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的历史?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揭阳的历史沿革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广东省最古老的县份之一,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其历史悠久,境内榕江流域地区曾是古粤东、闽南的区域中心和潮汕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隶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 遣任嚣、赵佗,攻取陆梁地,置桂林、象、南海三郡,并派兵戍守五岭。南海郡辖揭阳等六县。揭阳县因揭阳岭而得名。汉武帝元鼎六年(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九年(公元331年) ,分南海郡立东官郡,揭阳属之。东晋安帝义熙九年(公元413年) ,分东官郡,以原揭阳县地立为义安郡。辖五县:海阳(今揭阳县地属之)、潮阳、绥安、海宁、义招。以后几经复废,至北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 南宋末年,因逃避战乱,十几万福建的莆田人移民到潮州、汕头一带。明代揭阳属潮州府。清代揭阳属惠潮嘉道潮州府。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65年7月19日,由汕头专区揭阳县划出西北部13个公社(镇),陆丰县划出2个公社,设立揭西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西部境地而得名揭西,县政府驻河婆镇,属汕头专区管辖。1975年,又从普宁县划出贡山、湖西、四乡三个大队归属揭西县,属汕头专区管辖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地级揭阳市 ,揭西县划属揭阳市管辖。原揭阳县其中15个镇,设立揭东县,因县地大部为原揭阳县东部境地而得名揭东,县城设在曲溪街道办事处,属揭阳市管辖。2012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揭阳市揭东区,2013年3月2日正式挂牌办公,区人民政府驻地曲溪街道。揭阳市现辖榕城区、揭东区、揭西县、惠来县,代管普宁市(县级市)。

丁日昌

又名丁禹生、丁雨生、丁持静。1823年7月8日生于广东省丰顺 县汤坑乡。除任政在外,未显贵时及晚年常住揭阳。贡生出身。清 咸丰九年(1859)任江西万安知县,翌年任吉安府邑庐陵县令。不 久入曾国藩幕府。同治二年(1863)被李鸿章从广东调到上海后, 介绍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筹办军事工厂。后授苏淞太兵备道,协 办洋务。旋升两淮盐运使、苏淞布政使、七年任江苏巡抚,光绪元 年任福建巡抚,兼督船政。二年,曾到过台湾,促进台湾的经济、交 通和文化的发展。六年会办南洋海防,节度水师;并任兼理各国事 务大臣。八年因病卒于揭阳。

  

任江苏布政使时,首创轮船航运事业;在办理天津教案时,主 张自强和抵御外侮。在闽任政期间,从福州船政局选送35名优等生 赴欧留学。此外,他领导建设电报线路,筹办矿务和铁路,制订《 海难救护章程》,整顿吏治,惩办贪官,安排人员翻译出版西方书 籍,推行变封建主义经济为资本主义经济的洋务运动。他在持静斋 中藏书达6万多卷,其中不乏宋刻元刊,与李盛锋、朱学勤齐名,史 称三大藏书家,有《持静斋书目》5 卷传世。主要著述有《丁禹生 政书》36卷,《抚吴公犊》50卷,《百兰山馆诗集》5 卷和《百兰 山馆政书》14卷等。
郭之奇(1607—1662),字仲常、菽子,号正夫、玉溪,明朝揭阳县城人。幼即聪慧好学,11岁中秀才,天启7年举人,次年(崇祯元年,1628)进士。以不曲徇权相温体仁、周延儒意,告假回乡。逢海盗袭县城,捐资募壮士,协同县兵击退之,城得保。崇祯6年返京,任礼部主事,提督四译馆(一作会同馆)。升员外郎,主试河南,转郎中。崇祯14年起,先后以佥事、参议、副使衔任福建提学使,整肃学政,杜绝请托,即南安伯郑芝龙求将其子成功由诸生擢置高等,亦不予允准。此时又摄兵备道、按察使司事,抑豪强,平冤狱。曾亲督军于闽清平定尤溪贼,再于邵武肃清流寇,使闽南得以安定。

