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知君得此一醉,十年浮海一生轻。”是谁的诗?什么意思。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3
下面这首诗是谁,什么时候写的? 什么意思?

1878年,十九岁的袁世凯返回项城坐享祖业,组织文社,自为盟主,留下《咏怀诗》十几首,如“人生在世如乱麻,谁为圣贤谁奸邪?霜雪临头凋蒲柳,风云满地起龙蛇。治丝乱者一刀斩,所志成时万口夸。郁郁壮怀无人识,侧身天地长咨嗟。”又如“不爱金钱不爱名,大权在手世人钦。千古英雄曹孟德,百年毁誉太史公。风云际会终有日,是非黑白不能明。长歌咏志登高阁,万里江山眼底横。”这些诗作大多不工对仗,不合格律,而粗犷雄肆,意气风发,正是一个桀骜不驯的急欲入世者或野心家的写照。待科举考试又一次受挫,袁世凯便怒焚历年诗稿,决意弃文从武了。

光阴荏苒,匆匆三十年过去。1908年,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驾崩,宣统小皇帝继位,摄政王载沣监国,有意除掉身为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袁世凯。袁得密报,惊恐万状,即以“足疾”为由,辞官归隐,住进河南安阳北门外的洹上村别墅。其足疾倒是不假,此前,袁年届五十,清廷破例为之做寿,慈禧亲赐“养寿”二字,但袁乘机广纳贿礼,又受西太后严斥,袁谢罪出宫时,惶惶后退,竟从台阶跌下摔伤了右腿。归隐之后,还以《病足》为题成诗二首:“采药入名山,愧余非健步。良医不可求,莫使庸夫误。”“行人跛而登,曾惹齐宫笑。扶病乐观鱼,渔翁莫相诮。”或谓袁氏以良医自许,暗讽清廷庸人误国。

袁世凯此次“养疴”三年,闲居养寿园,寄兴山水,弄舟垂钓,安享天伦,与一干僚友唱酬,所得诗作存世者计有二十多首(有几首不见于《圭塘倡和诗》和《洹村逸兴》两集)。综观其此间之诗,无非两种情怀:一是退出官场后的怡然自得,二是仕途受挫的落寞不甘。此亦中国仕子惯见之困惑,在出世与入世,独善与兼济,逸士与志士的两难选择之间。只是袁氏之与清廷,更多了几分异志,少了一点忠心。

试看其《雨后游园》:“昨夜听春雨,披蓑踏翠苔。人来花已谢,借问为谁开?”《咏海棠二首》之一:“海棠带雨湿红妆,乞护重阴昼正长。蛱蝶不知花欲睡,飞来飞去闹春光。”《落花》:“落花窗外舞,疑是雪飞时。刚欲呼童扫,风来去不知。”《春日饮养寿园》:“背郭园成别有天,盘飧尊酒共群贤。移山绕岸遮苔径,汲水盈池放钓船。满院莳花媚风日,十年树木拂云烟。劝君莫负春光好,带醉楼头抱月眠。”纯乎风花雪月,一派闲雅,分明有尘外之音,天真之致。论者不必以为,此中情致全是矫揉造作,只为掩饰其待时而动的野心。试想其人在军旅,在藩邦,在仕途,在朝堂,三十年鞍马劳顿,殚精竭虑,身心疲惫,如今罢官归来,优游于林泉之下,做一回闲云野鹤,不也是久已期望的人生境界吗?

