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铊中毒学生事件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始末

 孙维本来就嫉妒朱令,特别是朱令音乐天赋很好超越了自己令自己没了地位,这个是孙维仇恨朱令最主要的原因,从朱令几次对父母说‘好朋友反而感觉不好’能判断出来,也怪朱令太大意,当孙维煽动大家说朱令不屑参加本班级活动时朱令就应该看出这只披着羊皮的狼,还有那次孙维说朱令音乐不需要点拨了而让老师将朱令座位搞到后排这件事更足以让朱令知道孙维一直都不是将朱令当成好朋友的,而是十分敌对的,只是表面上哈哈好而已,这是孙维工于心计恶毒的一面(现实中这样的人很多大家一定要认准)。当大家讨论如何解决朱令晚归烦扰的问题时,孙维觉得时机来了,在群情激愤忍无可忍必欲去之而后快的时候,孙维提出碰巧自己这几天在做金属盐的试验,不妨利用铊盐让朱令拉拉肚子(说拉肚子无非是轻描淡写铊的毒性,说碰巧做试验其实是蓄谋已久了),而让朱令闹几天肚子错过了考试以后再能错过补考啥的就肯定留级了,届时朱令必然搬出宿舍,朱令不能参加考试甚至留级也会让三个女生减少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其实孙维在这个小集体的策划中是心存私心的,她是想让朱令错过音乐会,当然也有阻止朱令发展消灭朱令优势的念头,不过那两个女生估计也心知肚明这一点,共同的利益让三个嫉妒怨恨的恶毒女人走到了一起,阴谋一拍即合,孙维对铊盐毒性的轻描淡写,更让另两个女生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只是毒毒她而已,拉拉肚子排泄排泄就好了,当然对毒性最了解的当然是孙维了,这里孙维再一次施展了阴毒的一面,借刀杀人阿,两个女生就这么被利用了,第一次投毒的任务分配是这样的,由于大家都在气头上,孙维提议的自己负责拿另两人负责投的事很快被接受,孙维甚至是眼看着舍友投的毒,以确保投毒了,期间不乏还会采用激将法啥的鼓励舍友投毒而不是仅说说而已。结果怎样,很凑效,朱令勉强参加了音乐会但还是错过了考试,事情到这个地步了,另两个女生也怕了,妒火和怨恨也熄灭了不少,不可能再实施投毒了,但是孙维不这么想,她嫉妒怨恨朱令太久了,音乐会也参加了,她是想让朱令彻底留级甚至退学永远退出音乐会退出班级,这样她就显出来了,再次投毒的提议没有得到响应,这次她无论用什么激将法别人也不会被她骗了,其他舍友不敢了也不干了,孙维亲自出马了,这厮下手可就没轻重了,宁可多下也不肯少下,这也是孙维心毒而别的室友没她心毒的一个佐证,也是朱令第一次症状轻而第二次症状重的缘故,终于,令令被毁了。
  

