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系统分析?系统分析有哪些要素?系统分析的步骤是什么?系统分析的原则有哪些?请结合实际的机电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2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什么?

系统分析的主要步骤是:
①对研究的对象和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系统的说明,目的在于确定目标和说明该问题的重点和范围;
②收集资料,在系统分析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
③依系统的性质和要求,建立各种数学模;
④运用数学模型对比并权衡各种方案的利弊得失;
⑤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分析,若不满意所选方案,则可按原步骤重新分析。一项成功的系统分析需要对各方案进行多次反复循环与比较,方可找到最优方案。


扩展资料:
系统分析的原则:
(1)紧密围绕建立系统的最终目的,对系统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并作出选择,切忌背离之而盲目追求先进技术或限制必要的投资。
(2)从系统整体的全局观念出发,寻求总体的最优。
(3)从方法论上看,系统分析一方面需要采用科学的分析技术和工具进行定量分析,另一方面还要利用分析者和决策者的直观判断和丰富经验。两者交替进行,相互融合,最终达到优选的目的。
(4)在众多系统分析问题中,务必注意找出主要矛盾,并设法寻得解决主要矛盾的方法及途径。

系统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

什么是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在复杂的问题和环境中作出科学抉择。

  系统分析方法来源于系统科学。系统科学是20世纪40年代以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个横跨各个学科的新的科学部门,它从系统的着眼点或角度去考察和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它的产生和发展标标志着人类的科学思维由主要以“实物为中心”逐渐过渡到以“系统为中心”,是科学思维的一个划时代突破。

  系统分析是咨询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我们可以把一个复杂的咨询项目看成为系统工程,通过系统目标分析、系统要素分析、系统环境分析、系统资源分析和系统管理分析,可以准确地诊断问题,深刻地揭示问题起因,有效地提出解决方案和满足客户的需求。

咨询工具
安索夫矩阵
案例面试分
析工具/框架
ADL矩阵
安迪·格鲁夫的
六力分析模型
波士顿矩阵
标杆分析法
波特五力分析
模型
波特价值链
分析模型
波士顿经验曲线
波特钻石理论模型
贝恩利润池
分析工具
波特竞争战略
轮盘模型
波特行业竞争结构
分析模型
波特的行业组织
模型
变革五因素
BCG三四规则矩阵
产品/市场演变
矩阵
差距分析
策略资讯系统
策略方格模型
CSP模型
创新动力模型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大战略矩阵
多点竞争战略
杜邦分析法
定向政策矩阵
德鲁克七种
革新来源
二元核心模式
服务金三角
福克纳和鲍曼的
顾客矩阵
福克纳和鲍曼的
生产者矩阵
FRICT筹资分析法
GE矩阵
盖洛普路径
公司层战略框架
高级SWOT分析法
股东价值分析
供应和需求模型
关键成功因素
分析法
岗位价值评估
规划企业愿景的
方法论框架
核心竞争力分析
模型
华信惠悦人力
资本指数
核心竞争力识别
工具
环境不确定性分析
行业内的战略群体
分析矩阵
横向价值链分析
行业内战略集团
分析
IT附加价值矩阵
竞争态势矩阵
基本竞争战略
竞争战略三角模型
竞争对手分析论纲
价值网模型
绩效棱柱模型
价格敏感性测试法
竞争对手的成本分析
竞争优势因果关系
模式
竞争对手分析工具
价值链分析方法
脚本法
竞争资源四层次模型
价值链信息化管理
KJ法
卡片式智力激励法
KT决策法
扩张方法矩阵
利益相关者分析
雷达图分析法
卢因的力场分析法
六顶思考帽
利润库分析法
流程分析模型
麦肯锡7S模型
麦肯锡七步分析法
麦肯锡三层面理论
麦肯锡逻辑树分析法
麦肯锡七步成诗法
麦肯锡客户盈利性
矩阵
麦肯锡5Cs模型
内部外部矩阵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诺兰的阶段模型
牛皮纸法
内部价值链分析
NMN矩阵分析模型
PEST分析模型
PAEI管理角色模型
PIMS分析
佩罗的技术分类
PESTEL分析模型
企业素质与活力分析
QFD法
企业价值关联分析
模型
企业竞争力九力分析
模型
企业战略五要素分析法
人力资源成熟度模型
人力资源经济分析
RATER指数
RFM模型
瑞定的学习模型
GREP模型
人才模型
ROS/RMS矩阵
3C战略三角模型
SWOT分析模型
四链模型
SERVQUAL模型
SIPOC模型
SCOR模型
三维商业定义
虚拟价值链
SFO模型
SCP分析模型
汤姆森和斯特克兰
方法
V矩阵
陀螺模型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威胁分析矩阵
新7S原则
行为锚定等级评价法
新波士顿矩阵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逻辑分析方法
实体价值链
信息价值链模型
战略实施模型
战略钟模型
战略地位与行动
评价矩阵
战略地图
组织成长阶段模型
战略选择矩阵
专利分析法
管理要素分析模型
战略群模型
综合战略理论
纵向价值链分析
重要性-迫切性模型
知识链模型
知识价值链模型
知识供应链模型
组织结构模型
[编辑]
系统分析方法的分类
  1)系统特征分析方法;

