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子汽水 | 我开的不是香槟,是饮料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波子汽水也叫弹珠汽水,外形像葫芦。瓶口与瓶颈处有玻璃珠,瓶口有一圈塑胶环,用来卡住玻璃珠。

玻璃珠因为瓶内二氧化碳的压力顶住瓶口,密封汽水。

瓶颈两侧内凹,弹珠落下时会在上半部滚来滚去,而不会掉进下半部。

因为是碳酸饮料,玻璃珠掉下的一瞬间会有汽水喷出,这就是为什么图中的水平面变低。

网友说可以先旋转蓝色塑料盖,让玻璃珠掉下去,避免饮料喷出,但是我更享受这种开香槟的姿势,科科。

仰头要喝时,弹珠会卡住瓶口。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是用吸管喝,高明的饮者则用舌尖顶住弹珠畅饮。

也可以用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的姿势,或者取出玻璃珠。

每次喝完都喜欢把弹珠收集起来,虽然不能召唤神龙,但是很享受这个过程,科科。

十九世纪初,汽水在英国盛行。最早的碳酸汽水都是现做现卖的,因为放久了容易没汽,人们改用玻璃瓶灌装碳酸饮料,并以软木封口。

然而,由于软木封口的成本太高,汽水厂商都为了容器问题大伤脑筋,直到1872年,英国人Hiram Codd发明了用机器灌装、玻璃珠封口的科德瓶(Codd Bottle)。

在操作时,先往瓶内注入调味剂,然后在瓶口向上的情况下将碳酸水一口气注入,并在液体充满的瞬间将瓶子倒置,这样玻璃珠就会掉落到瓶口。

因为瓶子内部压力比较大,玻璃珠受到气体压力的作用就能封住瓶口。

贩卖波子汽水的店家那里通常都会有特殊的开瓶器,用来将玻璃珠压入瓶内。以前的开瓶器多为铁制,用绳子挂在店门口,立买立喝,空瓶大多留在店内以供回收。

后来每瓶都附有塑胶开瓶器,并用收缩膜包住瓶口,一方面防止弹珠被污染,一方面也能让顾客带回家。

1884年,波子汽水由苏格兰移民Alexander传入日本,大阪市的「大阪德永玻璃制造所」老板德永玉吉被这种瓶子深深吸引,并决心在本土制造科德瓶,翌年他便埋头研究,五年后终于达成了量产化目标。

然而,正当此时,美国发明了用瓶盖密封瓶子的方式,日本主流的碳酸饮料瓶也都采用了瓶盖式,而用玻璃珠封口的方式就成了“ラムネ”专用。

1892年,William Painter发明了皇冠盖(Crown Cap),因为这种封口方式更经济简便,以玻璃珠封口的科德瓶就渐渐被取代了。

现在有些波子汽水的瓶身已改成了摔不碎又轻便的宝特瓶(PET)。

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口味的波子汽水,除了原来的青柠和柠檬口味,还有香瓜、草莓、橘子、荔枝、桃子、蓝色夏威夷,以及腌西瓜、咖喱、烤章鱼、辣白菜、玉米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