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惊蛰是什么意思。又意味着什么?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1
请问惊蛰是什么意思。又意味着什么?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气象分析师介绍,这一时节,多地全天气温回升到0℃以上。意味着大地融化,天气变暖,万物复苏。
2021年3月5日迎来了惊蛰时节,据中国天气网报道,惊蛰期间,南方暖湿空气进一步增强,长江中下游、江南、华南北部以及云南南部的对流性天气明显增多。
气象大数据显示,合肥、福州、广州、南京、杭州、上海、海口、重庆往往在惊蛰节气迎来初雷。从气候数据看,惊蛰节气期间,我国各地回暖幅度较大,最低气温0℃线推进到北京至陕西中南部一带。
至此,我国南方地区以及河南、山东、山西南部、陕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等地部分地区进入“全面破冰区”。

扩展资料:
“惊蛰” 小雨报到 提醒市民注意保暖
3月5日迎来“惊蛰”节气,数九寒天已近尾声。廊坊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郭立平介绍,3月5日凌晨到中午被雾或霾笼罩,让人感到丝丝寒冷,直到下午天气转阴,傍晚到夜间全市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
3月6日、7日,全市依然被多云天气“支配”,虽没有较强风力和降雨,但最低气温跌至0℃以下,提醒市民注意保暖。
3月5日,多云转阴,大部分地区有小雨或雨夹雪,东北风3至4级,最低气温为2℃左右,最高气温为8℃左右。
3月6日,阴转多云,偏东风2至3级,最低气温为-1℃左右,最高气温为6℃左右。
3月7日,多云转晴,偏南风2至3级,最低气温为-2℃左右,最高气温为11℃左右。
进入“惊蛰”节气,气温回暖,也是一年中冷空气活动最为频繁的时期之一,乍暖乍寒的情况常有发生。提醒市民朋友要关注临近天气预报,预防大风降温或降水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河北新闻网-“惊蛰” 小雨报到 提醒市民注意保暖

惊蛰,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最初古时叫“启蛰”,而到了西汉,为了规避汉景帝刘启的名讳,改名叫惊蛰,引用至今。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

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

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


扩展资料:

民间习俗

祭白虎化解是非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

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

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惊蛰吃梨

在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惊蛰吃梨源于何时,无迹可寻,但祁县民间却有这样一则代代相传的故事。后来走西口者也仿效吃梨,多有“离家创业”之意,再后来惊蛰日也吃梨,亦有“努力荣祖”之念。

关于惊蛰吃梨还有其他几种说法:

  • 是因为惊蛰这个节气万物复苏!惊蛰时节,乍暖还寒,除了注意防寒保暖,还因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所以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梨可以生食、蒸、榨汁、烤或者煮水。吃梨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以增强体质抵御病菌的侵袭。

  • 古代时生物类别比较多,有些传染病也没有100%的特效药,而惊蛰这一天正是万虫苏醒的时候,吃梨是提醒大家小心并预防。

  • 苏北及山西一带有流传有“惊蛰吃了梨,一年都精神!”的民谚。也有人说“梨”谐音“离”,据说,惊蛰吃梨可让虫害远离庄稼,可保全年的好收成,这一天全家都要吃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惊蛰 (二十四节气之一)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意味着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惊蛰就是春天的第一声惊雷,所谓“春雷惊百虫”,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一岁(年)十二个月,每月对应一卦,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两个节气)对应的是雷天大壮一卦;大壮卦的卦象就是天上开始打雷了,雷在天上响,非常形象。

惊蛰是卯月之始,“卯”,冒也,万物冒地而出,代表着生机;所以卯月(二月)也是能量迸发的月份,一年春耕由此开始了。惊蛰节气的标志性特征是春雷乍动、万物生机盎然。从我国各地自然物候、气候进程看,“惊蛰始雷”仅与我国南方部分地区的自然节律相吻合。

蛰后气温回升较快,长江中下游以南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而华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作为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除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至0℃以上。

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至6℃,沿江江南地区为8℃以上,而西南地区和华南地区已达10至15℃以上,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日照时数也有了明显的增加。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耕种的好时节,我国各地随着气温回升,日照增加,由南向北渐次进入春耕时节。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

