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求问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都重要!
血糖检查本来就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部分,两者检查数据都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参考标准。
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糖尿病明显症状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少(三多一少),加上空腹血糖超过7mmol/L,或吃饭后两小时检查餐后血糖值超过11.1mmol/L,都能诊断为糖尿病。
即使在之前没有发现糖尿病症状,但如果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值都超过了以上标准,经过两次检查后结果都一样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由于餐后血糖检查相对要麻烦,人们比较乐意做空腹血糖,但是在我国胰岛素分泌异常的人的比例要高于西方国家,往往在餐后出现血糖偏高的现象,所以检查血糖空腹和餐后都重要。
通过以上分析结婚搜啊,应该不会再困扰大家了。如果你打算去检查血糖,一定要同时检查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并且检查血糖要定期做,这样才能起到监测血糖、预防糖尿病或低血糖的作用。
(推荐阅读:
点击免费咨询,与在线专家交流
责任编辑:MSL
想直接电话咨询的客户,不收取任何费用,24小时服务。
由权威专家为你解答体检相关问题,根据你的情况给予专业的个性化指导意见。

对于糖尿病而言,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都有各自的血糖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血糖一般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决定,那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塔哥「微信公众号:贝塔系」为大家解答。

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意义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饮水除外)8~12小时或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由于空腹血糖受进食、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甚微,因此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如果是用药的糖友,“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的用药量是否合适。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毫摩/升。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的质与量、胃肠道吸收功能、运动因素、餐前用药情况及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是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等。

二、两者均为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许多糖友往往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重查餐后血糖,总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一天当中,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动和变化的,空腹血糖控制得好并不能说明餐后血糖也控制得好,所以,血糖监测应该全天候,如果光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很难掌握全天血糖变化的全貌,也无法了解治疗是否到位,选用的药物是否合理。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是糖友更强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素。
三、两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有别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国际公认的评价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金标准,而HbA1c同时受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HbA1c为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占50%;当HbA1c>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且随着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对HbA1c的影响也会增大;当HbA1c<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基础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研究证明,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将更有利于HbA1c控制达标,使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
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的关系
四、两者的关系:水涨船高,水落船低一天当中,机体大约有1/3的时间处于空腹状态,其余2/3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餐后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并随空腹血糖的变化而变化,餐后血糖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上的“水涨船高”。如果能先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水平,餐后血糖就比较容易控制;如果空腹血糖水平很高,餐后血糖达标就比较困难。只有将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控制好了,才有望使HbA1c控制达标(<6.5%)。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都很重要,切不可忽视。只有降低总体血糖水平,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五、两者均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7.0毫摩/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均可诊断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进餐以后,由于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不足,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如果仅凭“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将会使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重要性难分伯仲。在糖尿病治疗中,既要控制空腹血糖,又要控制餐后血糖。只有把两者都控制好了,才能实现血糖的全面达标,从而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查看公众号——贝塔系了解更多简单实用的糖尿病知识,认识更多的糖友。


想每天都收到这样的信息吗?点上面“关注”哦↑↑↑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但有患者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得时间越长指标越准。

  空腹血糖可反映胰岛功能,是临床上常用的一个指标,但有患者认为空腹就是要饿肚子,饿得时间越长指标越准;有的患者害怕指标会高,在抽血的前一天晚上不吃或少吃,或有意拖延等到10点以后才去抽血。这都不对。

  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患者对“空腹”有诸多误解,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尹士男说,空腹血糖不等于“饥饿”血糖,测空腹血糖前没有必要故意的去长时间饿肚子。人的机体有强大的自我调节功能,当身体处在饥饿状态时,体内各项机能指标都会发生变化,这样采集到的血样标本就会失真,从数字上看结果可能“正常”,但背后可能掩盖患者真实的病情。

  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糖尿病患者空腹时间太长,血糖化验结果会出现两种情况,一是低于实际指标,容易被误认为血糖控制得很好;二是有些糖尿病患者自身血糖调节极其敏感,饥饿时间一长,会立即调动体内糖元以供急需,导致血糖水平反而比平时高出许多,这两种假象都会误导医生做出不正确的诊断而误诊误治,有的可能导致病情的恶化。更值得注意的是饿得时间太长,有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低血糖甚至昏厥而危及生命。

