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氏 起源~~明白人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21
邵阳隆回邹氏来源?

和新化邹氏共谱,因为邹氏的族谱是我外公修的,你可以去看看你们那分谱

1、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东的濮城镇。 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 参见舜文化,虞舜文化 。
明朝姓名名典《姓觽》:邹国,舜后,姚姓。 是殷(商朝)的诸侯国,邹国古城在今山东邹城 东南的古邹城。 春秋初,邹国为曹姓邹人所夺,邹人被迫迁到今山东邹平南, 后为齐国所灭, 子孙以国为氏,称邹姓,姚姓之邹的历史至少也有3500年,是最早的邹姓。
2、源于姬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西周初年,周武王姬发分封上古五帝之一颛顼的后裔曹挟建立了邹国,又称邹娄国,初建都于邹(今山东曲阜陬村),春秋中期又迁都于绎(今山东邹县纪王城)。
邹娄国势小力单,后为大国鲁国的附庸国,并屡受鲁国的欺压和掠夺,周烈王姬喜七年~周显王姬扁二十九年间(公元前369~前340年间),楚宣王熊良夫亲率楚军灭了邹国,即邹、小邹二国,掳走“二邹”的国君臣民,押解向荆楚西南方向迁移。
经过数月长途跋涉到当时楚国的偏远荒芜地区居住,并在其地以邹国遗民之名建立了邹城(今湖北黄冈黄州乡禹王城)。邹国为楚国所吞并后,故国子民以原国之名为姓氏,称邹氏,世代相传至今,与廖氏、朱氏同宗同源,是为荆州邹氏。
3、源于子姓,出自多部”邹氏宗谱“”邹氏源于轩辕,舜赐子姓于契,受封于商“,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的封地邹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
据《史记·殷本纪》及《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周公旦平定武庚的叛乱后,约前1046年把商丘附近地区分封给纣王的庶兄长微子启,建立宋国,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此源流早于曹侠后裔数百年,为主要来源,约占邹姓百分之七十以上。
4、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八旗通志·列女传》记载:满族邹佳氏,亦称组佳氏,满语为Joogiya Hala,世居铁岭(今辽宁铁岭),属于满族老姓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邹氏、组氏、铁氏等。

扩展资料
迁徙传播
当代邹姓的人口450万,为全国第六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5%。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邹姓人口由38万增到近450万,增长了近12倍,邹姓人口的增长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宋朝至今1000年中邹姓人口增长率是呈∧形的态势。
邹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38%,其次分布于四川、广东、福建、江苏、重庆、吉林、贵州,七省的邹姓又集中了37%。江西为邹姓第一大省,大约占全国邹姓总人口的14%。
全国形成了以赣、鄂、湘为中心的邹姓聚集区。在600年期间,邹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主要由东南部向北的回迁,南部向西部的迁移。
邹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闽、黔渝、四川大部、湖北大部、陕西南端、山东东端、云南东部、广西北部、广东大部、浙江西部、安徽南部、黑吉东部、辽宁南部,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42%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5%以上。
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1.8%,居住了大约65%的邹姓人群。在粤桂南部、台琼、云川西部、湖北北部、陕甘宁南部、青海西部、河南南部、皖浙大部、江苏、山东中部、辽吉黑大部、内蒙古东部、新疆西北,邹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14%—0.42%之间。
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31.8%,居住了大约31%的邹姓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邹姓

邹姓起源参考
邹姓起源参考之一
历史来源:
一 ; 以国名为氏。据《说文解字》所载,春秋初期有邾娄国,为鲁国的附庸小国,在山东邹县,战国时鲁穆公将「邾娄」改名为「邹」。后被楚国所灭。其后人以「邹」为氏。
二 ; 出自子姓。据《元和姓纂》所载,为春秋时宋愍公之后,正考父食采邑於邹邑,其后亦有「邹」氏。
家族名人
邹鲁氏 其女为帝喾之妃。黄帝战败蚩尤,千其民於「邹鲁」之地。
邹衍 (前305?~前240?)战国时齐人。长於思辩,倡九州说、五德终始说,为阴阳家的先驱。著书立说,名重诸侯,燕昭王曾师事之。因其言论迂大而闳辩,齐人称之为「谈天衍」。

