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中的常见误区及应对措施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6
【 #少儿升学# 导语】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也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从幼儿园步向小学,由于学习内容、作息时间、自理要求、所处环境等要素都将发生很大变化。下面 给您分享了幼小衔接中的常见误区及应对措施,欢迎阅读借鉴。

  一、幼儿园和小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

  “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儿童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但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有着很大的不同,超过60%的孩子入学后存在学习适应性严重不足的问题:不适应正规的学校教育,不适应相对紧张的学习环境;不适应跟老师、同学的相互配合、相互合作;不适应学校在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等方面的要求。而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幼儿园和小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对幼儿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变换,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时间、行为规范、交往等方面也发生很大的变化。正因为幼儿园和小学有这么大的差异,如果让一个6岁的孩子来独自承受的话,是有难度的。所以,家长们也需要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幼小衔接。

  二、警惕幼小衔接中的常见误区

  家长们在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幼小衔接的时候,有时候不免会步入幼小衔接的误区。我们提醒家长要注意警惕以下几种误区:

  误区一:幼小衔接=突击教育

  许多父母认为,幼小衔接是升入大班后才能做的事儿,当孩子到了大班下学期时,便着手进行这项工作,所以出现了大班下学期“加班”“加码”现象,使此学期成了“集训期”“超负荷期”,导致孩子“消化不良”。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不正确引导和强化训练会导致孩子对小学生活的恐惧心理。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但是很多准备工作却始终贯穿于整个幼儿阶段,如习惯的养成、性格的形成、能力的提升等。可以说,整个学前期都应是为孩子入学打基础的时期。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真正做好幼小衔接,绝不能等到幼儿园大班下学期,需要从幼儿入园甚至更早的时候开始。父母应使孩子的入学准备工作始于入园时,应在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规则意识、良好的行为习惯上加以培养,并贯穿整个幼儿园阶段,到大班时再进行适当的强化。

  误区二:幼小衔接=多学知识、小学提前化

  可能在一些家长眼中,“幼小衔接”这个词就代表着知识的承接和过渡。有些父母为孩子买来小学一年级各门学科的教材,在家教孩子学习语文、数学课程,并给孩子布置作业,要求孩子按时完成。过分重视片面知识的灌输和局部技能的训练,忽视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的衔接和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孩子的成长是受生理心理成熟机制制约的,人为任意提前训练,会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负担,以致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提前使用小学的教材,非但不能提高儿童入学的适应能力,而且还造成了种种弊端:儿童刚入学时,确实感到轻松,自以为老师教的知识自己都学过了,已经会了,就不认真听课,从而养成不专心的不良习惯。

  所以明智的做法是:在幼儿园,大班的教学会为孩子上小学做一些知识方面的准备。但是,知识的准备并不是幼小衔接的重点或者全部。事实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心应是激发孩子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兴趣选择加以培养,保持孩子对知识探索的热情,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误区三:幼小衔接=多上培训班

  “幼小衔接班,上还是不上?”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很多孩子家长。究竟要不要上“幼小衔接班”,还真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长平时的用心以及孩子本身的特点等很多方面的因素。但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那就是绝不能把幼小衔接狭义地理解成就得多上几个“幼小衔接班”。

  明智的做法应该是:适当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孩子的顺利衔接。不过需要把握好度,避免走入两个极端:一是过度学习,提前让孩子学习太多小学阶段的知识;二是认为孩子什么都不该学,否则会“毒害”了自己的孩子。其实,家长的关注点不要放在是否应该学的问题上,而是应该放在何时学、怎么学等更为关键的问题上。幼儿阶段的孩子,应多以游戏互动的方式,通过玩来掌握应学到的知识,比如认字、数数等,而不应该让孩子机械地、被动地学习。其实,幼儿阶段孩子能力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幼小衔接中,家长千万别错了方向。

  家长应该在三面多下功夫

  作为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我们认为,家长和学校应多花时间培养孩子自我服务、遵守规则、自我独立、承担责任等多方面的意识。家长应该在理顺育儿理念、踏好准备节奏、关注重点指向三方面多下功夫。

  在理顺育儿理念方面,家长应该从片面追求学业分数向关注全面成长转变,从心理、精神、习惯等方面加大引导的力度,从情感、态度、人生等方面加强指导的强度。同时以“你长大了,真了不起,马上就要成为一名小学生了。”“这所学校多美丽,多干净呀!这里的老师可有学问啦,在这里读书,你也会跟小哥哥、小姐姐一样变得更加聪明、能干。”等激励性的话语激发对小学的向往。

