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解题指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2017年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解题指南

  关于《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与另外两科目不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个科目考试全部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想选择,所出试题均不会超出科目教材范围。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社会工作实务》解题指南,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第一部分:对比阅读教材

  《社会工作实务》考试与另外两科目不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个科目考试全部都是客观题,包括单项选择和多想选择,所出试题均不会超出科目教材范围。但是《社会工作实务》考试则都是主观题,要求考生结合给出的案例进行分析和方案设计,因此,题目所涉及的考点范围不仅仅是《社会工作实务》这一本书,还有可能涉及到《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两本书的内容。以如下案例分析题为例:

  案例:

  丽芬是普通的农村妇女,其丈夫没有固定工作,有酗酒的习惯,而且酒后经常对丽芬施虐,甚至毒打。丽芬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有一女儿,正因为丽芬生下的是女儿,所以她的丈夫和婆婆都认为是她的错。丽芬经常和同村的好姐妹们诉苦,但是他们都认为要顾及面子,家丑不可外扬,大都选择忍气吞声。丽芬曾无奈之下向妇联和派出所民警求助,但是却拒绝了他们的实质帮助。有段时间,丽芬因为不堪苦恼,几乎想自杀,她自己也越来越觉得这就是她的命,天生注定,不可改变,生女儿也是她的错。

  问题:

  1、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丽芬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

  2、在优势视角看来,丽芬的资源主要有哪些?

  3、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

  注意:此题考点涉及的内容包括:《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第4章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能理论和社会支持理论,第6、7、8章的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社会工作实务》第1章理论依据中的增能理论和第6章妇女社会工作的相关内容。

  由此可见,只有全面熟悉掌握三本教材的内容,理解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够很好的回答《社会工作实务》科目的试题。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是《社会工作实务》的理论基础,其中,“价值”是社会工作的核心和灵魂;“理论”分为三个层次:人的发展理论、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介入理论;三大方法,特别是其中的介入模式是操作的指引;《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是实务的政策依据。

  而《社会工作实务》的第一章可以理解为是《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理论”的第四个层次,第二章的通用模式过程则是具体的助人步骤。

  对于《社会工作实务》一书而言,第一、二章是全书的纲领,一定读熟、记忆,后面的章节分两个角度:对象角度:儿童、青少年、老人、妇女、残疾人、矫正对象、优抚对象、救助对象,一定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特殊性,例如儿童的被保护性、老人的防虐待与忽视、妇女的性别平等及增权、残疾人的被歧视等;领域角度:学校、家庭、社区、医务场所、企业,要注意不同场域的资源与限制。

  第二部分:寻找案例分析题出题点

  回顾历年考题,结合教材知识点,以下案例分析题的出题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1、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此类题目在历年试题中出现率最高。回答此类试题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充分运用案例信息。

  回答问题前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案例,看完提出的问题后,再次反复阅读案例,把案例中关于服务对象需要的描述充分的摘要出来,并进行梳理做答。

  ②认真分析题目要求。

  有时题目会要求考生依据一定的理论框架做答,通常可依据的理论框架包括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系统理论或生态系统理论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如果是要求以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理论或系统理论,考生可从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社会需要角度,需要的环境支持角度归纳案例给出的信息。

  如果是要求以生态系统理论,则要注意“栖息地“、”和“生活空间”的概念。

  如果要求以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框架,考生应按照马斯洛对人类需要划分的五个层次从案例描述中进行摘要做答。

  如果没有具体的框架要求,考生就应注意案例中涉及的特定服务对象。

  例如,如果是儿童案例,就应该以儿童社会工作工作一章中关于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社会化四种需要为框架做答。

  如果案例涉及的服务对象是青少年,就要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自我统一性需要及其个体发展的九个方面。

  如果是老人案例,就应该以老年社会工作一章中“健康维护”等八个方面的需要为框架。

  如果服务对象是妇女,要特别敏感社会性别概念,除了“生命保障、生殖健康、权益和发展保障”三大需要外,要特别关注妇女的实用性社会性别需求和战略性社会性别需求。

  ③注意“问题”概念。

  “问题”的概念在这里有几个含义:

  第一,问题是指服务对象具有的心理或行为偏差,例如青少年的偷盗行为、老年人的精神抑郁等,这些问题也可以从需要的视角看待:青少年有修正行为的需要,老年人有精神治疗的需要等。

