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习俗有哪些 六种传统中式婚礼习俗寓意知道吗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7
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有哪些 盘点中式婚礼的讲究

中国传统婚礼的习俗有以下几点:
中国结婚习俗之求亲到迎娶
分别为“纳采”——俗称说媒,即男方家请媒人去女方家提亲,女方家应议婚后,男方家备礼前去求婚:“问名”——俗称合八字,托媒人请问女方出生年月日和姓名,准备合婚的仪式“纳吉”——即男方家卜得吉兆后,备礼通知女方家,婚事初步议定“纳征”——又称过大礼,男方选定吉日到女方家举行订婚大礼:“请期”——择吉日完婚,旧时选择吉日一般多为双月双日,不喜选三,六,十一月,三有散音,不选六是因为不想新人只有半世姻缘,十一月隐含不尽之意。“亲迎”——婚礼当天,男方带迎书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中国结婚习俗之三书
按照中国传统的礼法,指的是礼聘过程中来往的文书,分别是“聘书”——订亲之书,在订婚时交换:“礼书”—礼物清单,当中祥列礼物种类及数量,过大礼时交换:“迎书”—— 迎娶新娘之书,结婚当日接新娘过门时用。
3.中国结婚习俗之嫁妆
女方家里的陪送,是女方家庭地位和财富和象征。嫁妆最迟在婚礼前一天送至夫家。嫁妆险了衣服饰品之外,主要是一些象征好兆头的东西,如剪刀,寓意蝴蝶双飞:痰盂,又称子孙桶:花瓶,寓意花开富贵:鞋,寓意白头偕老:尺,寓意良田万顷等等。当然各地的风俗语和讲究都不一样。
4.中国结婚习俗之上头
男女双方都要旱灾行的婚前仪式。也是择定良辰吉日,男女在各自的家中由梳头婆梳头,一面梳,一面要大声说:一梳梳到尾,二梳梳到白发齐眉,三梳梳到儿孙满地,四梳梳到四条银笋尽标齐。
5.中国结婚习俗之撑红伞
迎亲的当天,由新娘的姐妹或伴娘搀扶中娘家门,站在露天的地方,姐妹或伴娘在新娘头顶撑开一把红伞,意为“开枝散叶”,并向天空及伞顶撒米。
6.中国结婚习俗之安床
在婚礼前数天,选一良辰吉日,在新床上将被褥,床单铺好,再铺上龙凤被,被上撒各式喜果,如花生,红枣,桂圆,莲子等。意喻新人早生贵子。抬床的人。铺床的人以及撒喜果的人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好命人”——父母健在,兄弟姐妹齐全,婚姻和睦。儿女成双,自然是希望这样的人能给新人带来好运。
7.中国结婚习俗之闹洞房
早时规定,新郎的同辈兄弟可以闹新房,老人们认为“新人不闹不发,越闹越发,”并能为新人驱邪避讯,婚后如意吉祥。推荐阅读:中国古代婚嫁习俗
传统中式婚礼聘礼大盘点: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梳子
在中国古代,有“一梳梳到底,二梳白发齐眉,三梳子孙满堂”的结婚习俗。梳子有“结发”之意,指夫妇一生相爱相守,白头偕老。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镜子
镜子有圆满、完满之意,还寓意新娘的姿容秀丽,是对新娘婚姻生活甜蜜美满的祝愿。纵使时光流逝依然永葆青春、花容月貌的美好寄托。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都斗
都斗原是量粮食的器具,在古代婚嫁礼仪中用于彰显男方的财富雄厚、家境富裕,女儿嫁过去之后也能过上丰衣足食、轻松无忧的富裕生活。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尺子
尺子作为一种量具,在婚姻生活中引申为衡量幸福的标准,指百子千孙,幸福源远流长,同时也是对新人今后生活事业步步高升的祝福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剪刀
剪刀是传统中式婚礼中的“六证”之一,生活中主要作服装剪裁之用,婚嫁礼仪中寓意新娘婚后生活的绫罗绸缎、前程锦绣,共享人生的荣华富贵。
传统中式婚礼结婚聘礼之绣花鞋
绣花鞋的鞋与“偕”同音,寓意夫妻相亲相爱,长相厮守,在花繁锦绣的美好岁月中白头偕老,共沐生活的瑰丽与芬芳。

  现代中式婚礼习俗主要有哪些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西式婚礼--高雅或者韩式婚礼--浪漫。说到喜庆,再也比不上咱中式婚礼阿响亮地唢呐声,火红的布置,高挂的灯笼,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喜庆的气氛。那么,中式婚礼的流程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大家一定不会忘记还珠格格里,永琪骑着高头大马,小燕子坐在轿子里的一幕。下面就和我们一起预习下中式婚礼的一些细节吧~,当然结合了现代情节,稍稍改编了~

