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如何与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浅谈企业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因此,构建和谐社会最重要的因素是建立一种和谐的劳动关系。笔者认为,企业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首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不再把职工看成是技术因素,而把职工看成是“具有内在的建设性潜力”的因素,把职工当作一种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特殊资源来刻意发掘;不再把企业职工看成被管理和控制的工具,把职工置于“严格监督与控制之下”,而是为职工提供、创造各种条件,使其主观能动性和自身的劳动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企业内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以职工为根本,努力实现企业与劳动者两个主体利益要求上的双赢。如果职工处于被强制性管理的地位,要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完全不可能的,甚至还会对企业和管理者产生抵触情绪和行为,从而阻碍企业发展,最终导致职工个人也遭受损失。坚持“以人为本”就要注重为职工创造宽松、舒心的工作环境,重视关注职工人性能量的充分释放。同时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要求和目标,把各种人才巧妙的进行结合,做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人尽其用。实现企业经营目标与职工利益的“无缝对接”,努力鼓励先进、塑造团队精神。坚持“以人为本”要充分体现在对职工的尊重和信任上,必须尊重职工个人的人格、劳动和一切权益。要像胡锦涛总书记所说的那样,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重点要做到教育、尊重人、关心人。教育人就是要利用多种形式教育职工的进取精神和效忠精神,使企业每个职工真正理解“企业兴我荣、企业衰我耻”的道理;尊重人就是尊重人的人格,重视和重用人的才能;关心人就是生活上体贴,工作上支持,思想上关怀。只要我们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就能够营造和谐的劳动关系,职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就会提升,企业的凝聚力就会增强,企业才能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第二必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在国有企业,职工是企业的主人,“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办好企业为职工”是我们一贯的工作原则,也是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体现。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国有企业改组改制,“国退民进”,企业劳动关系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呈现出复杂多变、多元化的趋势。但是,不管企业牌子怎么换,体制怎么改,股权怎么变,企业领导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职工”,树立“职工利益无小事”的管理理念,在改制改革中,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企业稳定的关系,深化改革要在企业员工的承受能力内进行,统筹解决好各种矛盾,理清企业劳动关系,要严格执行政策、规范操作程序,同时加强职工安置方案审批和跟踪管理,切实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对国有企业来说,没有民主管理企业是治理不好的。企业要实现民主管理,必须坚持通过职工代表大会等形式让职工全员参与,这也是尊重和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体现。企业必须大力推行企务公开,做到企业重大事项向职工通报,重大决策征求职工意见,重要人事安排向职工公示,切实保证职工享有对企业内部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第三必须建立行之有效的薪资激励机制在企业管理中,激励不仅是挖掘人的内在潜力,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企业得到发展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基础;同时是企业贯彻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营造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保证。企业的激励手段多种多样,其中物质资薪激励是一种最基本的激励手段。因此,企业各级领导必须认真把握和运用。一是实施资薪激励必须认真贯彻按劳分配、奖勤罚懒、关心职工生活等原则。彻底打破工资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和大锅饭,建立健全一套符合现代企业要求的职工薪资激励机制。如薪金分配上的固定工薪、年薪、股权分配制,奖金分配、职务(岗位)津贴制,以及在此基础上的职务升迁(公开竞争)、调岗(岗位轮换)、淘汰(末位淘汰)制度等。二是坚持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紧密结合。如果只讲物质忽视精神,势必导致职工目光短浅,急功近利,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滋生“一切向钱看”的思想,其结果可能产生不顾整体、损公肥私等弊病。如果只讲精神不考虑职工利益,职工就体会不到个人的劳动贡献与物质利益之间的关系,同样不利于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企业要通过多种激励手段,正确引导、提高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鼓舞其工作热情、促使职工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技术精、业务熟的职工队伍,形成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不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第四必须坚持制度化管理,做到依法治企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必须以国家劳动法律法规、政策及劳动标准为依据,以劳动关系双方自主协调为基础,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与集体合同制度为基本形式,完善劳动争议处理和劳动保障监察体系,形成整体管理合力,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第一、企业领导干部要学法、懂法,依法办事。企业领导处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岗位,企业能否依法经营、建立和谐的内部劳资关系,减少劳动争议案件,关键在企业领导。