  专家说,化验空腹血糖的时间最好在餐后8-12个小时之间,抽血的前一天晚上,应保持平时的生活习惯正常饮食,饭菜宜清淡,不要喝酒,饭后不喝咖啡、浓茶,10点之后不要进食,并保证充足睡眠。第二天早晨起来后不要吃任何东西,少喝或不喝水,同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和做过于剧烈的活动,抽血时间最好在清晨6-8点,这样的血标本才能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

【血糖自测的三个要点】

一、糖尿病病友自测血糖三要点

1、血糖监测时间:常规血糖监测包含监测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是指前一日晚餐后不进食,空腹8-12小时,次日晨所测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进餐的第一口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定的血糖值叫餐后2小时血糖,应注意是从进餐后第一口计时,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开始计时,准时2小时测定。

2、血糖监测频率:一日一般监测至少4次血糖。当病情稳定后可改为隔日监测血糖并逐步延长间隔期。病情长期稳定的病友可每个月监测4次,可将4次分配于非同一日中,例如今天监测空腹血糖,明日监测早餐后2小时血糖,后日监测午餐后2小时血糖,大后天监测晚餐后2小时血糖。应该强调的是如有不适应随时监测。

3、要避免应激因素的影响:精神紧张、失眠、发热、感冒等应激因素会导致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分解,抵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明显升高。

二、血糖监测仪使用方法

家用血糖仪是在指尖采血,测的是毛细血糖。这种监测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当血糖超过13.3或低于1.1时,这种血糖仪就不能显示数字了,而是显示代表过高(“HIGH”)或过低(“LOW”),这个时候就不能用血糖仪测血糖了。

感谢大家看小编的文章,可以关注小编的百家号,小编会编辑一些更多的有趣的故事和资讯,谢谢大家,记得关注,也可以在评论区回复,发表自己的评论。



对于糖尿病而言,每个人的情况都有不同,都有各自的血糖谱。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高血糖一般由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决定,那么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到底哪个更重要呢?塔哥「微信公众号:贝塔系」为大家解答。

一、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意义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饮水除外)8~12小时或以上,于次日清晨早餐前所测的血糖。由于空腹血糖受进食、应激等偶然因素的影响甚微,因此它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水平。如果是用药的糖友,“空腹血糖”还可以反映头天晚上的用药量是否合适。餐后血糖是指从进餐后血糖开始上升算起,一直到血糖回落至餐前空腹水平这一段时间的血糖。临床通常用“餐后2小时血糖”来代表餐后血糖。正常人进餐后0.5~1小时血糖达到高峰,2小时后回落到接近进餐前水平,血糖升幅很少超过2.2~3.3毫摩/升。影响餐后血糖的因素众多,其中包括饮食的质与量、胃肠道吸收功能、运动因素、餐前用药情况及自身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尤其是第一时相的胰岛素分泌)等。

二、两者均为监测病情的重要指标许多糖友往往只测空腹血糖而不太注重查餐后血糖,总认为空腹血糖控制好了就可以了,这是不对的。一天当中,人的血糖是在不停波动和变化的,空腹血糖控制得好并不能说明餐后血糖也控制得好,所以,血糖监测应该全天候,如果光测空腹血糖,不测餐后血糖,很难掌握全天血糖变化的全貌,也无法了解治疗是否到位,选用的药物是否合理。与空腹血糖相比,餐后血糖是糖友更强的心血管疾病预测因素。

三、两者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有别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国际公认的评价糖尿病控制好坏的金标准,而HbA1c同时受空腹及餐后血糖的影响。研究发现,当HbA1c为7.3%~8.4%时,空腹和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体相当,各占50%;当HbA1c>8.5%时,空腹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餐后血糖,而且随着HbA1c的升高,空腹血糖对HbA1c的影响也会增大;当HbA1c<7.3%时,餐后血糖对总体血糖的贡献大于基础血糖,换言之,这时血糖的升高主要取决于餐后血糖。研究证明,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严格控制餐后血糖将更有利于HbA1c控制达标,使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病死率。

