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是哪一年撤县建市,
一九九一年八月撤县建市 新中国建国后,巩县隶属河南省郑州专署, 1955年1月改属开封专署, 1983年8月复属郑州市, 1991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巩县改称巩义市,仍隶属郑州市。2010年被省政府省发改委确立为河南10个省直管试点县市之一。
【历史沿革】 夏称莱夷地,有过国。商为莱侯国。周属莱子国。战国时,齐置夜邑。秦属齐郡东境。西汉置掖县,为青州东莱郡治。晋为东莱国治。南北朝时,北魏分青州东部置光州,辖东莱、长广、东牟三郡,掖为州、郡治隋废郡改光州为莱州,领县九;后又废州复东莱郡。唐复改东莱郡为莱州。宋、元皆沿唐制。明升莱州为府,辖二州五县。清因之。中华民国废府留县,由省直辖。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为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同年,被国务院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莱州市旧称掖县。掖县一名最早见于《战国策》:“(齐襄王)益封安平君(田单)夜邑万户”。《说苑》作掖邑。以掖水(今南阳河)得名。莱州之名始于隋朝。 1987年10月27日,设立掖县三山岛镇,以掖县西由镇的三山岛和向阳岭两村的行政区域为三山岛镇的行政区域。 1988年12月23日,撤销莱州市路旺、神堂、珍珠、过西4个乡,分别以原乡的行政区域设立路旺、神堂、珍珠、过西4个镇。 1992年4月13日,撤销柞村乡,设立柞村镇。 1993年5月12日,撤销三元乡,设立三元镇。 1995年9月19日,撤销程郭乡、曲家乡、寨里徐家乡,设立程郭镇、曲家镇、寨里徐家镇。 1997年1月14日,撤销柴棚乡、南十里堡乡、仲院乡、店子乡,分别设立柴棚镇、南十里堡镇、仲院镇、店子镇(鲁政函民字[1997]3号)。 1998年12月24日,撤销莱州镇,设立文昌路、永安路2个街道办事处,将南十里堡镇的阳关村、小吉林头村划归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三山岛镇,设立三山岛街道办事处(鲁政函民字[1998]39号)。 2000年12月19日,撤销路旺镇、珍珠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沙河镇;撤销寨里徐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土山镇;撤销东宋镇、神堂镇,以原东宋镇、神堂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虎头崖镇,镇人民政府驻原神堂镇人民政府驻地;撤销三元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驿道镇;撤销曲家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程郭镇;撤销梁郭镇、苗家镇,将原梁郭镇的行政区域和苗家镇的大尹家、保旺王家、保旺朱家、保旺秦家、赵官庄、苗家、呼雷于家、大张家、前李家、紫罗刘家、小张家、后李家、作阳、由家、大矫家、西李、镡家、季家、桑家、辛庄等20个村划归朱桥镇管辖;撤销仲院镇、柴棚镇、店子镇,将仲院镇、柴棚镇的行政区域和店子镇的姬家、东杨家、山前宋家、吴家4个村划归郭家店镇管辖;将原苗家镇的河北孟家、吕村、罗家、龙冢家、南李、前徐、郭于、匡家、后庄头、小兰埠、小兰埠高家、城子埠、后屯、东罗台、西罗台、沟北王、西尹、保旺姜家、王河庄子、前单家、艾坡赵家、艾坡孙家、后单家、小矫家等24个村划归平里店镇管辖;将原店子镇的新村、大台头、小台头、东王庄、窝洛子、下张家、东关门、西关门、仙夼、马家夼、盟格庄等11个村划归柞村镇管辖;将原店子镇的东尹家、徐家疃、十里庄、大岚张、东洼子、崖上、后河、后店子、前店子、付家桥等10个村划归文昌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撤销西由镇、过西镇,将行政区域并入三山岛街道办事处;撤销大原镇、朱由镇,以原大原镇、朱由镇的行政区域设立城港街道办事处,办事处机关驻城港南路1187号;撤销南十里堡镇,设立文峰路街道办事处,将原南十里堡镇的行政区域和永安路街道办事处的阳关、小吉林2个村划归文峰路街道办事处管辖,文峰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南十里堡镇人民政府驻地(鲁政函民字[2000]81号)。 2001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24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7.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4万人。 2002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1个镇、5个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86.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万人。 2003年,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千米。辖16个镇(办事处),1018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5.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9万人。 莱州市辖5个街道(文昌路、永安路、三山岛、城港路、文峰路)、11个镇(沙河、朱桥、郭家店、金城、平里店、驿道、程郭、虎头崖、柞村、夏邱、土山),24个居委会、1002个村委会,1067个自然村。
莱州原来叫掖县,在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设立莱州市。民国初年废莱州府设掖县。1938年3月,成立抗日民主政府,属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1月,析掖县南部置掖南行署。1956年3月,复并入掖县。直至1988年2月24日,撤销掖县,改为莱州市。
莱州市是山东的一个县级市,1988年撤销掖县设立。作为山东省辖县级市,莱州市由烟台市代管,总面积1816平方公里。莱州市位于山东省东北部,靠近烟台市的西部,与渤海莱州湾相邻。地理坐标在东经119°33′-120°18′,北纬36°59′-37°28′。该市东临招远市,东南与莱西市接壤,南连平度市,西南与...
