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幼小衔接面临哪些不适应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常见的生活不适应问题有哪些

柏菲幼小衔接的孩子常有的问题是:生活习惯不适应,课程接受能力不同,上课作息不适应,社会应对较困难。

儿童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往往会表现出学习不适应、社会性不适应和心理不适应,其中学习不适应最为明显,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阅读困难,经常添字、漏字;书写困难,做作业拖拖拉拉;理解能力差,不能依照老师的指令听说读写等;社会性不适应主要表现为自控能力差,规则意识差,交往困难等;心理不适应源于幼儿园里有老师呵护,而到小学要逐渐自立。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应该是专注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

幼小衔接的关键不是知识的衔接,而是能力的衔接,应该从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和良好习惯入手。学习能力包括视觉专注能力、听觉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良好的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语言习惯、思维习惯,还要加强孩子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的培养。

幼小衔接很重要,但挑选合格的衔接班更关键。很多家长认为衔接就是提前学习一年级的课程,而一些衔接班为了迎合这种心理,把幼小衔接简单化为提前教孩子一年级语文、数学,使孩子提前“小学化”。这样孩子升入小学后进课程学习成了“炒剩饭”,对学习内容没有新鲜感,很容易在课堂上走神儿、做小动作,最终导致成绩跟不上。

其实,家长可以让孩子识识字,会20以内的加减法等,但不要提前学拼音和写字,衔接班里大都不是专业老师,很容易让孩子把基础打歪,再纠正就困难了。而且,孩子6岁前也最好别写字,容易伤害他们的手部小肌肉,但是家长可以通过绘画等活动来开发孩子的手眼、手脑协调能力,为日后学写字打基础。

一些简单的游戏也能帮助家长给孩子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如通过下棋、夹豆子和计时完成任务等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在家里给孩子布置一个学习角,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意识和自豪感;让孩子做家务、整理自己的物品,培养自理能力;多带孩子参加集体活动,培养他的交往能力。在开学前,调整孩子的作息,灌输给他小学生的一日常规,还可以带他提前去熟悉校园。

比如给父母讲故事、绘画等,并要求孩子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给孩子规定好作息时间,切忌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以增强孩子的时间意识和约束力。

