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中的三皈依是什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佛教里面三皈依的内容是什么?

三皈依是指皈依三宝 一皈依佛, 二皈依法, 三皈依僧。也可说为 一皈依觉,觉而不迷。二 皈依正,正而不邪。三 皈依净,净而不染。
第一皈依佛,释迦牟尼佛是悟道的觉者,为修行者的导师,皈依释迦牟尼佛,也就皈依了十方一切诸佛。
第二皈依法,佛为了度众生得解脱,设种种的次第法门,等於学校的学制一样,所谓人道守五戒、天道修十善、声闻修四谛、缘觉修十二因缘、菩萨修六波罗蜜。众生修习这些正法,做为人生的方向,便能离苦得乐,自在解脱。
第三皈依僧。依循正法修行的清净僧众是大众的榜样,所以应当皈依十方一切圣贤僧。再者,修行的路有很多,我们应当皈依一位善知识,接受他的教导,这样才不会走错路。
皈依乃佛教徒之基础入门。皈依为皈投或依靠之意,受到三宝的加持。三宝指佛、法、僧:佛为觉悟者,法为教义,僧为延续佛的慧命者。

扩展资料:

误区:
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
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蒜、葱、韭菜等荤菜(恶香)之品。依佛教戒律,受五戒后也不要求断肉食,乃至求受比丘、比丘尼戒后,尚可食用五净肉,如南传的泰国缅甸、藏传的西藏、蒙古等地。
或许是因为汉地授比丘、比丘尼戒时,同时授予菩萨戒,才有人们特别在意食肉问题以及相关误会。
佛教文化具有很多积极的意义:
第一,佛教即便实现了现代化的转型,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不会造成像西方宗教那样的严密组织,也不会装扮成一个救世主,它的最高境界是“自净其意”,是自己对自己心灵的改造,所以不会出现那种宗教的野心家。即便出现了,其本身已经违背了佛教固有的道理,很快就会被识破。
第二,佛教主张非暴力、和平、众生平等,特别是主张“业报自作自受”。许多理论把每个人自己的遭遇归结到外在的因素,比如说社会制度不公等等,缺乏对自身的拷问。但是,佛教理论很重要一点是,把一切的境遇归结为自身的因素,“因果自负”,这有利于心态平和、社会稳定、世界和谐。
第三,佛教文化对于提高国民基本素养,杜绝“杀、盗、淫、妄、酒”,消减“贪、嗔、痴、慢、疑”,改善社会风气,调节人际关系,增进民族团结,扩大国际交流都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积极作用。
第四,佛教文化在中国具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成为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许多优良传统的现实载体,浸润佛教文化是传承中国文化自身必不可少的环节。
第五,佛教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中国是佛教的第二故乡,各地区佛教的祖庭都在中国,他们的教徒终究要心向中国,对于增强中国的凝聚力、向心力、软实力都具有固本培元的基础作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三皈依

皈是回转,或是皈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意思为皈向或依靠之意,根据佛法说,众生在三界六道中轮回,在生日苦海中浮沉,无依无靠,甚为可怜,但唯有受到三宝的加持。

壹、什么叫做皈依  所谓皈依是归投依靠。皈依两字,从字面上解释,归是回转,或是归投,依是依靠,或是信赖。凡是回转依靠,或归投信赖的行为,都可称为归依。
  归依的真义,凡是不究竟不着实不可靠的信赖与信仰,均不得称为真皈依。
  实际上,归依的倾向,固应先由归依身外的三宝开始,归投三宝,依赖三宝的启发与指引,走向大涅槃城的解脱道。但当走进了涅槃(解脱)之城,自身的当下,也就是理体的三宝了。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由于业障的迷惑,所以不见佛性,我们归依三宝的目的,正是在于寻求佛性的显现。我们本来与佛一样,本来就与三宝同在,只缘迷失本性,流浪生死道中,不知回家之路,所以名为众生!我们若能即日开始,回归投向三宝的怀抱,实即浪子回头,步返原来的老家而已。
贰、什么叫做三宝  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
  为什么佛法僧称为宝?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有详细说明,有五百长者请问佛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
  佛陀告诸长者:「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
  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
  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
  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
  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
  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
  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
  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
  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
  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
  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
  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

