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植物病害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植物病害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为植物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体(生物因素),也取决于环境条件(非生物因素)。例如,气候、土壤、水分、光照等环境因素都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健康状况。当这些环境因素变化时,植物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也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它们更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袭和感染。同时,病原体的生存和传播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湿度、风速等都可以影响病原体的生长和扩散。因此,植物病害的发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园林植物病害的“病状”是指发病植物本身表现出来的异常状态,“病症”是指病原体在植物上表现出来的特殊结构。
1.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2.首先是细胞水平的变化,包括各种代谢活动和酶活性,然后是组织水平和器官水平的变化。无论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受害部位都首先发生一系列的生理活动的改变,以力求适应这种变化了的环境,通常包括提高呼吸强度、改变代谢途径、产生抗性物质,以及局部细胞的自杀反应或过敏反应以限制病原物的入侵等。这些细胞的生理改变可用专门的仪器检测,当病变出现在组织或器官表面时,肉眼就可以识别。
3.病症是植物与病因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一种表现型,它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

  •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对人类发展的意义
    答: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提供健康农产品等。1、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传统的农药和灭草剂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而生物防治利用天然的生物控制因子来对抗病虫害,减少了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有效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风险。2、提供健康农产品:生物防治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使用...
  • 现代植物病害的概念是怎样的?
    答:①植物在环境因素的有害作用下,其生理程序的正常功能偏离到不能或难以调节复原的程度,从而导致一系列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和形态病变,生长发育失常或受害,最终使人类所需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受到损失,这便是植物病害。②由于一种致病生物或环境因素的连续刺激而使寄主细胞和组织发生障碍,并导致病症的发展称...
  • 病害的发生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答:植物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组分如温度、光照、气压、风力、各种物质元素和水、空气等以及生物组分如微生物、昆虫等。这些组分的强度或数量因时因地而异,从而构成千变万化的环境条件。每种植物及其病害都有其较适应的环境条件,这是在长期进化中自然形成的。农业植物的环境条件则是由自然条件和人为措施共同...
  • 病虫害的病害
    答:在侵染性病害中,致病的寄生生物称为病原生物,其中真菌、细菌常称为病原菌。被侵染植物称为寄主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不仅取决于病原生物的作用,而且与寄主生理状态以及外界环境条件也有密切关系,是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侵染性病害根据病原生物不同,可分为下列几种:1.真菌...
  • 植物病理学第二版:防治方法详解及其重要性分析?
    答:致病性与变异: 病原物的致病能力及其可能的演变。寄主抗性与变异: 寄主如何适应并抵抗病害,以及抗性的遗传变异。相互作用: 病原物与寄主的动态交互作用机制。第四章 病害的发生与流行规律:病害循环: 描述病原生物在植物、环境和季节间的传播路径。病害流行: 研究影响病害大规模爆发的因素和控制策略。第五...
  • 植物病害的生物防治及其现状都是怎么样的?
    答:生物防治是农作物病害综合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属于一种无公害防治技术,在防治病害与提高农产品质量的同时,可有效地保护农业环境,有利于植物病害的可持续控制,是绿色食品生产所需要的。由于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及环境保护呼声日高,我国生物防治科学研究发展迅速,目前生物防治已成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
  • 植物病害的病毒
    答: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植物在病原物的侵害或不适环境条件的影响下生理机能失调、组织结构受到破坏的过程,植物病害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的拮抗性共生;其发生和流行是寄主植物和病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农作物和林木的病害大发生,常使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遭受严重损失。有...
  • 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哪些方面?
    答: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两个方面。自然环境条件主要有:①物理的因素,如温度、湿度、辐射、土壤、光照等;②化学的因素,如水分、氧气、二氧化碳、矿物质、有机物、酸碱度等;③生物因素,如抗菌、交互保护、共生、捕食等。栽培环境条件是由人们的耕作和栽培,以及其他有关甚至无关...
  • 简述植物病害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答:植物病害的发生和发展病原物的寄生性寄生性是指病原物依附于寄生植物而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致病性是病原物所具有对寄主的破坏和毒害的能力。由于病原物对寄生植物具有寄生性和致病性,因而可以引起植物病害。营寄生生活的生物称寄生物,是从其他活的有机体上吸取养分;营腐生生活的生物称腐生物。根据病原物寄生性的强弱,...
  • 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答:干扰病原菌的细胞壁合成,导致其死亡;抑制病原菌的代谢活动,使其无法生存和繁殖;增强植物的防御能力,提高其对病原菌的抵抗力。3. 微生物防治是植物病害管理的一种方法,它利用有益微生物来抑制或消除病原菌。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化学杀菌剂的使用,还能促进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