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亢镇的特色文化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龙亢镇的民风民俗

该镇民风淳朴、民间艺术源远流长。该镇花鼓灯、民间小调、淮北大鼓、琴书等民间文艺种类繁多,大多数村庄都有自己的花鼓灯班子或者哨呐队,文艺演出频繁。尤其是每年农历三月三古庙会,吸引了方圆近百公里的群众,高峰期超过10万人,成为每年的商贸和民俗文化盛典。良好的文化教育,丰富的文体活动,造就了较高的民众素养和淳朴的民风,使龙亢镇具有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旅游产业开发的广阔前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是该镇坚持的目标。

龙亢镇建镇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西汉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汉武帝于此设龙亢县,东汉至宋1200余年里,均为县治所在。涡北老镇区历史遗存众多,主要有: “桓傅故里”、桓公墓、九庙十三阁、新四军四师淮上纪念馆等历史遗迹。也是十大青年之一邵泽泽的故乡。龙亢镇自古为几县通衢,是怀远县区域经济副中心,皖北较大的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集散地,是150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且是该地区少有的“天天逢”集镇,八方辐辏,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交易场面热闹红火。市场上土特产品种类繁多,当地的扒猪脸、疙瘩鸡、改刀鱼、醋溜白菜、辣汤、烧饼等地方名吃,声名远扬。因农业发达,粮食物产丰富,由高粱等多种粮食制作的“五粮醋”,也是当地的传统特产,是“改刀鱼、醋溜白菜、辣汤”等菜肴的点睛之料。身置其间,能感受到浓浓的皖北农村集镇特有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龙亢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与新四军一批老干部结下不解之缘。根据《安徽旅游周报》【第166期】报道内容如下“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的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73处中,怀远龙亢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名列其中。龙亢新四军淮上行署旧址位于龙亢镇龙亢街西首火神巷南段,现有始建于民国初年的房屋20间,总建筑面积308平方米。旧址原为当地富商王文彩的住宅,1940年7月,新四军在此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淮上行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东、宿南5个县,是当时行署办公所在地和行署领导人生活起居之所,建立后为党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军政素质的干部和军事将领,是英勇的淮上儿女不屈不饶抗击日寇,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历史见证,是宝贵的革命历史遗产。” 另外,龙亢镇有一则传说,从前,有一对情侣,男的名悦,女的名怡,是他们开拓了龙亢镇,龙亢三千年的历史,从他们来到的那一天起,一千年出现一对男名悦、女名怡的情侣,那是一则神话,传说悦跟怡就是他们的转世一千年一次,所以悦跟怡的名字在龙亢都很少见,表达了淳朴可爱的龙亢人期望这个爱情神话继续传承下去的愿望!

龙亢镇的城隍庙,坐落在后街的正中(曾为公社、区招待所),坐北向南,前后三进。第一进九间宽,大门紧接戏楼,进大门过戏楼是一个宽敞的大院子,可容纳几千人,过第二进穿堂到第二个院子,当中摆一个高有丈余,底径二尺多的铁香炉。最后是大殿,高高的神灵台上,黄绫子帐幔中端坐着红袍金面长髯飘胸的城隍老爷。城隍是木雕的神像,平时坐着,如果按动膝关节的机关,这位尊神就会唿的一声站得笔直。神灵台前的条机上放着香炉、烛台、签筒、磐,摆着供品。条机下放置几个蒲团,供善男信女跪拜使用。殿内庄严肃穆,再加上一块“威灵显赫”金光闪闪的巨匾,令人肃然起敬。
