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姓的简介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15
姓唐,怎么介绍自己的姓好啊?

我姓唐,众所周知唐家在过去是有名的大家,而且唐姓也是有名的大姓

一、起源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 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二、名人
1、李冰
李冰(约公元前302年~235年)(生卒年、出生地不详),号称陆海,战国时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专家。公元前256年—前251年被秦昭王任为蜀郡(今成都一带)太守。期间,李冰治水,创建了奇功,其建堰的指导思想,就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许多水利工程,其中以他和其子一同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最为著名。几千年来,该工程为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奠定坚实的基础。后世为纪念李冰父子,在都江堰修有二王庙。都江堰也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

2、李密
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于乡里。师事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历任温县令、汉中太守。后免官,卒于家中。

3、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8日-649年7月10日),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唐朝第二位皇帝(626~649年在位),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唐高祖李渊嫡次子,母为太穆皇后窦氏。

扩展资料

李姓的起源还有一种源于老姓说。这种说法主要源于对老子姓氏的考证, 认为老子不姓李而姓老, 李姓源于老姓。从先秦历史文献来看,在老子之前,似无“李”姓之人及活动的记载,除传说中的殷商人物李利贞(原姓理,后改姓李无信史证明)外,到春秋时代只有晋文公的法官李离。
不过据专家考证,在《史记·循吏列传》中记载的李离,系《左传》士离之误,不作李。直至战国初期魏文公时才出现的李悝之人,此名姓也有争议或几种写法:“里克”,或讹作“李兑”、“季充”。所以有一种观点,李姓是因“老子”之后而起、继而流传下来的。
古文字学家唐兰就认为,老子姓李名耳的说法不确实:“据当时人普通的称谓,老聃的老字是他的氏族的名称,因为当时称子的,像孔子、有子、曾子、阳子、墨子、孟子、庄子、惠子以及其余,都是氏族下面加子字的”,“老聃在古书中丝毫没有姓李的痕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李姓

《说文》:“唐,大言也。” 构成汉族唐姓来源主要有三支:姚姓、祁姓、姬姓。第一支出自祁姓,有4000多年历史。第二支是姚姓子孙衍生的唐姓,第三支是外族姓政唐姓。包括汉时南蛮,三国时羌人,元朝西域人的唐姓,清朝满洲八旗塔塔喇氏、唐古氏、唐尼氏、唐佳氏等氏族。当代唐姓的人口已达1600余万,为全国第16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1.16%。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湖南、四川、湖北、重庆等地,大约占唐姓总人口30%。唐姓人口在北方诸省的比例大约在0.65,在南方比例大约1.2%左右,而在四川、重庆、湖南、湖北比例在2.4%。唐姓的郡望主要有晋阳、鲁国、北海、晋昌等。唐的堂号除了与郡望名相同外,重要的堂号有禅让堂和圣仁堂。
【唐氏孟权公后裔群】:郡号:晋昌郡;堂号:桐封堂;唐孟权后裔,其后裔居于广西全州/灌阳、四川广安岳池、四川绵阳、四川安县河边、四川阆中、重庆合川等地。字辈:孟孔叔梓彦,永志唐德守;元良启世昌,礼义承继祖;荣华(福/发/兴)万方,孝友传家宝;忠贤辅国章,天伦全克备,富贵耀桐庄;这支属于宋朝“五豸唐门”唐介后裔。
《说文》:“唐,大言也。”指言语夸诞不实之意。帝尧号陶唐氏,应是以烧陶为业的部落之首领。而“唐”的甲骨文和商代青铜器铭文中的字形,好像在陶之上有一个枝条编织的盖子,为了在内煮物时,不会因汤沸而翻滚出外。汤沸时,声响大,故唐与汤音义可通。而后人在字典中所解释的唐字,已经失去了唐的本义,而引申“声响大”为“说大话”之意了。但是,唐作为地名和姓氏,它仍旧保留了本义。唐氏族与陶唐氏有关,唐即以陶器煮汤之意,说明这个氏族已经用熟食代替了野蛮的生食,是文明的进步,也即原始社会所称的陶唐孝。陶唐氏族是以制烧陶器的职业作为氏族名和族徽的,进而发展深化出陶、唐、汤、荡等相应氏族和新的族徽。唐氏族所在的地就称唐,最终形成唐国和姓氏。