幼儿园大班和小学之间的衔接不能忽视,需要家长和孩子共同努力,平稳过渡才能为孩子的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
文章来源http://www.jinseyulin.cn/education/856.html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由于小学生活与幼儿园生活不一样,在幼儿园里孩子是处于被照顾的地位,孩子饿了渴了冷了老师都会照顾到,而且幼儿园教学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孩子会比较轻松,在整个幼儿园生活中他们始终扮演的是一种受到照顾和依附于别人的角色。而小学教育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孩子是完全以一种独立的角色进入小学生活的。并且小学生活更加程序化,秩序性更强,更多地需要孩子的主动性。面对突然变化的环境孩子往往有不适应感,也会形成一种焦虑,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大。所以社会普遍强调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解决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这对于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对幼小衔接要有正确的认识
具体来说,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目的就是要让孩子在幼儿园升入小学的过程中有个很好的过渡,如果衔接不好,就会出现鸿沟,有许多孩子都掉进了这条鸿沟里。而这条鸿沟恰恰反映了教师和家长的一些不正确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知识获得问题。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追求的就是让孩子学拼音、做算术、识字、背书等,但我认为正确的知识的获得,应该包括学习知识与技能。这里的知识除了课本知识,还包括广阔的其他知识,也可称为背景知识,知识面广的孩子学习能力也强,同时要强调,从小培养孩子掌握学习技能比某种知识的获得本身更重要;还要注意学会一些生活知识与技能,比如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与一些生活技能等;另外交往知识与技能也是不可或缺的。
二是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问题。现在许多家长从幼儿园开始就逼着孩子上这个班那个班,孩子辛苦大人也辛苦,但这种辛苦很有可能换来的是扼杀了孩子的学习兴趣。而这又恰恰是由于忽视了孩子的学习动机造成的,如果孩子没有对这种学习的需要,逼是无济于事的。真正要下功夫的还是要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兴趣,比如喜欢看书、习惯于主动思考、对学会新知识和技能有较强的成就感等。
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要注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幼小衔接是一项全面的整体的工作,而不是只靠一根柱子或一个方面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首先要帮助家长解决的问题就是不追求标准答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正常孩子都是在合格的起跑线上的。当然,教师也要引导家长分析孩子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孩子缺什么就补什么,而不是只教拼音、算术、汉字。如果孩子的身体素质不够好,就要从营养、锻炼等方面增强孩子的体质。孩子刚入学时精神会比较紧张,起床、洗脸、穿衣、吃早餐、上学,上课要坐端正,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玩了一会儿就来不及上厕所,回家还要写作业,孩子整天精神高度紧张,如果没有足够的体力和好的身体素质,孩子最初适应小学生活就会比较困难。如果孩子注意力不够集中,就要想办法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感兴趣的下棋、画画、拉小提琴等活动都有益于孩子注意力和坚持性的培养。如果孩子心理素质不够好,输不起,就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受挫能力。如果孩子行为习惯不够好,就要着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至于一些文化知识的学习,我们提倡幼小衔接注重给孩子打好基础,培养基本功。比如学拼音,不是教孩子从头到尾学会每个拼音字母,而是教给他们一些学拼音的方法,如“p”和“b”,可以问孩子:“它的尾巴是在上面还是在下面?”“哪个像小狗竖起尾巴?”孩子经过仔细观察很快就记住了,他也会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其他的拼音字母。又如认字,可以让孩子认识字形,把字当图案玩偏旁部首的游戏,让他来组合各种字形,在拼拼玩玩的游戏过程中,他就认识了一些汉字。在上小学正式学汉字时,这些基本能力会起作用,脑子也会比较灵活。当然,一些汉字的偏旁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对大班孩子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让孩子触及一下,他以后学习还是会比较容易一些。现在有许多小学入学都要考试,应对这个现实,许多家长都会对孩子进行突击训练,对于一般孩子,只要有了这种基础,对突击训练也是有效的。
当然,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园方面其实也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有一些刚从幼儿园出来的孩子就掉进鸿沟里了。这些孩子在幼儿园很拔尖,也很聪明,但规则意识比较差,在小学课堂里往往坐不住,老师刚提出问题,他就抢先说了,一而再,再而三,小学老师就很生气,好多孩子上学第一天就被老师罚站,这些孩子就是掉进了规则意识的鸿沟里。因为我们有的幼儿园只顾倡导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孩子快乐发展,忽视了对孩子规则意识和遵守规则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快乐发展是正确的,但应该全面地理解这种“快乐”,快乐并不是干什么都依着自己的性子,人生活在社会中,快乐的前提是要遵从一定的社会规则。幼儿园在幼小衔接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孩子规则意识、任务意识与相应能力的培养。总之,幼小衔接对于大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关键的,只要家庭、社会、幼儿园三方有效结合就能做好衔接工作,就能尽量消除幼儿上小学后的恐惧、紧张、焦急等不良情绪,使幼儿在幼小衔接这一重要环节上顺利渡过。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对孩子来说将会受益终生,为以后的学习和发展都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幼小衔接对孩子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面了解。
一、什么是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指的是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其有两层含义,一是狭义的幼小衔接是集中在大班下学期;二是广义的幼小衔接是贯穿在3-6岁整个学龄学前阶段。
3-6岁是孩子黄金学习敏感期,建议家长进行通过幼儿园三年润物细无声的教育,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知识,更加无缝地适应小学,孩子能够接受的方式,以高频低量的方式渐渐提高孩子的能力,让他们在不知不觉间掌握学习习惯,而不是专门拿出一年时间来为小学做准备。
二、幼小衔接重要性
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幼儿园时期主要是以游戏和能力发展为主的教育方式,而小学教育主要以正规课业和静态知识学习为主的教育,两者教育方式的不同需要儿童身心的调整来适应。
因为由于教育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必然要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幼儿要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建立一套新的行为方式,以满足适应性情况的需要。所以,有效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幼儿更好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能够使幼儿入学后,在身心、情感、社会性适应和学习适应等方面都有良好的发展,从而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
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要求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为幼儿园与小学做好衔接工作指明了方向。
三、幼小衔接误区