庙会名称不一,如迎神赛会、玩会、出会、逢会等等,来看会的人说是“赶会”。什么是会呢,即是高跷,早船等文娱节目。
庙会的组织者叫会首,大多是镇上热心公益喜爱热闹,而又能说会道的知名人物。会期之前一正、二月间,他们就要忙个不停,比如请艺人、选徒弟、制道具、看排练,筹钱款等。钱款靠乐捐,会前的五、六天,各会首要制作标明会名的门头子,这种门头子长约一-一尺、宽有四寸,下端粘上尺把长半寸宽的纸条,均用色纸制成。每副两张,一张上写会名,另一张写“盛会”两字,如“高跷”,“盛会”。会首和帮手捧着香烛、黄表,带着门头子,先到城隍庙上香礼拜,并把门头子贴在大殿的门横上,然后到街上的商店、行、铺挨门逐户贴门头子,请予捐助。
龙舞、狮舞、滚叉、高跷、花车、旱轮、连响、猴子、大头和尚度柳翠、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张高子、李矮子、滥醉鬼、活无常,还有葡萄架、白菜架、锣鼓棚子、花鼓灯。名目不少,可是老人们说,不算全会,还少抬阁和走阁。猴子会。龙亢的猴子会遐迩闻名,猴王是酱菜园后场的把式支师傅,他中等身材,粗手大脚,如与电视剧《西游记》中孙悟空的扮演者比较,似乎显得笨拙。
龙亢镇乘着时代发展的脚步迈入新规划,必将会为龙亢镇这座千年古镇添彩。( 据蚌埠新闻网报道,在城市里生活太久的人,特别想亲近田野乡间,陶醉于“小清新”的味道;乡间农民也渴望着城里完善的生活环境。两者如何兼得?记者日前从市住建委获悉,2013年蚌埠市规划建设121个中心村,按城市配套和新型农民社区标准,配置小学、幼儿园、卫生所、便民超市、公交站等公共设施,进行美好乡村规划建设,力争2016年全市4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标准。
按照最新规划,121个中心村中,怀远县占51个、五河县29个、固镇县23个、龙子湖区2个、蚌山区2个、禹会区4个、淮上区10个。“明年重点培育建设121个中心村的同时,还将围绕中心村整治自然村。也就是说,对实施的行政村中的中心村周边保留的自然村进行整治。”市住建委城乡建设科负责人告诉记者,美好乡村村庄建设主要采用改造提升、拆迁新建、旧村整治、特色保护4种模式。其中,中心村一般宜采用改造提升或拆迁新建模式,保留的自然村一般宜采用旧村整治或特色保护模式。“比如沱湖乡浍河村就规划为特色产业村,而龙亢镇关庙村就划到历史文化名村这一类型。”
美好乡村的建设将按城市配套标准和打造新型农民社区标准来规划。具体说来,中心村配置“11+4”基本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11项公共服务包括小学、幼儿园、卫生所、文化站、图书室、乡村金融服务网点、邮政所、农资店、便民超市、农贸市场、公共服务中心。4项基础设施包括公交站、垃圾收集点、污水处理设施、公厕。同时,自然村将配置健身活动场地、便民超市、垃圾收集点等。
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重点要抓好“村庄建设、环境整治”两大工程。今后几年,中心村建设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整体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配套,着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备、设施齐全、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社区,着力引导人口集聚。同时以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带动美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到2014年全面完成全市乡镇农村清洁工程,建立“村收集、镇(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建立健全农村环境卫生管护长效机制。到2016年,力争全市4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到2020年,力争全市80%以上中心村达到美好乡村建设要求。) 
“龙亢十景色” 1、桓傅故里登龙门 2、朱沟银杏白果累
3、淮上明珠纪念馆 4、四师钮湾竹青翠
5、长虹卧波龙亢桥 6、桓公墓地双崮堆
7、闸口风光最旖旎 8、二龙戏珠衔涡水
9、乾隆御赐花园井 10、小龙探母水晶宫
注释:
1、《桓傅故里》拱形大门,位于龙亢南门口,1955年筑涡河左堤拆除该门时,门额上砖雕《桓傅故里》阳字旁,有阴字“明万历四年重修”。系指龙亢是西汉经学大师桓荣的故乡,为纪念桓荣而立。桓荣曾任太子少傅(东汉明帝刘庄师)之职,故称“桓傅”。1984年龙亢区公所为振兴地方教育,在原址北重建《桓傅故里》拱门。2002年龙亢镇政府应龙亢人民的要求,重修《桓傅故里》,改为大理石门额、加顶、筑脊、呈如今模式。