崇祯17年,李自成破北京,帝自缢,明亡,从此,一心意效忠南明。福王立于南京(年号弘光),被任为詹事。时国库空虚,捐银千两济困。弘光亡后,唐王立于福州(年号隆武)。受郑芝龙排斥,回揭阳家居,仍不忘效忠明室,再罄家产,捐银500两充国用(其父及弟同时各捐500两)。

隆武亡后,桂王立于肇庆(清顺治4年,1647年号永历),任礼部右侍郎。此后一直效忠永历政权,跋涉辗转于两广之雷州、廉州、钦州、梧州、南宁,再入云南。官至少保、兼吏、礼部尚书。永历15年(1661)在交距(今越南)被执,解送桂林,拒降,于次年慷慨就义。

正确的说法是:(近)揭阳县(相对于秦汉所建古揭阳县而言)建于北宋宣和三年(1121),南宋绍兴二年(1132)撤消,八年(1138)恢复,十一年(1341)移治,直至1991年底由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这个提法,是各个版本的潮州、揭阳地方志所提供的。事实上,为了应对方腊起义,当年全国边远地区建立的新县一大批,揭阳是其中一个罢了。府县志都有相关记载,如《(乾隆)揭阳县志·事纪》:“宣和三年辛丑初,设揭阳县”,“绍兴二年壬子废揭阳县入海阳”,“十年庚申复设揭阳县”。关于“宣和三年辛丑初”设揭阳县,有一“铁证”,那就是潮阳东山白牛岩卓锡寺左现存的一处宣和四年的摩崖石刻。其文云:
清源陈康年季昌,揭阳张希傅作霖、希孟醇夫,番禺郑员仲周,程江叶廷俊公郑,长乐张书仲审言,潮阳黄与棣绍耿,宣和壬寅季春二日,同诣辟牛岩谒颠师,缅怀昔日韩公曾造其庐,徘徊孤寂而还。

这是唯一可证宣和四年之前揭阳已经建县的金石文字,弥足珍贵。里面写到的两个揭阳人,即张希傅和张希孟(是不是兄弟不得而知),其中张希傅明、清府、县志都没有载明他的里籍,唯载其为宣和六年(1124)第四甲进士。阮元《广东通志》载为海阳人。有学者以为是“误为”,其实不然。因为张氏也许是今庵埠一带的人(明嘉靖中以前属揭阳),乃至阮元修省志时,其籍已归海阳(今潮安)所以记其为海阳人就不算“误为”。至于诸府志不载其里籍,当因其中式时为揭阳人,编志时已改为海阳,“不好说”的缘故。

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潮汕文化发祥地,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地方。东晋成帝咸和六年(331年)揭阳拆为海阳、潮阳、海宁、绥安4县。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十年(1140年),又设立揭阳县。新中国成立后,揭阳县先后隶属潮汕专区、粤东行政区、汕头专区、汕头市。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销揭阳县建立揭阳市(地级)。

揭阳是广东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榕江中游,潮汕平原的中部。1991年建揭阳市(省辖市)。

历史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置揭阳县,因境内有揭阳岭而得名。建市后析揭阳县榕城等地为榕城区,其余地方为揭东县。