另几首唱酬咏怀之作也各有高致。《和子希塾师游园韵》:“老去诗篇手自删,兴来扶病强登山。一池花雨鱼情乐,满院松风鹤梦闲。玉宇新词忆天上,春盘乡味采田间。魏公北第奚堪比,却喜家园早放还。”家山寻诗,田间拾菜,不亦乐乎?纵位列三公,身居北第,又何足羡慕?《和景泉塾师游园韵》:“池上吟成一倚栏,老梅晴雪不知寒。年来了却和羹事,自向山厨捡食单。”此诗由老梅想到和羹,承转有度,用典自然。和羹,配以各种调味品的羹汤。《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比喻大臣辅助君主综理国政。如今了却朝中杂务,回到“和羹”本义,自订食谱,从心所欲,不亦快哉?《清明偕叔兄游养寿园》:“昆季偕游养寿园,清明雪尽草粗蕃。苍松绕屋添春色,绿柳垂池破钓痕。画舫疑通桃叶渡,酒家仍在杏花村。莺歌燕语无心听,笑把埙篪对坐喧。”清明时节,兄弟同游,但见苍松绕屋,绿柳垂池,佳人相约桃叶渡,牧童遥指杏花村,置身其中,听天籁与人籁和鸣,正是“此间乐不思署(官署)”吧。桃叶渡在南京,东晋书法家王献之常在渡口迎接爱妾桃叶,因而得名。

还有《春雪》之诗也一派宁静淡远:“连天雨雪玉兰开,琼树瑶林掩翠苔。数点飞鸿迷处所,一行猎马疾归来。袁安踪迹流风渺,裴度心期忍事灰。二月春寒花信晚,且随野鹤去寻梅。”其颔联“一行猎马疾归来”尝为人称道,以为“硬语盘空,固是英雄本色”。笔者觉得其颈联“袁安踪迹流风渺”一句亦有趣。此诗咏雪,联想到“袁安困雪”故事,乃顺理成章。也许作者的本意,只是以袁安卧雪穷且不失节操的风范为标榜,与下一句以屡遭贬谪而孤忠不改的晚唐贤相裴度自况略同。待后来袁世凯称帝,有人附会其家起华胄,系出名门,追溯到汉末枭雄袁术及明末英烈袁崇焕,或许还从此句得到了某种支持。袁安,东汉汝南(倒是临近项城)人,相传其少时丧父,有仙人指点一向阳山坡道:“令先尊若葬此地,袁家当世代为三公。”后果应此言,“汝南袁氏”累代隆盛,至汉末割据称雄的袁绍、袁术皆出袁安之门。其实,袁世凯的先祖,上溯四辈就模糊了,跟袁术、袁崇焕很难扯得上。

然而,袁世凯终归是袁世凯。其归隐之诗并非一直那么“纯情”,有时也忍不住会流露对清廷的不满。毕竟自己为之尽忠三十年,最终居然被一脚踢开,还险些丢了性命。如《次史济道、权静泉〈月下游养寿园联句上容庵师〉韵》:“曾来此地作劳人,满目林泉气象新。墙外太行横若障,门前洹水喜为邻。风烟万里苍茫绕,波浪千层激荡频。寄语长安诸旧侣,素衣早浣帝京尘。”尾联召唤京城旧侣来归,便不妨是与当局不合作的情绪。《晚阴看月》:“棹艇捞明月,逃蟾沉水底。搔头欲问天,月隐烟云里。”其中依稀是“浮云蔽月”的政治牢骚。汉初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次张馨庵都转赋怀见示韵》: “人生难得到仙洲,咫尺桃源任我求。白首论交思鲍叔,赤松未遇愧留侯。远天风雨三春老,大地江河几派流。日暮浮云君莫问,愿闻强饭似初不?”此诗感慨不一而足。“白首论交”一句应是抱怨世风日下,缅怀鲍叔牙式的恪守友谊、让贤善任的古之君子。“赤松未遇”一句艳羡张良得遇神仙,追随而去。赤松子,神农黄帝的雨师,上古隐士。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末句用“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典故,则透漏了重出江湖的心思。还有《啸竹精舍》:“烹茶檐下坐,竹影压精庐。不去窗前草,非关乐读书。”连窗前杂草也懒得去除,袁世凯心里忙着哩。忙什么,不知道,反正跟读书无关。唐诗说,“刘项原来不读书”。

