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结合的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有什么特点?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9
什么是人机结合的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

C3I系统是70年代崛起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是军队自动化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统称。


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运用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种高技术手段,将侦察、通信和自动化指挥控制设备有机地组成一个大系统,快速准确地搜集、综合、筛选、分析和分发各种信息,预测各种危险,选择多种作战方案,评估敌我损失,所以被视为军事体系的神经中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武器系统的发展迫使车队的指挥朝着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战争中,敌对双方都将受到多种威胁,各方都需要极迅速地做出反应,人的感官和反应能力是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的。为此,人们把在电子学、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计算机运用到军事作战的各个领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从而逐步形成了指挥与控制系统,简称C2I系统。C2I即英文单词“指挥”和“控制”的字头,指把计算机引用到军事作战的各个领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


随着远程武器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战略导弹和战略空军的出现,决策机构与作战行动的执行者之间彼此可能相隔数千千米甚至更远,单一的C2I系统已无法胜任现代化战争的指挥和控制,无法适时地进行大量情报数据的快速处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指挥、控制、通信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简称C3I系统。1978年美国国防部作出一个明智的决策,在五角大楼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战略部队和常规部队的各种指挥、控制、通信研制规划与信息源方面的研制规划合并成为一个统一体,将其置于统一领导之下。从此,这个包含有指挥、控制、通信与信息源的统一体,便被命名为C3I系统,即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四个英文单词的字头。


在C3I系统中,指挥与控制是基本功能,情报与指挥、控制并列,强调情报信息对实施指挥控制的重要作用,通信是它们的纽带,也可以说是C3I系统的基础。C3I系统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实现了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自动化以及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它把指挥人员从大量的、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指挥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指挥活动。在由人、硬与软设备、信息源组成的C3I系统中,信息是被处理的对象,设备是处理的工具,人是处理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成果的享用者。无论设备多么先进,人依然是决定的因素。指挥员的创造性指挥活动与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3I系统涉及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软件、显示等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神秘系统。有人把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说成是“胶”,意思是说它把军事力量粘合在一起。总之,它是由多个电子系统、电子分系统及电子部件构成的整个军事体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贯穿在整个军事活动之中。它不仅用于指挥战略核部队,也用于指挥常规部队;不仅用于战争期间,也用于各种危机及和平时期。C3I系统是整个国防力量联合作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应变能力的体现,是电子国防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由于C3I系统与新式武器配套使用,可以使武器的战斗效能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美军把它誉为“战斗力倍增器”,前苏联则把它视为继核武器、远程导弹之后在军事领域中发生的“第三次革命”。

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应该称作人一机结合系统。因为这里所说的自动化,并不像现代化工厂的自动生产线,一端进去原材料,另一端便自动出来成品。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把指挥活动中那些费时费力,或重复性工作,借用先进的设备系统加以自动化处理。以为不用人指挥,先进设备和系统就会“自动”地去指挥部队,这实在是个误会。


人与机的结合,人在其中依然起主导作用。机器设备是人制造的,使用的软件、程序是人设计的,运作正常靠人的维护、操作,获得的信息、情报靠人去分辨真假等等。人是其中最活跃、保证一切机器设备工作高质量的关键。


最重要的是,指挥活动中一切创造性的工作,还都得靠人去完成。机器不可能具备高级思维能力。某些方面优于人脑有可能,全面地超过人脑,世界上今天没有,将来也不会有。1996年2月10日,在美国费城举行了一场“人机大战”,一方是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另一方是取名“深蓝”的超级象棋计算机。“深蓝”一秒钟能思考2亿步棋,是当今世界上计算能力最大的。


但是,计算机还是以2比4败给了人。原因是它只能按程序思维下棋,不可能具有人的适应性和创造性,不能像人那样进行非程序思维。


各种模拟人脑的机器人会不断出现。它作为人的某一方面活动的补充,或者用来训练培养人的某一方面技能,作用可以说是非凡的。


和人相比,再先进的机器设备的作用也终究有限。尤其是打仗,活跃的作战双方千变万化,不会有固定的模式。你有千条妙计,他有万件奇招。


但是,先进的机器设备确实可以替代人的相当多的脑力劳动。计算机的运算、记忆功能,其快速、准确程度大大超过了人脑在这方面的功能。兵贵神速,时间对军队来说就是生命。高技术战争尤其要分秒必争,一枚洲际导弹,从发射到命中目标,也就是30分钟。


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你怎么发现它已经发射了?你取何种办法对付?在哪里拦截?何时下命令?让何地何种兵器迎击?万一打不掉又将如何处置?单凭指挥员的大脑,没有先进的雷达、计算机、通信设备等等,二三十分钟内要完成侦察、计算、分析、判断、决策、实施等程序,是完全不可能的。