莱州 1988年4月,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得名),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烟台市代管。烟潍公路过境,莱州港在境内。莱州主要旅游景点有云峰山、大基山、千佛阁、黄金海岸。文峰山摩崖石刻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毛纪墓、当利故城址、栾大墓、神仙洞、蒜园子新石器遗址等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
莱州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莱州自古就有“齐鲁之甲胜,天下之名疆”的美誉,被国家民政部命名为“千年古县”。夏代在此建立了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过国,西汉时置掖县,隋朝改光州为莱州,明清置莱州府,辖平度州、胶州二州和掖县、潍县、昌邑、高密、即墨五县,掖县为府治所。1988年撤销掖县设立莱州...
隋朝,境域为掖县。文帝开皇五年(585)废东莱郡,改光州为莱州,仍治掖城。炀帝大业三年(607),改莱州为东莱郡。1988年4月,撤销掖县,建立莱州市(因古莱州府驻地得名),为山东省辖县级市,烟台市代管。东海神庙遗址是国内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皇家祭海遗址,与泰山祭天、曲阜祭孔并列为山东境内...
1956年3月至1983年9月,平度县先后隶属昌潍专区、昌潍地区、潍坊地区、潍坊市。1983年10月,平度县由潍坊市划归青岛市管辖。1989年7月27日,平度撤县设县级市。可以看出,莱州市与平度市的历史紧密相连,都经历了多次政区调整。莱州市从隋朝的掖县,到唐高祖时期的莱州,再到明清时期的平度州,最后于...
莱州市位于山东东北部、渤海莱州湾之滨,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08公里,1988年撤掖县,设莱州市。现辖1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省级工业园区和1个省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11个镇、6个街道,常住人口88万,是全国百强县和山东省30强县之一。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4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
1938年,莱州成立了抗日民主政府,隶属于胶东行署北海区。1941年,掖县南部被划出设立掖南行署。新中国成立后,掖县在1956年3月并入掖县,而莱州市在1988年2月24日从掖县独立,成为烟台市代管的省辖县级市,同年被列为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莱州市的行政区划也在不断调整,如增设三山岛镇、撤销部分乡镇并...
历史上,莱州市曾为莱侯国和莱子国,西汉时期设立掖县,因掖水而得名。县治所在地莱州城关,自古以来都是郡、国、州、府的行政中心。1988年,莱州市由掖县更名,辖29乡镇和1017个行政村,总面积1816平方千米。莱州地势东南部为低山,西北部为沿海低地,河流短小,主要河流如小沽河,季节性流淌,流入渤海...
3. 夏朝时期,莱州已成为胶东半岛最早的封国—过国的所在地。4. 西汉时期,莱州设立了掖县,作为青州东莱郡的行政中心。5. 隋朝时,莱州的光州被改名为莱州,并领导九个县。6. 明朝时期,莱州升格为莱州府,管理两个州和五个县。7. 1988年,掖县被撤销,成立莱州市,成为山东省辖的县级市,由烟台...
民国二年(1913年),裁撤莱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掖县属胶东道(治烟台)。民国十四年(1925年),改属莱胶道(治胶县)。民国十七年(1928年),废道,以县为自治单位,掖县直属山东省。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建立掖县抗日民主政府。同年8月,以掖、黄、蓬莱三县抗日民主政权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