《寄陈筱石制军二首》:“武卫同袍忆十年,光阴变幻若云烟。敏中早已推留守,彦博真堪代镇边。笑我驱车循覆辙,愿公决策着先鞭。传闻凤阁方虚席,那许西湖理钓船。”“北门锁钥寄良臣,沧海无波万国宾。湘鄂山川讴未已,幽燕壁垒喜从新。鸣春一鹗方求侣,点水群蜂漫趁人。旭日悬空光宇宙,劝君且莫爱鲈莼。”陈筱石,曾任河南巡抚、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继袁世凯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此乃前任对现任的寄望,所谓“那许西湖理钓船”“劝君且莫爱鲈莼”,也隐约见出袁世凯自己的不甘寂寞。《忆庚子旧事》津津乐道的是自己的旧日功勋:“八方烽举古来无,稚子操刀建远谟。惭对齐疆披枳棘,还临燕水补桑榆。奔鲸风起惊魂梦,归马云屯感画图。海不扬波天地肃,共瞻日月耀康衢。”当年,庚子祸起,八国联军来犯,袁世凯时任山东巡抚,擢升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继李鸿章之后,主持和议,收拾残局,使避难西安的慈禧太后及光绪帝得以回銮,复见海波平静、日月光华。
最能代表袁世凯的雄心或野心,“深深地道出了他待时而动的心机,表明了他在彰德隐居的实质”[⑥]的,是他另外的几首诗:

《和王介艇中丞游园原韵》:“乍赋归来句,林栖旧雨存。卅年醒尘梦,半亩辟荒园。雕倦青云路,鱼浮绿水源。漳洹犹觉浅,何处问江村。”虽然也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袁氏却不想做陶渊明,就这么一直守拙归田园。虽说池鱼思故渊,却是漳洹犹觉浅,或者,袁氏从来不认为自己是池鱼,而是潜龙,是“大泽龙方蛰”,岂能久困这浅浅的漳河、洹水之间!

《登楼》:“楼小能容膝,檐高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登楼远眺,而觉北斗星矮、太行山低,寥寥二十个字,见出其睥睨宇内、目空一切的气度。袁氏“自幼好大言”,今犹如此。

《自题渔舟写真二首》:“身世萧然百不愁,烟蓑雨笠一渔舟。钓丝终日牵红蓼,好友同盟只白鸥。投饵我非关得失,吞钓鱼却有恩仇。回头多少中原事,老子掀须一笑休。”“百年心事总悠悠,壮志当时苦未酬。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思量天下无磐石,叹息神州变缺瓯。散发天涯从此去,烟蓑雨笠一渔舟。”袁世凯韬光养晦,静待时机,故作淡泊洒脱姿态,他让人拍了几幅题为《烟蓑雨笠——渔舟图》的照片,发表在当时颇有影响的《东方杂志》。图上,其兄袁世廉扮渔翁坐船中披蓑垂纶,他自己则扮艄公立船尾执篙点水。其实这戏已经做得有点过了,不免欲盖弥彰。“野老胸中负兵甲,钓翁眼底小王侯”,题诗的这几句则分明把心思说破了。《自题渔舟写真二首》题下,有的版本是“百年心事总悠悠”和另一首“山居且喜远纷华,俯仰乾坤野性赊。千载勋名身外影,百岁荣辱镜中花。金樽潦倒秋将暮,蕙径萧瑟日且斜。闻道五湖烟境好,何缘蓑笠钓汀沙。”

这是元缜的《离思五首》之四,前两句就是著名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现在想必你就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一般都说这是元缜悼念亡妻所做,但也有人说这是悼念一名往昔结识的妓女的。



另附全诗:
离思五首
元稹

自爱残妆晓镜中,环钗漫渗绿丝丛。
须臾日射燕脂颊,一朵红苏旋欲融。

山泉散漫绕阶流,万树桃花映小楼。
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

红罗著压逐时新,杏子花纱嫩麴尘。
第一莫嫌材地弱,些些纰缦最宜人。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寻常百种花齐发,偏偏梨花与白人。
今日江头两三树,可怜和叶度残春。

