、培训等都考虑进来,符合社会化大分工的要求,提高每个创业者的效能,同时提供一站式的“管家服务”,让创业者无后顾之忧。

2020年被称为造车新势力的分水岭。

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年后迎来了倒闭潮。博郡、拜腾、赛麟等车企四面楚歌,外加上伴随着的高管离职潮,让造车新势力的前景堪忧。

另一方面,头部的造车新势力正占据着越来越多的市场份额。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截至今年5月,以威马、蔚来、小鹏为代表的新势力车企总销量已占中国纯电动份额的15%,去年同期这一数据为6%。这意味着,新造车势力已经逐渐成长起来,并成为新能源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有的企业成长起来了,但是大多数企业却迎来了覆灭?原因是多方面的,团队、资金链、资质、工厂、时机等环环相扣,哪一个链条破裂,都有可能导致覆灭。

毕竟,造车是一件资金和技术密集型的重资产行业,从PPT到交付市场,再到得到市场认可,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攒一台车或许比较简单,但是规模量产考验的是企业的综合素质,或者说是最短的那块板。

最终造车新势力能活下来几家?有的说五家,有的说也就三四家。总之,对于当初风头正热时创立的100多家新品牌来说,这个数字意味着“九死一生”。

在这些交织的因素中,融资难成为很重要的一个层面。因为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与“时间就是金钱”的概念恰好相反的是,“金钱就是时间”。

关于资本市场如何评判造车新势力覆灭潮,出行一客采访了多位参与造车新势力投资的投资人,并进行了摘录总结。我们听听投资人怎么说。 

出行一客:怎么看待目前造车新势力的发展情况?

投资人:我们认为现在在造车新势力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分层,分为肯定能跑出来的、有可能成功和已经没有办法成功三种情况。如果现在还处于PPT阶段,没能够实现量产的企业,很显然将无法成功。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拜腾。拜腾的创始人是从国外回来的,也非常有经验,市场上也有融资和建厂等行为,但是我认为它没有赶上最好的时候。拜腾和第一梯队造车新势力相比,总是有滞后的情况。我们也和他们的团队聊过,他们总是处于一个不紧不慢的态度。

对于造车新势力来说,赶上一个风口非常重要。这个风口是如何快速推出一款让年轻人接受的车,来迅速打开知名度和市场,但是大多数做的并不好。

蔚来、威马和小鹏这前三位造车新势力是做的比较好的,他们树立了品牌形象,有了忠实的客户群体。除北上广深以外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有人会卖了汽油车,去买一台蔚来或者小鹏,他们对新能源车的爱好是很深的。也可以看到一些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在有豪车开的基础上,也会来体验新的新能源品牌。 

目前来看,第一梯队的品牌已经在消费者心中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从社群推广的角度来说,第一批消费造车新势力的人也起到很好的推广作用,很多人会看身边人买了什么车,然后去效仿。 

虽然一个造车新势力品牌一年的销量与传统品牌畅销款每月几万台销量的标准相比,在量级上还差很远,但是目前头部造车新势力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非常好的。

出行一客:为什么有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款车可以获得市场认可,有的造车新势力第一款车却打不开市场?

投资人:首先需要明白第一款车凭借什么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

(1)目前来看自建工厂比代工生产要好;

(2)产品的定位问题,蔚来第一款车定位是汽车发烧友,威马和小鹏第一款车是普及性地去推广,目前来看都取得了一定效果;

(3)服务体验和科技感要做好,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来消费一个新品牌;

(4)产品推出的节奏要踩准。 

需要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首先是一款车,安全和品控必须要满足一台车的要求。然后才能再谈如何优化供应链,把量做起来,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出行一客:与传统企业的造车逻辑相比,造车新势力有什么不同?

投资人:造车新势力与传统车企最大的差别是软件控制一切,硬件提供性能,这和传统车企的造车逻辑是相反的。

造车新势力在智能座舱方面是下了很大功夫的,这方面有些参考特斯拉。但是与特斯拉不同的是,造车新势力很多硬件设计不了,只能从Tier 1方面采购,Tier1也不能给他们定制化。因此,造车新势力的资金很多花费在硬件结构上,这是很大的不同。

出行一客:为什么造车新势力现在很难融资?

投资人:2018年及以前造车新势力是比较好融资的,前几位的造车新势力账上的弹药也比较充足。但是现在一是经济大环境的问题,市场上的热钱少了;二是很多造车新势力市场表现不佳,导致难以实现融资;三是很多造车新势力估值已经很高了,再投资收益不会很高。

可以看到的是,现在的一线品牌基本都踩准风口,完成了产品矩阵的布局。但在现在的形势下,想靠一级市场化机构再支持十几个亿是不现实的,上市融资以及寻求政府支持是造车新势力现在主要的几个融资途径。

接下来政府投资造车新势力仍会是一个方向,这也会给造车新势力资本层面提供一定支撑。究其原因,因为造车是核心产业,新能源又是发展的大方向,政府投资可以带动整个产业链在当地的发展。而且政府投资都会和造车新势力签署回购条款等类似的协议,以规避一定的风险。 

出行一客:造车新势力如何在盈利前应对现金流紧张的问题?