揭阳是粤东古邑,历史悠久,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以位于揭岭之阳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隶属百越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揭阳县,隶属南海郡,潮汕地区开始有正式行政建制。
  一、时空透视
  (一)从建制沿革上看,揭阳为潮汕建制之先。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将任嚣、赵佗平定南越,遂置南海、桂林、象三郡,南海郡领县四:龙川、番禺、博罗。今潮汕全境、梅州及福建龙溪、漳浦一带隶属揭阳县。
  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发兵平南越,复置南海郡,辖揭阳、龙川、番禺、博罗、中宿、四会等六县,史定任揭阳县令。
  以后几经复废,至宋绍兴10年(公元1140年),又复置揭阳县。
  1991年12月7日,国务院《国函[1991]84号文》批准撤县建揭阳市。
  (二)从地方方言上看,揭阳话是今潮汕各县潮语中,保留古音最多的。饶平学者郑肫仁在《古县富古音》一文中称“揭阳是岭东最先建起的古县,尔后又建海阳、潮阳合称‘三阳’,揭阳先走了几大步,文化远比二县发达,故保存的古韵母音特别多,也特别牢固,历来人们称颂榕江人语音特别优美悦耳,这是多古韵母的缘故”,“揭阳话是潮汕话最古的语言”。
  (三)从名人、人文上看,揭阳斯文之地,系有“海滨邹鲁”的美称。人才比比,魁杰济济,汉时之吴砀,宋代之吴复古皆系有才有德之士;明朝尚书翁万达和清朝武香球(武状元)林德镛、太平天国名装林凤祥、罗大纳等皆系揭籍名臣重将,当代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许涤新不但在当时震动九州,而且至今仍然饮誉海内外。
  (四)从出土文物上看,古揭阳的历史文化和中原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普宁广太虎头埔发现的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窑群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最大的新石器时期窑群遗址。北京大学文博李院李伯谦教授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教授曾骐等专家学者都对虎头埔遗址做了高度评价。“虎头埔遗址的发现也证明了新石器时代,粤东文明已与中原实现同步,而不是人们所说的‘蛮荒之地’”(引自曾骐教授语)。而前在揭阳出土的文物还有战国铜剑、铜鼎、铜锄;揭阳黄岐山、旧坑尾、龙船石等地区,发现了随葬铜镜的汉墓;新亨溢溪村、玉窖三虎山、埔田鼎盖山等古代遗址,出土了大量汉代陶器,溢溪村还出土过钱币;桂竹园汉墓出土了四个陶环,瓮内水库岭后、山边园遗址,先后出土了手斧状石器、骨斧、磨光空孔石犁头等一批远古时代的农业生产工具。特别是一九四O年揭阳河婆南森乡建校出土的一批青铜剑、刀、矛、玉璧和陶器,其中二柄刀上铸有“秦”字铭文。一九六O年秋及一九八O年,又在同址出土青铜剑一指导、矛一支、钺二件和一些陶器。从现已出土的文物看,榕江流域是古揭阳较为繁荣之地,揭阳市榕江和练江流域历史上是粤东地区经济文化较发达的地区之一。
  (五)从民俗和自然风光方面来看,境内居民主要是潮、客两众,民俗独特,民情奇趣,形成了浓郁而富有揭阳特色的潮汕文化。“出花园”、“行彩桥”和“七月七”女儿节都是富有揭阳特色的民间风俗。揭阳菜属广东菜三大菜系中的潮州流派,极具岭南文化特色。民间点心小食品种类繁多,用料讲究,制作精细。民间艺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尤以石雕、木雕、剪纸、嵌瓷、潮剧、英歌舞、潮乐和舞狮最为著名。揭阳倚山濒海,山川毓秀,名胜古迹甚多,主要旅游景点有: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榕城、揭阳学宫、双峰寺、黄岐山风景区、桂竹园风景区;惠来金海湾植物园、神泉角甘泉和海市蜃楼、百花峰、铭湖岩;揭西大洋高山旅游度假区、霖田三山国王祖庙、广德庵;普宁培丰宝塔、马嘶岩等。
  二、“虎头埔文化”是潮汕先民从野蛮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环节。
  虎头埔遗址位于普宁市广太镇绵远村虎头埔南坡,是一处进行专业化陶器生产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遗址面积近一万平方米,距今4000年左右。据悉,虎头埔遗址是目前国内发现的四千年以前的唯一一处大型古窑群遗址,堪称“广东第一窑”。
  20年前意外发现古窑址
