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电离辐射的原则是什么? 有个体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30
对放射性物质的防护原则是什么?

什么是放射源:放射源是指用放射性物质制成的能产生辐射照射的物质或实体,放射源按其密封状况可分为密封源和非密封源。密封源是密封在包壳或紧密覆盖层里的放射性物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的料位计、探伤机等使用的都密封源,如钴-60、铯-137、铱-192等。非密封源是指没有包壳的放射性物质,医院里使用的放射性示踪剂属于非密封源,如碘-131、碘-125、锝-99m等。

放射源的分类:国际原子能机构根据放射源对人体可能的伤害程度,将放射源分为5类: Ⅰ类放射源属极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分种到1小时就可致人死亡。 Ⅱ类放射源属高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至几天可以致人死亡。 Ⅲ类放射源属中危险源。没有防护情况下,接触这类源几小时就可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接触几天至几周也可致人死亡。上述三类放射源为危险放射源。 Ⅳ类放射源属低危险源。基本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但对长时间、近距离接触这些放射源的人可能造成可恢复的临时性损伤。 Ⅴ类放射源属极低危险源。不会对人造成永久性损伤。在我国被盗或失控的放射源多数属于Ⅳ类放射源或Ⅴ类放射源。

如何防护放射源:放射源发射的射线有:阿尔法射线(α射线)、贝塔射线(β射线)、伽玛射线(γ射线)、中子射线(η射线)等,它们看不见,摸不着,必须使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探测得到。不同的射线在物体中穿透能力也各有不同。一张厚纸可挡住阿尔法射线;有机玻璃、铝等中有效阻挡贝塔射线;伽玛射线穿透力较强,可以用混凝土、铅等阻挡;中子射线需用石蜡等轻质材料来阻挡。因此,放射源并不可怕,对放射源无端的恐惧是没有必要的,特别是那些已经采取了安全保护措施,正常使用的放射源,对人体是基本没有危害的。防止或减少放射源发出的射线对人体的伤害,主要有以下3种防护手段:1. 距离防护:距离放射源越远,接触的射线就越少,受到的伤害也越小;2.屏敝防护:选取适当的屏敝材料(如混凝土、铁或铅等)做成屏敝体遮挡放射源发出的射线;3.时间防护:尽可能减少与放射源的接触时间。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上述3种防护措施。

发现放射源或疑似放射源物体时,应当如何做: 放射源发射出的射线看不见、闻不到、摸不着。识别放射源,除了根据标签、标识和包装以外,一定要由有经验的专业人员采用专用的仪器来确认。当发现无人管理的标有电离辐射标志物体,或者体积小却较重的金属罐(特别是铅罐),

请你:1.远离现场。既不要接触,也不要擅自移动这些物品,更不要因为好奇而打开容器;

2.立即拨打环保举报热线:12369

电离辐射是一切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总称,其种类很多,高速带电粒子有粒子、粒子、质子,不带电粒子有中子以及X射线、射线。
一、电离辐射的危害
在接触电离辐射的工作中,如防护措施不当,违反操作规程,人体受照射的剂量超过一定限度,则能发生有害作用。在电辐射作用下,机体的反应程度取决于电离辐射的种类、剂量、照射条件及机体的敏感性。电离辐射可引起放射病,它是机体的全身性反应,几乎所有器官、系统均发生病理改变,但其中以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改变最为明显。电离辐射对机体的损伤可分为急性放射损伤和慢性放射性损伤。短时间内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机体的急性损伤,平时见于核事故和放射治疗病人。而较长时间内分散接受一定剂量的照射,可引起慢性放射性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力受损等。另外,辐射还可以致癌和引起胎儿的死亡和畸形。
二、防护的三大原则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
1、时间防护:不论何种照射,人体受照累计剂量的大小与受照时间成正比。接触射线时间越长,放射危害越严重。尽量缩短从事放射性工作时间,以达到减少受照剂量的目的。
2、距离防护:某处的辐射剂量率与距放射源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与放射源的距离越大,该处的剂量率越小。所以在工作中要尽量远离放射源。来达到防护目的。
3、屏蔽防护:就是在人与放射源之间设置一道防护屏障。因为射线穿过原子序数大的物质,会被吸收很多,这样达到人身体部分的辐射剂量就减弱了。常用的屏蔽材料有铅、钢筋水泥、铅玻璃等。
对放射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一般采取综合治疗措施,营养治疗常为不可缺少的部分。放射病的营养治疗原则为预防并治疗营养不良或缺乏症,并适当增加营养供给量。
放射病的病人应供给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使机体尽快恢复,应多供给维生素。急性放射病人的胃肠功能多损伤,在可以进食时应少量多餐,在不能进食而由肠外供给营养素时,应考虑到各种营养素的合理比例,并要供给足够量的各种维生素。

您说的个体防护、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是防护措施。
放射性(电离)辐射防护措施有:①外照射防护措施: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屏蔽防护,通称“ 外防护 三原则”。②内照射防护措施:防止放射性物质接触或直接进入人体;开放型放射工作单位控制放射性核素的最大等效日操作量;单独隔离工作间(光滑、无缝、平整);易于去污;避免人直接取物;穿戴工作报和鞋帽;建立监测档案。③放射性表面污物的清除技术。
  电磁(非电离)辐射防护技术措施有:①高频辐射屏蔽防护:主动场屏蔽;被动场屏蔽。②微波辐射防护:采用抑制器、吸收材料、屏蔽装置.③个体防护:微波防护服、防护面具、防护眼镜、反射辐射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