  抬轿起程:在锣鼓、唢呐、舞狮的伴随下,花轿开始起程。按传统,新娘应该被兄弟背出来送上轿子。不过现代人多独生子女,只能由表兄弟或伴郎代劳,通常也变背为抱了,男士可以轻松些。呵呵。
  花轿的路程目前只是走走形式,除非两家特别近,要不从南京这头抬到那头,肯定累趴下了。时间上也不允许呢~不过按照惯例是要给轿夫红包的,否则他们会有意颤动花轿,让新娘够受了

  跨火盆和射箭:古礼中是新娘坐花轿过炭火盆,不过现在通常都是新娘在媒人的搀扶下直接跨了。然后在下轿之前,新郎还得拉弓朝轿门射出3支红箭,用来驱除新娘一路可能沾染的邪气。这个嘛,可以用飞镖阿,在轿顶上意思下。注意可要注意新娘的安全哦:)

  拜堂和交杯酒:火盆之后有的还要跨过马鞍,征兆新人婚后合家平安;然后才由新郎用条红布包着的秤杆挑开新娘头上的喜帕,这时,一对新人就该正式拜堂了。拜堂后最重要的部分不是交杯酒(合卺酒),而是给双方高堂敬茶,要下跪诚心诚意的给父母敬茶哦。最好用大红色对杯。

  同心结发和谢媒:现代的娶亲仪式,很多都是把该在洞房里的事搬出来展示。比如说结发,应是新人在洞房里相互剪些头发,作为夫妻关系的信物放在一起保存,现在则是当众表演。之后双方母亲同点龙凤烛,新人交换香书美玉做信物,再请出媒人赠送蹄膀。

  中式婚礼,帮忙的人员可不能少。更要有很多“专业人士”鼎力支持。

  跟妆可能一个不够了呢,因为除了新人,还有伴娘、媒婆、家人等都得配合化妆。至于主持人,不但要提前准备复古婚礼套词,而且也要预习中式婚礼流程,还要又唱又吆喝。最好再请一位懂得中式婚礼的策划,协调扮演各种角色的人。
  找个可靠的人作总导演吧。因为花轿的路线以及酒店方面的协调始终得有人去搞定。

  办一场地道的中式婚礼,婚庆布置方面也要注意呢~可以少些鲜花,但是道具可要准备充分哦。“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这样的场景想必一般人都会感觉熟悉。

  中式婚礼之必备元素

  凤冠霞帔服装是最不可少的道具了,大红衣服穿在身上怎么看怎么喜气,尤其是顶带花翎,身着蟒袍玉带的新郎倌,比起西式婚礼中的黑西装,另有一种富贵气。

  大红花轿根据古礼,新娘拜堂后被送入洞房,再揭开喜帕,才会知道自己未来的伴侣是如何模样。那种心情,现代轿中人肯定无法体会。或许,只有看到对方身着古装时的有趣模样才会眼睛一亮吧。

  朋友们都清楚了吗?
  坐在花轿里,等待你的新郎踢轿门的那一刻;等待新郎用秤杆揭起喜帕的那一刻吧~
  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可能由于我们家乡落后了一点吧,我从来没有见过西式婚礼,后来来到重庆,我才真正的见到了传说中的西式婚礼,觉得别有一番滋味,那个时候很流行的!不过时下的新人,也慢慢的开始选择以中式婚礼作为结婚的庆典,复古的潮流也在慢慢的扩大,西式婚礼看起来很尊贵,中式婚礼看起来就更喜庆。这就得因人而议了!(本文转载)
打个小广告,如果以后你要发请柬我可以推荐发电子请柬,尤其是给同学、朋友,你可以看看栋栋创意婚礼的淘宝店

中式婚礼习俗一:射轿帘
  当新娘的花轿落下后,新郎要持弓箭向天、地与新娘空射三箭,象征逢凶化吉,能驱除新娘身上的邪气,同时也是给新娘一个下马威,让她要守妇道。
  中式婚礼习俗二:跨火盆
  新郎新娘一起跨火盆,取避邪之意,寓意以后生活红红火火,另外相传是为阻碍“跟尾鬼”的跟踪。
  中式婚礼习俗三:挑盖头
  这是在洞房中最要紧的事之一,新郎用秤杆挑下新娘盖头,揭下后新郎用手抚摸新娘头发,取称心如意,白头偕老之意。
  中式婚礼习俗四:踩瓦片
  岁岁平安,踩瓦片代表过去如瓦片般要重新开始,另外古人重视男孩,踩瓦片就是希望新娘不要“弄瓦”,希望生男孩。
  中式婚礼习俗五:交杯酒
  新人以红线连着的两个酒杯喝交杯酒,象征夫妻从此之后就是一体,婚后相亲相爱,和谐美满,同甘共苦。
  中式婚礼习俗六:抛绣球
  分享喜悦,传递快乐与美满。到了现代,发展为了西式婚礼中的抛花球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