指挥活动中很重要的是情报处理,观察战况。如果有一万条情报摆在你面前怎么办?要用多少人力去归纳、分析、整理?如果把这任务交给计算机,它就能够漂亮地及时完成。什么时候来什么时候完成。


美国的一个防空司令部依靠计算机,能够同时处理2500条情报,它下属的每个子系统,可以同时监视300~400个目标,对其中的100个目标进行拦截。真是一以当百、当千、当万……它有两个4.9米×3.6米的大屏幕,一个显示不断变化的空中和宇宙空间情况的情报,显示的内容只比实际发生的情形迟11秒;另一个大屏幕显示防空兵器状况及潜艇、人造卫星位置的情况,每隔五分钟更换一次画面。指挥员在这里一目了然,掌握随时在变化中的敌情、我情,为他下定决心提供了最好的条件。


指挥活动中,比如拟定文书、下达指示、武器控制等等,凡是可以事先编出程序的重复性、事务性、技术性的工作,交给先进的技术设备去做,将比人还可靠,而且时间可以大大缩短。指挥员拟定一个团的战斗行动计划需要10小时的话,利用计算机就用不了15分钟。命令10门炮去摧毁35个目标,计划这件事得用2小时,通过自动化控制系统,需要的时间不会超过两分钟。单炮射击准备时间也可以从2分钟减少到6秒。


战争要求指挥机构精于指挥活动中的事务又一天比一天增多,这一直是军队建设中的一大难题。人少事多,过去的办法就是加人,结果层次增加,机构庞大,和第一线兵力不成比例,愈来愈不适应战争的需要。


这种情形,至今在一些国家的军队中还可以看到。指挥的自动化系统,比较彻底地解决了这个矛盾,靠改进设备,可以做到增加事情而不必去增加人,甚至还可以减人。据报道,美国空军后勤部门原来有20万人,实现指挥自动化以后,现在只有9万人,人员减少了一半以上。海湾战争中有一架飞机发生故障,需要更换一种器材,维修人员用电脑查询,基地库存缺货,又用电脑通过卫星同美国空军总供货处联系,这个处的电脑马上把订货单发往离海湾最近的供货基地,同时通知维修人员去那里取货,前后也就是若干分钟的时间。高效运转,速度之快使得美军中有人要为计算机芯片请功,说是应该评它为“战斗英雄”!


人机结合,就是人机互补,紧密配合,使人、机各自的长处都得到充分发挥。也就是说,指挥人员广泛应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的先进技术设备,组成各种自动化系统,实现信息工作快速化和决策方法科学化,提高军队指挥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地发挥军队的战斗力。这就是军队的作战指挥自动化。

C3I系统是70年代崛起的一种新的综合性的军事技术,是军队自动化指挥、控制、通信和情报系统的统称。

这种系统的主要特点是:综合运用微电子、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种高技术手段,将侦察、通信和自动化指挥控制设备有机地组成一个大系统,快速准确地搜集、综合、筛选、分析和分发各种信息,预测各种危险,选择多种作战方案,评估敌我损失,所以被视为军事体系的神经中枢。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武器系统的发展迫使车队的指挥朝着现代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现代战争中,敌对双方都将受到多种威胁,各方都需要极迅速地做出反应,人的感官和反应能力是远远达不到这种要求的。为此,人们把在电子学、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电子计算机运用到军事作战的各个领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从而逐步形成了指挥与控制系统,简称C2I系统。C2I即英文单词“指挥”和“控制”的字头,指把计算机引用到军事作战的各个领域,使作战指挥自动化。

随着远程武器的发展,特别是各种战略导弹和战略空军的出现,决策机构与作战行动的执行者之间彼此可能相隔数千千米甚至更远,单一的C2I系统已无法胜任现代化战争的指挥和控制,无法适时地进行大量情报数据的快速处理。因此,必须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使指挥、控制、通信三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简称C3I系统。1978年美国国防部作出一个明智的决策,在五角大楼成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将战略部队和常规部队的各种指挥、控制、通信研制规划与信息源方面的研制规划合并成为一个统一体,将其置于统一领导之下。从此,这个包含有指挥、控制、通信与信息源的统一体,便被命名为C3I系统,即取指挥、控制、通信、情报四个英文单词的字头。

