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清水县的县名的由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0
甘肃省清水县名人

清水籍书法家汪世军,

不用太担心,清水条件不是太好,日常生活还是比较有保障的,缺水也不严重,一般甘肃的镇都还过得去,至于能不能洗澡就很难说了,在农村找个浴室还是很难的.手机信号不成问题,甘肃移动很牛(呵呵)
吃的东西不辣,甘肃的口味和北方大多数地区还是差不太多,不用担心,水可能没有天津的好,不过也不差.
要准备的也不多,其实甘肃条件也不是很差,能过得去,完全可以放心,祝你成功

 夏商周时期,清水为邽戎、绵诸戎居住地。西周孝王时,嬴姓部落首领非子因养马有功,封为王室附庸(周制.其封地方圆不足50里),封邑在今清水县秦亭镇境内,是清水境内最早的城邑。之后,非子等以此为根据地,不断开拓疆土,发展壮大。周庄王九年(公元前688年),秦武公伐邽戎取其地,始置邽县,为中国历史上最早设置的县。秦惠公五年(公元前395年),秦灭绵诸戎,置绵诸道(治今县西南贾川乡林河村),并筑城以加强管理。  秦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清水县地属陇西郡上邦县(原邽县)、绵诸道。西汉初,随着经济人口的发展,为巩固边防、扩充疆土,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析上邽,在关陇要冲置清水县、戎邑道(治今黄门乡)与陇县,至此,始有清水县名,县治在古城(今永清镇李崖村)。《太平御览》引述“《三秦记》云:‘其坂九回,七日得越,上有清泉,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而名。”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分陇西郡置天水郡,辖16县(道),其中清水县、绵诸道均属凉州刺史部天水郡。西汉末年,王莽改清水为识睦。王莽始建国二年(公元10年),公孙述于县治以西15里依山筑清水西城(址今红堡镇西城村)。东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改清水县为坻聚,与绵诸道、戎邑道一起并入陇县。  三国初,魏复置清水县,废陇县入清水县。魏文帝黄初二年(221年),从天水郡分置广魏郡,辖4县,清水县属之。西晋时,清水属秦州略阳郡管辖。东晋十六国时,前赵、后赵、前秦、后秦、西秦、大夏、仇池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把势力伸入清水境内。这些割据势力你争我夺,相互兼并,征战不已,给清水的社会生产造成很大破坏。晋安帝义熙六年(4lO年),夏王赫连勃勃攻陷清水城,将清水及略阳16000余户居民迁于大城(即夏都统万城,在今陕西省靖边县北)。北魏统一北方后,清水县仍属秦州略阳郡所辖。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八年(447年),在原戎邑道故地置安戎县,属略阳郡。北魏文成帝和平五年(464年),分略阳郡清水、伯阳(治今北道区伯阳乡)2县置清水郡驻清水,属秦州。西魏、北周继之。北周,废安戎县。   元代清水县归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秦州。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年),废冶坊县入清水县。明太祖洪武二年(1939年),徐达率兵度陇,元清水县令铁木罕巴在马跑泉被明军捕杀。洪武四年(1371年),知县刘德以宋城址重筑清水城。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清水县属陕西布政司巩昌府秦州。明朝末年,阶级矛盾激化,陕北、陇东饥民相继揭竿而起,反抗明朝的统治,先后有数路农民军蜂拥而入清水,给地方统治者以沉重的打击。明思宗崇祯十六年(1643年),清水县归闯王义军。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征秦陇,大顺知县丁图昌附清。清圣祖康熙三年(1664年),清水县属陕西省右布政使司巩昌府秦州。康熙七年(1668年),改属甘肃布政使司。清世宗雍正七年(1729年),升秦州为直隶州,清水属之。  民国初年,废秦州设置渭川道,清水为其所辖。民国16年(1927年),改渭川道为渭川行政公署,清水属之。民国38年(1949年)7月31日,清水解放。8月7日,清水县人民政府成立,属陕甘宁边区政府天水分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清水县属甘肃省天水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此后,与天水县(今天水市麦积区)、秦安县多次调整边界。于1961年12月第二次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分置后,县境北界、南界均向南推移,西界西移,辖域由民国时的菊叶形变为东西长方形,县治居县境中心。1985年7月,天水撤地设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清水县归天水市管辖至今。全县设6镇12乡、260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112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1.26万人,有汉族、回族、藏族、白族、朝鲜族、土家族等8个民族。全县2005年末总户数为66846户,总人口312552人,其中农业人口291628人,占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有回、藏、东乡、土、苗等。  2000年,清水县辖1个镇、23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279207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永清镇 24357 上圭乡 20386 白沙乡 16949 红堡乡 13152 小泉乡 5984 太坪乡 5712 白驼乡 10202 玉屏乡 5868 松树乡 12755 王河乡 11731 远门乡 11290 土门乡 14916 郭川乡 17893 金集乡 15545 贾川乡 12054 丰旺乡 9438 草川乡 10843 陇东乡 10945 黄门乡 13561 新城乡 10709 秦亭乡 7664 百家乡 7175 山门乡 6624 旺兴乡 3454 。 http://baike.baidu.com/view/977899.htm#3

