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列举两个成功使用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的企业事例(我要用到毕业论文中)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5
我在写关于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毕业论文,谁能帮我例一个提纲,谢谢了

主要可以做这样三部分:
1是文献综述,介绍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
2是分析现代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什么需要看你想做什么具体的研究,比如电子商务中的物流体系的建立、第三方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的作用等。
3是可以做一个案例,根据你的第二部分定的内容来做。

要完整的肯定是没有的,我建议你找几篇文章,然后自己仔细分析,就可以写成,对提高你自己的知识水平也有用,以下是参考!

【内容提要】以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原理和博弈论思想为基础,着重分析工商企业在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过程中的种种失误,并提出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可遵循的几点建议。
【关 键 词】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博弈论/第三方物流战略
一、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概述
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是一个由不同利益主体组织、调度各种软件资源(如规章条例、合同、制度、知识技能等)和硬件资源(如运输设备、搬运装卸机械、仓库、机场、车站、道路、网络设施等),在一定的外部环境中进行物流活动的“人—机系统”。系统整体运作效果是由内外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决定。工商企业首先决定物流自营还是外包:物流如果不构成企业核心能力但又非常重要,就可外包给运作水平更高的第三方经营。工商企业往往会根据硬件设施、价格、业务范围、服务水平、发展潜力及信誉状况等多项指标评价、优选物流服务商,与之结盟,并通过确立合理的运行机制保障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长期、高效进行。在目前经济转型时期经营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普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自觉学习,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甚至千方百计利用其它组织的资源以满足顾客复杂多变的需要;另一方面,在监督不利的情况下,它可能会利用隐秘信息进行损害委托方利益的行动,其机会主义行为还可能败坏委托方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
正是它的这种局限性,决定了社会需要这样一个组织——不但有能力向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所需却不具备的资源,而且有能力监管整个物流联盟按既定规则运作。这就是第四方物流承担的职能。第四方物流组织可能是一个由许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一些不直接从事物流运作的咨询企业、物流设备设施出租企业等集结而成的虚拟企业,也可能是由某个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兼并重组其它相关企业后演化成的。当然,一个理性的工商企业还会全面翔实地考察外部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地理交通环境、市场流通环境、技术环境、人文环境等)状况,分析政府部门政策、规章的影响,分析政府人员行为,选择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有利时机。总之,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过程实际上是工商企业根据所掌握的不完全信息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第四方物流组织、政府部门和外部环境进行的一场博弈。
二、阻碍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原因分析
只根据个别因素就盲目推行或排斥第三方物流,而不是在完整、准确地把握整个系统结构的基础上考察各方行为的关联性,因而不能以动态联系的思维去挖掘造成问题的深层次原因,这正是我国许多工商企业的通病。
首先,有的企业未能认识到不恰当的物流决策会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甚至架空企业的权力。
一个突出表现是盲目扩大外包业务范围,而对外包决策的战略价值及可能会造成的一系列后果缺乏清醒认识。它们不能找到一种有效方法,确定哪些物流活动需要自营以加强控制力,哪些物流活动选择外包会更利于企业整体运作水平的提高。或许它们只是由于无法管理好自己的物流活动而选择外包,并不了解物流管理失控的真正原因,这常常使它们陷入无法与物流服务商进行有效沟通的尴尬境地。
第一、另一个极端的表现是顽固坚持自营而排斥外包,因为它们认为自己拥有自营物流所需的硬件设施和经验。其实这种看法非常粗浅:决策者是否从获取长期竞争优势的高度去权衡过自营和外包总成本的高低与服务水平的优劣;是否全面、准确地考评过物流在整个价值链中的地位并思索过物流是否值得作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培养;决策者不愿忍受外包带来企业运作暂时动荡,倒可以忍受本位主义作风严重的各部门低效率地工作以换取四平八稳,这样以妥协换来的稳定意义何在;
决策者主观上是不是过于夸大了外包风险。企业这些认识上的根本缺陷常常被其它博弈方利用来要挟企业。
其次,有的企业组建物流联盟时很盲目,对第三方物流运作的复杂性、风险性缺乏清醒认识。
它们的经营思想充满许多浮躁、狭隘和主观主义的东西,这使得结成的联盟是低效、脆弱、高风险的,往往以失败收场。比如:在联盟酝酿期它们常常不是按照一整套科学的指标体系来选择最佳合作伙伴,而是代之以人情关系的亲疏;在联盟运作过程中往往只是从表面看到结盟带来的直接好处,而对于已经滋生蔓延并缓慢发展的某些不利因素却麻痹大意,并且没有认真考虑过以一套合理的机制保证高效运作的长期性;在联盟出现挫折时有些企业不是考虑如何采取恰当方式与对方沟通协商以共渡难关,而是只顾自身得失,甚至企图把灾祸转嫁给盟友;在联盟被迫解体时很多企业束手无策、惶恐不安,而不能及时拿出一套周全的可最大限度保护自己利益的策略。其失败的主要原因很多时候还不是诸多不可控的外部因素,而在于企业自身短视、自利的根本弱点,以及缺乏充分预计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基于此制定全面战略规划的能力。
