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有葡萄酒,古墓现保存千余年的饭菜是怎样的?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不知道大家是否好奇过,古人吃的究竟是什么?虽然我们能够从相关历史书籍当中,了解到古人的吃食习惯,也曾看过许多知名的颇有含义的菜式名字,比如“龙凤呈祥”、“宫廷太后饼”、“一品官燕”等等。

但是,每个人做菜的味道、样式等,肯定都会有所差别,更何况这还有上千年的“时差”。

今天

一座一千多年前的古墓为我们揭开了谜底,真实的向我们呈现了古人的饭菜。

古墓中出现的这桌饭菜至今保存完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经过这么多年,没有盗墓贼“光顾”并破坏吗?饭菜一类都是如何做到保存完好的呢?旁边还有一瓶葡萄酒,更是“疑云重重”。甚至,墓中还有主人留下的神奇话语。

可以说,这是一座充满神秘感的古墓。

一、古墓被意外发现

1993年,生活在山西省高平市的村民在灌溉田地的时候,因为地下渗水而发现了一座古墓,在通知相关机构之后,立马有专家前来挖掘勘探。

而经过一番勘察后被证实,这座墓是辽代张氏家族的墓地,而这座神奇古墓的墓主是张文藻。

张文藻墓是一座砖室墓,墓道长6.8米,从斜坡走下阶梯后就是长长的墓道。在墓道当中,有3.6米高的仿木质拱门形状结构的门楼,在墓道周围的墙壁之上,全部都是各种壁画。

拱券上绘的是流云和缠枝莲花图,外侧的门额上绘的是兽面门簪,门柱上绘的是摘枝花卉。

这个墓穴就如同真正的屋舍一般,竟还有门锁。门楼中间有一个木门,正是这个木门上了锁。打开这个木门之后会发现,两旁各有一个门吏,门吏是契丹人造型,发型端的是“髡发”。

在墓穴的前室当中,不仅描绘有各种壁画,而且在顶部中间还有一枚铜镜。

穿过前室继续向前又是一道木门,这道门被砖块封砌着,而打开这个木门之后迎来的,就是这座墓的最重要、最有价值之处。

二、墓中惊现保存完好的饭菜

在墓穴的核心之地,也就是张文藻以及他妻子的棺木摆放之地,除了棺木之外,还有一桌饭菜。桌上有一盏雁足灯,摆放有各种盛放着食物的碗、盘、碟,以及用餐时需要用到的筷子。

据了解,张文藻信奉佛教,也因此桌上食物均是素食,如各种面食品和豆子,旁边还有几种水果,如梨、葡萄和板栗。而在桌子旁边,更有木制椅子,就好像是为了让后世进入墓地的人坐下享用美食一般。

经过上千年,桌子上的食物早已干枯或腐烂,但神奇的是,摆放在黄釉龙首碗当中的35颗板栗,表皮看起来依旧完好无损,颜色也是鲜亮的如同鲜货一般。不过,因为时间太久,这些板栗已经粘合到了一起。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饭菜历经了千年之久,也算是无价之宝了,更何况这还是绝无仅有的古代饭菜的实例,先不说桌子上的碗筷价值有多高,仅仅是这饭菜本身就足以令人震撼。

三、墓穴中存有辽代的葡萄酒

此外,让人惊讶的是,在墓穴当中,有存着粟和高粱的陶罐,在这旁边,还有一个绿釉鸡腿瓶,瓶子中装着橘红色液体,打开的时候还飘出阵阵香味。之后,经过相关专家鉴定,这应当是辽代的葡萄酒。

众所周知,即使是在看古代有关电视剧的时候提到葡萄酒,来源也多是西方国家。而这瓶辽代的葡萄酒却证明,实际上我国早已普及种植葡萄,并自制葡萄酒。

不然,千年前的交通运输技术有限,怎么可能支持将不易保存的葡萄进行长途运输呢?甚至还将其酿成葡萄酒,这也打破了一直以来人们的认知,证实了我国悠久的葡萄酒酿造文化。

不得不说,桌子上不仅摆放着成串的葡萄,而且还有酿成的葡萄酒,当真是惊到了众人。不过,在众多的考古研究当中,关于葡萄的实例,张文藻墓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四、主人留下“神奇”话语

张文藻就好似早已意料到,数年之后有人会打开他的墓穴一般,在墓穴当中留下了他的“遗言”。

“墓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联想其他渴求寻到长生之术的古人,张文藻当真算是豁达之人,早已懂得人不可能再回到自己年少之时。

同时,即使古人也觉得,自己的坟墓被挖掘是一件极不好的事,但是张文藻似乎并没有过于在意,反而是留下“坟墓早晚会有被打开的一天”这样的话语,不知道的,还真以为他是穿越了几千年的人呢。

“凡是后世进入我的陵墓之人,尽可阅览墓中之物,参吾一生,凡是前来之人,皆是我的朋友,应该以酒肉相待。”他的碑文上刻着这样的话。

这样看来,墓穴当中的饭菜应当是张文藻特意准备的,用来“招待”后世入墓之人。不过,也正是因为他“热情好客”这一面,才让后人得以欣赏到千年之前的饭菜。

古往今来,基本上那些豪族世家之人的墓穴都会被盗,毕竟里面有太多珍贵珠宝的诱惑,但是张文藻的墓却是格外与众不同,没什么金银珠宝,有的只有他的一腔“热情”,以及各种壁画。

也有人好奇,为什么没人盗他的墓?其实这可能不仅是因为盗墓之人没找到墓地位置,而且与张文藻的为人也有着一定的关系。

根据相关历史记载,张文藻出生于一个氏族大家,他的性格刚毅、力气甚大,能够以一抵两三壮汉,同时,他还乐善好施,造福一方,周围的乡邻都非常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