清水:县名。清水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据史料记载,“其板(指清水县所处古陇板,俗称关山),上有清水,四注而下”,下有县,因此得名。

名。清水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以为清水所以清水

清水县始建于西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 清水县有哪些丰富的资源和发展前景?
    答:清水县,位于中国甘肃省东南部,靠近天水市东北,与陕西省陇县和宝鸡市接壤,距离陇海铁路天水站仅40公里。这个县占地2012平方公里,下辖6个镇和12个乡,总人口约为31.06万人。清水县以"清泉四注"的美誉命名,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被誉为陇上要冲和关中屏障,是中原与西北古道的交汇点,也是秦统一...
  • 清水县在那里
    答:在中国历史上,县名“清水”的有好几个。笔者在这里所追寻讨论的,是位于今重庆市境内、唐代由临江县(今重庆市忠县)分置,又于宋代并入今重庆市垫江县的那个清水县。据历史记载: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分临江县地置清水县。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以与陇右清水县同名,改名桂溪县。宋...
  • 甘肃省各市县名称的由来
    答:3、金昌:金昌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金昌一名,因金川河从境内流经,取金字,因金昌系从永昌县析置,取昌字,二字相合而得名。汉置番和县,明为永昌卫,清改永昌县。1981年由永昌县析置金昌市。金昌盛产镍,其储量之多,品位之高,在同类矿床中,居世界第二位,因有镍都之称。4、榆中:县名。
  • 清水县为何被称为"轩辕故里"?
    答:黄帝不仅是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也是众多民族的共同始祖。从渭河流域的姬水到寿邱,再到永清堡,他的足迹遍布陕西、甘肃等地,影响深远。清水县的轩辕窑洞遗址,是黄帝母亲的栖居地,龙山齐家文化的遗存也揭示了黄帝时代的历史文化价值。综上所述,清水县的轩辕故里不仅是黄帝的出生地,更是华夏文明历史的...
  • 甘肃清水特产:清水粉壳蛋
    答:汉武帝元鼎二年析上邽置清水县至今,以“清泉四注”而得名,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为华夏远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是西汉名将营平候赵充国、唐始祖李虎的故里,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征西时病故的地方。历史上是清水畜牧业发展的起源地。 清水县在历史上曾经是畜牧...
  • 甘肃清水县属于哪个市
    答:清水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有许多古迹可以参观,如西夏王朝的古城墙、西夏文化的发源地——清水寺、西夏文化的发源地——清水河等。清水县还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清水湖、清水峡谷、清水瀑布等,是一个非常适合旅游的地方。总之,清水县是甘肃省的一个历史悠久的县,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是甘肃...
  • 清水县属于哪个市哪个区
    答:清水县属于甘肃省天水市,它并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区,而是天水市下辖的一个县。清水县是中国甘肃省天水市的一个县,位于天水市东北部,地处陇山西南麓渭河北岸支流牛头河流域。清水县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拥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与天水市的其他区县(如秦州区、麦积区等)共同...
  •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位于哪里
    答:属于: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清水县位于甘肃省东南,天水市东北,东界陕西省陇县、宝鸡市,南连天水市麦积区,西接秦安县,北邻张家川回族自治县,距陇海铁路天水站40公里。全县总面积2012平方公里。介于北纬34°32′至34°58′、东经105°45′至106°30′之间,东西长66公里,南北宽47公里。现辖6镇12乡...
  • 甘肃天水清水县嫁娶风俗
    答:黄帝事迹清水,这个陇上古县,虽然至今还鲜为人知,但她却是中华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是名副其实的“轩辕故里”。 清水县据《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上邽城就是今天水市,在天水市之东七十里,就是清水县山门镇的白河村,该村之旁有轩辕谷,俗称三皇沟。按史籍记载,黄帝姓公孙,名...
  • 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电话区号是什么?
    答:甘肃省天水市清水县的电话区号是0938清水县,位于中国甘肃省天水市西部,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交汇地带,地理坐标为东经105°01′-106°08′,北纬34°04′-35°15′。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陇上明珠",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清水县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