直接教授小学低年级的内容,让孩子在幼儿园就把小学一、二年级的部分内容学完了。过渡超前学习等不当的幼小衔接会让孩子形成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态度,由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内容基本都会了,上学以后孩子会感觉到,小学学习很容易,不用很用心,也不用很努力。
让孩子学习与小学主科相对应的内容,如加大数学、语文读写、英语的学习比重,幼儿的室内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社会性交往与交流活动、艺术创造活动相应减少。这种不当的幼小衔接会令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孩子在幼儿园就累坏了,吓怕了,也对学习厌倦了,这对小学及后继阶段的学习十分不利。
教育相关法规政策已经明确规定:严禁小学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选拔考试,严禁小学一年级以任何理由压缩课程或加快课程进度。但很多培训教育机构,为了趋利,贩卖焦虑,存在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提前学习小学知识,让家长买单。
因此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很重要,它直接关乎幼儿能否实现幼儿园向小学的顺利过渡,关乎幼儿的身心健康和终身发展。
四、幼小衔接,衔接什么?
幼小衔接工作的重点不是知识的准备问题,而是如何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发其对知识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树立克服困难的勇气等。因此,幼小衔接应该以幼儿发展为本,遵循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注重兴趣、习惯、能力的培养。

  • 幼小衔接教育和小学教育有哪些不同呢?
    答:心理不适应源于幼儿园里有老师呵护,而到小学要逐渐自立。幼小衔接的重要内容应该是专注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幼小衔接在教育上更多的作用是在对未上小学的孩子进行正规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为孩子上小学做好铺垫。小学的教育是成熟的知识体系,相对...
  • 幼小衔接存在哪些误区
    答:幼小衔接存在哪些误区 1、误区一:幼小衔接就是大班的事儿 正确的认识:幼小衔接,不是一个能够临时突击的短暂过程,而是需要从幼儿园阶段开始,一直持续到小学一年级全学年的长期过程。父母对于幼小衔接的认识、态度和行为,将决定孩子入学后在很多方面的表现。明智的做法:虽然幼小衔接主要集中在从幼儿园...
  • 在幼小衔接中针对孩子的不适应问题有何对策?
    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应的问题,例如适应能力差、语言表达不清、注意力不集中等。以下是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1. 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幼小衔接期间,孩子需要适应新环境,与老师和同学建立稳定的情感关系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多参加学校的活动,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2. 培养孩子...
  • 幼小衔接的这些困惑您有吗?
    答:【 #亲子教育# 导语】幼小衔接是孩子从幼儿园过度到小学的关键环节,如果幼小衔接工作做得不到位,孩子在升入小学之后可能很难适应小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节奏。很多家长很纠结的一点就是要不要给孩子报幼小衔接补习班,要不要让孩子提前学习一年级的知识。幼小衔接困惑多,下面 考 网为您解难答疑。 1、要不要教孩子...
  • 幼小衔接有哪些困惑?
    答:现在孩子落后于人,但等到他上小学后赶上来了,那会是一个很成功的挫折教育。”4、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该怎么办。5、害怕不上幼小衔接班孩子行为习惯不能良好养成。6、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品质跟不上该怎么办。7、新环境的适应能力,到了小学整个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与老师同学是否相处融洽等等。
  • 幼小衔接中家长易犯的误区有哪些
    答:当家有幼升小的孩子即将要入小学时,有不少心急的父母开始为自家刚5岁的宝宝筹划入学前的各项准备了。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人生的两个不同的阶段,也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转折,为父做母者认真思量、早做谋划,帮助孩子顺利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过渡当然很必要的。只是在具体做法上却常常出现偏差,有的甚至...
  • 孩子们的幼小衔接期:两大挑战
    答:幼小衔接期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孩子们面临的一次全新挑战。本文将从学习方式和行为规范两个方面,探讨孩子们在幼小衔接期面临的挑战,并介绍一款特别值得推荐的双师课程,帮助孩子们更好地适应这些变化。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幼儿园的游戏为主、自主探索,到小学的分科目、常规课堂学习,课堂时间变长、知...
  • 幼小衔接担心哪些问题
    答: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期,是孩子从幼儿园走向小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学习能力: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如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2. 社交能力:孩子是否具备一定的社交能力,如与他人交往、合作等。3. 情绪管理:...
  • 谈谈目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而不是为了一年级的领先只求知识方面的学习。而现在如果一味的硬灌输知识给孩子,反而可能导致厌学、惧学、不会学,所以我们要避免孩子陷入“未入学、先厌学”的沼泽。三、衔接的单向性 幼小衔接一直都是幼儿园的“单相思”,《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十三条中指出“ 幼儿园与小学应当密切联系,互相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