您好!多和少是相对而言的。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看校园投毒案,应该说已经够多了。
近20年来,我国发生过多起校园投毒案,除了朱令铊中毒案外,1997年和2007年,又发生了两起校园投毒致铊中毒案。其中,清华女生朱令,终身致残,而此案至今未破。
  清华女生“铊”中毒案
  朱令铊中毒事件是指中国北京清华大学1992级化学系女生朱令在1994年11月底出现铊中毒症状,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大规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由于本案历时十多年一直未能侦破,此案引发媒体与网络的报道和外界的关注与讨论。
  朱令,清华大学物化2班学生,1973年出生在北京,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1994年冬和1995年春(约3月份)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1995年5月经对症治疗后得救,但因为误诊时间过长、治疗中的失误,肌体受到严重损伤,并因输血感染丙型肝炎,这个曾获全国高校艺术表演独奏组二等奖的清华大学的才女、北京市游泳二级运动员,因离奇的铊中毒事件,导致她全身瘫痪、100%伤残、大脑迟钝。
  铊盐无色无味溶于水,只要微量就可使人中毒,这种毒直接伤害人的神经系统。
  北京大学“铊”投毒案
  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投毒案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很快被公安局扣押。
  此案受害人江林、陆晨光,系北京大学化学系1994级的男生,犯罪嫌疑人王晓龙与江林同班不同寝室;与陆晨光同寝室不同班。王晓龙曾交待,过去江林与他关系好,后来却不理他了,所以投毒。为实验投毒量,他把陆晨光当做实验对象,也投了毒。
  王交待了投毒的一些情况后,医院对两名受害人及时用了解药,方转危为安。
  中国矿业大学校园投毒案
  2007年5月,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学生常宇庆,因对几名同学有意见,决定报复他们。他看到小说中主人公投铊致人中毒的情节后,便决定模仿。常宇庆从网上搜索到销售硝酸铊的信息,假冒同学王某的名字多次与卖家联系。
  5月28日,卖家收到钱后,便把铊制成230克硝酸铊晶体,通过快递公司给“王某”寄去,常宇庆借了王某的身份证取回硝酸铊。
  5月29日,常宇庆趁同学上课时,将两勺硝酸铊溶入矿泉水中,并使用注射器,分别向3名同学的茶杯中各注入2ml,致使他们中毒。发生铊中毒后,3名中毒学生经过救治康复。
  人际关系占大学生心理咨询“大头”,专家指出——
  “晒”和“争”让大学缺失温情
  1994年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如今复旦又现饮用水投毒事件。记者采访上海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与发展中心主任李正云、原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主任叶斌。两位教授表示,人际关系是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大头”,极端个案只是极少数,但过度竞争、文化差异、生活习惯不同、缺乏包容等却导致学生之间矛盾不断。
  室友相处 每学期都有学生求助
  “老师,你能不能帮我跟辅导员说说让我换个寝室?”“我是外地来的,我总感觉到他们联合起来孤立我。”……每个学期,都会有学生因为这些问题来向心理老师求助。李正云教授和叶斌教授分析,有四大原因导致大学生的寝室关系成为最微妙、最难以调和的关系之一。
  第一是文化和生活习惯的冲突。高校和中学不同,学生来自五湖四海,也带来各自的文化、生活习惯、行为、价值观。一些学生互相之间缺乏包容别人生活习惯的大度,互相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
  第二是不分城镇还是农村,不论南方还是北方,学生们都感觉到个人的独立空间变小甚至没有了。同时分工打扫卫生要么不愿意,要么很勉强,这些看似细小的生活琐事,却很容易积累成矛盾。
  第三,学业压力。直研直博的名额竞争激烈,而成绩的等第也会影响自己的未来,在关键时刻矛盾也容易激化。
  第四,太计较,缺乏包容心。现在一些学生来咨询时说起导致寝室关系恶化的原因,往往是一些非常细小的问题,在很多年长的人看来这些问题根本不值一提,然而一些年轻的学生却会非常在意。
  “晒”和“竞争” 让大学少了温情
  为什么常常是优秀学生发生意外?为什么时不时有学生在竞争过程中发生恶性事件?这固然可能有学生的个人因素,往往不是单方面的错误。但是,综观现在大学校园甚至全社会,“竞争”和“晒”无处不在。
  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能输给别人,有好机会自己要抢;中小学里,一些小学生在同学面前说自己天天看电视,但回到家就猛啃辅导书。这种竞争的文化同样出现在高校。同时,现在独生子女缺乏从小学习互相谦让的机会也是原因之一。学校、家长们也忙于教孩子学习知识,却忽视了引导孩子学会吃亏、学会包容。“晒”文化是近年来的一个新的趋势,在学校里,往往是开朗活泼、乐于奔走、善于沟通和展示自我的学生最受欢迎,但是人群中还有大量安静、内向性格的人。当前者在各种场合“暴晒”自己、享受自己快意的时候,即使无意伤害,却也很容易无形中伤害到别人。
  复旦投毒案,是目前影响最大的一起校园投毒案,指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他人投毒后死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林森浩是受害人黄洋的室友,投毒药品为剧毒化学品N-二甲基亚硝胺。
2014年2月18日,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宣判,被告人林森浩犯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2015年1月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维持原判:因故意杀人罪被判死刑。
2015年6月26日消息:已进入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死刑复核阶段的林森浩涉嫌投毒致人死亡案,也就是复旦投毒案,又现新进展。25日上午,林森浩重新委托的辩护律师谢通祥向最高法提交了7份申请。
2015年8月上旬,备受媒体关注的‘复旦投毒案“再度引起热议——被告人林森浩父亲林父请求不核准并撤销林森浩死刑,并与最高法法官为此见面了数个小时的消息引爆了舆论。
2015年12月9日,最高法已核准林森浩死刑。
2015年12月11日,林森浩因故意杀人罪被依法执行死刑。
谢谢阅读!

铊中毒,症状极为剧烈,注意要表现为头发脱落、神志不清、全身剧痛、口腔糜烂、剧烈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很多病人因救治不及时而死亡。而能救治过来,没死的最少是生活不能自理。而且铊的某一类化合物性质稳定,无色无味,可溶于水这就造成了被投毒者不易察觉,加上清华铊中毒的报道,使很多人认识了铊,因此国内已经发生了许多次铊中毒事件。

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间离奇出现铊中毒的症状,导致身体健康遭到极大的伤害,最后得助于互联网才受到确诊和救治的事件,这是中国首次利用互联网进行国际远程医疗的尝试。由于朱令没有铊的接触史,警方认定为是投毒事件,但此案经过调查之后,几度沉浮,凶手至今仍逍遥法外,尚无明确结果。且由于警方对事件处理过程中的一些异常行为,让朱令案成为公众事件,从而衍生出对于作案嫌疑人家庭背景的各种猜测。
2013年4月16日,随着[1]复旦投毒案的告落,关于彻查朱令案的呼声亦再度涌现,昔日作案嫌疑人孙维遭到社会舆论的广泛争议。
2013年5月8日,北京市公安局通过官方微博作出回应,表示碍于证据灭失无法侦破,且过程中未受任何干扰,呼吁公众理性看待此案。[2]
2013年9月25日,朱令案律师团召集人李春光律师在微博上发布案件最新进展称,清华校方高层已与朱令的父母接触。2013年9月26日,网友@ Fang_2014在微博发布了一封来信:“2013年6月底,朱令家人收到一封写自美国洛杉矶、寄自拉斯维加斯的信件”,落款“冬冬”的作者在信中称,如果不是朱令影响别人休息,“也不会被同宿舍人集体毒残”

