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村庄抒情散文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30
  村子很小,二十来户百余人。

  村东和村西各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公路;村南是条东西走向的公路,还有一条与之平行的大水沟;而村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窄轨铁路。路与水把村子箍成了个东西稍长南北略短的长方形。具体面积没估算过,但平日无聊时,我常站在村北的铁路上把扁圆的石子撂进村南的水沟里;顺风的时候,村东老伯的一个喷嚏就会把村西午睡的小狗惊醒。

  村子的原始居民是清朝中叶时期从福建移民过来的慕容氏人家。世代居此,人们很自然地把这村子叫做容家村。容家村整个村子掩映在绿色世界中,遍地种着数不尽的各种各样的果树。

  从闽西山区走出来的父母双亲,因为树的缘故,使我们这一异姓人家有幸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成了容家村的一员。

  容家村的男人从小就学会爬树。不会爬树的男人村人都看不起,特别是女人看不起,弄不好就得一辈子打光棍。我大概七八岁时就学会了爬树。

  爬树的目的就是采摘果实。容家村的大部分果树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收归集体所有,但仍有数目不菲的果树分与农户,几乎每户都有。花落果熟季节,不但要采撷自家的果实,还要为共同的生产队采撷共同的果实。数不清的上百年的龙眼树、荔枝树、芒果树、杨桃树、黄皮树、酸豆树、椰子树等,大多集中在夏季开花结果和成熟,如果没有众多的会上树的男人去打理,再丰硕的果实也变不成社队和农户的真正收入。容家村因为有果树和会上树的男人而过着比别的村子更好的日子。

  大人爬树多为了集体和家庭收获果实,而小孩爬树多半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大人因体重问题未能采撷的柔细树桠末稍上的果实,恰好成了小孩轻而易举手到擒来的口中餐。芒果树高大而枝桠松脆,大人手腕大的枝杆往往受不住一个小孩的体重而折断。但芒果只要一成熟就很容易被抖摇而落。因此手够不着的竹杆帮不上忙的一概用手摇脚抖的办法解决。这些办法一用过,树上顶多只剩尚未成熟的青果,小孩往往在采收活动后拣不到太多的便宜。而有容家村果王之称的数量最多收入最丰的龙眼树就有所不同。枝繁叶茂覆盖面广,一棵挂果累累的老龙眼树,往往几个大人一天也采摘不完。龙眼果只能一桠一桠折取,一撮一撮的收获,如果像芒果一样单个摘取就不值钱。又因龙眼果小颈韧,所以手够不着、竹钩派不上用场的,往往用不上手摇脚抖等办法,只好留待孩子们去拾遗。

  那年,我刚好高中毕业。因喝的墨水实在有限,只好多次放弃高考的机会。我感到百无聊赖。为了躲避村人疑惑的眼光和无聊的询问,我在家边的老龙眼树上向东伸展的硕大主杆两侧的枝节上各绑了两条木条,简易的树上单人床便告落成。我试着躺上去,舒服极了,两只脚可以随意架在木条上,任凭吹得树叶咝咝响的清风的拂拭和麻雀的恬噪。整棵树远眺像一顶巨型圆顶车盖,,近瞻如一座圆穹空灵的.殿堂。树冠覆盖的面积没人量过,但生产队每次过年节杀猪分肉都在这里进行。分肉时几乎每户人家都到了现场,但都没能占去树冠覆荫地面的一半。

  在龙眼树上躲了几天里便觉脑瓜蜂鸣般响起来,听父亲说是风吹多了的缘故。我便不再躺在树上。后来我总是跑到村北的铁路蹓跶。铁路的客运火车每天来回两趟。上午从邻县乐东的黄流开过来的客运火车约九点进崖城站,并有规律地在出站前汽笛长鸣,响彻云霄。火车的汽笛声成了崖城大部分生产队出工的习惯钟声;下午客运火车从三亚返回,约四点进崖城站,其进出站有规律的汽笛声,也成了崖城大部分村队习惯性的收工钟声。铁路上我最感兴趣也玩得最好的算是撂石子撇瓦片。铁路北侧是一方水田,约有八十米宽;对岸是一片园地,园地靠近水田的地界上有五六棵茂盛的老芒果树一字排开。正是这些权属异村的芒果树的引诱,容家村很多青少年都学会了用铁路上的石子撂芒果的本事。八十米开外的树上芒果要用石子打下来,你得有撂九十米以上距离的功夫,不然石头不是落树底下就是落在田里。因此能把石子撂上芒果树的也就是少数几个人。一阵石子过后,守芒果的三驼公蹒跚着走出小茅寮用手搭凉棚往这边瞧瞧不见动静便又缩回屋里。这时便是趟过水田拾芒果的最好时机。这些事情几乎每年都发生,几乎都有我参战,我是容家村撂石子最远的人。但时下不是芒果季节,更没有撂石子的兴趣。似乎有好久没在铁轨上行走了,我想着便转身跨上了铁轨,有些左摇右摆难以平衡,但很快就稳住了。村子的大小孩和青年人都有走铁轨的习惯,而且有的能连续走上几公里,有的甚至可以在铁轨上小跑上一两百米不落轨。

  少年时期纯粹的玩乐、情怀、已淡化得让自己不可思议。毕竟自己已是一个初长胡茬的青年了,该是思考自己前途的时候,总不能让父母白养一辈子。东西伸展的铁路真如眼前通过高考走出农村和自甘落后永留农村的两条路:是往西呢还是朝东?让我好生难抉。后来我还是选择了高考之路,而且居然混进了城里。

