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你最深刻的错误认识是什么?”
点赞最高的回答是:“以为自由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后来才发现自律者才会有自由。”
以前总觉得,人生苦短,应及时行乐。
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不风流枉少年。
随着阅历的增加,会渐渐发现:每一个不自律的行为,都会给人带来更大的痛苦。
人的本性难移,要做自己心的主人,只能靠自律。
什么是自律?
就是将这两件事做到极致的能力。
01
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
人是一种十分矛盾的动物,强大的惰性与巨大的潜力在体内共存。
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人就会变得十分懒散,做事拖拖拉拉,得过且过,十足一个平庸之辈。
而施加了一定的压力和强迫之后,不断朝向一个目标努力,人的潜力才会被激发出来,显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地方。
所以,要做到自律,关键在于每天去做一点自己心里并不愿意做、但对自己有益的事情,以此来磨砺、调控自己的心性。
换句话说,就是要经常强迫自己进入状态。
这样,你便不会为那些真正需要你完成的义务而感到痛苦。
久而久之,这种自律行为就变成习惯,主宰着你的行为。
明代大学士徐溥自幼天资聪明,读书刻苦。
少年时代的徐溥在私塾读书时,一次老师发现他常从口袋中掏出一个小本本看,还以为是小孩子的玩物,后来发现原来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经典语录,很是赞赏。
徐溥还效仿古人,不断检点自己的言行,在书桌上放了两个瓶子,分别装黑豆和黄豆。
每当心中产生一个善念、说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黄豆。
相反,若是内心有什么不好的念头,言行有什么过失,便投一粒黑豆。
开始时,黑豆多黄豆少,他就不断反省并激励自己。
渐渐黄豆和黑豆数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厉,更加严格要求自己。
久而久之,瓶中黄豆越积越多,黑豆越来越显得微不足道。
凭着这种持久的约束和激励,他不断修炼自己、完善自我,终成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世间哪有那么多心甘情愿和心情愉悦的事?
除非是好逸恶劳,娱乐享受。
越有用的事情,做起来越不舒服。
这就是人性的弱点。
对此王阳明和曾国藩都主张:咬牙做去!
可以说,世上的许多事情都是被逼出来的。
人必须强迫自己,才能将自身潜在的才华和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
人都有习气,蒙蔽了自己的心,习气和蒙蔽越重,强迫自己就越艰难。
但别无他法,只有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和功夫,在一次次强迫的磨砺中,慢慢清除掉自己的坏习气,才能恢复内心的本来光明。
所以,多做不喜欢但应该做的事情,能获得意想不到的修为和成功。
02
不去做喜欢但不应该做的事情。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一颗检讨自己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人最终的高度,取决于对自我要求的高度,这是一定的。
对自我有高要求,并严格去做,正是最好的自律。
明代王廷相任督察院左都御史时,在一次接见下属张瀚时讲了一个故事。
“昨天我乘轿的时候下起了雨,有个轿夫脚上穿着一双新鞋,刚开始还小心翼翼地挑干静地方走,生怕踩进水坑里弄脏了鞋。
过了一会他还是不可避免地踩到泥坑里,从这之后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新鞋了,什么污汤泥水也满不在乎地踩下。
究其原因,就是轿夫的鞋是新的的时候,只想着好好呵护它。
一旦踩到泥坑里,破罐子破摔的心理就出现了:反正鞋已经脏了,我就不用小心翼翼了。”
王廷相感慨到:“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
为什么大家都知道自律的重要性,但现实中,却很少有人做得到?
因为自律意味着你必须有所放弃,放弃自己的偏好,放弃自己的惰性。
你想要保持完美的体型,健康的身体,就必须和垃圾食品说再见;
你想要成为学霸,拿到奖学金,就不能半夜三更玩游戏,谈恋爱煲电话粥;
你想要拥有自己的事业,就必须在业余时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拒绝无益的社交聚会。
……
人唯做到以上两件事,才是真正的自律,达到“从心所欲,而不逾矩”的高明境界。
与朋友们共勉。

  • 请问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自律意思是遵循法纪,自我约束。拼音:zì lǜ。释义:人能服从内在良心的规律,并能自我约束行为。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自律的个人特质 1、责任...
  • 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自律意思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律 拼音: [ zì lǜ ]出自: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译文:“一个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何能给别人树立正确的榜样?”近义词:自觉 约束 律己 反义词:放松 纵容 放纵 自律的相关名言 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吴叔达 ...
  • 自律,自主,自强,自信是什么意思?
    答:1、自律: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2、自主:自主指自己主动,不受别人支配。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3、自...
  • 自律是什么意思啊?
    答:出处:...自律意思是遵循法纪,自我约束。拼音:zìlǜ。释义:人能服从内在良心的规律,并能自我约束行为。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是以事业心、使命感、社会责任感、人生理想和价值观作为基础。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自律是一种情绪控制能力。自律的人能够掌控自己的情绪,不会因为外界的影响而产生...
  • 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自律,指遵循法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的自我约束。自律:[ zì lǜ ]引证解释:遵循法度,自加约束。1,《左传·哀公十六年》:“呜呼哀哉! 尼父 ,无自律。”2, 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3, 宋 苏辙 《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
  • 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题库内容:自律的解释[self-discipline] 尊循法纪,自我 约束 详细解释 遵循 法度 ,自加约束。 《 左传 ·哀公十六年》 :“ 呜呼 哀哉! 尼父 ,无自律。” 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 :“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宋 苏辙 《西掖告词》 之十五:“朕方以恭俭 自居 ,以法度自律...
  • 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自律意思是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遵循法纪,自我约束。指在没有人现场监督的情况下,通过自己要求自己,变被动为主动,自觉地遵循法度,拿它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指不受外界约束和情感支配,据自己善良意志按自己颁布的道德规律而行事的道德原则。相关名言:1、一个人一旦明白事理,首先就要做到诚实...
  • 自律是什么意思?
    答:自律意思是自己约束自己。 自律 拼音: [ zì lǜ ] 出自:唐 张九龄 《贬韩朝宗洪州刺史制》:“不能自律,何以正人?” 译文:“一个人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何能给别人树立正确的榜样?” 近义词:自觉 约束 律己 反义词:放松 纵容 放纵 自律的相关名言 1、立志言为本,修身行乃先。——唐·吴叔达 2、一个知识...
  • 自律的意思是什么?自律的近义词有哪些?
    答:“自律”的意思是自己约束自己。自律,是解决人生问题的首要方案;自律的前期是兴奋的,中期是痛苦的,后期是享受的。自律能够带给你发自内心的平静和享受。读音:zì lǜ 词性:通常在句中用作动词,修饰主语或宾语。出处:宋代苏辙《西掖告词》之十五,“朕方以恭俭自居,以法度自律,宜得慎静之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