因此,必须全面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依法建立健全企业各项规章制度,要从过去的能人管理改变为制度管理,依法处理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各种问题。第二、企业各职能部门要增强法律意识,提高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企业各类人员要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按规定、按程序办事,使企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第三、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监督作用和劳动关系的协调作用。凡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重大决策,职工工资、奖金分配方案、劳动保护措施等都要通过民主讨论决定,在企业劳动争议案件处理中,要坚持预防为主、基层为主、调解为主的方针,把劳动争议案件消灭在萌芽之中。第四、全面加强劳动合同管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合同签订、续订、解除(终止)备案登记管理办法。积极推行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制度,特别要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对集体合同的审查,强化集体合同履行的监督检查,减少、预防企业劳资纠纷,促进企业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第五必须切实保障企业职工的工资报酬权在企业劳动关系要素构成中,工资报酬权是职工最核心的权利,作为劳动关系一方的劳动者如果连工资报酬权也得不到保障,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关系就无从谈起。因此,保障劳动者依法按时足额领取工资,这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一些企业克扣、拖欠职工工资已成为一种普遍性问题,给社会稳定、企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不仅直接影响职工的基本生活和社会保障,也成为职工致贫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不解决欠薪问题,就不可能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必须从规范工资分配入手,建立和完善工资支付信用制度、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支付报告等制度。政府和企业都应建立相应的工资应急、保障机制,并加强检查监督,加大处罚力度。一是国家应加大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切实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要构筑面向社会困难群体的包括就业、医疗、住房、子女入学和生活救助等扶贫帮困救助机制,并要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和可能,逐步调高企业退休金标准,让曾为国家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贡献的企业普通职工群众同样受益。二是要建立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机制。劳动力成本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但是不能以牺牲劳动者的基本保障和劳动力人格尊严为代价。国家和企业必须根据经济发展,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不能让劳动者群体长期处于较低的工资水平,不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职工积极性。三是在企业中要逐步建立规范的职工工资增长机制。企业应通过工会代表职工与企业进行工资集体协商的方式,确定工资标准、支付形式和工时定额,逐步形成规范的工资增长机制。四是积极探索企业职工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办法与途径,使按劳分配与按资本、技术、管理等其他形式的分配相结合,从源头切断拖欠工资现象。第六必须努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是企业生存的基础,对企业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尤其在对内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增强企业凝聚力,对外提升企业形象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需要不断创新的系统工程,而不是一件具体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全面规划,狠抓落实。一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与企业经营和做好各项工作紧密结合。二是要认真挖掘和提炼企业精神,培育企业整体价值观。三是不断提高企业领导者的自身素质,培育企业家精神整体价值观。四是以企业全体员工为轴心、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努力塑造培育优秀、独特的企业化、信用文化、品牌文化、行业个性文化,使企业成为一个人人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念和历史使命感、主人翁责任感的有机整体,让每一位员工都在从事最有效的工作,企业和员工都能有步骤地走向新的成功之路。

企业要想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相关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2、完善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并敦促员工都能遵守。
3、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造出一个欣欣向荣的企业文化。
4、做好员工的培训,使得人人都能知法、懂法、守法。
5、培养员工的爱岗敬业精神,使员工能够以厂为家,为企业多做贡献。
6、制定严格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按制度执行。
7、企业领导要与员工多沟通交流,有什么问题及时解决。
企业能做到以上几点,一定能构建一个和谐的劳动关系。