  2)系统逻辑分析方法;

  3)系统工程技术。

系统分析方法的步骤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 限定问题

  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3、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

  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

  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4、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5、备选方案评估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6、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系统分析方法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锻造厂系统分析方法分析
  某锻造厂是以生产解放、东风140和东风130等汽车后半轴为主的小型企业,现在年生产能力为1.8万根,年产值为130元。半轴生产工艺包括锻造、热处理、机加工、喷漆等23道工序,由于设备陈旧,前几年对某些设备进行了更换和改造,但效果不明显,生产能力仍然不能提高。厂领导急于要打开局面,便委托M咨询公司进行咨询。M咨询公司采用系统分析进行诊断,把半轴生产过程作为一个系统进行解剖分析。通过限定问题,咨询人员发现,在半轴生产23道工序中,生产能力严重失调,其中班产能力为120-190根的有9道工序,主要是机加工设备。班产能力为70-90根的有6道工序,主要是淬火和矫直设备。其余工序班产能力在30-45根之内,都是锻造设备。由于机加工和热处理工序生产能力大大超过锻造工序,造成前道工序成为“瓶颈”,严重限制后道工序的局面,使整体生产能力难于提高。所以,需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如何提高锻造设备能力?

  在限定问题的基础上,咨询人员与厂方一起确定出发展目标,即通过对锻造设备的改造,使该厂汽车半轴生产能力和年产值都提高1倍。

  围绕如何改造锻造设备这一问题,咨询人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初步提出了四个备选方案,即:新装一台平锻机;用轧同代替原有夹板锤;用轧制机和碾压机代替原有夹板锤和空气锤;增加一台空气锤。

  咨询人员根据对厂家人力物力和资源情况的调查分析,提出对备选方案的评价标准或约束条件,即:投资不能超过20万元;能与该厂技术水平相适应,便于维护;耗电量低;建设周期短,回收期快。咨询小组吸收厂方代表参加,根据上述标准对各备选方案进行评估。第1个方案(新装一台平锻机),技术先进,但投资高,超过约束条件,应予以淘汰。对其余三个方案,采取打分方式评比,结果第4方案(增加一台空气锤)被确定为最可行方案,该方案具有成本低,投产周期短,耗电量低等优点,技术上虽然不够先进,但符合小企业目前的要求,客户对此满意,系统分析进展顺利,为该项咨询提供了有力的工具。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
70
分享到:

1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内容是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基础。

要素:
(1)信息。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 (2)行为。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 (3)表示。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 限定问题
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3、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 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 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4、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5、备选方案评估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6、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定义系统开发项目所需要的阶段与活动的方法称为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作为一个方法论,SDLC提供确保成功开发所需要的结构、控制和项目清单。
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组成每个阶段的各种活动不一样,或是执行活动的方法不一样。
但所有信息系统开发都要求计划项目、分析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和实施最后的系统。