“酒勿嫌浊,人当取醇。”苏东坡这句话,说的是对待酒的态度,也是人涉世的态度。人无古今,面对红尘是相同的问题。林黛玉“浊世难容我清白身”是一种态度,苏东坡笑傲江湖也是一种态度。苏东坡一生差不多一直处在险恶的政治旋涡之中,但他却能光风霁月,高高超越于营营苟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保持天真淳朴,而且终生不渝。苏东坡说:“猿吟鹤唳本无意,不知下有行人行。”在他遭遇第二次迫害远贬岭南时写下的《浊醪有妙理赋》中,以隐喻的方式,表达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读了让人非常感动。

人在世俗环境里生活,各人有各人的际遇,而男女总是其中的主角或配角。纵观苏东坡一生,能顺其天性,率性而行,饮浊酒而取其醇,应当说,与他一生认识的六位女性有很大的关系。

有必要先提一提他与一个男人的关系。这个男人名叫章敦。他们是青年时代的朋友,但是后来成为了政敌,因为章敦嫉妒苏东坡的才能。

哲宗绍圣元年,章敦得势为相,他便联合一帮小人向元佑老臣展开全面的迫害,开刀的第一人便是苏东坡。苏东坡被远贬一千五百里外的岭南,并且一路还不断被贬低官阶。最可气的是,当苏东坡一家滞留鄱阳湖边时,第四道贬官令下来了,运输官就奉命收回他们一家坐用的官船,将之赶下船来。

他在岭南七年,先后谪居惠州、儋州,吃尽苦头,与他患难与共的侍妾朝云也先他而去了。直到元符三年四月,他才遇赦北归。

北归途中,他得知章敦一年前也已遭贬,而且贬地也在岭南。当他回到靖江,受到人们夹道欢迎的时候,收到了章援的一封信。章援是章敦的儿子,也是苏东坡的门生,其时他正在去岭南探望他父亲的途中。章援在信中诉说不敢来见苏东坡的原因,并且担心苏东坡一旦重新得势,会不会报复他父亲。苏东坡给章援回了一封信,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某与丞相定交四十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所增损也。闻其高年寄迹海隅,此怀可知。但已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那一种博大的胸怀,真可以感天动地。所以林语堂先生认为,这件事连同他从前给朱寿昌反对杀婴恶俗的信,以及元佑七年给太后上书请求宽免贫民欠债的信,是苏东坡的三大人道精神文献。

苏东坡既是这么一个人,那么他为六位女性所爱护和扶持,就理所当然,一点也不让人觉得奇怪了。

这六位女性恰好可以三人一组分为两组。前一组的三位都是皇太后,后一组的三位则是他的妻妾。

前一组第一位是仁宗的皇后,神宗时的皇太后。熙宁元丰三年,苏东坡时在湖州任上。御史台李定、舒亶等一帮小人借口苏东坡在几首诗中蔑视朝廷,将他押京受审,投入监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这帮小人甚至建议皇帝将其判处死刑。神宗其实从无杀害苏东坡的想法;就在这时,一向支持苏东坡的皇太后染病而死,死前她对皇帝说:“我记得苏东坡弟兄两人中进士时,先帝很高兴,曾对家人说,他为子孙物色到两个宰相之才。现在我听说苏东坡因为写诗正受审问,这都是小人跟他作对。他们没法子在他的政绩上找毛病,想由他的诗入他于罪。这样的控告不也太无谓了吗?你可别冤屈好人,老天爷是不容的。”就因为皇太后这一临终遗言,在监中度过四个月二十天之后,苏东坡获释出狱了。