企业能否与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这不仅仅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员工的生命是否能够和谐发展。大而言之,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必然彰显着人际关系的是否和谐;而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显得愈发必要。 一、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其因果 劳动关系是企业内部最基本的关系。劳动关系是否稳定和谐,直接决定和影响着企业的存在和发展。劳动关系是抽象的,也是隐性的,客观上很容易被企业和员工所忽视。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必须对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及其因果进行探究。(一)劳动关系不和谐的表现1.管理者缺乏合作意识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往往认为员工是被管理者,自己才是管理者,因而非常看重自己的管理者身份。从概念上来看,员工既包括工人,也包括职员。问题在于管理者并没有认识到自己也是员工,而是把自己视为管理干部,把自己看得高于一般员工。因此,在管理者眼里,他们与一般员工的关系就不再是合作关系和同事关系,而是扭曲为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其实,管理的奥秘在于管理者要从管人转移到管事上,而不在于管人。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人从内心里都不愿意接受别人的管束,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家庭内部,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因为具有了相当的独立性,因而就不再像孩提时代那样能够接受家长的教育或管理。由此可见,作为聪明的管理者,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到管事和管物上,因而与员工保持平等的合作关系和同事关系,双方签订聘任合同,要具有合理性、合法性与公平性,而不再是企业单向度的“霸王条款”。2.员工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参与管理者缺乏合作意识,实际上也意味着“员工身份”的缺失,这在客观上必然压抑和束缚了大多数员工的主体性。对于员工来讲,本来都具有关心企业发展的热心和爱心,都希望企业发展越来越好,因此也都能够自觉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但是,如果管理者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主观主义等,就必然压抑了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对于企业的生产效益及其长远发展,就有可能采取冷漠的态度,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具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企业给我多少钱,我就为企业干多少活。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之一,就是员工主人公的责任感比较淡薄,表现为缺乏对企业发展的有效参与。3.企业与员工关系紧张管理者缺乏合作意识,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必然趋向于紧张乃至对立,这也是劳动关系不和谐的重要表现。一方面企业把员工看作是企业利益的对立面,管理者认为,一旦给员工增加了工资或奖金,或者为员工提供了培训等,这意味着企业为员工的付出,因而仿佛损害了企业的利益,所以,企业往往仅仅把员工看作是企业利益的竞争者,甚至是企业利益的对立面。于是,员工为企业干多少活,企业就给员工发多少钱,这种“按劳分配”看似合情合理合法,但实际上是一种消极分配。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紧张,客观上没有上情下达和下情上达的畅通渠道,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信道不通,员工缺乏对企业的有效参与,必然导致企业与员工的关系越来越紧张的状况。劳动关系不和谐具有多种表现,无论是企业还是员工,都应该对劳动关系不和谐进行深入的反思,充分认识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危害性,对其原因和结果进行学理性分析。(二)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因果探析1.劳动关系不和谐的原因产生不和谐的首要原因就是企业管理者没有掌握企业管理的科学与艺术,没有认识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严重危害性。具体而言,管理者没有优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缺乏领导艺术,缺乏人格魅力,德不足以服众,才不足以率众,由于把劳动关系简单化,缺乏科学的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结果导致企业一盘散沙,员工成了散兵游勇,不但没有“狮羊效应”,反而是“羊狮效应”。(参见《中国人才》1996年第1期,第34页,拙文《狮羊效应与羊狮效应》)。其次,员工的素质不高也是造成劳动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原因。由于企业与员工双方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因此双方在价值取向上必然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与对立:企业追求自身的经济效益,员工则关心自己的薪金和其他福利,企业和员工对双方的发展目标彼此之间缺乏认同和共识。2.劳动关系不和谐的结果因为劳动关系不和谐,企业和员工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耗费于双方紧张的劳动关系之中,互相扯皮、推诿,互相制约甚至相互对立。久而久之,企业难以扩大规模,也更难以上层次;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越干越不开心,精神萎靡,只能消极怠工。由于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不是积极的互动和良性循环,而是消极的制约和被动的阻塞,企业必然缺乏凝聚力和发展力,因此,企业效益长期徘徊不前,乃至滑坡亏损,这是劳动关系不和谐最直接的结果。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劳动关系如果不和谐,又得不到及时的协调与沟通,就会更多地表现为企业与员工的对立,而不是统一,不但难以形成企业发展的合力,甚至会走向衰亡,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消极因素乃至阻力。 二、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 企业为了与员工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必须明确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所谓和谐的劳动关系,本质的特征应该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企业的角度而言,就是企业的生产体现为科学性和高效率。企业生产的科学性,主要是指企业的生产具有较高的科学含量,既包括科学的生产,又包括科学的管理;企业的高效率,主要是指企业以较少的投入,获得较大的产出,生产的产品数量多,质量好,企业能够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第二,从员工的角度而言,和谐的劳动关系最重要的就是把劳动视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从而在劳动的同时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自由的实现人之所以为人的主体性。但是就和谐劳动关系的两个本质特征而言,企业大多数拘泥于追求第一个特征,即企业生产的科学性和高效率,而对于员工是否能够进入自由自觉的劳动状态,则在很大程度上未能给与足够的重视,因而表现在对企业的管理方面,自觉不自觉地把精力主要集中在如何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方面,而不是促进员工主体性的实现上。