  第二,问题是指环境造成的对服务对象需要满足的阻碍和伤害:例如,青少年的偷盗行为是因为家庭暴力致使孩子离家流浪所致,老年人精神抑郁是儿女虐待造成。

  第三,教材中有的章节列出了关于服务对象问题的内容,有的章节没有,回答时要注意参考教材的内容。例如,老年社会工作一章中就有“老年的问题”内容,包括“疾病与医疗问题、家庭照顾问题、宜居环境问题、代际隔阂问题、社会隔离问题”

  另外,要注意关于服务对象需要的试题有变换提问的可能,例如根据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哪些基本权利被剥夺,这样的提问常见于针对儿童、老人、妇女、残疾人等服务对象。

  2、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社会处境

  此类题目主要参考《社会工作实务》第二章社会工作实务通用过程第二节预估的内容,可以提出的问题包括要求考生做服务对象的社会历史报告、画出家庭结构图和社会生态系统图、分析社会网络等,回顾历年考题,曾经出过画家庭结构图的考题,其他三种方法都没有出过,笔者认为,此处有出题的可能。

  因此,考生要熟悉并学会运用教材中预估的四种方法,学习的技巧是,你可以尝试用这四种方法对自己做出预估。

  3、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评价社会工作者的服务方案

  此类问题给出的应该是一个完整的介入案例,要求考生对工作员的介入进行评析。此类是比较高级的题目,回答此问题,可以从服务方案的价值理念、依据的理论、实施的程序及运用的方法和技巧等层次回答。有可能试题会有具体的指引,例如要求考生从价值理念,或依据理论,或实施程序,或运用的方法及技巧等角度回答问题的具体要求。

  4、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界定社会工作四个系统

  此类问题的考点内容在《社会工作实务》第一章的第三节。试题会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2013年的考试中曾经出过依据案例列出行动系统的试题。很有可能再次出现依据案例列出目标系统的试题。此类试题答案明确,易于鉴别。

  5、根据给出的案例识别服务对象及环境中的资源或积极因素

  此类问题出现极可能有“优势视角”的理论框架要求。回答此题,首先要回答优势视角的基本观点,然后分别从给出的案例中归纳服务对象个人和环境两方面的积极因素。

  6、根据给出的案例分析服务对象的问题成因

  此类问题往往有理论视角,例如前面关于服务对象丽芬的案例分析题中提出的“根据增能社会工作的假设,丽芬的无力感是怎样形成的?”再例如,有可能给出一个青少年案例,案例中的服务对象有一些偏差行为,提出的问题有可能是“请用标签理论解释服务对象问题的形成原因”。回答此类问题,一定要先回答该理论的基本观点,然后再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因此对理论的熟悉掌握十分重要。

  7、根据给出的案例回答关于“目标”、“原则”、“特点”、“方法”、“技巧”等问题。

  此类问题的回答需要对相关的“目标”、“原则”、“特点”、“方法”、“技巧”等知识点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陈述或描述。

  8、根据给出的案例在界定问题及需要的基础上提出介入策略。

  严格地说此类问题不属于案例分析,而是服务方案设计性质的问题,但在历年的考试中常在案例分析题中出现。

  回答此类问题,往往需要首先界定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之后可提出服务的目的与目标,最后提出介入策略。有时试题会有具体的要求,例如在前面丽芬的案例分析题中提出的“从个人、小组、社区等三个层面,分析解决丽芬问题的简要策略。”那么考生就应该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三个层面进行做答。

  再例如,“请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或“请用系统脱敏法”等的具体服务对象特别的方法或具体的介入模式要求,那么考生就必须依据具体要求做答。如果试题没有具体要求,那么选择介入策略就可以从直接介入、间接介入和综合介入角度做答。

  第三部分:注意方案设计纵向契合

  回顾历年考试,方案设计题占有五分之一的比例,但不能认定今年没有比例变动的可能。回答方案设计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方案设计答题要点

  通用过程模式适合于所有的服务对象和不同的工作方法,但是在回答方案设计题时,不必一定完全按照通用过程的六个步骤回答。方案设计的基本构成包括:

  ①服务对象需要与问题界定。根据给出的案例信息,归纳出服务对象的需要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服务对象个人及环境系统部分。

