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出在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及其所种植的农作物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5-05-20
列举出在这个时期我国长江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及其所种植的农作物

黄河流域
半坡人
种植粟
长江流域
河姆渡人
种植稻

长江 水稻 黄河粟

黄河流域 半坡人 种植粟 长江流域 河姆渡人 种植稻

在这个时期,我国长江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河姆渡居民,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而在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典型代表是半坡居民,他们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粟。

新石器时代,在黄河,长江流域产生过很多原始文化。例如,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等等。这些文化也造就了原始农作物。
中国大约在前1万年就已进入新石器时代。由于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区别,大致分为三大经济文化区:
1.旱地农业经济文化区,包括黄河中下游、辽河和海河流域等地,这里是粟、黍等旱作农业起源地,很早就饲养猪、狗,以后又养牛、羊等。有大地湾遗址、上山遗址,半坡遗址和大汶口遗址等。
2.水田农业经济文化区,主要为长江中下游。岭南地区农业则一直不发达,渔猎采集经济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可划为一个亚区。本区很早就种植水稻,是稻作农业的重要起源地。早期饲养猪、狗,以后陆续养水牛和羊。有河姆渡遗址,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遗址,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浙江余杭良渚遗址等。距今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物中发现水稻遗存,证明了长江下游及其附近地区是中国也是世界水稻栽培的起源中心。 [1]
3.狩猎采集经济文化区,包括长城以北的东北大部、内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积大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这个区域除个别地方外基本上没有农业,细石器特别发达而很少磨制石器,陶器也不甚发达。
以下是延伸内容:

时期划分
上述除第③区因考古工作不够深入难以分期外,前两区大致可分为3期:
早期
以甘肃 大地湾遗址最为久远(60000-4800年),早期距今13000~7000年前,可分为前后2段,前段距今12000年~9000年,、以河北徐水南庄头、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为代表。加工石器出现简单的磨制,能够制作简单烧成温度较低的陶器。在南方,主要表现为洞穴遗址和贝丘遗址,主要以打制石器和细石器为主,开始使用磨制石器。江西万年仙人洞及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大米粒,但是否为经过人工培育的水稻,学术界仍然存有争议,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水稻起源的重要地区。后段是距今约9000~7000年,主要以内蒙古赤峰兴隆洼、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郑裴李岗等磨制石器有了很大发展,陶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种类较多,以红陶为主,陶色多不纯正,陶质较粗疏。原始农业和畜牧业获得初步发展。
中期
中期距今约7500~5000年,可分为前后两期。河姆渡文化、北辛文化、半坡文化、前大溪文化为代表,后期以仰韶文化、马家浜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为代表。磨制石器种类丰富,制作精美,制陶技术显著进步,出现慢轮修整口沿的技术,农业和畜牧业获得高度发展,长江流域已进入到灌溉农业阶段,而且猪已经成为一种主要家畜。人口聚落不断增多扩大,开始出现一些中心聚落和大规模的公共墓地,反映出社会组织向心凝聚平等的特点。
晚期
晚期距今约5000~4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以山东历城龙山镇城子崖、山东日照两城镇、河南洛阳王湾、山西襄汾陶寺、甘肃临兆马家窑、湖北京山屈家岭湖北天门石家河、浙江余杭良渚遗址为代表。制陶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陶器以灰、黑陶为主,轮制法得到普及。石器磨制精致,器型变小。农业和畜牧业高度发展,人口急剧增加,社会复杂度成都不断提高,出现了原始城堡、城垣和大型建筑,有了阶级、贫富分化,人类社会向国家文明时代迈进。

小麦

  • 描写长江黄河的句子
    描写长江黄河的句子 1、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儿女母亲河。虽然你会发怒,有时让人们痛失家园,但是...我这个从未见过黄河的孩子也要对心中的它说一声:我爱你,黄河! 3、黄河是中国的第二大河,拥有丰富的...元代诗人萨都剌在《过古黄河堤》中就写道:“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 关于黄河的历史资料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 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
  • 游牧民族南下的时候做了什么,为何这时期的黄河决口最少?
    大致在新石器时期开始,黄河就一直从今天的河北平原注入大海,因为当时两岸未建设堤防,所以河道的流向极不稳定,一般称之为漫流。由于河道的不稳定,经常导致河流决堤,并淹没周边的村庄。在战国之前曾经出现过三条黄河故道,分别见于《尚书·禹贡》、《山海经》与《汉书·地理志》中。这三本文献中所记载...
  • 黄河凌汛时期,是什么时候
    黄河凌汛时期一般出现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交替之际,大致在每年的12月和次年的3月。在这个时期,黄河水面因气温下降而结冰,冰凌随河水流动而移动。当冰凌堆积并阻塞河道时,河水水位便会上升,形成凌汛。这一现象对黄河的安全运行以及沿岸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构成影响。黄河凌汛的具体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
  • 历史上黄河流域都发生过哪些战争
    这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之一,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最为著名的一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在长江流域进行的大规模江河作战,标志着中国军事政治中心不再限于黄河流域。孙刘联军最后以火攻大破曹军,曹操北回,孙、刘各自夺去荆州的一部分,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3.长平之战 ...
  • 长江历史
    今长江的形成发在距今1.4亿年前的侏罗纪时的燕山运动,在长江游形成了唐古拉山脉,青藏高原缓缓抬高,形成许多高山深谷、洼地和裂谷。长江中下游大别山和川鄂间巫山等山脉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进一步向西部退缩。距今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四川盆地缓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断发展,云梦、洞庭盆地继续...
  • 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吗?要详细资料!
    不是,黄河才是中国的母亲河。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6397km,比黄河(5464km)长800余公里,在世界...
  • 黄河和长江名字的由来知道吗?
    古人有云:“黄河清,天下平”,期盼着经过不懈的努力,黄河能够恢复清澈,届时“黄河”这个名称也将被新的名字所取代。2. 长江:古时候,长江被称为“江”,亦有大江之称。自六朝时期起,人们普遍称之为“长江”。在近代,一些国家将整个长江流域称为扬子江。长江的各个河段拥有不少于30个不同的...
  • 中国早期农业是怎样发展的这一时期的历史遗存又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中国早期农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从采集和狩猎经济转向农耕经济,出现了定居生活和农业生产。以下是关于中国早期农业发展和相关历史遗存特点的一些概述:农业起源:中国早期农业起源于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种植粟、黍等谷物,驯养猪、狗、牛等家畜。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早期...
  • 为什么黄河有汛期长江没有
    然而,汛期并不等同于水灾,尽管水灾往往发生在汛期。河流径流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条件。我国河流的补给来源多种多样,包括雨水、冰雪融水、地下水等,其中雨水补给是最主要的。有些河流在冰雪融水的影响下会形成春汛,但通常不会造成灾害。长江和黄河作为我国的两大河流,它们都有自己的汛期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