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的赏析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扩展资料
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2、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3、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
4、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杨花,柳絮。
5、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6、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7、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
8、与:给。
9、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诗句的意思: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
注:“风”字亦作“君”
1,借明月以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
2,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两句抒情,点出诗歌主旨。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

这两句诗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她;三是说,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扩展资料

唐代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为: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

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龙标地方偏远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暖的月亮,希望它能随着风一直陪着您到夜郎以西。

注释:

1、王昌龄:唐代诗人,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

2、左迁:贬官,降职。古人尊右卑左,因此把降职称为左迁。

3、龙标:古地名,唐朝置县,属巫洲,治所在今湖南怀化黔阳县。

4、杨花落尽:一作“扬州花落”。杨花,柳絮。

5、子规:即杜鹃鸟,又称布谷鸟,相传其啼声哀婉凄切,甚至啼血。

6、龙标:诗中指王昌龄,古人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

7、五溪:一说是雄溪、满溪、潕溪、酉溪、辰溪的总称,在今贵州东部湖南西部。

8、与:给。

9、夜郎:汉代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曾在今贵州西部、北部和云南东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区建立过政权,称为夜郎。唐代在今贵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设过夜郎县。这里指湖南的夜郎,李白当时在东南,所以说“随风直到夜郎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思念和祝福。

望采纳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表达了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思念和祝福。
望采纳谢谢

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出自唐代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
  这首七绝,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王昌龄的,题为《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贵州省锦屏县隆里乡)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

  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这是一首短短四句的抒情短章,感情的分量却相当沉重。

  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杨花即柳絮。子规是杜鹃鸟的别名,相传这种鸟是蜀王杜宇的精魂所化,鸣声异常凄切动人。龙标在这里指王昌龄,以官名作为称呼是唐以来文人中的一种风气。五溪为湘黔交界处的辰溪、酉溪、巫溪、武溪、沅溪;在唐代,这一带还被看作荒僻边远的不毛之地,也正是王昌龄要去的贬所。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张本。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此时此地的情怀。“风”字亦作“君”。这里所谓“夜郎”并不是指汉代的夜郎国,而是指隋代的夜郎县,其地当在今湖南辰溪一带(见《舆地纪胜》卷七十一);而龙标恰恰在辰溪以西,所以才有“直到夜郎西”的说法。句中“愁心”二字也是蕴藏着丰富的内容,值得细细玩味。诗人为什么满怀愁思呢?不妨说,这里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也有热诚的关怀。

  王昌龄贬官前为江宁丞,去龙标是由江宁溯江而上的;远在扬州、行止不定的诗人自然无法与老友当面话别,只好把一片深情托付给千里明月,向老友遥致思念之忧了。

  借明月以抒发了思念家乡怀念朋友的感情,这种联想和表现手法在李白以前的诗作中便不止一次地出现过。鲍照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汤惠休《怨诗行》:“明月照高楼,含君千里光。”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中也有“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句。但拿它们和李白这两句诗相比,李诗可以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前代诗人还只是在看到明月之后联想到异地的亲友或进而想托明月寄去自己的一片深情,而李白在这里不仅要托月寄情,而且要让明月作为自己的替身,伴随着不幸的友人一直去到那夜郎以西边远荒凉的所在。

  中国古诗的体裁至唐代而大备。作为一代宗匠的李白,无论对于哪种体裁,用起来无不得心应手、挥洒自如;不过其中尤以歌行和七绝的精湛成就为后人所津津乐道。在李白集中,题材是怀人赠别而体裁又是七绝的多达数十首,但绝无一首构思或表现方法雷同。“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峨眉山月歌》)用“赋”,“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用“比”,“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寓情于景,“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哭晁衡卿》)情景交融。不管用哪种手法,都能真切而生动地传达出作者对朋友的一片赤诚,使人回味无穷;而本篇则以想象的驰骋和构思的别致在同类诗篇中独具一格。诗人匠心独运和技巧之娴熟,于此也可窥见一斑。

  • 以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名句赏析。
    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是寄情于景,对诗友进行由衷的劝勉和宽慰。意思是,我将自己对你的一片情思寄与明月,希望这千里共有的明月光带着我的思念随你直到你远谪的偏远之地,聊慰你孤寂的身影。句中“愁心”二字既有对老友遭遇的深刻忧虑,也有对当时现实的愤慨不平,有恳切的思念...
  •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诗意是什么?
    答:《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而作的抒发感愤、寄以慰藉的一首七绝。全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王昌龄怀才不遇的惋惜与同情之意。《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释义:在杨花落完子规...
  • 从修辞角度赏析“我寄愁心月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答:运用了拟人修辞方法,诗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赋予了月亮以人的感情色彩,将月亮人格化了,将自己心中的愁思寄托给明月,满含深情的明月照耀友人,一直陪伴他到偏远的夜郎。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关切和思念。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赏析其表达效果
    答:拟人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赏析
    答:这首诗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南国的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这起首二句看似平淡,实际却包含着比较丰富的内容,起到多方面的作用:它既写了时令,也写了气氛,既点明题目,又为下二句抒情做铺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句紧承上文,集中抒写了诗人...
  •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的简要赏析
    答:因首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现。《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作者:李白 年代:唐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 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
  • 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中的月亮的妙用
    答:而自己却只能“随风直到夜郎西”。另外,赏析一首诗还要关注诗人写这首诗的背景,这首诗写于李白被贬谪至夜郎郡时。李白用明月写出对家乡思念的同时,还有对被贬的无奈与哀愁。总之,明月的运用都突出了一个“愁”字。非复制,纯手打,个人观点,希望LZ参考。
  •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有哪三层意思
    答: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有以下三层意思:一,表达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二,表达作者对怀才不遇遭遇贬谪的友人的同情;三,表达诗人对当权者的不满与无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出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是李白为好友王昌龄贬官...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此句中直的妙处是什么?
    答:一、全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二、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三、赏析:它一开头便择取两种富有地方特征的事物,描绘出...
  •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是什么意思?
    答: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原文:《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译文:在杨花落完,子规啼鸣的时候,听说你路过五溪。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风一直陪着你到夜郎以西。注释: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