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和北方的传统春耕农具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传统农具有哪些

担、耒耜、耧车、磨、砻。
1、担
担子,用扁担挑的一挑东西。是农村主要的运输工具。担筐主要在山区或运输量较小时使用,车主要使用在平原、丘陵地区,其运载量较大。
2、耒耜
耒耜 (lěi sì) 是我国古代神农发明的农具, 用于农业生产中的翻整土地、播种庄稼。后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 人们又将耒耜发展成犁。“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耒耜的发明证明我国古代对于农业生产工具的重视, 也反映了当时农学水平的提高。
耒耜耒是耒耜的柄, 耜是耒耜下端的起土部分。耒是一根尖头木棍加上一段短横梁。使用时把尖头插入土壤, 然后用脚踩横梁使木棍深入, 然后翻出。
3、耧车
耧(lóu)也叫“耧车、“耧犁”、“耙耧”。旧时中国农具名。是一种畜力条播机。西汉赵过作耧,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由耧架、耧斗、耧腿、耧铲等构成。有一腿耧至七腿耧多种,以两腿耧播种较均匀。可播大麦、小麦、大豆、高粱等。

4、磨
一种粉碎粮食、食物及其他物品的石质或其他材质的传统器具,通常是采用反复碾压、挤压摩擦来使颗粒状的物品变成粉末状。是电器化出现之前常用的粉碎工具,曾遍布世界各地。
5、砻
砻,壮族敲击体鸣乐器。壮族称榔。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右江流域的天等、平果、田阳等地。去掉稻壳的农具,形状略像磨,多以竹、泥制成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具

我国农作物春耕时节,受气候因素的影响,由江南(3月上旬)向北依次往后顺延至5月。越往北春耕时节越晚。且每年的具体时间,受当时的气候影响也有差异

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春耕习俗: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着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第一段
桂北地区的开春试犁,城镇活动比乡村开展得还要热烈和隆重。农村因天气严寒试犁生产耕耘,多是拿牛轭走进牛栏,把牛轭往牛颈上一放,表示耕牛拉着牛轭耕田犁地之状,预示着开春了,新的一年开始播种五谷了,应该作好备耕,抢上季节耕耘播种,千万不要错过耕种的时机。
城镇活动:相传在过去为渲染春耕生产气氛,敦促人们作好春耕准备工作,城里的官府县衙在立春前一天,就派衙役到县城的城皇庙旁边的荒地上搭一个茅草官厂,衙役擂鼓鸣锣,吹吹打打,抬着县官和纸扎的春牛、犁,由衙门沿迎春路行至官厂,沿路的群众,家家鸣放鞭炮,并将米、黄豆抛向耕牛。
表示新的一年五谷丰登。春牛抬到官厂后,要焚香祀奠皇天厚土,仪礼三伏三拜,县官领头,众乡绅跟随在后依礼参拜,而后念祭奠天地神祈祷告词,而后县官亲自扶犁,跟随春牛之后,演试用牛犁田,以示开始春耕。围观群众吆喝声响彻云霄。
县官试犁后,衙役将纸扎的春牛抬起游街,提示人们新年开始,五谷待种,百业待兴,大家应该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游完街巷后,回到县衙门前打春后,然后把纸扎的春牛烧掉。
第二段
在瑶山,各家的主事人要扛锄头到田地里挖几锄,或到秧田和菜园里掏几锄,表示春耕动土外,还要上山砍几根竹子插在田里,表示插田,下地里埋上几颗种子,表示播种丰收。
还有的地方把二月初一作为开春节。清早起来,家家户户把锅盖猛敲一阵,表示送懒,迎接大闹春耕生产开头日的到来。这天早晨吃过早饭,男人把家里的农具普遍检查一遍,看哪些要维修,哪些要更换,一一作出决定。是日便自己动手或请人开始整理农具。
妇女们这天早饭后,就用头天浸好的糯米,用磨子磨好,并用立冬腌制好的干菜和腊肉剁碎粘和成香喷喷的馅心,包在糯米粑中间,做成阳春粑,用柚子叶垫好,放在锅里蒸熟后,全家人围坐在一起,痛痛快快地饱吃一顿“阳春粑”。
在吃“阳春粑”时,家里的主事人把新年要种的生产计划、品种安排告诉大家,要大家发奋把阳春搞好,夺取新一年的好收成。
在山西的浑源、朔县、山阴等县及河北、内蒙古部分地区。民间流行有击鼓迎春的习俗。
春耕前,民众手持羊皮圆扇形手鼓,且敲且唱,祈求消灾免病,秋后丰收。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在春耕生产时节,农民表演队走村串寨,表演反映当地少数民族劳动生活的原生态歌舞,为春耕开犁唱响报春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春耕

由于北方主要以旱田为主,南方主要以水田为主,所以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形成两种不同的耕作技术。北方旱田的耕作技术是“耕-耙-耱”;南方的是“耕-耙-耖”。

北方“耕-耙-耱”

