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辽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关羽官渡之战刺颜良于马下哪个比较厉害?为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张辽在曹操远征乌桓的前哨战--白狼山之战中,作为曹操的前锋,指挥精锐的虎豹骑骑兵与乌桓骑兵作战,并在最终的战斗中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及十几名乌桓颇有声望的王,大败乌桓人,前后击杀及俘虏了近20万人。关羽在曹操与袁绍发生的官渡之战的前哨战--白马之战中,作为曹操的前锋,冲向围攻白马的袁绍大将颜良,关羽望见了颜良的麾盖,冲向主将颜良,一举刺死颜良,斩了颜良的首级,袁军也因此大败。张辽与关羽都有阵斩敌方主将的战绩,如何评判张辽与关羽,孰强孰弱,谁更厉害呢?

1、比较两场战争的性质首先得比较两人进行的两场战争的情况,白狼山之战是曹操远征乌桓的一场关健性战役,曹操在北征乌桓的战争中,是采取了麻痹别人、出其不意、轻装上阵、攻其不备的谋略,曹操假意因为天气原因做出撤军的假象,然后率领轻骑兵另辟蹊径,出其不意从乌桓人想不到的道路突袭。当乌桓人发现曹操大军时,双方相距也就是只有两百里路,乌桓虽然仓促应战,多少还有些准备时间。而白马之战是曹操在官渡之战前发生的一场重要的突袭战,曹操以声东击西、出其不意,假意攻打延津,然后突然调转马头攻打白色的颜良,当颜良发现曹操大军的前锋时,两军相距只有十几里路,颜良能够做出反应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二十分钟左右,颜良在前后受敌、措手不及的情况,被关羽一战砍了首级。

也就是说,关羽的白马之战比张辽的白狼山之战,留给敌人的时间更短,所以取得胜利的客观条件也就越强,关羽与张辽的强弱与战争的客观条件成反比,理论上是张辽取胜的难度更大。2、比较两场战争的规模从战后的俘虏情况看,白狼山之战的规模更大,乌桓方面光是被俘虏就有20万人,可见乌桓人参战人数至少是20万人,而曹操军队参战的主要是虎豹骑骑兵及其他轻骑兵,因为曹操是轻装上阵,重装步兵走的慢,还在后面行进,曹操参战的军队人数估计只有一万人,这已经是曹操能够养得起骑兵数量的极限了。而白马之战,颜良作为袁绍大军的前锋,用来攻打曹操这边的东郡太守刘延,刘延只有三千人,从刘延向曹操求援来看,颜良率领的大军肯定不止三千人,能够包围刘延至少也有一万人。

曹操通过声东击西亲率大军前往白马攻打颜良时,关羽和张辽作为前锋率先进攻,这部分前锋人数一般只有三四千人,而曹操率领大军还在后面,所以曹操方参与白马之战的主要就是关羽和张辽的前锋,再加刘延原来的三千人,曹军参与白马之战的总人数约有七千人。白狼山之战,张辽所部一万人应战乌桓大军20万人,白狼山之战敌我双方人数对比是20:1,而白马之战,关羽所部四千人+刘延部三千人合计七千人应战颜良的一万人,白马之战敌我双方人数对比是10:7。所以白狼山之战更难打,因为人数处于绝对的劣势。

3、比较两场战争参与的将领白狼山之战曹操方面几乎是精锐尽出,除了作为前锋领军的张辽外,还有徐晃、张郃、曹纯、韩浩、史涣、鲜于辅、阎柔等将领,都是曹军名将,他们的对手是乌桓单于蹋顿以及乌桓中有声望的王。白马之战曹操方面参与的将领有关羽、张辽、刘延,张辽可是同时参与了白狼山之战和白马之战,白马之战在前,白狼山之战在后,他们的对手只有颜良,虽然有记载说淳于琼和郭图也参与这场战争,但记载很少。白狼山之战曹操方的名将明显很多,而白马之战就很少,所以白狼山之战曹操有将领优势。

4、比较张辽与关羽在战场上的表现白狼山之战是一场遭遇战,曹操的一万骑兵遇到了乌桓的20万骑兵,但乌桓的20万大军还没有形成阵型,由于敌我双方兵力悬殊,曹操手下有些将领畏战,而张辽亲自向曹操请战,趁对方没有排成阵型,应该赶紧进攻,曹操听从了张辽的意见。于是双方骑兵大会战,曹军骑兵全是精锐的虎豹骑骑兵,身经百战,富有作战经验,而且参与的将领很多,没有直接证据表明是张辽亲手在战场杀了乌桓单于蹋顿,因为这场战争是张辽指挥的,所以这个功劳也可以记在张辽身上。至少张辽在白狼山之战的具体表现就不得而知,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从张辽一贯的勇武来说,张辽至少是冲在前面的,况且徐晃、张郃等将也不会示弱。因为也有记载是说曹纯的虎豹骑俘虏了蹋顿,然后才斩首的,也有可能蹋顿是死于乱军之中的,三国死于乱军之中的名将不少,有文丑、夏侯渊等。