糖化血红蛋白与并发症的关系

四、两者的关系:水涨船高,水落船低一天当中,机体大约有1/3的时间处于空腹状态,其余2/3的时间处于餐后状态。餐后血糖水平与空腹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并随空腹血糖的变化而变化,餐后血糖是在空腹血糖基础上的“水涨船高”。如果能先把空腹血糖降至正常水平,餐后血糖就比较容易控制;如果空腹血糖水平很高,餐后血糖达标就比较困难。只有将空腹血糖及餐后血糖均控制好了,才有望使HbA1c控制达标(<6.5%)。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的诊疗过程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监测与控制都很重要,切不可忽视。只有降低总体血糖水平,才能大大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从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五、两者均为诊断糖尿病的重要依据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是诊断糖尿病的两个重要指标。空腹血糖≥7.0毫摩/升或者餐后2小时血糖≥11.1毫摩/升均可诊断糖尿病。在糖尿病的早期阶段,患者基础胰岛素分泌尚能满足空腹状态下糖代谢的需要,因此空腹血糖往往正常;而进餐以后,由于患者胰岛β细胞的储备功能不足,不能分泌足够多的胰岛素,从而导致餐后血糖升高。因此,如果仅凭“空腹血糖”诊断糖尿病,将会使一些早期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的重要性难分伯仲。在糖尿病治疗中,既要控制空腹血糖,又要控制餐后血糖。只有把两者都控制好了,才能实现血糖的全面达标,从而大大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查看公众号——贝塔系了解更多简单实用的糖尿病知识,认识更多的糖友。



空腹血糖(FPG)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的血,所检定的血糖值,为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反应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餐后血糖是指吃完饭后的血糖,临床上是指餐后2小时的血糖。计算时间是从吃第一口饭时至饭后2小时的血糖。餐后血糖的正常与否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很多糖尿病病人到医院看医生时,会主动要求:“医生,我特意空着肚子来的,帮我测一下血糖”,病人为排除糖尿病,也会常规化验一个空腹血糖。这说明,现在随着糖尿病科普知识的普及,多数病人认识到,空腹血糖控制很重要。

  其实,餐后血糖同样重要。因为,只有晨起时是严格意义上的空腹,我们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处于“饭后”状态,不但空腹血糖要控制好,餐后2小时血糖更要控制好。我们知道,在高血糖状态下,器官泡在“糖水”里久了,会出现各种并发症。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一般在患糖尿病5年之后开始出现,其发生的早晚和严重程度与血糖、血脂、血压等控制好坏有直接关系。仅仅空腹血糖得到控制,而不注意餐后血糖达标,就意味着糖尿病病人的脏器大多数时间仍被糖水浸泡,仍不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经年累月的高血糖,严重损害了体内的血管、神经,最终导致肾功能衰竭、失明、心肌梗死和糖尿病足(烂脚)。据统计,糖尿病使冠心病患病率增加2~4倍,心肌梗死增加10倍,脑中风增加3~4倍,肢体坏疽增加15倍,尿毒症增加17倍,双目失明增加25倍。有资料显示,美国今每年有80000多例因为糖尿病造成的脚趾、脚或腿的截肢手术,是造成患者致残、生活质量下降甚至致死的主要原因。

  很多临床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能长期有效地控制血糖,可阻止或延缓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英国大型的UKPDS临床研究发现,血糖控制理想可使任何糖尿病相关终点减少12%,微血管病变终点减少25%,心肌梗死下降16%,12年时的视网膜病变降低21%,12年时白蛋白尿下降33%。DCCT研究证实,1型糖尿病病人强化血糖控制可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降低76%,视网膜病变的恶化减少54%,蛋白尿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因此,糖尿病病友们请别忘记,定期到医院测测饭后血糖,若能达到每顿饭后的血糖都控制在8.0毫摩尔/升以下,您就会给自己创造一个光明的未来。



医生常嘱咐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这包括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h血糖,患者也经常问,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哪个更重要?