  • 朝代是否有姓唐的人做过皇帝?
    答:正统王朝没有姓唐的皇帝 唯一一个擦点边的,是南朝的齐国时,有三吴地区农民起义首领唐寓之,在浙江起义,曾攻占钱塘,称皇帝,国号吴。唐寓之(?-486)  富春人,迁居桐庐。祖孙三代皆以看风水、择墓地为业。自幼习武,及长乐于济贫救困,为乡里所爱戴。齐武帝萧赜横征暴敛,徭役苛繁,对逃避...
  • 唐山名字的由来
    答:唐山的名字由来:唐朝时李世民两次东征,均屯兵现在市中心区的大城山,公元645年,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朝鲜半岛,回途中经由此地,其爱妃曹妃不幸病逝,李世民念其爱妃,山赐唐姓,唐山由此而得名。
  • 界石镇的所辖村简介
    答:旸里,日出之地。远在原始社会,部落首领尧即命人在此设坛祭日,据考,昆嵛山为上古“尧命羲仲居隅夷,日旸谷”的观日出之地。“旸谷”,即今昆嵛山东北麓界石镇旸里村东南处,4000年唐尧文化记载让这里成为古代科技文明的典范。界石2村 明中期, 唐姓自今牟平金山寨近界碑石立村,称界石。明末,...
  • 姓倪的排在百家姓的第几位?
    答:姓氏简介: 蒲姓系起扈氏,得姓饶富趣味。蒲姓是姓氏中发展最快的姓氏。 蒲氏图腾但根据户籍管理部门的“全国公民身份信息系统”(NCIIS),国外来中国的人就可以“蒲”为姓氏。蒲氏家族是穆斯林后裔中的名门望族。宋、元时期在粤闽地区孚负盛誉,对东南沿海地区的政治、经济、航运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 唐无乐的人物简介
    答:长得一表人才,却天天端着个鸟笼,穿着最华丽的衣服,整日无所事事,以欺负别人为乐。后面还跟着他花天价从吐蕃买来的獒犬叫大黄。见到漂亮女人就上去调戏,看谁不顺眼就过去折磨人,非要整得别人跪地求饶他才高兴。他那大黄也是狗仗人势,凶猛得不得了,若是被咬了,就只能忍着。除了唐姓族人,唐...
  • 汪疃镇的所辖村简介
    答:小于白鹿屯。115户。杭上 明洪武时,唐姓由牟平金山寨来居。村西柳树成行,称行上,演作杭上。180户。白鹿屯 元朝以前, 付姓居此。明永乐五年,威海卫近白鹿山设军屯。250户。(同上) 前庄 清乾隆时,今环翠区艾山前李姓于此设田庄,称李家庄。1981年以居山 (...
  • 高板镇的简介
    答:历史沿革据《金堂县志》记载,高板镇始建于清朝嘉庆中期,唐姓人家在此修建有唐家祠堂,在祠堂前的杨溪河上搭建高而窄的木板桥供行人过往,后逐渐成场而得名。清初属大渡乡,民国24年于此置高板乡联保,29年,建置高板乡,1992年10月将石龙乡与高板乡合并设立建制镇。
  • 拉姓 拉氏家谱 拉姓起源 拉姓名人 拉姓的来源 拉姓简介
    答:上海松江纳速拉丁后裔被赐以唐姓。 我国海军史上伟大的统帅、世界有名的航海家之一郑和,就是皇帝赐姓。 郑和原名马三宝,是赛典赤•赡思丁五子马速忽的儿子,在明军攻人云南时被俘当了太监。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在这场重要的战役中,马三宝英勇奋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燕王即皇帝位后...
  • 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
    答:3、介绍为日中友好交流作出贡献的日本历史人物:空海和阿倍仲麻吕;空海在中国是怎样成为著名的学问僧的?他在中日文化交流方面有哪些重要贡献?引用王维和李白的诗歌来突出他们与晁衡的深厚友情。《送秘书监晁衡卿还日本》王维 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李白的诗见书(二)、鉴真东渡看“鉴真...
  • 含唐姓的小说
    答:唐门高手在异世 作者:莫默 内容简介:宁遇阎罗王,莫惹唐门郎!行走在黑暗之中,卑鄙却不失本性,无耻却不丢风度的勾魂使者!一个唐门弟子重生到一个全是女子组成的门派之后的故事。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他亡!随身带着番茄园 作者: 三十九 内容简介:这是一个救人后意外得到一个神秘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