迭代交叉阶段:
每个小项目都可以成为一个迭代,并且每个迭代过程都包含分析、设计及实施活动。
请记住多数项目以多迭代的方式使用SDLC,而不是一个顺序的SDLC。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
⑴计划阶段
⑵分析阶段
⑶设计阶段
⑷实施阶段
⑸支持阶段
⑴ 计划阶段
SDLC最初的阶段。
主要目标:确定新系统的作用域并做出项目计划。
主要活动:
1. 定义问题;
2. 制定项目的进度表;
3. 确认项目的 可行性 ;
4. 安排项目人员;
5. 启动项目。
确认项目可行性
可行性:指在组织内外当前的具体条件下,进行某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内容:
①经济可行性
②技术可行性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进度表、资源)

①经济可行性
收益预期值是否大于项目的开发成本?
开发期间该组织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投资于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分析比较成本与收益以了解投资新系统的开发是否有益。

确定成本/ 收益分析
第一步:评估预期开发和运行的成本。开发成本是新系统开发期间发生的,运行成本是系统交付使用后发生的。
第二步:评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收益是指自新系统安装后预期得到的每年的节省或收益的增加。
第三步:成本/收益分析是基于详细的成本与收益的评估而计算出来的。

开发和运行的成本
开发成本:薪水和工资、设备与安装、软件与许可证、咨询费与对第三方的付款、培训、设施、实用程序与工具、支持人员、旅行与杂项。
运行成本:连通性、设备维护、更新软件费用、计算机运行、程序设计支持、设备分期偿付、培训和辅助(帮助台)、供给。

财务收益
直接经济效益。加强费用控制,使费用降低多少?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使成本降低多少?加强库存管理,使库存资金降低多少?节约多少人员?
间接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信誉;提供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使用的及时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财务计算
净现值(NPV):一个新系统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的美元现值。
投资回收期: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段。
盈亏平衡点: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点。
投资收益率(ROI):从一个新系统投资中而收到的百分数收益的一个度量。

②技术可行性
设备方面:从计算机的内、外存容量,联网能力,主频速度,输入、输出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论述是否满足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传送与通讯能否满足要求,网络和数据库的可实现性如何等。
技术力量方面:主要考虑从事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的技术力量,即在IS的开发、使用、维护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员能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能否满足要求。如果经过培训还不满足要求,则认为系统开发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企业领导、部门主管对新系统开发是否支持,态度是否坚决;
管理人员对新系统开发的态度如何,配合情况如何;
管理基础工作如何,现行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是否规范等;
新系统的开发运行导致管理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这些工作的变动量如何,管理人员能否接受。

⑵ 分析阶段
主要目标:了解新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处理要求并制作书面文件。
主要活动:
1. 收集信息;
2. 定义系统需求;
3. 建立需求发现的原型;
4. 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5. 产生并评估可选方案;
6. 与管理人员一起审查建议。
问题域:用户的商业领域

⑶ 设计阶段
主要目标:在分析阶段的需求确定与决策制定的基础上,设计解决方案系统。
主要活动:
1. 设计并集成网络;
2.设计应用程序结构;
3.设计用户界面;
4.设计系统界面;
5.设计并集成数据库;
6.设计细节的原型化;
7.设计并集成系统控制。
应用程序: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满足问题域中用户需求。

⑷ 实施阶段
SDLC中对新系统编程和安装的阶段。
主要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可靠、功能全面的IS,而且要确保所有用户都受到培训并使组织从中获得所期望的好处。之前所有活动都集合在该阶段以达成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系统。
主要活动:构造软件部件;
1.检验与测试;
2.转换数据;
3.培训用户与制作文档;
4.安装系统。