糖尿病初期或轻型糖尿病患者,多表现为餐后血糖升高,而空腹血糖正常或升高不明显。大量研究证明,如能早发现餐后血糖异常并尽早控制,则可大大降低进展为糖尿病的风险。

临床观察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的心血管并发症有着密切的相关性,餐后血糖越高,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机会就越高。另外,餐后血糖越高,糖尿病肾脏病变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越高。餐后高血糖使凝血活性增加,使发生血栓性病变的危险性增加。

因此,对于糖尿病初期或轻型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监测,对预防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对于空腹血糖的研究显示,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冠心病发生比例逐渐增高,冠状动脉病变支数逐渐增多,空腹血糖是冠心病发生以及冠状动脉病变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会升高,对二者必须同样的重视。

一般建议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血糖<10.0mmol/L(具体目标因人而异),两个都达标才叫血糖达标。

空腹血糖,很多人都测错了

这些口服药误区,请不要再犯了!

糖尿病哪些检查不能少?除了糖化,这些也很重要!



糖尿病案例

24岁陈女士是一名幼儿教师,给人感觉就是比较消瘦,面色苍白。偶尔有中午饭前出现低血糖现象,目前持续1个月觉得口渴咽干,喝水很多,尿也很多。今天在医院做了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检测,结果空腹血糖是5.15mmol/l,餐后血糖是4.2mmol/l,反而低。后经确诊为高胰岛素血症。

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实际上并未减少,只是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患者进餐后,体内胰而正常人是餐后1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值,同时胰岛素分泌也达到高峰,以促进葡萄糖的利用,稳定血糖。正常人的第二次胰岛素高峰时餐后90分钟,同时作用也是为了消耗血液中过多的葡萄糖,以稳定血糖,此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也比较高。但是患病人群的胰岛素比正常人慢一个节拍。餐后10分钟血糖达到高峰需要胰岛素来的时候,它不来,等血糖都已经被利用的差不多了,它们大规模的出现了,结果导致血糖被过度利用,反而发生低血糖。

一般什么人出现餐后低血糖

餐后出现低血糖多发生在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或发生在诊断为糖尿病之前,尤其是肥胖型患者。其特点是多在餐后3~5小时后出现心慌、出汗、饥饿感,但空腹血糖正常或仅稍低于正常。糖耐量试验近似糖尿病曲线。

什么是高胰岛素血症

正常人空腹胰岛素水平为5~24mU/L。

高胰岛素血症一般是长时间有胰岛素抵抗而诱发。大多是身体强壮微胖,但属于运动少、久坐的环境,同时饮食比较精细丰富造成。如同时空腹血糖不大于6.1,为单纯高胰岛素血症。可适当增加运动,减少摄入总热量,达到治疗目的。如同时空腹血糖大于6.1,在适当增加运动,减少摄入总热量前提下,考虑服用胰岛素增敏剂,如马来酸罗格列酮或盐酸比格列酮即可。如长时间不管他,有可能发展到糖尿病

认识血浆胰岛素

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都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进入血液,升高血糖浓度,二者具有协同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生理作用上具有拮抗作用.

据图分析:给空腹的人口服100g葡萄糖,非糖尿病肥胖者及Ⅱ型糖尿病肥胖者血浆中胰岛素的浓度都较正常人升高,说明这两种人的胰岛B细胞正常,Ⅰ型糖尿病人血浆胰岛素浓度低于正常人,说明可能是胰岛B细胞受损.