如此一来,企业的劳动关系就只能是聘用和被聘用的简单的劳动关系:一方面,企业聘用员工主要是为了让员工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员工为企业生产,又仅仅是为了得到一定的报酬,即把劳动仅仅视为一种谋生的手段。自从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尽管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经设想过美好的社会化大生产,但实际上,企业主长期以来主要还是把员工当作“经济人”,而未能从根本上视员工为“社会人”。就我国企业而言,国有企业虽然在较大程度上一方面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一方面也关心员工的福利待遇等,但也未能从根本上从深层次上去关心员工对人的本质的追求;而有些民营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在更大程度上主要谋求的是生产效益,不但直接压抑或束缚了员工的主体性和人的本质,甚至就连员工基本的福利待遇也都是严格控制,至于有些非法的煤矿主,更是把员工视为奴隶,其劳动关系简直就是奴役和被奴役的剥削关系。实践证明,如果没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既不可能在经济上具有较大的发展力,也不可能促进员工的和谐发展,而整个国家也就不可能从根上构建和谐社会。 三、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设想 要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作为企业而言,不仅应该对现有的劳动关系进行科学的分析,而且还要对和谐劳动关系的本质内涵进行理性的探究,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寻找出积极有效的对策。1.管理者要确立全新的合作意识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主导因素在于管理者,换言之,管理者是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主要矛盾方面。因此,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严重危害性,不仅要确立全新的合作意识,而且还要掌握企业管理的科学与艺术,进一步优化“山型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提高领导艺术,增强人格魅力,德足以服众,才足以率众,自觉与员工进行积极的合作,树立同舟共济的思想,既要讲“厂兴我荣,厂衰我耻”,激发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认同感和使命感,也要讲“我荣厂荣,我穷厂耻”,把员工的发展与企业的兴衰有机结合统一起来;既要加速企业发展,又要以人文本,进而把企业的整体利益与员工的利益融合起来。如果管理者具有了全新的合作意识,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管理与人伦结合起来,从而体现出管理中的人伦之美,“管理就是一个外在的伦理,而伦理是一种内在的管理。伦理是一个自我管理,而管理一般说是涉及到群体的,是一个群体性的伦理。”(成中英《创造和谐》,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年版,第32页。)如此一来,企业与员工的劳动关系就不会再是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的消极关系,而是拥有了人伦之美和人伦之情的内在意蕴。2.确立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来说,理所当然的应该体现出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作为企业而言,员工是否具有企业的主体地位,这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社会性质,因此,为了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企业就应该确立员工在企业的主体地位。其实,唯有员工才能够赋予企业以生命,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员工,那么这个企业就不能算作是企业,而只能是一些厂房和设备而已。员工的主体地位不是企业赐予的,而是社会主义宪法和劳动法应有之意。对此,作为企业而言,不能高高在上,以居高临下的视野来俯视员工,而是应该把员工当作企业的主体加以尊重,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只有积极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才能够使企业具有凝聚力和发展力。在确立员工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企业还应该关注员工自身的发展。一般而言,员工在企业主要有两个发展走向:一是进入管理者的行列;二是走专业发展的道路。为此,企业“可以采用双重职业途径的方法,来满足不同价值观员工的需求,”(《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7年第1期,胡杨等文《TBG下员工流失分析及管理对策》,第39页。)员工如果真正确立了主体地位,就能够激励主人公的责任感,把自己的发展与企业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3.企业与员工建立合作型组织作为企业而言,不能把员工仅仅视为被管理者,而是应该把员工看作新型的合作伙伴,是企业本身的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该自觉与员工建立合作型组织,把劳动关系看作是企业与员工之间新型的合作关系,而不是简单的聘用和被聘用的关系,更不能看作是雇佣和被雇佣的被动关系。既然是合作型组织所具有的合作关系,那么就应该在符合法律的前提下,企业与员工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惠互利、协调发展、和谐共生共荣共赢。唯有如此,员工才能够把企业看作是自己的“家”,才能够形成“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共识,“合作意味着共同工作,有效的合作意味着高效率、有效地共同工作”(迈克尔·贝尔雷等著《超越团队》,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4页。);也唯有如此,企业和员工之间才能够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追求新的双赢。实际上,企业的厂房和机械设备这些硬件固然重要,但高素质的企业员工这些“软件”更为重要。因此不妨说,员工本身就是企业的组成部分,甚至是企业的主体部分。现代化的大生产最需要的决不仅是现代化的生产设备,而是具有现代理念和现代技术的高素质员工。特别是随着员工学历和技能的提高,传统的企业组织以及劳动关系越来越暴露出其弊端,业已成为阻碍企业发展的消极因素;而企业与员工建立新型的合作组织,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走向和大势所趋。4.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积极的生命互动关系和谐的劳动关系决不仅仅意味着企业和员工只是物质利益关系,而是应该体现出企业与员工的共生共荣与积极的生命互动关系。