⑸ 支持阶段
主要目标:在系统初始安装后的几年里保持系统有效的运行。
主要活动:
1.维护系统;
2.加强系统;
3.支持用户。

项目阶段进度安排
1. 瀑布法
2. 发生重叠的原因
3. 为何不完全重叠所有活动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又称瀑布法)、原型化方法(迭代法)、面向对象方法。按时间过程来分,开发方法分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实际上还有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方法。原型法又按照对原型结果的处理方式分为试验原型法和演进原型法。试验原型法只把原型当成试验工具,试了以后就抛掉,根据试验的结论做出新的系统。演进原型法则把试好的结果保留,成为最终系统的一部分。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①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Oriented,简称PO)。②面向数据方法(DataOriented,简称DO)。③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Oriented,简称OO)。
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可行性等等。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这些需要确定的结果包括:开发者关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等。系统分析所确定的内容是今后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的基础。
要素:
(1)信息。完整描述系统中所处理的全部信息;(2)行为。完全描述系统状态变化所需处理或功能(3)表示。详细描述系统的对外接口与界面。
系统分析方法的具体步骤包括:限定问题、确定目标、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备选方案评估和提出最可行方案。
1. 限定问题
所谓问题,是现实情况与计划目标或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系统分析的核心内容有两个:其一是进行“诊断”,即找出问题是及其原因;其二是“开处方”,即提出解决问题的最可行方案。所谓限定问题,就是要明确问题的本质或特性、问题存在范围和影响程度、问题产生的时间和环境、问题的症状和原因等。限定问题是系统分析中关键的一步,因为如果“诊断”出错,以后开的“处方”就不可能对症下药。在限定问题时,要注意区别症状和问题,探讨问题原因不能先入为主,同时要判别哪些是局部问题,哪些是整体问题,问题的最后确定应该在调查研究之后。
2. 确定目标
系统分析目标应该根据客户的要求和对需要解决问题的理解加以确定,如有可能应尽量通过指标表示,以便进行定量分析。对不能定量描述的目标也应该尽量用文字说明清楚,以便进行定性分析和评价系统分析的成效。
3. 调查研究,收集数据
调查研究和收集数据应该围绕问题起因进行,一方面要验证有限定问题阶段形成的假设,另一方面要探讨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做准备。调查研究常用的有四种方式,即阅读文件资料、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事实(facts)、见解(opinions)和态度(attitudes)。要对数据和信息去伪存真,交叉核实,保证真实性和准确性。
4. 提出备选方案和评价标准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使真正有待解决的问题得以最终确定,使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得到明确,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备选方案。备选方案是解决问题和达到咨询目标可供选择的建议或设计,应提出两种以上的备选方案,以便提供进一步评估和筛选。为了对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要根据问题的性质和客户具备的条件。提出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供下一步应用。
5. 备选方案评估
根据上述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对解决问题备选方案进行评估,评估应该是综合性的,不仅要考虑技术因素,也要考虑社会经济等因素,评估小组的成员应该有一定代表性,除咨询项目组成员外,也要吸收客户组织的代表参加。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最可行方案。
6. 提交最可行方案
最可行方案并不一定是最佳方案,它是在约束条件之内,根据评价标准筛选出的最现实可行的方案。如果客户满意,则系统分析达到目标。如果客户不满意,则要与客户协商调整约束条件或评价标准,甚至重新限定的问题,开始新一轮系统分析,直到客户满意为止。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包含阶段与活动的项目管理框架。