2、朱沟沿在龙亢西5公里涡河北岸,1940年7月—9月,彭雪枫将军率八路军第4纵队进军淮上开辟抗日根据地,司令部住村南基督教堂内,院中有银杏一株,枝叶繁茂,司令部迁徙后,银杏树保存至今,生长旺盛,年产白果400多公斤,是八路军进驻淮上的见证。
3、抗日期间1940年7月,八路军第4纵队(后改编为新四军4师),开辟淮上抗日根据地,在龙亢设抗日民主政权淮上办事处(行署),下辖怀远、凤台、蒙城、宿南4个县。“淮办”旧址在龙亢火神巷南路西面东,是20世纪20年代建筑物,大门楼为悬山式,大门为凹进式,门两厢壁上有砖雕“八仙过海”、“狮子滚绣球”、“丹凤朝阳”,屋檐下墙垛上有“姜子牙钓鱼”、“刘海戏金蟾”保存完好。1999年龙亢人民自筹资金,在地方党委、政府支持下于原址建淮上办事处纪念馆,采取馆内展出与流动展出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工作,面向群众,以青少年学生为主要对象,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取得显著成绩,被蚌埠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徽省授予“关心下一代先进单位”。是淮上地区中小学第二课堂,资政育人的良好场所,成为淮上的一颗明珠。
4、钮湾在龙亢西5公里,涡河南岸。1940年9月,八路军4纵司令部由涡北朱沟沿迁来该村,1941年3月1日,奉中央军委令八路军4纵改编为新四军第4师于当日在钮湾宣布成立,彭雪枫任师长兼政治委员,张震任参谋长,肖望东任政治部主任。该村背靠涡水,土地肥沃,家家有竹园,户户有竹林,竹青滴翠,景色宜人。
5、龙亢位于怀远西,凤台北,蒙城东,宿县南的中心地段,控水陆交通咽喉,是军事要地,更是经济繁荣,商贸发达的集镇,公元前137年建龙亢县,后设郡,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是西汉经学大师桓荣和东晋名将桓温的家乡。龙亢桓氏家族历经东汉、三国、西晋、东晋计362年,传11世,均有文官武将在朝供职,前3代有5位帝王师,末3代有17位将军握兵权,守重镇。抗日期间彭雪枫将军率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抗日根据地,建淮上办事处(行署)地市级政权于龙亢,政绩显著,战果辉煌。1999年于淮办旧址建纪念馆后成为红色旅游景点,2002年龙亢涡河大桥落成,“一桥飞架四通八达,二水畅流五光十色”,给龙亢和周边地区造就了经济腾飞的契机,给人民送来了交通方便之路。
6、桓公墓是桓荣族人墓,世系称谓待考证。墓地在龙亢集北2.5公里处,北墓长50米,宽40米,高6米,南墓长80米,宽50米,高8米,通称双崮堆,系汉墓。古楹联“汇源桥北桓公墓,古汉城南烈女碑”。
7、双桥镇至龙亢镇有人工河名双龙新河,由北向南通过北淝河,穿越涡北大堤入涡河,有节制闸,通称龙亢闸口,方圆百余亩,有长堤碧草,翠柳垂荫,冠杨遮日,风凉水便,景色优美。炎夏人们水中游泳,树下纳凉,晨昏溜鸟者集聚,百鸟齐鸣,悦耳动听,别有一番天地。
8、双龙新河穿过龙亢闸即将进入涡河处,有一翻水站矗立,可将涡水翻入双龙新河北上灌溉农田,也可将双龙新河的内涝排入涡河顺流而下,外观如二龙戏珠,使双龙新河的水与涡河的水,通过翻水站起到排涝与灌溉的作用。每当启机时,可以看到南水北调或北水南下,白浪翻滚,奔腾咆哮的场面。
9、清乾隆皇帝七次下江南游山玩水,赏花观景,有一次经徐州,过宿州至龙亢,渡涡水,在八里井过路店子就餐和店主邵某语言相投,认做干亲,将店主的两个孩子金梁、玉柱认做干儿子,当时乾隆微服出游。回京后传旨令邵某携二子晋京朝拜,当即赐予黄金、白银,命邵某回乡教育二子成为“架海的金梁,顶天的玉柱”,成长为清王朝的有用之才。邵某回乡后买田置地,建花园凿一片名花园井,依仗皇帝之势,勾结官府,欺压百姓,两个孩子不思上进,为害乡里,最后被愤怒的群众一把火将邵某家烧个干干净净,仅留一眼花园井,龙亢涡河南岸新街子东首。
10、农历5月份下雨,民间传说有名堂,5月13日下雨名“关老爷磨刀”,5月15日下雨名“封龙”,5月20日下雨名“回龙”,5月25日下雨名“小龙探母”,神话故事出自龙亢。传说龙亢集东1公里涡河北岸是个湾,名支窝子,水深莫测,水下有龙王宫殿“水晶宫”,小龙探母的故事世代相传,尊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潜移默化,非同凡响。支窝子位于龙亢苏圩电灌站东侧岸边水中,北有村庄佳木翠竹风景秀丽名“快活林”,隔河相对,南岸有一大沙滩绿草如菌,名向阳滩,又名凤凰台,环境幽美。



  • 求蚌埠旅游景点排名榜,哪些比较推荐?