  ②服务目的与目标。服务目的应该是方向性的概括性的描述,服务目标则是具体的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具体明确,且能够完成。也可以分层次设定目标,例如社区工作中设为过程目标和任务目标。

  ③介入策略。直接介入:危机救助、对服务对象及目标系统(要确定目标系统,即需要改变的部分)的个别辅导(疏导情绪、调整认知、修正行为等)、协调关系、提供救助、安置服务等,为服务对象开设或转介主题小组;间接介入:环境改善、资源连接等等。

  ④方案执行。这是个行动过程,这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工作员的主要角色、确认行动系统、预计的困难及解决的策略、监督机制等

  ⑤方案评估。包括用什么评估方法及如何收集评估资料等。

  ⑥结案。主要是针对服务对象负面情绪的处理。

  2、方案设计纵向契合

  方案设计中的六个部分内容一定在一条直线上,不可偏离,也就是说,一定要依据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设定服务目标,再依据服务目标设计介入策略,进而实施策略,方案评估要核对服务目标。

  当然对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的界定是个关键,这个环节要求考生一定要仔细阅读题目中给出的案例,梳理、归纳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

  3、兼顾三大方法

  上述主要是整合个案管理和通用过程模式提出的答题建议,如果试题要求设计小组工作或社区工作的服务方案,考生可以参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的相关章节做答。

;

  • 社会工作者证考试内容
    答:社会工作者证考试内容如下:一、社会工作实务 社会工作实务是社会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该科目主要涵盖社会工作的实践方法、服务流程、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等内容。考生需要掌握社会工作实践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社会工作技能和方法开展实际工作。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 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是...
  • 社会工作实务考什么
    答:社会工作实务考接案、预估、计划、介入、评估和结案;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矫正和优抚安置对象;社会救助、家庭、学校、社区、医务和企业。社会工作者的概念:社会工作者是在社会福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医疗卫生、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人员。考试...
  • 社工中级考什么
    答: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以及《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三门科目。中级社工的考试科目 1、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这个科目的考试题型为主观题,考题的题型为应用题题目会给考生一个案例情景,需要考生根据案例内容,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学识理论,充分作出分析。2、中级社会工作...
  • 社工师中级考试先考哪两门好
    答:社工师中级考试先考《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好。社会工作者考试首先是要符合一定的考试资格的,跟学历和工作年限有关。社会工作者考试分为初级社会工作师、中级社会工作师、高级社会工作师,考试难易程度和报考级别有关。社工证中级并不难考,社工中级考试需要考《社会工作实务》、《社会工作...
  • 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内容有哪些 科目及题型是什么
    答:社工考试总分均为100分,60分合格,社会工作实务(中级)考试时长2.5小时,其余科目各2小时。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科目难度 《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 主要考书本的知识点,在考试中,应用题型为常见,题目会给出一个案例情境,要求考生根据案例,实际运用某个知识点的内容做出选择。本科目重在理解,把书...
  • 社会工作者中级考试科目
    答:社工中级考试科目:《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工作实务》。一、《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法规与政策考题知识量大、信息量大、零碎知识点多,各章节相对独立,不能像其他两门课程那样融会贯通地学习,考生需要更多记忆和理解,要复习要全面、透彻和熟练把握,相对来说花的时间要多...
  • 社会工作者考试有几门
    答:1、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初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个科目。考生须一次通过两科,方可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初级社会工作者考试题型、题量、分值设置如下表:2、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
  • 社工考中级都是考哪三科呢?
    答:所以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这科很重要,基本上占总复习时间的50-60%,实务要和能力一起复习,可以串插进行。中级社会工作者考试一共有三个科目,分别是《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要求考生在两年内通过3个科目的考试,就可以顺利拿到证书了。
  • 2023社工考试实务和综合哪个难 先看哪科
    答:社会工作者考试有2个科目,分别是《社会工作实务》和《社会工作综合能力》。考生需要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两科,因此报考时需要同时报考两科。2023年社工实务和综合哪个难 《社会工作实务》这一科目是最难的,社工考试科目难度如下:①《社会工作实务》这一科目,题型:主观题,无客观题。是大多数考生...
  • 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有几门?
    答: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社会工作实务(中级)”为主观科目,其他科目均为客观科目。中级社会工作师考试题型题量:中级社会工作实务:题型为主观题(案例分析和方案设计),共五道题,每题20分。中级社会工作综合能力:题型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