所以张辽斩蹋顿很大可能就是领导之功,而不是亲手斩杀的。但你看关羽的白马之战就不一样了,史书明确记载了关羽亲手斩杀了颜良,《三国志关羽传》明确记载了关羽亲手斩杀颜良: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剌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这可是冷兵器时代,千军万军混战中,史书明确记载了单人单骑独斩敌方主帅的行为,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勇猛,也是三国之中唯一有证据表明是亲手阵斩,关羽斩颜良的含金量非常高,这也是关羽被称为“万人敌”、“熊虎之将”的直接证据。所以论个人勇武,关羽在白马之战的表现远胜张辽在白狼山之战的表现。

如果要通过两场战争,来比较两位武将谁更厉害,似乎有些片面,但可以这么说,张辽在白狼山之战面对的困难比关羽在白马之战中遇到的困难大得多,但是关羽的个人勇武远胜张辽。



  • 曹操白狼山之战阵斩踏顿的是谁
    答:白狼山之战阵斩踏顿的是张辽。白狼山之战指的是在东汉末年(公元207年),曹操为消灭北方乌桓势力和袁氏残余势力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它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因为在曹操的主力军队尚未到达白狼山战场情况下,临时持麾的张辽已经击败了乌桓军队,并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战后乌桓的领地则被摧毁,势力被逐渐...
  • 三国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的是谁
    答:三国白狼山之战阵斩蹋顿的是张辽。张辽(169-222年),字文远,雁门马邑(今山西朔州市)人。汉末三国时期曹魏名将。马邑之谋发起者聂壹的后人。起初,担任雁门郡吏。又先后跟随丁原、何进、董卓、吕布,恪尽职守,历尽坎坷。吕布败亡后,张辽归属曹操。曾洞察人心而劝降昌豨。攻袁氏而转战河北。在...
  • 白狼山之战谁斩杀首领
    答:张辽作为曹操的部将,在这场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勇猛善战,智勇双全,最终成功斩杀了乌桓首领蹋顿。这一行动不仅削弱了乌桓的军事实力,也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重要基础。张辽的英勇表现也得到了曹操的高度赞赏和重用,成为后来曹魏政权的重要将领之一。白狼山之战的胜利对曹操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
  • 阵斩蹋顿的是谁
    答:阵斩蹋顿的是张辽。正史中张辽其实强悍无比,白狼山之战临阵斩杀乌桓单于蹋顿几乎可与关羽斩杀颜良相提并论。这个相当不简单,当时敌强我弱,曹操的主力还没赶到,虽然此战有虎豹骑的功劳,但是张辽能阵斩蹋顿足见其勇。张辽可能是三国时期唯一一个令一方政权闻之色变、如履薄冰的将领了,从这个意义上...
  • 白狼山战役中,谁将乌桓首领蹋顿斩于马下
    答:张辽,字文远,雁门马邑人,聂壹的后人,是三国时期曹魏名将。在白狼山之战前,张辽在曹军中算不得头几号人物,但是当其他人都劝曹操撤军的时候,张辽却主动请战。张辽率领曹军的精锐骑兵,其中还有曹操最引以为傲的虎豹骑,与仓忙集合的数万乌桓骑兵于狭窄的白狼山展开血战,张辽一马当先,阵斩蹋顿单于...
  • 白狼山之战中张辽的表现怎么样?是如何斩杀单于蹋顿的
    答:曹操打败袁绍之后,袁绍的儿子袁尚逃往匈奴,与单于联合在一起,曹操征讨袁尚,在柳城与敌军相遇,张辽力劝曹操出击,斗志高昂,曹操同意了,张辽率兵出击,取得大胜,一战斩杀了单于蹋顿,这就是汉末三国历史上著名“白狼山之战”。张辽能斩单于蹋顿,一个人帮了大忙,他提出一个计策,被曹操采纳,如果没...
  • ​张辽有何本事,为何能让关羽都心甘情愿下跪?
    答: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为后世人所敬仰而模仿,关羽与张辽之交也是一桩美谈,可谓是“君子之交”。而张辽一生的战绩如下:首先——白狼山之战,张辽虽然早些年经常跟随曹操出征,没有什么单独领兵的机会,但是对于曹操的贡献还是不少的,不仅参与过官渡之战,而且对于曹操一统北方的时候...
  • 斩杀蹋顿单于的是谁
    答:在白狼山之战中,斩杀蹋顿单于的是张辽。白狼山之战是东汉末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曹操和乌桓之间。在这场战役中,曹操派遣了张辽等将领担任先锋,与乌桓军队进行决战。最终,曹操以少胜多,成功地击败了乌桓军队,取得了胜利。在这场战役中,张辽率领的先锋部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运用智谋和勇气,在...
  • 阵斩蹋顿的是谁
    答:阵斩蹋顿的是曹操。蹋顿是东汉末年的辽西乌桓首领,与袁绍勾结,多次骚扰汉朝边境。公元207年,曹操为了彻底解决北方的边患,决定亲自北征乌桓。在这场战役中,曹操采用了田畴的计策,轻装简行,直取乌桓的老巢柳城。蹋顿得知消息后,急忙率领数万骑兵迎战。然而,在白狼山之战中,蹋顿被张辽突袭,阵斩于...
  • 乌桓国白狼山之战
    答: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战后,袁绍实力大减,其子投奔乌桓,引发了曹操与乌桓的冲突。207年,曹操计划经滨海道攻打辽西蹋顿的柳城,却因大雨被迫改变计划。他请来“地理通”田畴,从河北喜峰口至冷口的“卢龙塞”找到一条秘径。同年7月,曹操制造假象,称因路不通已撤军,乌桓人信以为真,放松警惕。曹操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