第三,有的企业对第四方物流组织的战略价值认识不足,没有充分考虑其对供应链运作的重要影响。它们以为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以后再如何经营,那已是第三方企业的事,殊不知完美的物流离不开第四方物流的支持。在第三方物流企业综合服务实力还不够强大时,它还需借助其它组织的资源(如管理知识技能、信息资源、集成技术、硬件设施等),才能高质量地达到顾客的物流要求。更为重要的是,第四方物流还可以提供全面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以保证供应链各环节协同运作。
遗憾的是,在很多物流联盟中它并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
第四,许多企业在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时对外部环境的定位不够准确,它们没能深刻理解其“双刃剑”的作用。环境也是“人性化”的,人们决策时也在与其博弈。机遇与挑战往往隐藏于各种现象背后,只有仔细揣度各种信息,辩明真象与假象,才能从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东西,从而为捕获机遇创造有利条件。但如果考虑问题粗枝大叶,用一知半解代替对外界周密、翔实的调查研究,就不能及时准确把握各种动向,就会错失良机而陷入危机之中。笔者归纳了以下一些关于我国第三方物流运作所处外部环境的特点,这或许是许多企业没有全面认识到的:(1)国企通过改制逐步成为市场主体,其它所有制企业通过改组、改制迅速成长,物流发展有了良好的微观基础;(2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但其发展速度、现代化程度、使用效益还明显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中西部地区形势尤甚;(3 )发展现代物流已被列入各级政府部门的发展纲要、战略决策之中,但正式的全国物流法尚未出台;(4)高水平的物流企业不仅数量少,而且多集中分布于沿海发达地区;多数物流企业业务范围单一狭窄,综合实力较差,这是导致第三方物流需求严重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5)市场机制不健全,信用水平不高,流通秩序比较混乱,各利益主体行为常常不规范;(6 )我国学者对物流发展史、物流内涵等做了大量研究,但对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子系统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工商企业微观物流以及物流信息系统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全国还没有一个跨行业、跨系统的物流研究管理机构;物流教育培训还非常落后,专业物流人才匮乏;(7 )中国对世界经济的依存度在逐步加大,物流产业已经对外开放并将卷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机遇与挑战并存;(8)物流技术现代化进程迅速推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9)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如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西部大开发、加入WTO),有助于物流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10 )条块分割,政出多门的流通体制仍然存在,发展物流所需的制度体系尚不健全。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现在应该是工商企业全面反思自身思想与行为的时候了。的确,对于许多不利又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企业无能为力,但全面、客观地认识内外各种因素的作用,逐步摸清其作用规律,并相应采取控制策略或“趋利避害”策略却是许多企业应该做却没有做好的事。
三、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建议
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总体原则应该是在整体把握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各种联系及其动态发展过程的前提下,在深刻理解时代发展趋势、现实国情和自身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利时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基于此,笔者建议我国工商企业推行第三方物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审时度势,未雨绸缪。新经济时代的特征是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知识产业化。在新世纪里,能否始终一贯地以高质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和特色服务及时响应顾客快速多变、复杂多样的需求,能否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卓越的协同运作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决定了工商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命运。这种紧迫感随着我国正式加入WTO 变得越来越强烈了。加入WTO后, 整体实力相对弱小的中国企业不能再靠高关税、进口许可证及其它行政干预措施获得竞争优势,而必须按照国际贸易统一准则与监督机制与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进行公平竞争。目前,已有一些实力雄厚的外资物流企业(如马士基、美国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美集物流、FedEx等)涌入中国市场, 今后肯定还会有更多的跨国物流公司介入,中国物流市场的竞争已经日渐升温并将日益激烈、残酷。所以,中国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应该非常珍惜入世后这几年黄金般的过渡期,扎扎实实做好打硬仗前的准备工作(也是实施第三方物流战略所需的基础条件),努力提高竞争力。准备工作主要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经营机制;深入研究国际市场形势,精心营造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国际物资流通;建立企业创新体系;实施企业再造工程;加大人才培训开发力度;认真学习总协定规则和国际商法等。