  发现古窑址很偶然,时间要追溯到20年前。据遗址发现人——现任普宁市文化局副局长、博物馆馆长吴雪彬介绍,早在1982全国开展文物普查时,时任普宁文物普查工作小组成员的他来到普宁广太公社(现广太镇),想请当地农民帮助提供线索。他到广太公社向农村干部了解情况,随手拿出自己带去做示范用的一块古印纹陶片问有没有见过种东西。恰好虎头埔农场的场长刚好在场,场长说这种东西他们山上有的是,吴雪彬将信将疑,在这位场长的指引下来到位于广太绵远村的虎头埔南坡,在一片人迹罕至的坡地上,大大小小的陶片随处可见,吴雪彬形容自己当时心情简直不亚于阿里巴巴发现宝藏!
  从该处的地形、地貌以及植被的状况分析,中山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的吴雪彬初步断定,这里有一处古窑群遗址。当时,他马上把这一发现报告省文化厅,并由省文化厅派出多名考古专家汇同汕头市的有关人员组成考古队伍,对这处遗址实施抢救性发掘,1982年10月的首次发掘发现15个古窑穴,发掘报告发表于1984年第十期的全国性刊物《文物》杂志上,考古工作者认定,这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窑群。
  20年后惊艳天下
  2003年3月,在揭阳市委市政府、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的支持协助下,由广东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山大学、深圳市博物馆以及揭阳市有关文博部门组成考古队,对揭阳市辖区内部分先秦两汉时期遗址作考古复查,特别是对普宁虎头埔古窑址进行重新发掘;同时成立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石文化综合研究课题组,国际著名汉学家饶宗颐和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理事长吴勤生亲任课题组顾问。
  考古队运用了GPS全球定位系统对所有遗址进行精确定位和记录,获得大量详细的文字图片资料。经过重新发掘,虎头埔古窑址共发现18个窑穴、1个房址及6个灰坑。如此规模国内罕见,是广东省迄今发表的一处最大型古窑址。
  据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邱立诚介绍,陶窑在结构上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平面图形或方形的平底窑,一种是平面呈葫芦形的横穴窑。虎头埔的陶器多为矮圈足罐,底部有花纹,被称为“虎头埔类型”,在榕江流域具有相当的典型性。虎头埔陶器底部有花纹、圈足,被称为“虎头埔类型”。虎头埔窑址充分显示了新石器时代晚期古揭阳地区发达的陶器工业生产基地,“虎头埔文化”是潮汕先民从野蛮迈向文明的一个重要环节。
  填补古文明的一个重要环节
  课题组组长、北京大学文博院李伯谦教授、课题组副组长、省文物教研研究所所长邱立诚均认为,这次发掘收获很大,虎头埔古窑址年代在4000年前,大约是中原地区的夏末到商初时期,这种年代和规模国内罕见,是广东省的一外处最大型的古窑址。虎头埔窑址显示了一个专业化的生产基地,此处生产的古陶器辐射到哪里目前尚难断定,但粤东周边、包括珠三角、粤北都有类似陶片发现。目前已能确定从“虎头埔文化”到“后山文化”、到“浮滨文化”是潮汕文化早期的三步曲,也即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青铜器时代文明产生前后的三步曲,它有一千年的历史跨度,是潮汕先民迈进文明的一个重要环节。
  见证当地文明与中原同步
  中山大学的曾骐教授认为,国内已发现的古窑址同一处顶多是5座,生产是自用性质,但与虎头埔古陶同类型的陶片,在揭阳发现多达40个处。从“虎头埔”文化可以看到,从新的石器时代晚期开始,潮汕地区的文化就开始与中原同步,而直到浮滨文化时期中原文化与当地的土著文化才开始碰撞交融,而非人们平时所人为的从秦始皇派兵南下、潮汕当地文明才与中原同步。
  专家评价:
  遗址证明粤东绝非蛮荒之地
  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学文化综合研究课题组长、北京大学文博院李伯谦教授:
  通过考古发现已经确定,岭南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在很多方面有创新之处。虎头埔窑群的发现推翻了以往所持的“粤东地区是蛮荒之地”的观点。虎头埔窑群代表了距今4000多年前粤东文化发展的高峰期,证明这个地区在新石器时期就有着自己的先进文化,经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和综合,从而得以壮大。
  揭阳(榕江)先秦两汉考古学文化综合研究课题组副组长、中山大学人类学系曾骐教授:
虎头埔窑群出土的陶器花纹细密、器型轻巧,这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潮汕先民的制陶工艺已达到一定的水准。而根据此次发掘的房址也可以推测到,当时人们已掌握了烧陶的“阴干”技术。陶器是人类从猿到人继石器之后的第二个发明,虎头埔窑址的发现也证明了在新石器时代,粤东文明已与中原实现同步,而不是人们所说的“蛮荒之地”。
  三、历史足迹
  (一)三山国王祖庙
  