定义系统开发项目所需要的阶段与活动的方法称为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
作为一个方法论,sdlc提供确保成功开发所需要的结构、控制和项目清单。
各种方法之间的差异:组成每个阶段的各种活动不一样,或是执行活动的方法不一样。
但所有信息系统开发都要求计划项目、分析需求、设计解决方案和实施最后的系统。
迭代交叉阶段:
每个小项目都可以成为一个迭代,并且每个迭代过程都包含分析、设计及实施活动。
请记住多数项目以多迭代的方式使用sdlc,而不是一个顺序的sdlc。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各阶段
⑴计划阶段
⑵分析阶段
⑶设计阶段
⑷实施阶段
⑸支持阶段
⑴计划阶段
sdlc最初的阶段。
主要目标:确定新系统的作用域并做出项目计划。
主要活动:
1.定义问题;
2.制定项目的进度表;
3.确认项目的可行性;
4.安排项目人员;
5.启动项目。
确认项目可行性
可行性:指在组织内外当前的具体条件下,进行某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内容:
①经济可行性
②技术可行性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进度表、资源)
①经济可行性
收益预期值是否大于项目的开发成本?
开发期间该组织是否有足够的现金流投资于项目?
成本/收益分析:分析比较成本与收益以了解投资新系统的开发是否有益。
确定成本/收益分析
第一步评估预期开发和运行的成本。开发成本是新系统开发期间发生的,运行成本是系统交付使用后发生的。
第二步评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收益是指自新系统安装后预期得到的每年的节省或收益的增加。
第三步成本/收益分析是基于详细的成本与收益的评估而计算出来的。
开发和运行的成本
开发成本:薪水和工资、设备与安装、软件与许可证、咨询费与对第三方的付款、培训、设施、实用程序与工具、支持人员、旅行与杂项。
运行成本:连通性、设备维护、更新软件费用、计算机运行、程序设计支持、设备分期偿付、培训和辅助(帮助台)、供给。
财务收益
直接经济效益。加强费用控制,使费用降低多少?加强成本分析与控制,使成本降低多少?加强库存管理,使库存资金降低多少?节约多少人员?
间接经济效益。提高管理水平;提高企业信誉;提供决策支持;管理信息的采集、加工、处理、使用的及时性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财务计算
净现值(npv):一个新系统投资的收益与成本的美元现值。
投资回收期: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段。
盈亏平衡点:美元收益抵消美元成本的时间点。
投资收益率(roi):从一个新系统投资中而收到的百分数收益的一个度量。
②技术可行性
设备方面:从计算机的内、外存容量,联网能力,主频速度,输入、输出设备,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论述是否满足管理系统数据处理的要求,数据传送与通讯能否满足要求,网络和数据库的可实现性如何等。
技术力量方面:主要考虑从事系统开发与维护工作的技术力量,即在is的开发、使用、维护各阶段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员能否满足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经过一定时间的培训后能否满足要求。如果经过培训还不满足要求,则认为系统开发在技术上是不可行的。
③组织管理的可行性
企业领导、部门主管对新系统开发是否支持,态度是否坚决;
管理人员对新系统开发的态度如何,配合情况如何;
管理基础工作如何,现行管理系统的业务处理是否规范等;
新系统的开发运行导致管理模式、数据处理方式及工作习惯的改变,这些工作的变动量如何,管理人员能否接受。
⑵分析阶段
主要目标:了解新系统的业务需求和处理要求并制作书面文件。
主要活动:
1.收集信息;
2.定义系统需求;
3.建立需求发现的原型;
4.划分需求的优先级;
5.产生并评估可选方案;
6.与管理人员一起审查建议。
问题域:用户的商业领域
⑶设计阶段
主要目标:在分析阶段的需求确定与决策制定的基础上,设计解决方案系统。
主要活动:
1.设计并集成网络;
2.设计应用程序结构;
3.设计用户界面;
4.设计系统界面;
5.设计并集成数据库;
6.设计细节的原型化;
7.设计并集成系统控制。
应用程序:信息系统中的一部分,能满足问题域中用户需求。
⑷实施阶段
sdlc中对新系统编程和安装的阶段。
主要目标:不仅要有一个可靠、功能全面的is,而且要确保所有用户都受到培训并使组织从中获得所期望的好处。之前所有活动都集合在该阶段以达成一个有效的可操作系统。
主要活动:构造软件部件;
1.检验与测试;
2.转换数据;
3.培训用户与制作文档;
4.安装系统。
⑸支持阶段
主要目标:在系统初始安装后的几年里保持系统有效的运行。
主要活动:
1.维护系统;
2.加强系统;
3.支持用户。
项目阶段进度安排
1.瀑布法
2.发生重叠的原因
3.为何不完全重叠所有活动