据图分析:Ⅱ型糖尿病肥胖者分泌胰岛素量较非糖尿病肥胖者低,高峰延迟出现

肥胖者血浆胰岛素浓度高于正常人,原因是肥胖者体内脂肪细胞变得肥大,体内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的密度降低,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会降低

总结

体力活动可增加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体重,改善代谢,减轻胰岛素抵抗,使高胰岛素血症缓解,降低心血管并发症。无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人们的饮食结构都以高热量、高脂肪为主。而热量摄入过多超过消耗量,则造成体内脂肪储积引发肥胖。所以,饮食要多样化,以保持营养平衡,避免营养过剩。

肥胖



  • 餐前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重要
    答:都重要,但相比较下,餐前更重要;餐后血糖高了,超过了标准值,有时候还因为你吃了什么东西而定,如果你吃了很多糖,那么自然会比正常值高,也就无法判断你是否有血糖相关的疾病,比如糖尿病;但是如果你餐前血糖高,就表示经过了很久,你的血糖还是一直没降下来,那就比较能明确你的血糖高,属于...
  • 空腹后的血糖指标和用餐后的血糖指标哪一个更重要?
    答:空腹的血糖和用餐后的血糖都一样重要,都不能够忽视。餐后必然会引起体内血糖含量增加,所以餐后血糖判断的指数和空腹时血糖指数判断标准不一样,但两者都不容忽视,都是对身体状况一个重要的反映,都是我们一个重要的参考。空腹和餐后血糖是身体血糖在不同因素作用下,不一样的指数,具有不同意义。空...
  • 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都很重要。空腹血糖对糖化血红蛋白的贡献更大一些,所以在临床上,内分泌医生把空腹血糖达标作为第一目标,然后再要求餐后血糖达标。但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应该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均控制达标。糖尿病患者在治疗的时候,需要定期根据血糖的水平调整治疗的方案,空腹血糖...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为什么呢?
    答:相对来说空腹血糖要更加重要一些。对于血糖高的人群来讲,每日都会对自己的血糖去进行测量,不过很多人都非常疑惑,到底是应该在空腹时去测,还是应该在吃完饭之后再去测呢?还有一些人则好奇这两个时间所测出来的数据到底哪一个更加重要呢?其实根据科学的说法来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两个都同等重要,...
  • 检测血糖,是空腹准确还是饭后准确呢?
    答:我家里有糖尿病人,基本上都是以空腹血糖为准,认为饭后血糖会不准。1、空腹血糖和饭后血糖监测都很重要如果你去问医生,空腹检测血糖准确,还是饭后准确?医生会告诉你,空腹血糖和饭后血糖监测都很重要,是监测不同时间段你血糖的情况。一般空腹血糖高的话,要继续查餐后的血糖。一位朋友的空腹血糖检测...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重要
    答: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都很重要。两者都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指标,对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病风险都具有重要意义。空腹血糖的重要性:空腹血糖反映了胰岛素在基础状态下的分泌状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空腹血糖的监测有助于了解夜间血糖的控制情况,以及评估胰岛素的剂量是否合适。如果...
  • 测量血糖时应该注意什么?原因是什么?
    答:测量血糖的时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1测量血糖的时间不同时间测量的血糖值,也有着很大的差异。比如空腹时测量的血糖会远远低于餐后血糖,餐后30分钟血糖值又会比餐后两小时血糖值还要高一些。测量血糖的时间段中,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的数值更为重要。空腹血糖是指晚上十二点之后不再进食等到...
  • 我想问下,一天需要测几次血糖啊,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更重要?
    答:有糖尿病的人都知道。血糖的高低。是在于。空腹血糖。多少?二餐后的血糖。那就不准了。一般情况下,测量血糖。都在早上饭前。测量血糖是最准的,一般一天就测一次就可以了。只要早晨测出来的数。如果血糖高,那你就要注意了。千万要。注意饮食。我们认为,一天测一次。早晨起来就测,必须是空腹。所以...
  • 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哪个升高更严重?
    答:这两个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都挺大的,但是针对不同阶段的糖尿病患者来讲,早期糖尿病患者要多观察餐后血糖,餐后血糖的升高对早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更严重,而晚期糖尿病患者就要多观察空腹血糖了。
  • 空腹血糖PK餐后血糖,到底哪个更有参考价值
    答:1、糖尿病症状+ 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糖尿病症状为: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体重减少、体力下降)2、或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 3、或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试验)中,2小时PG水平≥11.1mmol/l 英雌,不论是空腹血糖或是餐后血糖,在糖尿病诊断中都具有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