神宗元丰八年三月五日,神宗驾崩,新皇帝哲宗才九岁,就由他的祖母、英宗的皇后摄政。这位太后和她的婆婆一样,非常器重苏东坡,八个月之内将他擢升三次,由七级品台火箭般升到三级翰林。但树大招风,这时多年来的朋党之争逐渐明朗,形成了以理学家为首的朔党、洛党和所谓以苏东坡为首的蜀党。朔、洛两党联合起来对付苏东坡,他们上表给太后,请求审问苏东坡,控告他对两位先帝仁宗、神宗犯有不敬之罪。然而太后不动声色,她把那些奏章束之高阁。可是,苏东坡不去,朔、洛党人以及王安石余党就没有出头之日啊,于是他们再度向苏东坡发起攻势。古谚说:聚蚊成雷,积羽沉舟,寡不敌众。苏东坡决定离开京都。元佑四年,经他再三恳请,朝廷终于允许,便任命他以龙图阁学士出任杭州太守,领军浙西。四年后,皇太后逝世,十八岁的哲宗执政,年轻的新帝为一帮奸臣所左右,苏东坡便开始了又一轮的贬黜生涯。这一回就是上文提到的远贬岭南。

直到元符三年,二十四岁的哲宗驾崩,他弟弟徽宗继任,新皇太后(神宗之后,哲宗、徽宗之母)摄政,所有元佑老臣一律赦罪,苏东坡才结束漂泊,启程北归。

事实上,对于苏东坡,几位皇帝都有不同程度的爱惜之意,但总体态度是摇摆的,只有三位皇太后坚定不移地支持他。也许她们是女人,女性单纯的智慧更能明辨是非,在朝中也更能判别善恶。她们生长在宫廷之中,不能听到儒臣们论辩国家的政策,以致烦乱到得失难分莫知所从的地步,正因为如此,她们反而能判明清议所趋的主要方向。同样由于女性的单纯智慧,她们也更有知人之明。批评家和历史学家,沉迷于精练的词句、抽象的特点,有时反而会忘记对人的终极判断;太后们则凭借女性的直觉,能在好与坏的基本点上,对人作出正确的界定。

苏东坡一生不嫌浊酒,而能品尝到三位太后的醇厚,那是苏东坡的福分;而三位太后能品尝到苏东坡这杯醇酒,又何尝不是她们以及朝廷的福分呢?

苏东坡的福分不止是遇见了三位贤明的太后,他的一生还得到后一组女性的悉心照料和扶持,这就是他的三位妻妾。

王弗小姐十五岁时嫁给苏东坡,到她二十六岁病逝,十一年里可以说一颗心全在丈夫身上。苏夫人虽小丈夫三岁,但在务实际、明利害上却远胜过丈夫。她深知丈夫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啊。这位夫人特别有知人之明;苏东坡有客来访,她常常躲在屏风后屏息静听。客人走后,她就会告诉丈夫,某人尽说好话,是为了迎合你;某人确是真诚待你,是可以深交之人。后来的事实证明,苏夫人的观察是何等的准确!苏夫人相信“君子之交淡如水”这个真理,因为水没有刺激的味道,但人永远不会讨厌水;真诚的友谊是不需特别表达的。苏东坡对这位妻子的死非常悲伤,十年后他写下的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那真是千古绝唱。

苏东坡的第二位妻子是已故妻子的堂妹,名叫闰之。这又是一位十分贤惠的夫人。她为照顾好苏东坡,用了好几年的工夫来摸清丈夫的性格。她知道丈夫心中一直惦念着他的一个堂妹,她也知道丈夫和许多文人一样,喜欢女人,喜欢与歌妓结交,但是她信任他,相信他不是一个滥情的人。正人君子胡铨十年放逐遇赦归来,写了两句诗:“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朱熹于是感叹道:“十年江海一身轻,归对梨涡却有情。世路无知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苏东坡显然不赞成朱熹,他说:“苏子卿吃雪啖毡,蹈背出血,无一语稍屈,可谓了生死之际矣,然不免为胡妇生子,穷居海上。”他常常应歌妓请求,在她们的纨扇上甚至披肩上题诗。比如:“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腔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但他从不写黄庭坚写的那种艳诗。