系统分析与设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结构化生命周期法(又称瀑布法)、原型化方法(迭代法)、面向对象方法。 按时间过程来分,开发方法分为生命周期法和原型法,实际上还有许多处于中间状态的方法。原型法又按照对原型结果的处理方式分为试验原型法和演进原型法。试验原型法只把原型当成试验工具,试了以后就抛掉,根据试验的结论做出新的系统。演进原型法则把试好的结果保留,成为最终系统的一部分。 按照系统的分析要素,可以把开发方法分为三类: ①面向处理方法(Processing Oriented ,简称PO)。 ②面向数据方法(Data Oriented ,简称DO)。 ③面向对象的方法(Object Oriented ,简称OO)。

  • 什么是系统分析?
    答:亦称“系统方法”。以系统的整体最优为目标,对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它是一个有目的、有步骤的探索和分析过程,为决策者提供直接判断和决定最优系统方案所需的信息和资料,从而成为系统工程的一个重要程序和核心组成部分。其应用范围很广,一般用于重大而复杂问题的分析,如政策与战略性问题...
  • 有会软件工程中系统分析的么?我要做毕业设计,最好来个课件
    答:一、什么是系统分析在具体的研究需求分析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软件工程这个概念。软件工程分为三个层次,过程层、方法层、工具层。在最基础的过程层,最重要的就是一组被称为关键过程区域(KPAs)的框架(KPA的概念在讨论CMM的书中有详细的概念说明)。关键过程区域构成了软件项目的管理控制的基础,并且确立了上下文各区域...
  • 系统分析
    答: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在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到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它侧重于从业务全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分析的主要内容是:业务和数据的流程是否通畅,是否合理;数据、业务过程和实现管理功能之间的关系;老系统管理模式改革和新系统管理方法的实现是否具有...
  • 系统分析方法有哪几种
    答:系统分析方法(System Analysis Method)什么是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指把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对系统要素进行综合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的咨询方法。兰德公司认为,系统分析是一种研究方略,它能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确定问题的本质和起因,明确咨询目标,找出各种可行方案,并通过一定标准对这些方案进行比较,帮助...
  • 系统分析的原则有哪些?
    答:全面性原则:全面性原则意味着需要考虑所有与系统相关的因素,包括内部和外部环境、技术、人员等等。这个原则也包括了需求分析中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是指在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实际的约束条件,如时间、成本、技术可行性等。分析中需要兼顾实际情况和理论要求,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 系统分析过程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答:例如,一张图片提交后可能需要进行预处理,然后有运营人员进行审核和标记,最后进行发布。过程中数据的保存形式或者状态标记可能是不一样的。5、确定最优方案。通过分析,若不满意所选方案,则可按原步骤重新分析。一项成功的系统分析需要对各方案进行多次反复循环与比较,方可找到最优方案。
  • 什么是系统分析原则?
    答:应将目标排出优先次序,首先选取最优先的目标,然后尽可能在不损害第一目标的前提下完成下一个目标,这就需要综合分析、统筹兼顾、不可顾此失彼。3,科学性原则:指系统分析一方面要有严格的工作步骤,另一方面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和数学工具进行定量分析,使决策的过程和结果更具说服力。
  • 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及主要内容
    答:任务是:在充分认识原信息系统的基础上,通过问题识别、可行性分析、详细调查、系统化分析,最终完成新系统的逻辑方案设计,或称逻辑模型设计。逻辑方案不同于物理方案,前者解决“做什么”的问题,是系统分析的任务;后者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是系统设计的任务。没有系统分析的内容,只有系统化分析的主要...
  • 系统设计与系统分析的区别是什么?
    答:过程不同:系统分析的过程包括需求收集、需求分析、需求规格说明等,而系统设计的过程包括架构设计、模块设计、接口设计、算法设计等。结果不同:系统分析的结果通常是系统需求和问题的描述和规范,而系统设计的结果则是系统的设计文档、源代码和测试用例等。总的来说,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是软件工程中两个不...
  • 系统分析指的是什么环节?
    答:系统分析是传统软件工程生命周期里的一个环节,亦即:分析→设计→开发→测试,当然,整个过程会有迭代和变更,但仍遵循着这样的顺序。系统分析要解决的是“软件做什么”的问题。至于“软件怎么做”的问题,则应该交给软件设计师和程序员。当系统分析把软件功能确定无误时,整个软件过程才有良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