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而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惊蛰
2014年惊蛰时间是3月6日
  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而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变暖才是使它们结束冬眠。
  惊蛰雷鸣最引人注意,惊蛰节气正处乍寒乍暖之际,现代气象科学表明,“惊蛰”前后,之所以偶有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活动频繁所致。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惊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李花白,黄莺呜叫、燕飞来的时节。



  • 惊蛰寓意好吗 惊蛰节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答:在陕西,部分地方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也就意味着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黄豆真的是价廉物美,对于女人来说,它含有的异黄酮素又能产生与雌激素荷尔蒙相就像是的效用,降低血液胆固醇,保护心脏,预防骨质疏松等问题。惊蛰有什么含义存在 惊蛰节气...
  • 惊蛰是什么意思,惊蛰的意思,惊蛰吃梨是什么意思
    答: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梨”和“犁”是同音的缘故,春天万物复苏,也意味着要开始播种啦,古人播种用的就是犁,...
  • 惊蛰是什么寓意和象征
    答:3. 惊蛰的“蛰”字的意思是生物休眠的状态。春雷惊动万物,气温逐渐升高,蛰伏的昆虫和小动物被雷声震醒,出土活动。这个节气也意味着春耕即将开始,农事活动变得繁忙。4. 惊蛰的读音是zhé。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意味着春天来了,一声惊雷震醒冬眠的动物。实际上,昆虫是听不到雷声的,大地回春,天气...
  • 惊蛰是什么意思啊?
    答:因此,为了抵御渐退的寒气,人们又提出了“春捂”。这在惊蛰期间尤为突出。惊蛰养生:根据自然物候现象和自身体质差异,对惊蛰时的养生进行精神、饮食和日常调理。《黄帝内经》说:“春三月,这叫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晚上早起,在法庭上广步,披发缓行,志生。这意味着春天万物复苏,...
  • 惊蛰是什么意思?
    答: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意味着春雷乍动,万物苏醒。惊蛰时节的养生要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注意保暖、防病、调节情志、滋阴润燥。惊蛰养生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饮食方面:多吃绿色蔬菜,少吃煎炸油腻的食物,可适当喝些花茶、葱白萝卜汤、百合杏仁粥等,以润燥去火、预防感冒、止咳安神。第二...
  • 惊蛰是什么意思代表的是什么
    答:惊蛰标志着气温回升、春雷开始、雨水增多,自然界中的万物开始焕发勃勃生机。在农历的十二个月中,每个月都对应着一个卦象,而卯月(包括惊蛰和春分)对应的是雷天大壮卦,象征着春天的雷声在天空中响起,形象地展现了这一节气。惊蛰是二月,也就是卯月的开始。卯字意味着万物从地面冒出,象征着生机...
  • 惊蛰的节气到来意味着什么
    答:斗指甲,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6日交节。惊蛰反映着自然界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萌发、生长的状态。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农耕生产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惊蛰节气在农耕上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自然节令的反映。
  • 惊蛰是什么意思?如何养生的?
    答:春天时节,人们常感到困乏无力、昏沉欲睡,这就是民间常说的“春困”。专家称,这是人体生理功能随季节变化而出现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应该早睡早起,散步缓行,以顺应春阳萌生的自然规律,使自己的精神愉悦,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保持身体健康。2、预防肠胃病发作 惊蛰前后万物逐渐苏醒,但这也意味着环境...
  • 蚂蚁森林惊蛰是什么意思
    答:到了“惊蛰”时节,春雷放开了嗓门,惊得动物们纷纷苏醒过来,称为“惊蛰”。惊蛰大约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左右。在惊蛰时节,万物复苏,气温回升,春光弥漫,降雨量也明显增多,呈现出生机盎然的景象。惊蛰当中的“蛰”字意味着藏起来,而“惊蛰”的意思则是春天到来,气温回升,春雨和温暖的阳光将冬天蛰...
  • 什么是惊蛰节气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
    答:惊蛰节气中最有代表性的自然现象如下: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时间点在每年公历的3月5日——7日。意味着百姓们可以进入农耕,从事农事。“惊”表示惊醒,“蛰”是藏起来的意思。惊蛰的意思是春雷惊醒了藏起来冬眠的动物。其实,动物从冬眠中苏醒是因为气温回升,和春雷并没有关系。打雷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