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文化·东北大地的古代文明·奇特的墓葬建筑—石棺墓、石板墓和石棚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16

东北文化·东北大地的古代文明·奇特的墓葬建筑—石棺墓、石板墓和石棚

东北地区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古文化,大约在距今四千多年前,时间与中原地区大体相同,延续到距今两千四百年左右,即我国历史上的春秋至战国中期。这一时期东北各地区青铜文化发展不平衡,在不同区域内形成不同的文化类型。反映在墓葬建筑上,在最早进入青铜时代的辽西地区,因为这里活动的是商周时分封的方国与部族,与商周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墓葬形式为土坑墓,有的有木质葬具,有的无葬具,出土的随葬品中有陶器、玉器和铜器。如在辽宁省朝阳县六家子乡魏营子村外的台地上发掘的西周早期墓葬,都是长方形的土坑墓,内有木椁,在土坑壁与木椁之间的间隙内填充较厚的灰膏泥,用来防止尸体腐烂。这种墓葬形式在内地常有发现。但在东北的其他地区,青铜时代前期墓葬建筑是以石穴石盖墓为主,表现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到后期由于受中原墓葬形式影响,才出现土穴墓。这在西团山古文化的墓葬中表现最为突出。西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吉林市西团山,是西周初期到春秋战国时期生活在吉长地区的一支发达部族的古文化,有的学者认为它是属于 貊族系的原始文化。 这个部族生活的地域大体以吉林地区为中心。在其附近地区发现了许多排列整齐的古墓群。墓群都是有规律地排列在较高的山坡上,用石块和石板砌成石棺,用石板做棺盖。有的墓还多修出一个盛放随葬陶器的副棺。在吉林永吉县的西团山文化晚期阶段的墓葬遗址中,墓葬形式则演变为长方形土坑墓。除西团山文化这种典型的石穴石盖墓以外,考古工作者在大兴安岭地区还发现了一种石板墓。石板墓是青铜时代至早期的铁器时代在大兴安岭地区的草原地带过着游牧生活的一支古代先民遗留下来的重要文化遗迹,在呼伦池、克鲁伦河、海拉尔河和额尔古纳河流域都发现了这种遗迹。这种墓葬是长方形的土坑墓穴,墓穴内有二层台,穴壁四边的台面上立石板为壁。这种石板墓是所发现的石板墓中最具特色的一种。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哈乌拉山坡上的石板墓中,多殉有马、羊等动物。在克鲁伦河发掘的墓葬中有陶鬲和刀柄上饰有动物纹饰的铜刀。据此推断,这支古代先民是以饲养马、羊的游牧经济为主的,并形成为东北青铜时代中一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在东北的石造坟墓中,还有一种类似欧洲石器时代的“多尔门”巨石建筑的石棚。石棚是用整块大的石板作为壁石和盖石,立在地面上的巨石建筑物。辽东半岛是我国石棚分布较为集中的地方。根据调查,在大连市西岗区、金县、新金、复县、庄河、盖县、营口、岫岩、海城、清原、开原、新宾等十二个县区,发现石棚一百多个。按其规模大小,制作的精简等方面,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石棚以海城的析木城石棚为代表。石棚高约二米左右,盖石长宽约四至五米,石材是经过加工的。壁石向内倾斜,盖石伸出壁石之外,形成较大的棚檐。壁石与盖石之间套合整齐。这种大石棚往往单独存在于较高的台地和山丘顶部。中石棚高约1.3米左右,盖石长宽在二至三米之间,盖石与壁石稍经加工,没有大石棚那样规整精致。小石棚高仅一米左右,盖石长宽约二米,都是自然花岗石,很少有加工的痕迹。壁石直立,盖石大部分不伸出壁石外,不出檐。如岫岩县兴隆公社兴隆小石棚等。中小石棚多位于低矮的台地和平地上,有的成排成群在一起,形成蔚为壮观的石棚群。

在辽东半岛的石棚建筑中,大石棚的结构比较复杂。如庄河县白店子大石棚,修建时先将铺底石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四面挖出1.5米左右深沟,将东、南、北三壁石立于沟中埋上一段。为了使壁石与底石套合紧密,在壁石与底石相对之处凿出与底石厚度相等的凹槽,两者套合成为卯榫结构。然后在壁石内外堆土,外面的土形成坡度,以便盖石从坡下拖到壁石上。去掉堆土,盖石与壁石就结合在一起了。最后将两块壁石合拢。封门石是后放上去的,与其他壁石套合不紧,容易先倒。封门石倒后,石棚内的遗物遭到自然和人为破坏,多成为空的石棚。在复县、新金、庄河的石棚中均发现人骨和随葬品,说明石棚确是一种墓葬形式。

辽东半岛的石棚建筑不仅仅是一种墓葬,也是祭祀祖先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石棚作为一种自然崇拜物并被赋予某种神秘的原始宗教色彩。在辽东半岛流传许多关于石棚的神话传说,当地村民把它称为“仙石”、“灵石”进行崇拜。有的山上山下大小两个石棚相对,如析木城大小石棚、岫岩兴隆大小石棚被人们称为“姑嫂石”。有的石棚后来被宗教所利用,成为佛教活动的庙宇,故被称为“石庙子”。如盖县石棚山石棚成为古云寺,石棚正中绘有佛像,两侧绘有壁画,盖石内有龙凤图案,背面壁石有观音菩萨坐像。