作为有战略眼光的企业管理者,不应该竭泽而渔,而是放水养鱼,把企业与员工的关系看作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伙伴关系,追求共生共荣与积极的生命互动关系。在这方面,我们从企业与员工双向互动的关系来看,一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就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员工;从员工的角度来看,企业客观上为员工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干事创业的舞台。如果从手段和目的的辩证关系来看,企业与员工客观上互为手段和互为目的。但就总体而言,如果撇开企业单纯追求利润的遮蔽性,就不难看出,企业生产作为员工生命活动重要的存在方式,决不应该仅仅注重对经济效益的追求,而是应该把企业生产看作促进员工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实践活动。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员工的培训,舍得对员工进行全方位的投入,因为员工本身就是最好的企业品牌,就是最宝贵的人才资源。惟有把普通的人力提升为人才力,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力;惟有一流的员工,也才会有一流的企业。5.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体现出员工劳动的自由自觉性追求自由自觉的活动,这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重要因素乃至本质因素。因此,我们如果要判断一个企业的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只要看该企业员工的劳动是否体现了自由自觉的活动,就可以一目了然了。凡是处于和谐劳动关系的员工,就会精神饱满、心情愉悦的从事自己的工作,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个人自由自觉的特点。在和谐的劳动关系中,员工不再仅仅把劳动看作是谋生的需要,而是看作个人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自己心甘情愿、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地为企业工作,即把自己的劳动看作是自己应有的责任,把自己的劳动看作是一种富有生命意义的价值活动。事实证明,员工如果以自由自觉的主体意识参与了劳动,就会为企业的发展激发高度的热情,把企业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去呵护,去关心,去付出。为此,企业在安排工作时应该尽量照顾员工的兴趣爱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特长,及时进行企业内部的岗位迁移。6.和谐的劳动关系应该体现出员工生命活动的审美化毫无疑问,员工在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员工重要的生命活动,也是员工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类的求真、向善与审美愈加融合聚焦为人类实践活动的永恒主题,由此而来的科学艺术化、艺术科学化,已经显示出二者高度互渗融合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员工劳动的科学化与科学的艺术化进一步走向新的统一;另一方面,员工劳动的审美化与员工生命活动的审美化也日益显示出新的融合。即科学艺术化、劳动审美化、生命审美化正在演奏企业发展进步的主旋律。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应该学会运用美学的维度,对于员工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以审美的眼光,注重运用劳动美学、技术美学和生命美学的原理,把美学的神髓贯彻运用于劳动关系之中,让企业内部的人际关系充满了美,让员工的劳动过程体现着美,促进员工生命活动的审美化。7.和谐的劳动关系体现了员工的创造性社会本质和谐的劳动关系还应该体现出员工的创造性社会本质。也就是说,员工不仅要适用企业的工作环境,而且还要改造环境,做环境的主人,从而把劳动关系自觉不自觉地演变为一种发展关系,即把劳动关系看作是自身生命的拓变,是一种生命价值的实现和潜能的开发。通过积极的劳动关系,员工可以从中实现自身的创作性社会本质。劳动关系在本质上不是员工与劳动环境、生产设备和劳动产品的关系,而是既有员工与企业管理者的关系,也有员工与员工之间乃至员工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因而归根结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在一定程度上蕴含了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也必然是员工社会本质的反映和彰显。从企业的角度来讲,管理者对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责无旁贷。作为管理者,应该力求做到四个字,积极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形成。第一,表现一个“情”字。所谓“情”,就是要求管理者对事业要有热爱之情,对员工要有关爱之情。第二,感人一个“美”字。所谓“美”,就是要求管理者重温孔子“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教诲,读点美学,树立自己的美好形象,通过内强筋骨、外塑形象,把内在美和外在美和谐统一起来,以自己优良的美好形象,感染、熏陶和激励员工。第三,说人一个“理”字。所谓“理”,就是要求管理者要尽可能的熟悉管理学、经济学、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和美学等若干学科的基本原理,在企业管理以及与员工的交往过程中,能够以理服人,自觉与员工进行心灵和情感的多方面沟通,让员工从内心里认同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不是以力服人,更不能以权压人。第四,管理一个“法”字。所谓“法”,就是要求管理者要懂法,自觉守法,以法进行管理,即使企业制定的规章制度,也应该符合国家的宪法、刑法和劳动法等上级的法律精神,而不能搞“家天下”,“一言堂”。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能够促进企业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因而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生产力,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总目标对企业提出的战略要求。构建和谐的社会关系,这是企业与员工之间的粘合剂和重要纽带,需要企业管理者卓越的管理能力,也需要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群策群力。唯有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够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双赢,也才能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劳动关系是否和谐必然彰显着人际关系的是否和谐;而社会的和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因此,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就显得愈发必要。

  • 和谐劳动关系和谐劳动关系的对策与思考[1]