闰之夫人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但她明白自己绝不是一个“士”。她只为丈夫做眉州菜,做他爱喝的姜茶。她为丈夫生了两个儿子,但待堂姐留下的儿子一如己出。当他们的三个儿子迈三十四岁,迨二十三岁,过二十一岁时,闰之夫人完成了她的使命,撒手西去。不用说,苏东坡又一次悲痛欲绝,他在《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中说她“妇职既修,母仪甚敦。三子如一,爱出于天。从我南行,菽水欣然。汤沐两郡,喜不见颜。我曰归哉,行返丘园。曾不少须,弃我而先。孰迎我门,孰馈我田。已矣奈何,泪尽目干”。

苏东坡的幸运还在于他有妾朝云。在两位夫人去世之后,他唯有朝云,实际上就是妻子。朝云也姓王,是位杭州姑娘。秦少游说,朝云美如春园,目似晨曦。苏东坡远贬岭南,幸亏有朝云朝夕相伴。那时苏东坡已五十七岁,朝云才三十一岁,正值盛年。苏东坡早年就对瑜伽和炼丹很感兴趣,这时更是醉心;他不但喜爱淳朴的生活,而且相信只有纯洁的思想才是淳朴生活的基础。这也影响了朝云。从绍圣二年起,苏东坡开始独自睡眠,不再亲近女人。可朝云毕竟年轻,她在宗教上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但她最终还是与苏东坡达成了一致,苏东坡因此称她为“天女维摩”。他们将爱情升华到宗教的高度,苏东坡有一首赠朝云的《殢人娇》,就是他们这种宗教式爱情的文学表白。

绍圣二年七月五日,苏东坡尚在惠州,远未结束他的苦难;在伺候苏东坡二十三年后,朝云也离他而去,终年三十四岁。苏东坡再一次经受了失妻之痛,从此鳏居直到去世,他不再续娶。

苏东坡的三位妻子,也是造物馈赠给他的三杯醇酒啊。

一个人一生饮了那么多的浊酒,而能品尝到其中的六杯醇酒,这是苏东坡这个天才的福分。苏东坡说:“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飞鸿哪复计东西。”苏东坡早已逝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久远的记忆。但是,人无古今,面对浊世是古人今人共同的问题。人的生活说到底是心灵的生活;心灵是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形成了个人的事业和人品,它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由生活中的遭遇外化它的形态。这也许就是人在这世上曾经存在过的终极理由吧。我想,我们不必有苏东坡的伟大,也未必有他的幸运,但是,“酒勿嫌浊,人当取醇”,总归应当是我们厕身红尘所要追求的一个人生态度。

应该是两首诗的合并而成的

在《鹤林玉露》中亦有记载:“胡澹庵十年贬海外,北归饮于湘潭胡氏园,题诗曰:君恩许归此一醉,旁有梨颊生微涡。谓侍姬黎倩也。阙后,朱文公见之题诗曰:十年浮海一身轻,归对棃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胡澹庵是宋朝官员,好像是说他请斩秦桧而被贬十年之后,在席间留恋一歌妓的笑靥,便被狗血喷头的痛骂,而骂的诗又传为美谈。后来朱熹又为此题诗。

你说的两句,分别取“君恩许归此一醉”“十年浮海一身轻”

前面一句,应是胡澹庵自嘲被皇帝贬,才有君恩许归此一醉之说,而后一句,应该是朱熹对胡澹庵被贬一事的想法,被贬也落得个清净,才有一身轻之说。

厥后朱文公见之,题绝句云:「十年浮海一身轻, 【 十年浮海一身轻 「浮海」,朱文公文集卷五宿梅溪胡氏客馆观壁间题诗自警二绝之二作「湖海」。】 归对黎涡却有情。世上无如人欲险

