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研究什么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01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心理学知识分享

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现象作为自己的分析要素时,社会心理学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使精神分析理论成了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学理论流派之一;在社会行为的研究中,文化向度的引入不仅使社会心理学更为深刻地把握了社会行为的本质,还完善和发展了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关键词:文化研究 社会心理学意义
关于社会心理学的学科属性,以往学术界多关注其“社会”与“心理”的要素,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这样一种观点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即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社会学、心理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等母体学科基础上的边缘学科。这种观点强调了文化人类学也是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之一“,文化”成为关乎整个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的独立概念。然而,目前对于文化研究在社会心理学中的意义尚缺乏较为深入细致的分析,这将直接关系到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是否具有充足理由的问题。本文试对文化研究的社会心理学意义给予探讨,以期为文化人类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母体学科寻找更为有力的证据。
一、文化研究与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确立
就社会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史来看,在进入以实验研究为基础的社会分析学之前,这一学科还经历了社会哲学阶段和社会经验论阶段。一种比较普遍的看法认为,作为一门学科的独立形态的出现,是在社会心理学由社会哲学阶段转向社会经验论阶段的19世纪中叶。以往的研究在解释这种转变时,注意的多是这一时期社会学和心理学的结合与渗透,认为社会心理学独立形态的产生就是这种结合与渗透的结果。当然,就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知识背景来看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往往人们在注意社会心理学形成的知识背景时,忽视了从社会心理学自身来寻找原因,特别是从当时社会心理学初级形态的研究内容来看待社会心理学得以确立的原因。
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来考察社会心理学在这一时期的演变就会发现,社会心理学的“社会经验论”正是缘起于对现实社会中文化现象的探索。正如在社会哲学阶段以“人性”、“灵魂”或“意识”等形而上学概念为主题的社会心理学思想只能是一种“社会哲学”一样,当社会心理学以经验社会中的文化要素作为自己的基本话语时,社会心理学也就走上了对以后的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社会经验论”之路。而首先迈出这一步的典型样板则是在这一时期社会心理学的最初形态———民族心理学。我们将会看到,文化研究是民族心理学全部理论建构的基础,更是它得以确立的根本。
1859年,德国学者M・拉扎鲁斯和H・施坦达尔联袂主编了《民族心理学与语言学杂志》,这个杂志
93
1/5页

的出版是民族心理学诞生的标志。在拉扎鲁斯和施坦达尔的具有纲领意义的文章《民族心理学序言》中,二位学者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心理学的任务,即民族心理学就是要探讨“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的本质。所谓“民族精神”或“整体精神”,从其理论渊源上看,他们是对早在19世纪初黑格尔就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的“绝对精神”的继承和引申,或者说“民族精神”就是“绝对精神”的世俗化翻版。不同于黑格尔将“绝对精神”神秘化的是,拉扎鲁斯和施坦达尔认为,通过对现实社会中的语言、神话、们称之为文化内容的考察,便可以揭示出“民族精神”的本质。这样本质的道路的同时也就宣告了民族心理学的确立。
当然,W・冯特所掌握并加以发展和完善,,生理心理学不能穷尽成熟意识,,所以应该由专门的科学即民族心理学来研究。“由共同的人类生活所创造的那些精神产品”,所、习俗和神话等。冯特以其惊人的刻苦,历时20年(1900~1920)写成了10卷本巨著《民族心理学———对语言、神话和习俗的发展规律的探讨》。在这部巨著中,正如副标题所提示的那样,冯特分别论述了语言、艺术、神话和宗教等文化现象。凭借着对这些“超个体的活动成果”的研究,冯特完成了民族心理学的庞大体系。
建立在文化研究基础上的民族心理学的确立,不仅标志着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形成,而且还为创立现代社会心理学提供了充分的理由。因为民族心理学通过对文化要素的分析证明“除个,体意识之外,还存在着表征团体心理性质的某种东西,并且,个体意识在某种程度上是由这种东西决定
①的”。这也就是个人心理与群体心理或社会心理的关系问题。尽管现代社会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已经截然不同于民族心理学,但是,个人心理与社会心理或个人意识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一直就是社会心理学的中心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心理学作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知识源头,对今天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仍然具有深远的影响。
二、文化研究与精神分析理论的转向
对于文化现象的关注,不仅使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得以确立,而且还促成了精神分析学说由心理学和精神病学理论向社会心理学理论的转变。

社会心理学研究分为三个领域。
1.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
2.人际过程,这个领域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
3.群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群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不同学者对它的定义不同,目前最全面的定义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与我们生活应该说是紧密相连的,比较有意思。望采纳!

  • 《社会心理学》课程讲什么内容?
    答:《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管理学等多门学科的学科基础课程。是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该课程主要涉及两个方面的知识,一是社会心理学基本原理,包括社会心理学的发展脉络、研究对象,包括社会认知、社会动机、社会态度、社会情感等。二是社会心理学应用性研究,诸如:人际...
  • 社会心理学的概念是什么,主要学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社会相互作用中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及变化规律。主要学习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
  • 社会心理学的介绍是什么?
    答: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对于“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的问题,这两种研究取向的学者的看法是不一样...
  • 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包括哪些?
    答:社会心理学在个体水平和社会群体水平上对人际关系进行探讨。在个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个体社会化过程,交往,言语发展,伙伴,家庭和居住环境及学校对个人的影响等。在社会群体水平上进行研究的内容有:群体交往结构、群体规范,态度、种族偏见攻击行为、风俗习惯和文化等。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课题随着...
  •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主要内容: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自诞生开始,就从孕育它的两个母体——心理学和社会学——里继承了两种基本的研究取向,形成了所谓的“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所谓心理学,就是彻底的反映出每个人在不同场合的心里活动,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掌握自己的...
  •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答: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的心理学分支。个体社会心理现象指受他人和群体制约的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人际知觉、人际吸引、社会促进和社会抑制、顺从等。群体社会心理现象指群体本身特有的心理特征,如群体凝聚力、社会心理气氛、群体决策等。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和社会学之间的一门边缘...
  •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各有何利弊
    答:一般来说,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客体包括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社会心理学则主要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特殊关系,即人与人、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普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般关系所获得的规律可以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主体与社会客体之间的关系所获的规律也可以丰富普通心理学。普...
  •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什么的学问呢?
    答:“客我”以客礼相待;“镜我”很自我,也是很虚伪的;“他我”由他人的判断所反映的自我概念;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价值在于提高人认识自身的能力,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心理学有很多种分类,不同的分类形式则体现出不一样的研究重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不是以社会为代表的心理学研究,或者说研究的对象不是...
  • 社会心理学是什么
    答:对于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不同的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J.L.Freedman)从行为主义的思路出发,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系统研究社会行为的科学。它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作出反应,别人如何对我们作出反应,以及我们怎样受所处社会环境影响等。总之,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与...
  • 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答:从研究对象的角度可以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划分为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3群体心理4应用社会心理学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具体方法包括观察法(一般观察法,参与观察法)、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访谈法,问卷法)以及档案研究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