    答:法制建设是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基石。尽管已有《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出台,但仍需强化执法和监督,确保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公正处理劳动争议。企业也应该履行社会责任,理解与员工的共生关系,通过激励机制保障员工权益,促进员工个人发展。最后,提高劳动者自身素质也是关键。劳动者需树立共享利益观,增强...
  • 小企业改善劳动关系的措施
    答:还能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与重视,从而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稳定性。综上所述,小企业改善劳动关系的措施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从制度建设到文化培育再到福利待遇的提升,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通过实施这些措施,小企业能够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求是: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答:1.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利益关系。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增强党的执政基础、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支撑青岛港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但企业与职工和谐的劳动关系无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里,最根本的是要建立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和谐...
  • 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工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的作用】
    答:二、要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制度保障 1、完善以职代会为主渠道的源头参与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坚持职代会制度,企业的重大决策经职代会审议,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由职代会讨论决定,能有效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促进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在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应进一步健全完善职...
  •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
    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义 首先,和谐劳动关系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当劳动者与企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时,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激发,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其次,和谐劳动关系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当劳动者权益得到保障时,社会矛盾和冲突将得到有效缓解,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 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
    答: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深入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确保劳动关系持续稳定。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创建迭代升级、纵深发展。加强对企业劳动用工的动态管理,构建用工监管长效机制。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职工劳动经济权益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的运行机制。完善劳动关系监测研判机制...
  • 如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关系?
    答: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注重保护、调动和发挥好经营者与职工双方积极性,依法保障企业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做到互利、双赢,达到"共建和谐企业、共谋企业发展、共享发展成果"目标。我们讲和谐劳动关系的标准应该是: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齐心协力,共谋发展的唇齿关系;经营者和劳动者双方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平等关系;经营者...
  •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性主要表现
    答: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2、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规范劳动力市场运行秩序,提高劳动力市场效率,促进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3、维护职工队伍稳定的客观要求: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有利于维护职工队伍稳定,增强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提高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 企业做好劳动关系管理的方法?
    答:企业要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就一定离不开良好顺畅的沟通。对一个企业来说,良好的沟通机制可以使员工认清形势明晰目标,使企业的决策更加有理、有力、有效,使员工的信息能够及时得到反馈,使上情下达或下情上传的效率不断提高,从而让员工感觉到企业对自己的尊重和信任,由此产生极大的责任感、认同感和归...
  • 如何建立和谐的员工关系
    答:目前,大多数企业对员工关系的理解还停留于劳动关系管理等相关职能,员工关系专员的职责也局限在处理劳动争议、预防劳动关系纠纷的层面上,实际上,员工关系超越了劳动关系、劳资关系,它以人性化管理为标志,强调以员工为主体和出发点进行管理,注重员工精神需求的满足,创建和保持和谐的员工关系是员工关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