  若干年后,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和分田到户及地主富农的脱帽,容家村的数百棵各种老果树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没多久便被急于发展宅基地和庭院经济的村民们砍尽伐绝!昔日为容家村带来数不尽的福荫的祖传果树便这样轻而易举地被其子孙从地球上一笔勾销,还有那条流经村南的大水沟,也被当地镇政府莫明其妙的决定给填埋了,使流域内受益的数千村民失去了洗濯和浇灌的源流。还有容家村民唯一的聚集地——生产队文化室及其室前的公共地堂(晒谷坪),都廉价地变成了私人的领地,而室侧的公共水井则被无情地湮没得无影无踪。更让人心生隔膜的是,每家每户都在扩充后的地界上砌起了难以逾越的围墙……

  • 老湾记忆抒情散文
    答:家乡的农人管蓄积雨水的水塘叫湾。曾经,村子四周都有湾。每场雨后,各家各户的雨水流到院外,穿胡同,过小巷,汇到中心大街上,再浩浩荡荡流到村子四周的湾里。东湾依绕着村东残存的旧围墙,狭长如带,蛙声深远,是老村与邻村的界,纡守着老村的静逸。南湾隐在村南低洼的野草里,是一处废弃的...
  • 我的家乡抒情散文精选优秀范文
    答:而如今我已经长大,为了心中的梦远离家乡,告别了乡村故土,别离了曾经给过我们无数温馨与欢乐的家,下面我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我的家乡抒情散文”,欢迎阅读与借鉴! 我的家乡抒情散文1 又见家乡炊烟,那缕“沉甸甸”的炊烟。 站在村口,清风夹杂着青蓝色的炊烟,闻不出其中的花香或草味,只是轻轻撩动额前的头发。这...
  • 抒情散文:远去的村庄
    答:我去过的地方不多,但每到一处时我都会用心去感受,去走走那些留下很多脚印的小路,去吹吹那缕清爽无比的微风,或者再去看看每一个地方被时光打磨所留下的古老足迹,那里散发着年代的气息,上映着许多的故事,等待人们去发觉那些本不该遗忘的曾经……村庄不大,养育了我整整21年,在这21年的岁月...
  • 追怀老屋抒情散文
    答:离乡二十余载,那千丝万缕的浓浓淡淡的乡愁,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也挥不去。思乡的情结剪不断,理越乱,难忘却远在千里之外的故乡村庄、田野与山山水水,还有我祖居老屋的影子和袅袅飘散的炊烟,就仿佛画中浓浓的泼墨,常常透着故乡酒一般的幽香飘潜入我的`梦中……老屋是我们家族几代人...
  • 抒情散文我的村庄我的家
    答:通常,与父母的联系多是在电话里,或者是接他们来我家吃饭小聚,很少有情绪想起那个村庄。自从父亲中风后,我回家的次数变多了。总是尽可能的腾出时间周末回家,陪父亲在院子里坐坐,陪母亲到菜园子里去走走。慢慢地,我开始变得比以前懂人情世故了。以前回家总是送些衣物,吃完一餐饭就要离开,从...
  • 留住渐渐逝去的乡愁记忆的抒情散文
    答:留住渐渐逝去的乡愁记忆的抒情散文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好声音1718 2022-08-03 · TA获得超过296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9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飞跃发展,儿时初见的故乡“原始”乡情偶或被...
  • 我眷恋的乡村抒情散文
    答:哪个村庄没有一两棵大树,村庄的'树是村庄的一张面孔。一阵阵轻风,不时吹乱我的发丝。乡村的风总是那么清凉,把远方捎来的芬芳,弥漫在村庄里,在它温柔的抚摸下,村里的果子红了,瓜黄了,稻子熟了……风在给村庄吹来甜甜的丰收后,便把树上红红的果子吹落,把密密麻麻的树叶刮得一干二净,...
  • 乡村黄昏抒情散文
    答:此刻,我的笔,却感动于乡村的黄昏。仿佛是不经意的一抬头,就看见夕阳不知被谁挂在了山尖上,那般的鲜红,那样的硕大。猩红的晚霞燃红了天际,它把千万缕彩霞射向远方的天边,宛若天工的染缸里泼洒的彩墨,,又似仙女的机杼上绷直的彩线。于是,山峦被染成金黄的发髻,村庄被染成淡黄的国画;蓝天...
  • 我的家在乡下抒情散文
    答:我不知这块地属于谁,也不知那时住在这的人,是不是也像婆婆一样,没完没了种植着。从前年起,我的村庄就有好多地方在拆迁了。我脚下这块地,也许在明年或者后年,不再是婆婆种瓜长菜的地方。如果婆婆要就近长瓜种菜的地,我去哪里寻?我的家在乡下,种植让我习惯了看土地生长。
  • 老家老屋散文
    答:真的,这些年,不下二十人考起大学走出老屋,十里地界,人们都因此晓得老屋,称道老屋,甚至有人管老屋叫“秀才村”。曾经,焕发勃勃生机的老屋,虽然简陋,却惟德是馨,惟才是馨。 说老屋,说老屋的后山,说老屋的风光,虽不敢用“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之类来夸张,但我以为,虽然离南岳洞庭远点,这里却山接衡岳水连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