    答:近几年,景区建设跨步发展,已独具特色。根据地理位置、地貌及景观特征,龙子湖风景区划分为北湖景区、南湖景区、西芦山景区、锥子山景区等四大景区。龙子湖三面环山,山水相依。三汊河国家湿地公园是一望无际的芦苇地,完全原生态,春夏秋冬各有看点。曹老集、梅桥镇两乡镇交界处的“三汊河”万亩自然生态湿地...
  • 蚌埠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方面有什么特色
    答:(辖 淮滨街道、小蚌埠镇、吴小街镇、曹老集镇、梅桥乡) 县: 怀远县 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130万。邮政编码233400。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区。 (辖 城关镇、新城区、五岔镇、双桥镇、魏庄镇、万福镇、包集镇、苏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唐集镇、常坟镇、马城镇、孝义乡、褚城乡、古城乡、徐圩乡、兰桥乡、陈集乡...
  • 孔子的资料
    答:孔子,也称孔夫子,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和文化名人。他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过渡时期的重要人物。以下是孔子的一些基本:生卒年月:公元前551年9月28日(阴历八月二十七日)出生于鲁国(今山东省曲阜市),公元前479年逝世,享年73岁。家世:孔子是鲁国龙亢人(今山...
  • 蚌埠怀远的简介
    答:同时国民党怀远县政府逃避到龙亢区的褚韩湖,怀远县城内则有伪怀远县政府盘踞。 解放战争期间,在县境内涡河南北建立怀远、宿怀两县人民民主政权。1949年1月17日怀远全境解放,3月怀远县工农民主政府成立。全县共辖城关、胡疃、河溜、包集、双桥五个区,57个乡。建国后行政区划曾几次作了局部调整。1952年5月,宫集...
  • 淝南乡社会事业发展成就如何?
    答:在医疗卫生方面,淝南乡发展迅速,疾病防控和医疗救治能力显著提升。新型合作医疗的参保人数达到了9480人,参保率高达96%,确保了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障。在媒体传播领域,广播电视事业发展迅猛,广播覆盖率达到96%,几乎每个村落都能收听,每户人家都能观看电视,信息传播便捷。文化生活方面,淝南乡不断强化文化...
  • 蚌埠在哪里
    答:(辖 淮滨街道、小蚌埠镇、吴小街镇、曹老集镇、梅桥乡) 县: 怀远县 面积2400平方千米,人口129万。邮政编码233400。县人民政府驻新城区。 (辖 城关镇、新城区、五岔镇、双桥镇、魏庄镇、万福镇、包集镇、苏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唐集镇、常坟镇、马城镇、孝义乡、褚城乡、古城乡、徐圩乡、兰桥乡、陈集乡...
  • 盛林怀远一中教师盛林
    答:盛林,这位才华横溢的男教师,1967年诞生于安徽省怀远县龙亢镇,他的教育之路始于对中文的热爱。1990年,盛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从此开启了他在教育领域的耕耘。自那时起,他的职业生涯充满了丰富的教学经历。1990年至1995年,他在怀远县龙亢中学担任教师,以其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热情的...
  • 王、谢、桓、庾四家中,为何只有谢家人才最多?
    答:在家族教育的内容上,谢安强调一是教责,二是教文。这既培养了子弟们家族的责任意识,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素养。在家族教育的方法上,谢安一直强调身教,身认为教身于言传,二是倡导善教,把把握教育的艺术。在这种教育方法和优良的教育环境下潜移默化的培养了此地们在修身、文学、玄言、和清谈等方面...
  • 山东省莱芜市到龙亢下高速有多少公里
    答:18.沿宁洛高速行驶30.2公里,在怀远/龙亢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9.沿匝道行驶430米,直行 20.蚌埠市内驾车方案 1) 行驶430米,朝蒙城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S307 2) 沿S307行驶5.3公里,右转进入X046 3) 沿X046行驶3.7公里,左转进入X045 4) 沿X045行驶21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终点:...
  • 龙亢镇的人文历史
    答:因农业发达,粮食物产丰富,由高粱等多种粮食制作的“五粮醋”,也是当地的传统特产,是“改刀鱼、醋溜白菜、辣汤”等菜肴的点睛之料。身置其间,能感受到浓浓的皖北农村集镇特有的商业和文化氛围。 龙亢文化底蕴深厚,更是与新四军一批老干部结下不解之缘。根据《安徽旅游周报》【第166期】报道内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