在C3I系统中,指挥与控制是基本功能,情报与指挥、控制并列,强调情报信息对实施指挥控制的重要作用,通信是它们的纽带,也可以说是C3I系统的基础。C3I系统广泛使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实现了信息收集、传递、处理的自动化以及决策方法的科学化。它把指挥人员从大量的、繁琐的事务性劳动中解脱出来,指挥人员可以集中精力从事创造性的指挥活动。在由人、硬与软设备、信息源组成的C3I系统中,信息是被处理的对象,设备是处理的工具,人是处理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指挥者和成果的享用者。无论设备多么先进,人依然是决定的因素。指挥员的创造性指挥活动与自动化设备的功能巧妙地融为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C3I系统涉及指挥、控制、通信、情报、计算机、软件、显示等许多方面,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神秘系统。有人把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说成是“胶”,意思是说它把军事力量粘合在一起。总之,它是由多个电子系统、电子分系统及电子部件构成的整个军事体系中的中枢神经系统,贯穿在整个军事活动之中。它不仅用于指挥战略核部队,也用于指挥常规部队;不仅用于战争期间,也用于各种危机及和平时期。C3I系统是整个国防力量联合作战能力、协同作战能力、应变能力的体现,是电子国防的最重要的标志之一。

美国五角大楼略图由于C3I系统与新式武器配套使用,可以使武器的战斗效能提高几倍甚至十几倍,所以美军把它誉为“战斗力倍增器”,前苏联则把它视为继核武器、远程导弹之后在军事领域中发生的“第三次革命”。



  • 指挥自动化C31系统、C41系统、C41SR系统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啊?
    答:C31、C41、C41SR是美军通信指挥控制系统的代号。其中包含多个项目,目的是协调多兵种的协同和联系。这几个系统当然不是一样的,它们都有各自的特点,主要是在智能化、一体化和人机交互上的区别。首先是实现了作战时指挥的智能化。C31系统随着不断的发展逐渐成为C41和C41SR系统,对作战的指挥决策等通过电脑...
  • 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是什么?
    答: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把指挥活动中那些费时费力,或重复性工作,借用先进的设备系统加以自动化处理。以为不用人指挥,先进设备和系统就会“自动”地去指挥部队,这实在是个误会。人与机的结合,人在其中依然起主导作用。机器设备是人制造的,使用的软件、程序是人设计的,运作正常靠人的维护、操作,获得...
  • 什么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
    答:作战指挥自动化系统,是把指挥活动中那些费时费力,或重复性工作,借用先进的设备系统加以自动化处理。以为不用人指挥,先进设备和系统就会“自动”地去指挥部队,这实在是个误会。人与机的结合,人在其中依然起主导作用。机器设备是人制造的,使用的软件、程序是人设计的,运作正常靠人的维护、操作,获得...
  • 随着指挥自动化杀系统和战场信息化体系的日臻完善军队的什么等方面的...
    答:智能化指挥系统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帮助指挥员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智能化指挥系统可以自动化地收集、分析和处理大量的战场信息,并根据指挥员的要求提供决策支持。智能化指挥系统还可以通过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战演练,提高指挥员的作战训练水平。二、信息化建设的强调 信息化国防对军队指挥系统的...
  • 什么是智能化系统工程
    答:智能系统事例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综合集成体系。实践证明,“综合集成研讨厅体系”是实现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有效工具,既可以用于支持宏观经济决策 ,提供人口决策的信息与系统,也可以在军事指挥、方针政策重大项 目等的决策中发挥科学化作用,所以会逐步进入国家和社会以及大型企业的...
  • 制智权成为战争核心制权对不对
    答:单就武器装备而言,信息获取力、战术机动力、火力打击力、战场生存力、指挥控制力、综合保障力是考察武器装备先进性的主要维度。在传感器、通信电子、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加持下,无人作战系统所呈现出的是一类全新的装备形态。以声音波、电磁场、引力场为工作介质的雷达、图像、声音传感器使无人作战系统拥有了...
  • 军事高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军事高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侦察立体化、隐身技术、伪装技术、精确制导武器、电子对抗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军队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方面。介绍如下:1、侦察立体化,指的是为了完或侦察任务与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改变本身原有容貌形态,以假扮之社会角色掩护自己,完成侦察监视、情报获取、缉捕罪犯等任务所必须的...
  • 信息化战争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
  • 什么是智慧工程?
    答:北京天玑科技成立以来高速发展,创新性的将北斗卫星技术应用到公路、铁路,水利、机场工程建设领域,以工程质量过程管控为核心,将隐蔽工程透明化,为业主和施工总包单位解决质量,安全、效率、管理等核心问题。已形成TJMC摊铺系统,压实系统,桩基信息化系统,TJ-Cloud变形监测等系统产品,从终端到平台,硬件到...
  • 什么叫信息化战争 ,它对国防的影响
    答:指挥自动化,实时化,一体化 拥有完善的C4ISR甚至更高级别的系统.可以实时远程侦察和预警,及时快速更新情报,指挥网络化即时化,一体战场控制.作战命令可直达单兵作战单元.通讯达到近乎无阻碍的标准,可全方位武器平台单兵单元战场定位.以前那种宝塔式的逐级指挥体制将不附存在.. 信息战场全维化,网络化 涵盖海陆空天电的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