投资人:今年新能源汽车的融资确实比较冷门,从前几位造车新势力的账面上来看,基本上再撑个两年多是没问题的。但是新车的研发和生产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很大的挑战。 

从当前资本市场的情况来看,科创板是可以容纳这些优质的造车新势力企业的。只不过是由于每家造车新势力搭建的架构不一样,带来的是方不方便在A股上市的问题。比如,小鹏和理想都是VIE架构,拆掉架构耗费很大,因此会想着去美股上市。去美股上市以后的情形可以参考蔚来的情况,资本市场的判断总体来说是向好的。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很难,但是我们认为第一梯队的企业还是能够成功,会被供应链企业、金融机构等认可。 

不过,蔚来、小鹏、威马等头部企业目前推广的最大障碍是信任度的问题。客户为什么要选择新品牌?在建立品牌信任度的情况下,目前前三名企业还是交出了一个让市场认可的成绩单。只要市场成绩能够做出来,资本市场也会认可它们。

出行一客: 为什么造车新势力的成本一直降不下来?

投资人:造车新势力有些智能座舱应用的技术是自己研发的,但是自动驾驶的底层设计和发动机的技术用的还是Tier 1 的,一辆车上很多东西可以说是攒起来的。因此,销量起来之后,其成本也很难大规模下降或者相对降的比较少。

这也是蔚来卖一辆亏一辆的原因之一,可以看到,蔚来近期降低成本的一个方法是减配。它们不像特斯拉,特斯拉研发体系是自己做的,量起来后,成本会降下来。我们预计等特斯拉的电池实现国产化之后,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售价可以降到25万左右。 

国内造车新势力降低成本的一个说法是,等很多国内的相关技术成熟了,可以进行技术和零部件的替换,成本也会大幅降低。但问题是,国内外技术体系是不一样的,到时候再切换到国内的技术体系,很多东西相当于重新做。 

无论如何,造车新势力都需要把量做起来。第一款车的销售可以毛利率为负,但是在造下一款车的时候,可以吸取经验,少走弯路,努力实现毛利率为正。 

出行一客:一些造车新势力濒临倒闭的原因是什么?

投资人:原因有很多。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是圈子和“小伙伴”的问题。比如,投资机构不够知名,资金不够雄厚,不能持续给予大的帮助;造车团队不够给力和稳定等。

二是成本控制的问题。比如,在内控方面如何很好地去用好投资人的钱,而不是无节制地烧钱,这些层面我们在做投资之前都会考察。一些造车新势力每一分钱都花的很省。我们了解到,有一家头部企业即使是单位门前买一些盆景,也要找大的领导审批。

我们很怕外企风格的企业,他们管理层和员工出入规格都很高。这也一定程度说明有的企业创始人对很多东西不懂,不能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三是量产和落地能力的问题。新车造出来之后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需要做很多的测试,这导致很多造车新势力难以量产。

出行一客:那些融不到资、濒临倒闭的企业应该怎么收场?

投资人:处理濒死的企业最好的方式是把企业的残值保留,比如谋求并购,减少内耗,把还存在的资产(比如技术、工厂、团队等)通过资本运作的方式,使得它们变得更有价值,在应有的位置上让它们焕发新生。 

但是并购不只是财务方面的事,也是业务和文化的融合,因此实现并购很难。

对于这些烧钱的企业我们是没法对赌的,即使对赌,执行起来也很难做。如果企业消亡,即使我们对簿公堂,钱也很难拿回来,只能愿赌服输。因此,有些事看着简单,但是我们执行的情况来看,压力和困难还是很多的。 

不过,企业的消亡是市场选择的结果,目前,造车新势力圈层也正从混乱走向有序,从狂热走向理性。

出行一客:前期投的造车新势力的收益怎么样?