  (二)揭阳学宫
  
  (三)进贤门
  
  (四)双峰寺
  
  (五)方耀故居(德安里)
  
  (六)文昌阁
  
  (七)阳美玉器专业村

  • 揭阳楼历史介绍揭阳楼的历史简介
    答:至于郑侠与徐璋,更曾深刻描述揭阳知名一国的原因:“揭阳繁富州??豪家富廪庾,”“揭阳多士天下都,声名藉藉南海隅。”6、不但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丰腴的自然禀赋,揭阳也英才辈出。汉末曾夏聚众自保家园,人心归顺;南朝区金起兵助建梁国,三代封侯;唐代陈元光荡平潮寇,增辟漳州;宋代彭延年威慑侬...
  • 谁知道揭阳的历史榕城的哦,拜托了
    答:揭阳市榕城区地处粤东潮汕平原中部,榕江流域中段,背倚紫峰山,周环榕江,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榕城自宋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就是揭阳县城,迄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素有“海滨邹鲁”和“水上莲花”的美誉,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991年12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榕城区(县级区)。现全区面积91.26平方公里,...
  • 西汉时期的揭阳是现今的广东揭阳吗?
    答:是的。揭阳是粤东古邑,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见诸史载已有2200余年,得名于古五岭之一的揭阳岭,春秋战国时属百越地。秦始皇平定南越后,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设立 新地标:揭阳楼揭阳戍守区,隶属南海郡。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建制揭阳县,管辖现潮汕、兴梅和闽南的龙溪、漳浦等...
  • 揭阳何时得名?
    答:揭阳市 揭阳市在广东省东南部。市人民政府驻榕城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始建揭阳县,属南海郡。以县西北秦戍五岭之一 的揭阳岭得名。1991年建揭阳市(地级),辖榕城区、揭东县、揭西县、惠来县和普宁市。
  • 揭阳市在哪里,揭阳市在哪个省,揭阳属于哪个市
    答: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始建揭阳县,以县西北秦戌五岭之一的揭阳岭而得名。1991年12月设为地级市,属潮汕地区历史最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新兴城市。揭阳地势自西向东倾斜,低山高丘与谷地平原交错相间,分布不均,西北部和西南部多为丘陵、山地,中部、南部和东南部都是广阔肥沃的榕江冲积平原和...
  • 揭阳,潮汕之魂
    答:更是600万揭阳人魂牵梦萦的家乡。 雄伟壮阔揭阳楼,坐落城市东入口 揭阳五门之冠 进贤门于揭阳,就如小公园之于汕头,湘子桥之于潮州 进贤门, 是揭阳 历史 文化的标志性建筑,建于明朝天启元年(1621),因通抵学宫,取增进贤士之意,故名“进贤门”。揭阳原有东西南北门和进贤门,进贤门居五门之冠。 夜幕降临,进贤...
  • 揭阳(普宁)历史遗迹介绍及观后感
    答:揭阳是粤东右邑,见诸史载已有2200多年。市域内旅游资源丰富,史、岭、江、海各扬其胜,拥有闻名遗迹的山海胜景,情韵独持的园田风光,风格迥异的寺庙古迹,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特色鲜明的地方文化,四季名花佳果飘香,人杰地灵,名人辈出,轶事广传,素有“海滨邹鲁”、“国画之乡”、“小戏之乡”、“水果之乡”、“...
  • 广东省东部有揭东、揭西、揭阳等地名,请问"揭"是什么意思?是一条河还是...
    答:首先先告诉你,揭东揭西属于揭阳,是揭阳91年建市以后才设立的县,所以这两个中的"揭"是指"揭阳",也就是揭阳西部揭阳东部的意思.而揭阳的"揭",据历史记载是来自于"揭岭",所以我认为揭阳就是"揭岭之南"的意思.还有传说中的揭阳是有揭开云雾现太阳之意!
  • 揭阳在广州什么位置
    答:揭阳市位于广州市的东方。揭阳市位于广东省东部,地跨东经115°36_至116°37_39",北纬22°53_至23°46_27"。北靠梅州,南濒南海,东邻汕头、潮州,西接汕尾;陆地面积5240.5平方千米;大陆海岸线长136.9千米,沿海岛屿30多个。广州地处中国南部、广东省中南部,濒临中国南海。位于东经112度57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