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补偿公式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8

以感性负载有功功率1KW、功率因数从0.7提高到0.95时所需电容补偿量:

有功功率:P=1KW

视在功率(功率因数0.7时):S1=1/0.7≈1.429(KVA)

无功功率:Q1=根号(S1×S1-P×P)=根号(1.429×1.429-1×1)≈1.02(千乏)

功率因数0.95时的视在功率:S2=1/0.95≈1.053(KVA)

无功功率:Q2=根号(S2×S2-P×P)=根号(1.053×1.053-1×1)≈0.329(千乏)

电容无功补偿量:Qc=Q1-Q2=1.02-0.329≈0.691(千乏)

扩展资料:

电容补偿就是无功补偿或者功率因数补偿。电力系统的用电设备在使用时会产生无功功率,而且通常是电感性的,它会使电源的容量使用效率降低,而通过在系统中适当地增加电容的方式就可以得以改善。 电力电容补偿也称功率因数补偿,(电压补偿,电流补偿,相位补偿的综合)。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电压、电流的相位特点为在纯电阻电路中,电流与电压同相位;在纯电容电路中电流超前电压90°;在纯电感电路中电流滞后电压90°。从供电角度,理想的负载是P与S相等,功率因数cosφ为1。

此时的供电设备的利用率为最高。而在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只有假设系统中的负荷,全部为电阻性才有这种可能。电路中的大多数用电负荷设备的性质都为电感性,这就造成系统总电流滞后电压,使得在功率因数三角形中,无功Q边加大,则功率因数降低,供电设备的效率下降。

功率三角形是一个直角三角形,用cosφ(即φ角的余弦)来反映用电质量的高低,大量的感性负载使得在电力系统中,从发电一直到用电的电力设备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相当一部分电能,经发、输、变、配电系统与用户设备之间进行往返交换。

从另一个方面来认识无功功率,无功功率并非无用,它是感性设备建立磁场的必要条件,没有无功功率,我们的变压器和电动机就无法正常工作。因此,设法解决减少无功功率才是正解。

实际应用中,电容电流与电感电流相位差为180°称作互为反相,可以利用这一互补特性,在配电系统中并联相应数量的电容器。

用超前于电压的无功容性电流抵消滞后于电压的无功感性电流,使系统中的有功功率成分增加,cosφ得到提高,实现了无功电流在系统内部设备之间互相交换。这样就减少了无功占用的部分电源设备容量,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功率因数,从而也就提高了电能的利用率。

补偿的基本原则

1.欠补偿

补偿的电容电流要求小于被抵消的电感电流。补偿后仍存在一定数量的感性无功电流,令cosφ小于1但接近1。

2.全补偿

按照感性实际负荷电流配置电容器,IC=IL将感性电流用容性电流全部抵消掉,令cosφ等于1。

3.过补偿

大量投入电容器,在全部抵消掉电感电流后,还剩余一部分电容电流,此时原感性负载转化为容性负荷性质。功率因数cosφ仍然小于1。

在以上的三种情况中,按电路规律进行分析后,确定补偿的基本原则为欠补偿最为合理。全补偿在RLC混联电路中,如若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相等时,系统中就会发生电流谐振,设备中将产生几倍于额定值的冲击电流,危及系统和设备安全。

过补偿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当系统负载性质转换为容性时,在功率因数超过1以后,反而降低。而且在超过l的同时也可能引起电路电流谐振。以上两种补偿方式显然都不可取。

补偿的基本原则就是必须采用欠补偿方式,补偿后的功率因数则要求小于1,并且尽量接近1。为了防止谐振,一般将上限确定在0.95。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电容补偿



