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那么教育观、教师观前面怎么说?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1
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分别是什么

教师观: 新课改以来,人们对教师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发展中的地位和角色等问题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体现在:(教师不再只是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传递者,而是一个主动地调试者、研究者和创造者;教师不再是一个真理的垄断者和宣传者,而是一个促进者、帮助者、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因此,积极能动的教师形象取代了消极被动的教师形象。
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育工作者对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的身心特点、发展潜能、素质目标及评价标准等问题的中的看法和观点。怎样看待学生,把学生看成什么样的人,对学生采取什么态度,一直是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在此背景下,新课改的学生观包涵一下三点: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出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不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权责主体。
教学观:教学是一个信息和情感交流、沟通,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沟通就不可能有教学”,失去了沟通的教学不可想象。教学是语言文化与沟通文化的创造过程,也是奠定每个学生学力成长与人格成长基础过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观也发生变革,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
一、教学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1.鼓励学生参与教学。 2.创设智力操作活动。 3.教给学生思维的方法并加强训练
二、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1.知道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过程 2.知道学生了解学科特征,掌握学科研究方法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课程” 1.结论和过程的关系:教学相长。 2.提倡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的意义。
四、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 1.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理念的局限:重认知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 2.关注人的教学理念的表现: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教育
延伸阅读: 新课程需要的教学观念:
(1)整合教学与课程。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发展,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与转化,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教学与课程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融为一体;
(2)强调互动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关系是平等、双向、理解的人与人关系,是人道的、和谐的、**的、平等的,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
(3)构建素质教育**教学目标体系:结构与过程的统一、认识与情谊的统一;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教**行体系;
(5)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考试中,“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是重点,要以单选题、材料分析题进行备考,因此不仅要理解内涵,还要重点识记。“以人为本”学生观就是以学生作为教育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句话在部分材料分析题中会用到。其内涵可以概括为“二独一发”。
第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这部分内容在教育知识与能力中也是重点,这里只要知道在实际教学工作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和个别差异性进行教学即可。
2.学生具有巨大发展潜能。要求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倡导形成性评价,做到对每个学生不抛弃、不放弃。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因此要求老师要正视学生身上的不足,允许学生犯错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改正错误,不断促进学生成长。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具有发展潜能和学生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在案例分析题中要作为作答论点进行备考。
第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学生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他们的经历、情感和体验都是完整的。但是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部分老师重智育轻德育、重做事轻做人、重理论轻实践,以这种观念和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无疑会有很大缺陷。同时,在教育过程中应讲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另外,学生的年龄、成长经历、思维水平、认知水平等都与成人之间还存在着巨大差异。
第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因此老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针对学生的情况进行因势利导。
2.学生的学习的主体。素质教育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老师要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生是责权的主体。这一点主要是从法律层面强调学生是责任、权利的主体。

学生观(以人为本)。
教育观(既教书,又育人)。
教师观(无私奉献,甘为人梯)。

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1、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
4、学生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教育意义】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激发学生潜能。
(二)学生是独特的人:
1、学生是完整的人;
2、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
3、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教育意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三)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学生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3、学生是责权主体。
【教育意义】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 “以人为本”的教育观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一)学生是发展的人 1.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正处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成熟的人,是一个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成长的人。在教育实践中,人们往往忽视学生正在成长的特点而要求学生十全十美。作为发展中的人,学生的不完善是正常的,十全十美并不符合实际。
  • 在教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试提炼出若干可行性的教育措施...
    答:在课堂中注重互动,促进学生参与教育教学需要注重学生参与,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积极性。在课堂中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分组教学、小组讨论、游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注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为学生提供更为个性化、细致化的教育服务。
  •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重要考点,备考必看!
    答:一、教师职业理念(三观):教育观(素质教育)、学生观(以人为本)、教师观 教育观:实施素质教育 (1)基本要求:a.面向全体学生 b.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c.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d.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e.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2)区别于应试教育:a.教育对象:全体学生 b.教育...
  • 根据“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论述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公正地对待每一个...
    答:【答案】:[答案要点](1)自觉学习,提高修养;(2)平等地对待学生;(3)爱无差等,一视同仁;(4)实事求是,赏罚分明;(5)面向全体,点面结合。
  • 如何理解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答: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教育应提供多元化的发展路径和机会,让学生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锻炼和提高。总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体现了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秉持这种学生观,关注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实际就是“以学生为本”,要求教育要()。
    答:【答案】:A、B、C、D“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学中要求教育要考虑到学生发展的需要;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设计适合学生学习的课程;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和谐发展。故答案选ABCD。学生观 #教学 #教育 #学生发展 #生理 #心理 #特点 #发展规律 #课程 #主体 #和谐发展 ...
  • 什么是教师观?
    答: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于老师的教育行为。【答案要点】总:于老师的做法是合理的,遵循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1.该老师做到了面向全体学生。材料中,于老师组织全员展示活动,因看到小伟没有报名对他进行鼓励,不落下班里每一位学生。2.该老师尊重了学生的独特性。材料中,于老师积极鼓励小伟...
  • 怎样理解教育公正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答: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还包括人的道德的发展。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主体,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3、教...
  • 教资文化常识整理
    答:一、教育观1、理解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2、掌握在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3、依据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分析和评判教育现象。 二、学生观1、理解“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2、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 3、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在教...
  •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答:人是一切价值的依据,学生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就是把学生作为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核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需求,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成长。这种观念不是为了追求好听的口号,而是真正地关怀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注重学生的人格、权利和需求。每个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