修建大石棚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石棚所用的石材,有的需要从几里几十里以外的地方开采搬运出来。因此石棚应是阶级社会的产物,墓主人是大小奴隶主或氏族部落的酋长。辽东半岛石棚在世界石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青铜文化时代东北先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 中国最早的秋天在东北,9月秋天东北自驾游别错过这10个地方
    答:当江南大地还处在夏末的温热,当华北地区也只是稍微凉爽,你盼望的秋色已开始在东北大地上蔓延。从一望无际的呼伦贝尔草原到长白山之山土目人,原来最早的秋色在这里,9月中下旬开始,这10个赏秋美景地别错过哟。1.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因主峰长白山多白色浮石与积雪而得名,是拥有“神山、圣水、...
  • 秋天东北自驾游路线推荐
    答:3、大地森林公园 其实森林公园这样的旅游景区,到了秋季就是那么的丰富和斑斓的,这里也是如此,山间溪水潺潺,微风过隙,红叶慢慢的落在水面,开始流动着,让这里的秋色也有着流动的美感。地址: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东营坊乡境内 4、桓仁·洋湖沟 对于这处旅游景区,一直被称作是画家村的,这个村子其实...
  • 东北人的饮食和地理气候有什么关系
    答:广州自古就是我国南方重镇,秦始皇统一岭南之后,汉越文化和生活习俗很快融合,广州成为岭南文化的中心地。古广州一带河汊纵横,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其西面、东面和北面丘陵环绕、林丰草茂,岭南佳果丰富,飞禽走兽亦多;南面临海,滩涂辽阔,出产不少咸淡水产和两栖类动物,这使古广州成为中国饮食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粤菜的...
  • 日本人为什么把东三省叫做“满洲”
    答:当年的日本人将东三省称作“满洲”,其实是有其历史渊源的。早在有“东三省”称谓之前,就有“满洲”的称谓。不但中国人这么称呼,就连西方人也称中国东北地区为“满洲”。其中,沙皇俄国在早期,沿袭了满族人的叫法,直接采取拿来主义,将中国东北土地称ьчжурия,这个词读法是“满洲利亚”,意思...
  • 我们中国人真的是龙的传人吗??
    答:该图寓意深奥、构图奇特,富于艺术魅力和神秘色彩,受到学术界重视。这类图画在交河故城附近,其它墓地也有发现,多出于夫妻合葬的墓穴中。根据中国古代男左女右...甚至有人认为,现汉民族认为正宗的炎黄文化,其文化之根,甚至其族源之根,都与江河上游的羌戎文明,有着割不断的血肉联系。甚至可以这样说,后来繁盛于黄河...
  • 历史问题专家进
    答:1、不是,巴蜀文化第一次融入中原文化是在西汉文帝派文翁治理巴蜀以后。2、不是,岭南汉化,在开始与隋唐了,完成与清代。3、北魏是起源于东北,但崛起于平城,发达于洛阳。东北的大部分地区当时是其他少数民族的,而且欠发达,没有统治的意义。胶州在当时是南燕的领土,南燕被刘宋所灭,自然那些领土是...
  • 蔚县大地历史
    答:不过,不能说这里是什么文化的发源地,因为这里不光发现了三个不同时期的文化而且这些文化都在中华大地上绽放,只能说这里有什么文化。 1、李新威(蔚县博物馆馆长) “在四年考古发掘当中,发现著名的三关遗址,有中原地区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还有东北地区的红山文化,相互交融在此,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 ...
  • 中国有哪些有名的古代建筑,要有特色的~
    答:万里长城已被视为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闻名于世界。长城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它的修筑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的...每座角楼各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脊,结构复杂,式样奇特,为古建筑中罕见的杰作。关于角楼的建造,还...几干年来,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建有成干上万的精美园林。颐和园就是现在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皇家园林,在...
  • 玛雅文明
    答:玛雅文明约形成于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400年左右建立早期奴隶制国家,公元3~9世纪为繁盛期,15世纪衰落,最后为西班牙殖民者摧毁,此后长期湮没在热带丛林中。 玛雅文明的特点 玛雅文明古老而神秘,但总有一些有据可循的特点,以下列举几点玛雅文明的特点: 1、玛雅文明属于石器文明,玛雅人没有发明使用青铜器,更不用说铁器...
  • 山川风物故事图书目录
    答:首先,深入八臂哪吒城的神话世界,感受古代英雄的英勇与神秘;接着,故宫角楼的典雅古韵,带你领略皇家建筑的艺术魅力;天安门华表的庄重历史,讲述着华夏文明的千年沧桑;香山红叶的斑斓秋色,如诗如画,尽展自然之韵律;秃尾巴老李的传说,流传着东北大地的民间智慧;镜泊湖的碧波荡漾,讲述着湖光山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