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仁义而死的人有谁? 急用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5
《原才》翻译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有智能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有智能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
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二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追逐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是大势所趋向的,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能智能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因此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而渐渐形成习俗风尚。
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回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君子,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当代人才,却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
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智能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如果他的智能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然而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如果采取我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就会认真小心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稍有闪失,就会败坏风尚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扩展资料
一、原文
清代 曾国藩
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底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所从来久矣。
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
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已。
二、作者简介
曾国藩(1811—1872),字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年间(1821—1850)进士。1853年(咸丰三年)初,为对抗太平天国革命,以吏部侍郎身份在湖南办团练,后扩编为湘军,率兵出省与太平军作战十一年,是镇压太平军的魁首,被清廷视为“同治中兴”的功臣,并因此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等职。死后谥文正。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有很多啊!
杀身成仁,语出《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就拿我国古代来说,很多民族英雄都是为仁义而死的。比如文天祥,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他们的事迹你可以百度百科一下
------------------------------------------------------
下面我搜索到的一篇文章希望对你有用。

*程婴、韩厥、公孙杵臼。了解一点《赵氏孤儿》的都知道:屠岸贾抄赵家300余口,程婴献子、担20年不仁不义之骂名;韩厥自刭放行;公孙杵臼为了配合老友的计策,视死如归搭上一条老命。没去查过《左传》和《史记》的历史原始记录,但这栩栩如生的几个人物,自打小时候听过三盒京剧磁带之后,就再也没有忘怀过。

*樊无期,秦之叛将。受始皇迫害,一家人屠戮殆尽,逃到燕国。刺秦能不能解决问题是另外一回事情。荆轲登门借首,真是借的胆大、给的决绝。一直以来,光环都让荆轲那小子得了去。孰不知若无樊将军这颗人头,荆轲见始皇面都难,何谈风萧萧兮易水寒及之后的投匕怒死?

*姬寿、卫急子,卫宣公之子。宣公老儿乱伦,与庶母夷姜私通,生卫急子,大概是“急急而来的儿子”之意。若干变故之后,这卫急子做了太子,聘齐国君女宣姜作媳妇。千不该万不该,某混蛋使臣告诉老儿那宣姜是如何的肌肤赛雪、美貌若仙。呵呵,这老子可是一管自己不管儿子的主。一纸文书把儿子给支出了卫国,敲锣打鼓把媳妇宣姜给迎了回来。不过这媳妇可就从儿媳妇变成儿子他妈了。呵呵,老头还行,宣姜恁是给他折腾出俩儿子来,其中一个就这“姬寿”。

那宣姜自己有了儿子可就不管曾经未过门的丈夫死活了----太子只有一个,这位值得挪出来。老子也觉着不是味道,做了亏心事眼前总看着也心烦----得,这儿子干脆不要了。恰逢齐攻纪,请卫出兵,老儿命急子赴齐约期,半路上却派杀手干掉这儿子。没成想这事让姬寿给知道了。这对狗男女丧尽天良,可他们这儿子却是个有良心、有道义的君子。无可奈何,通知大哥(急子)跑吧!偏急子这混蛋不信,老老实实一定要去完成他爹给的任务。姬寿没办法,灌醉大哥,自己去完成这使命。杀手们只知领赏,可不认你谁是谁,姬寿算是完了。这卫急子倒也不是窝囊废,酒醒之后觉着不行----要死我死,不能让弟弟去死。紧赶慢赶,终于也送了一条命去。

*韩奇,陈世美之家将。这个就真是故事了,历史上并没这回事。打字打出来,主要是包黑子的《铡美案》、《秦香莲》天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这韩奇应该是个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了。当他看到香莲带着孩子的孤苦无辜状,宁愿自杀也不干那缺德灭口事。人物虽小,其行为不也感天动地吗?

关羽算不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