  • 利用并联电容进行无功补偿的原理是什么?最好是要有公式的
    答:⑵减少发、供电设备的设计容量,减少投资,例如当功率因数cosΦ=0.8增加到cosΦ=0.95时,装1Kvar电容器可节省设备容量0.52KW;反之,增加0.52KW对原有设备而言,相当于增大了发、供电设备容量。因此,对新建、改建工程,应充分考虑无功补偿,便可以减少设计容量,从而减少投资。⑶降低线损,由公式Δ...
  • 电容补偿 很困惑 比如 600kva变压器 现在功率因数是0.5 提高到0.9 需 ...
    答:计算比较简单,可以参考一下计算公式:http://hi.baidu.com/tsgwg/album/item/b61966900db5aabea877a467.html#IMG=b61966900db5aabea877a467 补偿前cosφ1=0.5,φ1=60,tgφ1=1.732 补偿后cosφ2=0.9,φ2=25.84,tgφ2=0.48 当选用630kVA变压器时,假设负荷率85%,则最大有功...
  • 三相异步电动机,380伏,就地补偿电容,如何计算大小?
    答:三相异步电机的就地补偿就是将补偿电容器安装在电机附近,单独给该台电动机进行无功补偿。一般三相异步电机补偿容量的计算,在有监测条件的单位,应根据对电动机的有功功率及功率因数的实测值进行计算。计算公式:Qc=P[根号(1/cos²φ₁-1)-根号(1/cos²φ₂-1)](kvar)...
  • 180KVar的电容补偿总电流是多少?如何计算的?
    答:一般情况下,180kVAR的电容是低压(380V)三相供电的;当该电容器组采用三相供电,180kVAR电容全部投入时,电容补偿总电流为:Ic=Se/(1.732*Ue)=180/(1.732*0.38)=273.48A;当电压和容量变化时,可以用上面的公式套算。
  • 无功补偿装置中,电抗器的参数计算和电容器的参数计算都有什么公式啊?滤...
    答:电容器补偿时,其功率为:-jQ ,电抗器补偿时其功率为+jQ 。无功补偿的目的是让线路中输送的都是有功功率P。即 S=P 系统中需要补偿感性无功时:S=P+jQ 经电容器补偿后 S= P+jQ+(-jQ)=P 无功补偿装置中,电抗器需要选择合适的电抗率,不同的电抗率可以抑制不同的谐波,比如说常用的6%,...
  • 请问如何根据电力变压器容量选择无功补偿电容器的大小,有什么公式...
    答:有公式奥,补偿前功率因数cosΦ1,变压器容量S,补偿后的目标功率因数cosΦ2,需要的补偿量Q=Q2-Q1=S*(sinΦ1-sinΦ2)。此处S即为变压器的容量,如果考虑变压器的利用率的话最好根据有功来算,Q=P*(tanΦ1-tanΦ2)。现实中要适当扩大这个补偿值,因为考虑到电容的出力等诸多因素,也可以根据...
  • 电容器补偿柜的计算公式?
    答:补偿量为300Kvar的电容补偿柜按10路控制,每路电容补偿量为30Kvar,若电容额定电压为0.45KV时,额定电流:I=Qc/1.732U=30/(1.732×0.45)≈38.5(A)总补偿电流:I=38.5×10=385(A)隔离开关容量:≥500A 每路断路器容量:45A 每路接触器容量:≥60A 每路热继电器整定值:40A 熔断器可...
  • 怎样计算无功补偿的电容器的容量
    答:再根据你所需补偿到的功率因数求得补偿量。设功率因数为a a=P/S S=根号下(p^2+q^2)p有功功率,s为视在功率,q为无功功率 通过测量可得原始的q1,通过所需功率因数可得补偿后系统提供的无功q2,所需补偿量=q1-q2 只要记住上面两个公式,不管什么数据你都会算了。电容选型得根据你负载的...
  • 低压电容补偿柜中,补偿容量是300KVAR,那么主断路器的电流是多算,怎么算...
    答:主断路器的开关可以选择630A,因为补偿的电流公式I=Qc/1.732U,电容器额定电压如果是0.44KV,那么300KVAR电容柜的额定电流为393.6A,主开关的电流应为大于电容柜额定电流的1.5倍,也就是393.6*1.5=590.4A,而主断路器的容量一般为400A、630A、800A、1000A等,所以选择630A的主断路器就可满足要求...
  • 三相电机电容补偿后怎样计算节约的电能请举例或公式谢谢
    答:以45KW三相电机半载运行时的电流约45A、功率因数0.77,铜电线截面16m㎡,长度100米,投入电容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5为例。每根电线的线阻(铜芯电线的线阻率0.0172):R=ρ×L/S=0.0172×100/16≈0.11(Ω)线路损耗功率:P=I×I×R×3=45×45×0.11×3≈668(W)电容补偿后的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