叁、为何要归依三宝
  《善生经》云:「善生言:『世尊j何因缘故,受三归依?云何名为三归依?』『善男子!为破诸苦(谓生老病死等苦),断除烦恼(谓诸苦之因种),受于无上寂灭之乐(谓不生不死涅槃之乐),以是因缘,受三归依。』」
  云何三归依者—谓佛、法、僧。
  ┌佛者—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脱,无师独觉。
  ├法者—是坏烦恼因,真实解脱,正道解脱。
  └僧者—禀受坏烦恼因得正解脱,能如法受。
  肆、翻邪三归制意
  《涅槃经》云:「一切众生,怖畏生死四魔,故受三归。名一义异,或时说三为一,说一为三。诸佛境界,非二乘所知。」
  注:
  一、《多论》云:「如人获罪于王,投向他国,以求救护。众生亦尔,系属于魔,有生死过,归向三宝,魔无如之何。故知若受三归,得脱生死。」
  二、
  ┌烦恼魔者—贪、瞋、痴三毒,劫诸善法故。
  ├五阴魔者—色、受、想、行、识五阴,迁谢不停故。
  四魔┤
  ├死魔者—地水火风四大,喻如四山,从四面来,逼切报命故
  └天魔者—阻挠诸行者,令退道故。
  四皆恼害,不能自由,故名魔者。
三、说三为一者:  《多论》云:「佛亦是法,法亦是佛,僧亦是法,正是一法。但虽有一义,相有差别。」
  ┌佛宝—无师大智,一切功德。
  相别者┼法宝—尽谛(真理)涅槃。
  └僧宝—声闻学无学功德。
四、说一为三者  《涅槃经》云:「云何为一?佛告摩诃波阇波提憍昙弥,莫供养我,当供养僧。若供养僧,即得其足。汝随我语,则供养佛;为解脱故,则供养法;为受用故,则供养僧。」
伍、翻邪三归  大圣初成正觉,因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之戒,翻邪归正,以为入圣的根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行者,归宗进行,以为基础。三归的功用,正破三邪(外道邪师、邪法、邪众),济三途(地狱、饿鬼、畜生),接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出三有(欲界、色界、无色界)。佛法以此三归为本,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不同世间善法也。
  一、归依佛—佛陀秦言觉者,自觉觉他,故名为佛。归者,反还为义,反邪师,还事正师,故名归。依者,凭也,凭心灵觉,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也。故经云:「归依于佛者,终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天神也。」
  二、归依法—达磨秦言法,法者法则,有轨范使人理解任持自性(万法依于一定的轨则而行,如火车必依于自己的轨道,方能运行),佛所说,若事若理,可为心轨,故言法也。归者,反邪法,还修正法,故名归。依者凭佛所说法,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法者,终不更归依诸外道典籍也。」
  三、归依僧—僧伽秦言众,众者和合,出家三乘行者,心与佛所说事理之法合,故名为僧。归者,反九十五种邪行之侣,归心出家三乘正行之伴,故名为归。依者凭心出家三乘正行伴,得出三途及三界生死。故经云:「归依于僧者,永不复更归依其余诸外道也。」
陆、四种三宝为所归  现且分为两大类
  一、从事相上说,有住持三宝与化相三宝。
  二、从理体上说,有一体三宝与理体三宝。
  ┌佛宝—凡用玉琢、石刻、金铸、铜浇、泥塑、木雕、油
  │ 漆、墨画、绢绣、纸绘的佛像。
  所谓住持三宝┼法宝—凡是三藏(经、律、论)经典。
  └僧宝—凡是剃发染衣的比丘、比丘尼。
  因为佛入灭之后的佛教,端靠这一类的三宝,为之延续佛法的慧命,保持佛教的精神,传布佛教的教义,所以称为住持三宝。
  ┌佛宝—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道及入涅槃的阶段中,
  │ 释迦便是佛宝。
  所谓化相三宝┼法宝—佛当时向弟子们所说的种种教示,如四圣谛、八
  │ 正道、十二因缘等等的道理,便是法宝。
  └僧宝—当时随佛出家的凡圣弟子,便是僧宝。
  这是唯有佛陀住世应化之际才有的相状,所以称为化相三宝。
  ┌佛宝—佛有觉照之能。
  ┌佛宝┼法宝—能说法,于法自在,故有轨持之能。
  │ └僧宝—佛无违诤之过。
  所谓一体三宝 │ ┌佛宝—法的本体,具有能生诸佛之性。
  (即是于佛法─┼法宝┼法宝—法的本身,就有轨持的功能。
  僧三宝中,各 │ └僧宝—法法平等,互不相妨(和合之义)。
  各皆具三宝的 │ ┌佛宝—僧有观照之智者。
  功德) └僧宝┼法宝—僧有轨持之用者。
  └僧宝—僧为和合之体者。
  ┌从修证上说—凡夫皆以「惑、业、苦」而流转生死,若
  │ 能翻迷成悟,惑即成为般若,业即成为解
  │ 脱,苦即成为法身。
  │ ┌般若为佛宝。
  所谓理体三宝┤ ├解脱为法宝。
  │ └法身为僧宝。
  │ ┌佛宝—能观之理。
  └从理体(真如)上说┼法宝—所观之事。
  └僧宝—事理一如。
  注:凡夫所能见到的,只有事相的三宝,事相中的化相三宝,祇在佛陀住世时才有,佛灭之后,仅有住持三宝。然在三宝之中,虽以佛为最尊最贵,法为最高最胜,却以僧的地位最重最要。佛陀入灭之后,佛教的道场,要由僧宝来住持,佛教的经典,要由僧宝来保存,佛教的文化,要由僧宝来传播,佛教的信徒,要由僧宝来接引。因此,佛陀在世时,佛教以佛为轴心,佛陀入灭后,佛教则以僧宝为重心。僧人之中,固然有龙蛇混杂,我人归依,不妨择善而从,但于恭敬供养之心,则应一律平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等。佛经中说,虽是破戒比丘,仍足为人天之师,所以不得分别高低,更不得妄加批评。
柒、归依三宝的种类  共有五等:
  一、翻邪三归—最初进入佛门。
  二、五戒三归—信佛之后加受五戒。
  三、八戒三归—六斋日受持八关戒斋。
  四、十戒三归—沙弥(尼)受十戒。
  五、具足戒三归—比丘(尼)禀受大戒。
  因为,凡是受戒,必有三归。最初入佛门,固须三归。加受五戒、八戒、十戒,皆以三归为得戒而纳受戒体,式叉摩那戒,比丘、比丘尼戒,虽以羯磨法受戒,但在受戒之中,没有不行三归依的。另有受大乘菩萨戒者,在忏悔与发愿之前,也必先受三归。因此虽说三归不是戒,却是一切戒之根本(其实三归之中含有戒义)。
捌、归依三宝的仪式  在三归正范中,共有八个项目:
  一、敷座请师—由受归依者为师敷设法座,列供香花,灯烛整齐,再去礼请归依师升座。
  二、开导—开示三归依的意义。
  三、请圣—迎请十方三宝,证明受归,以及护法龙天,监坛护戒。
  四、忏悔—忏悔往昔业障,以求身口意的三业清净之后,纳授无杂、无染的三归戒体。
  五、受归—三归三结,并发三誓(断恶、修善、度众生)。
  六、发愿—发无上菩提之心,愿度一切众生。
  七、显益劝嘱—说明三归的功德殊胜,并嘱依教奉行。
  八、回向—将此受归的功德,回向给一切沈溺的众生,速脱生死,早生佛土。
  注:
  一、敷座—比丘不得站立为白衣说法,所以要敷座。
  二、开导—示知三宝的意义,所以要开导。
  三、请圣—归依师是代表三宝为人授归依,故应请圣。
  四、忏悔—为求重做人,故应忏除前愆。
  五、受归—三归(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三结(归依佛竟、归依法竟、归依僧竟)与三誓,是受归的重心,故为在所必行。
  六、发愿—三归共分三品
  ┌上品—发心自度度人。
  ├中品—只顾自己了生脱死。
  └下品—只求不堕三途而仍生在人天者。
  所以劝导发心,也是必要的。
  七、显益劝嘱—为了增益精进之心与坚固之志,故应显益劝嘱。
  八、回向—为了长养不自私的慈悲襟怀,功德回向一切众生,是必然的。
http://www.jcedu.org/fxzd/zgl/1034.htm