南方“耕-耙-耖”

北方春耕时,先用犁耕地,然后再用旱田耙耙地。耙可以将翻耕的土块弄碎。
旱田耙

耙地后,再用耱进行耱地。耱一般是用荆条或者柳条编制的。它可以使地变得更平整,而且耱过的地还有保墒效果。

南方也是先用犁犁地,接着进行耙地,但耙地所用的是水田耙。
水田耙

耙地后,再进行耖地,目的也是为了让土地变得更平整。

由此可以看出,南北双方的耕作技术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是因为水田和旱田的不同,所以使用的农具不同。
——以上内容摘自米莱童书《田野里的自然历史课》



我国北方田地主要是旱田,传统的春耕农具有犁耙耢耧等,每年惊蛰过后,大地复苏,农民朋友开始用机械或牲口翻犁土地,为春播做准备。

  • 农具节的寓意是什么
    答:人们纷纷选购以备春耕。桂北的农具节稍早一些,是农历二月初八,每年农具节当天盛况空前,街上万人拥挤,热闹非凡。灌阳二月八农具节,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灌阳县民俗,广西壮族自治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灌阳县的传统节日“二月八”农具节,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每到这一天,“土产山货将大街填窄...
  • 春耕详细资料大全
    答:春耕:chūn gēng ,英语是spring ploughing,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立春过后,春耕即将开始,在中国一些地区一直传承著试犁的习俗,但由于各地环境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寓意春耕生产传统习俗的方式和时间也有所不同。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春耕 外文名 :spring ploughing 开始时间 :立春过后 释义: 春季播种之前,耕耘土地 汉语...
  • 二月八农具节的由来
    答:目前该县大部分山区瑶胞们都还保留使用中国千百年来传统的农耕方式和传统农具进行春耕播种。近年来,灌阳以节庆为载体,重文化、兴旅游,着力把传统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发展优势,推动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添砖加瓦。据了解,灌阳县还是袁隆平院士实施“超级稻”高产攻关...
  • 江南百景图春耕农具怎么获得
    答:江南百景图春耕农具怎么获得?春种一粒粟活动即将开启,玩家可以使用春耕农具兑换人物、建筑、补天石等奖励。接下来逗游网为大家带来江南百景图春耕农具获取方式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江南百景图春耕农具获取方式介绍1、2月13日—2月22日期间,完成签到累计可获得春耕农具*142、2月13日—2月28日期间,前往...
  • 春耕春播安全注意事项
    答:春耕春播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和粮食安全。为了确保春耕春播的顺利进行,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农民朋友们在春耕春播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 做好农具检查与维修:在春耕春播前,要对农具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农具性能良好,避免因农具故障导致的安全事故。对于损坏的农具,要及时进行维修...
  • 农具节的寓意是什么
    答:1. 农具节的寓意是春耕顺利。2. 农具节是桂西南地区壮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举行。3.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将自家制作的农业生产工具带到圩上展示,包括犁架、牛轭、簸箕等,供他人选购以备春耕。4. 桂北的农具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天的盛况空前,吸引了众多人前来参与。5. 灌阳的二月...
  • 农作物春耕时节是什么时候,各地春耕最佳时间
    答:1. 春耕时节的起始时间从江南的3月上旬开始,向北逐渐推迟至5月,北方地区春耕时间较晚。2. 立春后,中国部分地区会进行试犁习俗,象征春耕生产的开始。不同地区因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习俗的形式和时间各不相同。3. 在桂北地区,城镇的春耕试犁活动比农村更为隆重。农村通过放置牛轭的方式预示开春,...
  • 桂林牛年春耕时代早已过去,如今人们是如何春耕的?
    答:现在随着这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相对于以前来说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对于一些机器的使用上面,如今桂林牛年春耕时代早已过去,那么如今人们是如何春耕的呢?下面我可以来具体说一下。现在人们进行春耕一般都是进行机器耕地,采用大型的机器,然后进行,其实...
  • 春耕记忆散文
    答:春耕的日子,父亲母亲总是很忙碌。临近春耕的那几天,父亲会早早搬出犁、耧、耱、耙之类的农具,敲敲打打,细心检查,做着开耕前的各种准备。母亲也取出各色籽种,簸筛晾晒,除去砂土草籽,精心捡拾挑选。每天拂晓,父亲会早早下炕,背着装满了草料的背篼,拿着手电筒,悄悄到牛圈里去添草、喂料。回到小院,又开始忙着挑...
  • 种植土豆需要哪些农具?
    答:⒈底肥:根据地力,结合春耕施用腐熟农家肥2000~4000公斤/亩。猪粪最好,其次牛粪。施用化肥30~50公斤,其中尿素、磷酸二铵、硫酸钾的比例是3.4:1:3。忌用氯化钾。可根据各地土壤钙、镁元素情况,对严重缺乏地块,科学增施钙肥、镁肥。⒉叶面肥:在块茎形成期和膨大期,若有脱肥症状,可叶面喷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