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成语小释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7-01
《道德经》只有短短五千言,但文意深奥,包含广博,可谓字字珠玑。其中,包含着很多成语,更可谓其精髓。

自知之明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意为对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都有透彻的了解。指了解自己的情况,对自己有正确的估计。

和光同尘

出自《道德经》第四章和第五十六章:“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平和处世方法。

知雄守雌

出自《道德经》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意为弃刚守柔,比喻与人无争。

多藏厚亡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意为积聚很多财物而不能周济别人,引发怨恨,损失更大。

祸福相依

出自《道德经》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比喻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出坏的结果。

天道好还

出自《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焉。”

意为天可主持公道,善恶终有报应。

知足不辱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为懂得满足,才不会受到屈辱。

知止不殆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四章:“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意为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受到危险。

大巧若拙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王弼注:“大巧因自然以成器;不造为异端;故若拙也。”

意为真正灵巧的人看起来很简单,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显得笨拙。

被褐怀玉

出自《道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见素抱朴

出自《道德经》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表示现其本真,守其纯朴,不被外物所牵。

虚怀若谷

出自《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若冰之将释,敦兮其 若朴,旷兮其若谷。”

指胸怀像山谷那样深而且宽广,善于接受别人意见和观点。

大器晚成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指能担当大事的人要经过长期锻炼,成名往往较晚。

知足常乐

出自《道德经》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 道德经52个成语
    答:1. 玄之又玄:</揭示了事物微妙难解的奥秘,源自老子《道德经》第一章,犹如一扇通向哲理世界的神秘之门。2. 有无相生:</对立与统一的辩证法则,第二章中老子阐述了矛盾对立如何相互转化,引导我们理解世间万物的动态平衡。3. 功成不居:</高尚品德的体现,告诫我们即使功绩卓著,也应谦逊不自居...
  • 道德经成语
    答:以上是一些基于《道德经》的成语及其含义,这些成语都体现了老子的道家哲学思想,强调了顺应自然、追求内心平静、淡泊名利、追求道的境界等价值观念。这些成语在中国文化中广泛流传,对人们的品行修养和处世原则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这些成语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的某些普遍价值观念,对于...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二)
    答:知足常乐〖 解释〗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出自第46章。原文:“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和光同尘 〖解释〗意思是涵蓄着光耀,混同着尘垢,与好坏都能相合。后多指不露锋芒,与世无争的处世态度。——出自第56章。
  • 这52个常用成语居然来自《道德经》!
    答:老子用五千字的道德教导它,然后,我不知道该怎么办。短短5000字,是《道德经》,对后世影响很大。这本书深奥难懂,一直以来都有不同的看法。以下52个成语都来自《道德经》,也许它能带我们去,论老子思想的魅力!1,神秘而神秘。【说明】:描述非常玄妙,难以理解。【出自】:第一章:“玄妙玄妙,万奇之门。”2.是否有...
  • 这52个常见成语居然都出自《道德经》!
    答:老子乃著道德五千言授之, 遂去,不知所终。 这短短的五千言, 便是对后世影响巨大的《道德经》。 此书深奥难懂, 历来众说纷纭。 以下52个成语均出自《道德经》, 或许能够带我们, 管窥老子思想的魅力! 1、玄之又玄 【解释】: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 【出自】: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2、...
  • 道德经成语
    答:《道德经》中常有的成语包括“君子之道”,“为政以德”,“无为而治”等。“君子之道”是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经典用语,是一种处世哲学和处事原则。它强调了一个人的品德、行为和修养应该符合“君子”的标准,即正直、诚实、礼貌、恭敬,并指出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之道。...
  • 我国的哪些成语反映出了老子的修身思想?
    答:本文选取了十个源自《道德经》的成语,这些成语概括了老子修身思想的轮廓。理解了这些成语,就基本理解了老子的修身思想。1,上善若水 这个成语源自《道德经》第七章,意思是上等德的人就是像水那样。上善若水 水滋润万物,却不愿意居于高的地位,而是流向低洼的地方,居于很普通的低洼之处。上等道德...
  • 出自道德经的成语总计,全文57个原文43
    答:7、目迷五色:《道德经》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8、宠辱若惊:《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9、听而不闻:《道德经》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10、涣然冰释:《道德经》十五章:“涣兮若冰之将释。”涣 11、虚怀若谷:《道德经》第十五章:...
  • 道德经衍生的成语
    答:道德经衍生的成语有:玄之又玄、功成不居、和光同尘、天长地久、功成身退。1、玄之又玄:《道德经》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原为道家语,形容道的微妙无形。后多形容非常奥妙,不易理解。2、功成不居:《道德经》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居:承当,占有...
  • 与道德经有关的成语
    答:生于毫末,则我者贵.” 【欲益反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二章,大辨若讷:“将欲夺之.” 【不得已而为之】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一章.” 【小国寡民】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道之出口:“知足不辱老子的《道德经》全文出现成语53个.” 【取长补短】 引用 《老子》第七十七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