三皈依:

  一、皈依佛:我们皈依佛,向他学习与修学,以他为模范、为导师,这就是所谓的依靠了。此外,我们凡夫谁也靠不住,因为你今生做人,下一生可能做畜生,今生做畜生,来世可能做人,在六道轮回里转来转去,今生是好人,来世可能坠落,这样的人我们怎样依靠呢?所以唯有脱离六道轮回,大觉大悟的圣者--佛陀,才能做为我们的依怙。

  佛陀觉悟世间的真相,他的三业清净,没有过失,这就是他的清净处。另一方面,你我都有烦恼,谁都依靠不得,但是佛陀是个断除烦恼的圣者,所以我们要皈依他。佛陀有大慈大悲的精神,他誓愿度一切众生,他会以各种善巧方便来接引依靠他的学佛者,所以我们要依靠佛陀。依靠佛陀并不是依赖佛陀,不能象小孩子依赖母亲那样,我们皈依佛是以他为导师,亲近佛。我们要有生生世世见到佛的愿心,希望能够遇到佛陀。不只是凡夫要依靠佛陀,甚至于阿罗汉也要依靠佛陀;佛弟子中有很多阿罗汉,他们生生世世追随佛陀,因为阿罗汉证悟后深深的体验到解脱的自在,他们清楚的知道,唯有佛陀才是他们真正的皈依处。

  我们皈依佛后,应以佛陀为导师,向他学习,如见恩人般,生起恭敬之心而礼拜他。佛陀在生死轮回,还没觉悟的时候,所做之一切都是为了众生;佛陀无量劫努力不懈,修种种的难行、苦行都是为了度化众生;佛陀修行圆满,证得涅盘,不辞劳苦的为众生阐释佛法,把世间的真相告诉我们,使我们也能解脱生死,故佛陀对我们的恩重如山,情深似海;如此伟大的圣者,我们应该报答他的恩典。所以我们应该感恩知情,恭敬的心礼拜佛陀。礼拜佛陀并不是向他祈求什么,而是向佛陀表示崇高的敬意。