地望分布:河南范阳郡。

邹姓起源参考之二
邹姓发源于我国春秋时代的邹国,距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关于邹姓,历代有多种记载。如“邹鲁遗风,英贤不绝”。“济济邹鲁,礼义惟恭”,等都是古来歌颂邹鲁两地之辞。因为孔子是鲁国人,孟子是邹国人,后来“邹鲁”两个字,就成了表示文教兴盛之地的代词。
另外,在《战国策》里,有一篇脍炙人口的典故,叫《邹忌讽齐王纳谏》。说的是:齐国朝官邹忌巧妙地运用比喻,劝阻齐威王不要听信阿谀奉承,要善于接受臣民的忠言。
邹姓发源于山东邹县,但在我国南方一些省份,特别是福建,同样算是大姓。据史料记载,早在五代时期,河南固始邹氏便开始迁入福建。以后历代从中原入闽的邹氏从未间断。
福建武夷山的下梅村,是闽北邹姓的重要聚居地。他们祖籍山东邹县,后经过几个朝代,辗转到了江西的南丰、上饶,至邹茂章一代开始到武夷山定居。
福建武夷山市委宣传部邹全荣说:“我们武夷山下梅村邹氏,最早是明清时期,从江西上饶迁移到这里。当时来的邹氏家族有四兄弟,他们团结一致,在这个地方种茶,发展茶叶生产,逐步取得了很大的家业。后来建了这么一座祠堂,祠堂中这根柱子有很典型的特色。它由四块板拼起来,这四块板象征四兄弟团结在一起。”
邹氏四兄弟定居下梅之后,分立门户,主要从事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经过几年艰苦创业,家业日丰,成为下梅的大户。
邹全荣说:“这条小河是下梅村著名的当溪,它是一条人工小运河,是由邹氏家族出资60万银两修建而成的。它当时主要起了水运作用,通过这条当溪,把下梅村产的茶叶运往武夷山外,甚至到福州、广东等地。”
当溪是闽北乡村中颇具特色的人工小运河。它不仅营造了下梅的水乡风韵,更重要的是,在当时的茶市交易中,起了重要的水运作用。根据《崇安县志》记载,康熙年间,茶叶交易高峰时,当溪每日行筏300艘,下梅因此成为武夷山下茶叶集散的重镇。
由于邹氏家族对于下梅的开发与繁荣作出突出贡献,因此朝廷浩赠邹茂章“中宪大夫”的荣誉称号。今天,下梅村北街仍然保留着邹氏大夫第故居,它是下梅村众多古民居中保护最为完善的一座。大夫第建于1664年,院落结构为二进三厅,具有典型明清时代南方官邸的风格。
经过邹氏家族几代人的努力,下梅村民和睦相处,安居乐业,生活蒸蒸日上。为适应茶叶贸易的发展,邹氏族人除在本地增设商埠外,还积极拓展外地市场,于是下梅村邹氏后裔开始新的迁徙。
邹全荣说:“下梅茶叶在福州打开了市场,下梅邹姓也到福州。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他们的事业有了发展,也出了一些名人。比如30年代著名的报人邹韬奋。”
由于邹姓是我国南方的大姓,自明末清初开始,福建、广东两省的邹姓纷纷渡海到台湾发展,所以今天台湾的邹姓也相当多,几乎遍布每一个县市。目前台湾邹姓最集中的地方是,台北、新竹、苗栗,以及南投等地。台湾的邹姓人数排名第八十位。
福建武夷山市景区管委会高同仁说:“下梅村的邹氏家族在40年代有相当一批人去了台湾和新加坡,80年代与他们恢复了联系。邹氏家族人有很多都回来探亲、访祖。”

邹姓起源参考之三
邹姓,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七,在台湾排名第八十一。邹姓一支出于子姓:西周时,宋国第二位君主微仲的后代正考父为宋国上卿时,被封在邹(今山东邹县东南),其后人中有一支以封邑名为姓,称为邹氏。 发展和演变:另一支出于姬姓,帝颛顼的后代曹挟建立邾国,又名邾娄国(今山东省邹县)。周朝时,邾娄国把邾娄二字合音为邹,改名为邹国,该国国君的后代中有支称为邹氏的。

邹氏名人
http://www.zousw.com/html/zsrw/

  姓氏源流

  邹(Zōu 邹)姓源出有五:
  1、出自姒姓,为越王勾践驺氏之后所改。据《史记·东越传》所载,闽越王无诸及越东海王摇,皆为越王勾践之后,姓驺,据有关学者考证,驺亦作邹。
  2、出自子姓,为商纣王微子启之后,以邑名为氏。据《史记·殷本记》及《元和姓纂》所载,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商的周围地区封给殷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于商丘,其后三朝采食于邹邑,其第五世孙叔梁仡以邑名“邹”为姓,称为邹氏。所以称此支为山东邹氏。
  3、出自曹姓,为颛顼帝后裔挟(曹姓)之后,以国名为氏。据《说文解字》及《姓氏考略》所载,上古时有邾娄国为颛顼帝后裔曹挟所建,战国时鲁穆功改邾娄国为邹国(今山东省邹平县)。后来邹国被楚国所灭后有邹氏,亦称之为山东邹氏。
  4、出自蚩尤之后,以地名为氏。据《拾遗》所载,黄帝在打败蚩尤以后,迁其遗民至邹屠,其子民根据地名命名为邹屠氏,后简为邹氏。
  5、出自其他民族有邹姓。今满、回、土家、苗等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微子启。乃商王纣的庶兄,本应承继帝位。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灭纣,封子于宋地立国,定都商丘,以供奉商汤的宗祀。微子薨后,其弟衍继位,是为微仲,又传至其曾孙愍公,愍公有孙名考父,历仕宋国戴公、武公、宣公三朝,食采于邹邑,其五世孙叔梁纥时,以邑名邹为氏,是为邹姓,他们尊微子启为邹姓的得姓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