自行百度,有很多的。

  • 清华铊中毒案受害者朱令去世,刚度过 50 岁生日,清华大学发文悼念,你对...
    答:悼念朱令:清华大学的痛失与记忆的回响 清华大学,这个承载过无数辉煌与梦想的地方,近日迎来了一个沉痛的消息——曾经的铊中毒案受害者朱令,刚刚度过了她50岁的生日,却遗憾地离世。她的离去,不仅在清华园内引发了深切的哀思,也勾起了人们对那段尘封往事的记忆。贝志诚先生的回忆中,透露出了一丝无奈...
  • 孙维现在在哪?谁能介绍下清华投毒的那个孙维的现状。
    答:1995年4月10日,朱令的高中同学、北京大学力学系92级学生贝志城、蔡全清等人当时将这种不明的病症翻译成英文,通过互联网向Usenet的sci.med及其他有关新闻组和Bitnet发出求救电子邮件。之后收到世界18个国家和地区回信1635封,其中约三分之一的回复认为这是典型的铊中毒现象。圣裘德儿童研究医院的医生在...
  • 清华大学铊中毒事件始末
    答:当大家讨论如何解决朱令晚归烦扰的问题时,孙维觉得时机来了,在群情激愤忍无可忍必欲去之而后快的时候,孙维提出碰巧自己这几天在做金属盐的试验,不妨利用铊盐让朱令拉拉肚子(说拉肚子无非是轻描淡写铊的毒性,说碰巧做试验其实是蓄谋已久了),而让朱令闹几天肚子错过了考试以后再能错过补考啥的...
  • 孙释颜的爷爷是谁
    答:孙释颜的爷爷是孙越崎。孙释颜原名孙维,女,是孙越崎的孙女,清华大学92级物化2班学生,朱令铊中毒事件中官方认定的唯一犯罪嫌疑人,曾在2005年、2006年、2013年三次在天涯社区发布澄清声明。2006年初,随着社会舆论的加剧,此案昔日惟一的犯罪嫌疑人孙维更名为孙释颜,将原本1973年8月10日的出生日期更改为...
  • 清华为什么不给孙维毕业证?
    答:孙维是嫌疑人,清华自然不能给予毕业证。孙维在网络上的澄清:在2005年的声明中,孙释颜表示她并非能唯一接触铊的学生,清华对试剂管理也不严格,并且她与朱令没有不和,没有投毒动机。根据《新民周刊》2006年的报道,与朱令同宿舍的孙释颜因为课题能接触到铊盐,并且有医生介绍,当时北京能接触铊盐的仅2...
  • 中国四大疑案是哪四件案子?
    答:凶手为消灭作案痕迹,将其尸体加热至熟,并切割成2000片以上。案发后,南京市公安部门内运用警力进行大规模搜查,但至今仍未找到凶手。4、清华投毒案:朱令,北京人,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朱令事件是指朱令在校期间出现铊中毒的状况,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其并没有铊的接触史,因此被认为...
  • 如何构建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
    答:然而近些年,高校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集中爆发地。本来,大学同住一个宿舍,是一种缘分,“睡在我上铺的好兄弟”,是“室友”也是“好兄弟”、“好姐妹”,情义日渐增长,会成为人生之中一段美好的回忆。可事实上,因小事而产生“同室操戈”的还真不是个别,从清华大学的朱令铊中毒事件,到云南大学的...
  • 旅美北大女化学家涉嫌投铊毒杀清华老公(组图)
    答:朱令铊中毒事件 王晓业事件不禁让人联想到清华才女朱令铊中毒事件。1973年出生的北京女孩朱令多才多艺,于1992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专业。1994年冬和1995年春,朱令至少两次摄入致死剂量重金属铊盐,第二次中毒后昏迷多日,几近植物人。如今已经37岁的她生活不能自理,全身瘫痪、100%伤残...
  • 中国十大未破案件是哪些
    答:这件案件被爆出之后,网友纷纷觉得是灵异事件是茅山法术所为,后来警方断定这件案件是自杀,不过大家也对孩子如何自己捆绑后上吊等一系列疑点产生了怀疑,而警方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解释,因此,此案也成为了悬案。3、朱令铊中毒案 朱令是一位清华大学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离奇的症状,后来经过互联网求救...
  • 西北农林董帅是谁?近况如何?
    答:4、北京大学李小龙投毒案 李小龙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因为与同系学生江林的感情纠葛,心生怨恨,以极其冷酷的手段,近似化学实验的方式对两名同班同学进行投毒,险些酿成惨祸。5、中国矿业大学铊中毒案 2007年8月5日,中国矿业大学学生常宇庆被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检察院以涉嫌投放危险物质罪批准逮捕。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