  在踏好准备节奏方面,首先要培养孩子慢慢地学会自理生活、学习和劳动等最基本的能力,建议家长们谨记孩子能做和应该做的事情,应让孩子自己去做。家长要帮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克服困难,而不要代替他们克服困难;其次指导孩子学习有规律地生活,逐步帮助孩子确立时间观念、安排孩子相对稳定的作息时间、作息有序与灵活调整相结合;最后要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以及记忆力、注意力、语文理解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能力等。同时训练幼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在家长应关注的重点指向方面,家长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孩子面临上学的“初期”,而且要关注孩子成长过程的“全期”,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业”,而且要关注孩子的“习惯”。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关注孩子的情绪微澜等方面多下功夫。

  • 幼小衔接的误区,你占了几条
    答:误区二:幼小衔接就是择校 很多家长认为,幼小衔接就是为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学校,甚至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上所谓的“名校”,花天价购买学区房。其实,择校不如择师,一所好的学校,并非所有老师都尽职尽责;一所一般的学校,也有很多好老师会对孩子尽心尽力。所以,家长不必为了孩子的择校问题搞得心力交瘁...
  •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与基本对策论文
    答:(5)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可以邀请小学低年级教师向家长介绍小学生在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向家长普及幼小衔接的知识,这样能使家长认识到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是两个本质上不同的教育阶段,配合教师共同做好学生入学前行为习惯方面的准备。 2.小学方面 (1)小学应落实推行素质教育,学习与借鉴学前教育。在...
  • 幼小衔接问题及解决对策
    答:一、幼小学段衔接存在问题 1、家长的错误观念和做法:将幼小衔接简单理解为知识的衔接。家长自身焦虑,过度给孩子施压。2、幼小教育衔接跨越大:幼儿园和小学的培养要求不同,跨度大。教师和家长对孩子的目标要求定位过高。二、幼小学段衔接的建议 1、做好家长工作,引导家长走出教育误区。向家长普及幼小衔接...
  • 幼小衔接的困惑和建议
    答:幼小衔接的困惑和建议如下:一、幼小衔接的困惑 1、幼小衔接的教育主体是谁 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家长等多方主体参与。而家长作为其中的重要因子,保障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与人学适应的关键并不是人的次数,而是家长参与的有效性与科学性。2、小学“零起点教学”会影响未来幼儿的发展吗 ...
  • 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答: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如下:1、将幼小衔接简单理解为知识的衔接 在很多家长眼中,幼小衔接就是知识的承接与过渡,有的家长甚至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一年级的课程,认为这样就能比别的孩子起步早了。这种小学化的做法让孩子过早学习过难的抽象知识,会导致孩子感觉学习吃力、枯燥而过早地厌学、怕学。
  • 幼小衔接问题?
    答: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以来为我们所密切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小朋友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可以发生积极的影响。否则衔接不当会对幼儿造成心理的不良影响。从整体上看,现今我们的幼小衔接工作中还存在很多弊端。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有待我们正确面对,并采取一些有利的措施。幼儿园...
  • 目前幼小衔接存在哪些问题
    答:4、家长参与的不足:幼小衔接的成功与家长的积极参与密切相关。然而,一些家长可能缺乏对幼小衔接的了解和重视,导致缺乏有效的支持和指导。幼小衔接的改进措施 1、加强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提高教师在幼小衔接中的教学能力和教育理念的一致性;制定和实施幼小衔接的政策和指导方案,促进学校、幼儿园和家长之间...
  • 如何避开幼小衔接存在的误区
    答:它涉及到家庭和社会各个领域,对此,社会各界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缩小衔接的坡度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和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从总体看,幼小衔接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衔接工作已走入了误区,表现在:1.片面衔接在体、智、德、美四育中,重视"智"的衔接,忽视体、德、美的衔接,特别是忽视社会适应...
  • 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答: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如下:1、幼小衔接模式较为单一 目前,由于幼小衔接工作模式较为单一,常导致刚进入小学阶段的幼儿出现兴奋或焦虑的情绪,甚至由于前期准备不充足,致使幼儿无法适应小学教学体系。幼儿在小学学习过程中一旦充满陌生感与恐惧感,会造成幼儿无法专心致志的参与学习,从而影响...
  • 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答: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衔接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如下:一、指导思想 幼小衔接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过程,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是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的学习为主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相互区别又是相互衔接的幼儿教育阶段。既要充分认识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