朱熹的《号晦庵》

十年浮海一身轻,
乍睹藜涡倍有情。
世上无如人欲险,
几人到此误平生。

知君得此一醉,十年浮海一生轻

  • 求李白的古诗,越快越好!
    答: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五绝·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七绝·客中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七律·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
  • 苍山洱海爱情诗句: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李白《杨叛儿》
    答: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136、 陌上花已开,妾待君归来,君曾许我素手描眉妆红颜陌上花已开,妾待君归来,君曾许我花下携手定誓言陌上花已开,妾待君归来,君曾许我月下挥剑舞江山陌上花已开,妾待君归来,君曾许我琴瑟和鸣引仙羡陌上花已开,妾待君归来,君曾许我身骑白马走天涯陌上花...
  • 一人我饮酒醉的歌词
    答:一人我饮酒醉 醉把佳人成双对 两眼是独相随 我只求他日能双归 娇女我轻扶琴 燕嬉我紫竹林 我痴情红颜 我心甘情愿 我千里把君寻 说红颜我痴情笑 曲动我琴声妙 我轻狂高傲 我懵懂无知 我只怪太年少 弃江山我忘天下 斩断情丝我无牵挂 千古留名传佳话 两年征战已白发 一生征战...
  • 仙剑奇侠传三全部词
    答:不忍轻责 心如鉴身随千倾波 叹此番别后 关山路远 万千心事 更与谁说 朔雪南飞 罡风北渡 遥寄相思一曲歌 怀长恨 对千军万马 不惧金戈 (暂无) 南歌子...别后不知君远近 春意秋情 盼断隔世信 一生情 千古困 碧落黄泉 顾影无人问 地老天荒离人恨 寸断琼枝 化作相思烬 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
  • 伤感的古风句子
    答:14、 待浮花浪蕊俱尽,伴君幽独。 15、 一朝春去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16、 静水流深,沧笙...41、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 42、举杯独醉,饮罢飞雪,茫然又一年岁。 43、 转身,一缕冷
  • 李白生平、逸事
    答: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 早安心语优美语句:一生得此一人,不易
    答:12、最深的孤独不是长久的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 13、聪明的女人才知道,体谅和理解永远比最动人的容貌还能令男人动心。 14、当你感觉生活的味道变了,哪怕已经走到半途,也要有勇气扭转方向。 15、一生得此一人,不易,彼此相爱到老,不腻。 16、没人愿意就这么看你念着过去不肯向前,满腹牢骚不会笑...
  • 撩人很甜很可爱的唯美句子
    答:你倩东风浣此情,可中得此红儿笑。知君有意寻安道,道是今年春宵好。 39.无人与我立黄昏,无人问我粥可温。 40.富贵可离,权柄可逆,独独是你不可弃。 古风很甜很撩人的文案句子 【收藏】 古风很甜很撩人的文案句子(篇一) 1.得卿相合花语间,一段深情复何言。世事正如沧海水,相思相遇此生怜,伴你一生死笑...
  • 辛弃疾的诗(至少39首以上~~~)
    答:1、卜算子 寻春作 南宋豪放派词人辛弃疾 修竹翠罗寒,迟日江山暮。幽径无人独自芳,此恨知无数。只共梅花语,懒逐游丝去。著意寻春不肯香,香在无寻处。译文 细长的竹子一丛丛如青翠的丝障一般,带着轻微的寒冷,春天的山河迎来日暮。在无人的小路上独自芬芳,这样的遗憾无数。只与梅花说话,...
  •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这是什么歌的歌词
    答:原唱:MC井宁 一人我饮酒醉,醉把佳人成双对 两眼是独相随,我只求他日能双归 娇女我轻扶琴,燕嬉我紫竹林 我痴情红颜,我心甘情愿 我千里把君寻,说红颜我痴情笑 曲动我琴声妙,我轻狂高傲 我懵懂无知,我只怪太年少 弃江山我忘天下,斩断情丝我无牵挂 千古留名传佳话,两年征战已白发 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