  二、皈依法:凡是能够消除烦恼,调伏咱们的心的道理,就是法。法的意思就是诡则,既是能够保持一定的状态,有一定的性质,都称为法。能够使我们解脱生死的道理,称为佛法。皈依法,就是皈依佛陀所觉悟、所演说的种种善巧的教法。在这些教法当中,有很多种类,例如:世间法、出世间法等,而皈依法的真正皈依处,是皈依涅盘清净的法,既是我们要皈向解脱者内心清凉、清净、不生不灭、无为之快乐的法。

  三、皈依僧:僧就是和合众的意思。奉行佛陀教法的佛陀出家弟子,这些实践佛法的出家弟子都称为僧,他们是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等。然而这里的皈依僧,真正的是指皈依圣贤僧,就是佛陀在世时,僧团中有很多证果的圣人,他们依据佛法修行,结果解脱证果,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榜样。看到圣贤僧,我们应该生起信心,努力修行,断除烦恼,于圣者一样解脱生死,证得涅盘。这些僧代表佛陀教法的实行,我们应该尊重皈向。佛、法、僧和称为三宝。

看看 慧灯之光



  • 三皈依的全文都有什么?
    答:三皈依是佛教中的基础信仰,是佛教徒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皈依佛意味着皈依佛陀,即归敬佛陀。佛陀是众生中的觉悟者,是众生学习的榜样。皈依佛的目的是为了寻求解脱,追求涅槃的境地。佛陀教导众生如何修行,如何消除烦恼,达到心灵的平静和清净。皈依法意味着皈依佛法,即归敬佛所说的法。法是佛陀对...
  • 三皈依分别指什么?
    答:坚守三皈,远离邪道,意味着我们承诺自此以后,坚决不与天魔外道、邪神邪教有所往来,只一心向佛、法、僧三宝寻求智慧与指引。佛是师,法是教,僧是导,每一项皈依都是一次深刻的自我承诺,从今日开始,直至生命终了,我们将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修行之路前进。以上是对佛教三皈依的浅析,希望能帮助您开启...
  • 三皈依佛经是什么意思
    答:三皈依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是归投依靠的意思。皈依佛是依靠佛陀的指示而得入正道;皈依法是依靠佛教教义而求得真理;皈依僧是依靠僧团的引导而正信佛教。佛为大医王,法是无上药,僧是看护者,我是重病人,因而要归投依靠佛、法、僧三宝。
  • 什么是三皈五戒?
    答:三皈五戒的含义如下:1、三皈: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2、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为不淫戒)、不妄语、不饮酒。三皈五戒是佛陀所制的戒律,目的是为了教导弟子如律受持,是约束心身,断恶行善的灵丹妙药。
  • 佛教术语 三皈依 是什么含义?
    答:那叫皈依三宝,一般理解三宝指佛宝、法宝、僧宝。 佛宝,指彻悟诸法实相,而能教导他人的教主,泛指一切诸佛。平日所见的佛象,因象征佛宝住持于世,而应受行者敬仰。但不可以为佛像就是佛宝。 法宝,指诸佛为教导众生,使其脱离苦海而宣说的教法。平日所见的经书,因象征法宝住持于世,而应受...
  • 请问下放生时的三皈依文内容是什么?
    答:三皈依是佛教中的基本教义之一,代表了对于佛法、佛陀和僧团的归属感和信仰。在放生这一佛教仪式中,念诵三皈依文具有特殊的意义。皈依佛意味着信奉佛陀为榜样,遵循佛法,修持佛道。佛陀是众生的慈悲导师,通过他的教导,人们可以了解生命的真谛和摆脱痛苦的途径。在放生时皈依佛,表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
  • 三皈五戒三皈
    答:在广东省清远市的御金街少林禅院中,三皈五戒的内涵主要围绕佛、法、僧三宝展开。三皈,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象征着信仰者的转向与依靠。只有接受了三皈依的教义,一个人才能正式成为佛教的信徒,成为佛门的弟子,以佛法僧为师。佛,被誉为天中之天、圣中之圣,是三界的导师和众生的慈父。其...
  • 皈依三宝是什么意思
    答:佛教皈依三宝是指佛宝、法宝、僧宝。佛教皈依三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基本介绍:三皈依是皈依佛、法、僧。受了三皈依,才算是佛教徒。虽研习佛教,若不皈依三宝,仍不为佛教徒。学佛之入门,以受三皈依为根本。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经皈依三宝品》中,如来答弥勒菩萨问:“若欲求于阿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