投资人:目前比较好的成绩是两年半的时间收益达到6倍,这是个不错的投资收益成绩。有很多造车新势力我们也会同比例的增持投资,等到上市后再退出。 

我们坚信新能源是我国汽车发展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投资新能源也就是投资中国车市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造车新势力现在确实很难,但是我们还是判断第一梯队可以跑出来。我们融资的逻辑是你做出了好成绩之后,下一次才更好融资,我们期盼造车新势力能得到客户的认可,后续能够做出来的造车新势力我们还会继续投。(责编/杨佩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 碰撞成绩仅一星,走养生路线的创维汽车还能挺过2024年?
    答:不过,取得成功的新势力毕竟只是少数,更多新势力品牌已经不再适应不断内卷的国内汽车市场,破产退市的造车新势力更是比比皆是,部分新势力甚至连量产车型都还未完成交付就早早退场。进入到2024年后,新势力倒闭潮仍在持续,就比如高合汽车,年后开工第一天就宣布停工停产六个月,倒闭已经指日可待。那么...
  • 2020造车新势力的“沉浮录”:落后者被淘汰,领跑者没有退路
    答:“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的开篇语,也是当下造车新势力们的真实写照。在头部造车新势力享受无限风光的同时,残酷的淘汰赛也在行业里接连上演。12月15日,据媒体报道称,长江汽车已公开招募投资人,进行破产重组。事实上,长江汽车含着“金汤匙...
  • 莆田云度要倒闭了吗
    答:嗯,不买就不买。汽车 行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革新经过2020年的大浪淘沙,新能源 汽车 赛道形成一个全新的局面近日,著名投资人阎焱表示,造车新势力倒闭潮不会太远,绝大部分会“死”掉,最后能活下来的就那么几家寡头纵观当。云度电动车相信很多人听都没听过,更别谈是否存在购买意愿了云度...
  • 新造车大退潮:被时代甩掉的“颠覆者”
    答:因为“缺钱”,相似的情况已逐渐在行业内蔓延,先后有拜腾、云度、零跑、电咖、博郡、知豆等超过10家造车新势力卷入其中。 昔日风光无两的造车新势力陷入低迷,让从业者进退两难,跳槽薪资轻松翻倍早已成了过去时。一位已从新造车企业离职的员工告诉未来 汽车 日报(ID:auto-time),待在原地面临着被欠薪的风险,想在...
  • 不放弃治疗,威马汽车还有救?投资人“排队”入场
    答:威马官宣的新一轮约20亿元的融资也迟迟没有到位。2023年下半年,威马汽车陆续出现股权遭法院冻结、成为失信被执行人、工厂关闭、上海总部撤离、经销商大面积退网,最终到10月份威马汽车不得不申请破产重整。短短5年时间内,昔日造车新势力的顶流就走上了破产重整之路,而曾经意气风发的沈晖也被传已经远...
  • 又一新势力要凉!4个月只卖111台车,爱驰能挺得过今年吗
    答:事实上,爱驰汽车也被众人看过好。因为它的创始人付强曾担任过上海大众斯柯达事业部部长、北京奔驰销售与市场执行副总裁、沃尔沃汽车中国销售公司总裁兼CEO等职位,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中少数懂车的人。而在爱驰成立之后,也先后拉来了宁德时代、腾讯投资、滴滴出行、东柏集团等知名投资方,通过累计9次的...
  • 接连破产,造车新势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答:如今占据造车新势力交付量榜单前几名的车企,几乎都在早期出现过“赶鸭子上架”的情况。蔚来ES8交付之初,经常出现各种故障,甚至一度因为撞上电线杆后安全气囊未能弹出而陷入了舆论漩涡。但蔚来凭借ES8先发制人的优势,牢牢占据了造车新势力交付量的头把交椅。资本是敏感的,如果放在两、三年前,投资新...
  • 为什么造车新势力不去欧美等成熟市场开拓,然后降维攻击中国市场?_百度...
    答:首先,尽管全球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但中国的政策支持力度明显领先。在国内市场,新能源汽车享有政策补贴,不受限行规定限制,消费者群体庞大,这明显优于在欧美市场的竞争环境。此外,中国在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上也在不断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其次,造车是一项巨额投资。小鹏汽车创始人曾...
  • 这两则新闻不该被忽视
    答:但是,理性的判断却无法平复股民的情绪。在无数个股吧评论区里,数不清的散户为错过了这波行情而感叹,短期投机心态暴露无遗。同样反应投机本质的是,由于电动车风口已过,部分“新势力”无法给投资人带来回报,被资本方无情地抛弃了,造成了汽车行业内“新势力”的倒闭潮。A股集体暴涨,造车“新势力”...
  • 华为和小米跨界造车,比亚迪继续降价,把寒气传递给每个人
    答:之前很多人都说,小米是最后一家造车“新势力”,之后再无来者。这话只说对了一半,因为忘了背靠吉利这棵“大树”的星纪魅族。 同样在昨天,星纪魅族集团在武汉举办了“ 2023 魅族秋季无界生态发布会”,除了发布魅族21旗舰智能手机、智能眼镜、无界生态系统FlymeOS等多款新品外,最重磅的消息,莫过于公布了魅族品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