第二,量体裁衣,量力而行。我国工商企业是否选择第三方物流,采用何种形式外包物流以及物流外包业务范围的确定,很大程度上是依据其综合实力与经营特点而定的。第三方物流并不一定是企业的必然选择,物流外包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时投资进行自身物流系统改造可能是一种明智的选择,但这样做的条件是:企业自营物流具有显著的规模收益且有很强实力;物流链稍有动荡就会对整个业务流程或市场领先地位造成显著不良影响;企业向社会物流转向的成本太高。完全外包适用于以下情况:企业利用其它组织力量能明显降低物流成本;虽然物流成本上升但运作总成本下降且整体运作质量明显得到改善;企业多年从事专业化经营而没有经营物流,缺乏物流经营的基本经验;资金单薄的中小型企业和新建企业也不宜自营物流。〔4 〕物流外包的形式除完全外包外,还有部分外包与部分改造相结合——工商企业对基础较好的物流环节改造提升,同时以高效率的社会专业性的物流服务取代某些低效的自营业务;物流系统接管——第三方物流企业购买或者承包工商企业物流系统并可能继续雇佣原企业员工;物流系统剥离——工商企业成立独立的物流子公司并允许其承担其它企业的物流业务;物流业务管理外包——工商企业拥有物流设施的产权,将管理职能外包出去。
第三,伺机而动,趋利避害。工商企业必须从战略高度权衡推行第三方物流战略的预期总收益与预期总成本。系统中各主体的行为或者外部形势发生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引起收益与成本变动。
因此,企业需要随时关注系统中各主体行为显著或细微的变化,及时准确甄别、利用各种信息,精心选择行动时机。时机选择恰当,企业可获得战略优势;时机把握不准,企业则陷于被动境地。比如:工商企业如果估计到在一定时期内某个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不能达到自己生产经营的要求,或其制定的物流服务价格比自营成本还高,或者因其信用等级太低而使预期违约风险很大,或者其活动能力有限而无法在那些地方保护主义严重的地区有效开展业务,那么贸然选择外包企业的命运就如同“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条小船,随时可能被风浪吞没”。如果企业预计到迅速推行外包有利于企业在将来获得更大的战略利益(如以优质的产品加卓越的物流服务可以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那么不失时机抢先行动就可能是上策,即使忍受暂时的经营效益下滑的困难也值得。当然企业不应该守株待兔,而应该积极与合作伙伴协同工作,改造不利条件。所以,工商企业应以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对预期的总收益与总成本进行权衡比较,恰当地选择时机,分阶段外包不同重要度的物流业务。
第四,流程再造,集成管理。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建立在联盟各方合理分工与密切合作的基础上。因此,企业需要基于供应链进行流程再造,对物流活动诸环节进行综合集成。一个工商企业不可能控制所有物流环节,但只有全面了解了各环节的运作情况,才可能对合作伙伴真实的工作绩效进行准确考评,才可能与合作伙伴进行有效沟通,也才可能有效防范因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于己不利的欺诈行为。流程再造、集成管理,首先要求建立遍及整个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的信息网络,这是物流现代化的技术基础。实力雄厚的企业可在物流活动中广泛运用固定通讯、移动通讯、全球定位系统和智能运输系统等先进的电信技术;应该基于整个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全盘统筹企业内联网与电子商务系统(B to B/B to C/B to G)建设,实现不同地域的仓库、码头、机场、集散中心与用户之间信息快速、准确传递,实现订货管理、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配送管理、成本管理等电子化处理。实力偏弱、资金不足的企业应首先做到努力实现物流合理化,做好基础工作(如健全岗位责任制,准确核定物资消耗定额与储备定额,做好企业内部物流培训教育工作,认真做好客户档案分类、整理工作等),然后再逐步实现技术现代化。其次,建立包括第三方物流运作系统各方参加的物流联盟,这是物流现代化的组织基础。其中关键工作是确立规定各方权利义务的共同纲领。
(1)政府部门的职责应该定位于为第三方物流推行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工作包括:尽快制定正式的物流法;加大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同时引导形成多方融资体系兴办物流;扶持信息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经济结构并扶持民族物流产业发展;严格整顿市场秩序;组织筹建经理人市场;
严格规范政府官员行为,严惩地方保护主义和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制定政府物流工作绩效考核办法,赋予民间企业以评价政府官员政绩的权利。
(2)工商企业和物流企业应通过合并、剔除、重排、 简化等手段,改造整个供应链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程;进行物流组织结构再设计,建立正式的“扁平化”的物流组织(指工商企业),重新排定工作岗位,精简富余人员;还应在企业中大力提倡团队精神和人本主义管理思想,建立学习机制,以提高员工物流理论水平、实践能力和敬业精神。
(3)第四方物流组织的核心能力在于提供领先的物流技术,或提供互补性资源,或提供供应链管理和解决方案、全球扩展方案等,因此它们需要建立创新机制、学习机制和市场驱动型经营机制,才能真正胜任“联盟总管”或“领先的物流提供商”的角色;它们还可通过资产并购或虚拟联盟等方式,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提高综合实力。

2.1中远第三方物流管理创新案例

2.1.1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概况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以下简称中远或中远集团)是以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船舶修造为主业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财富》世界500强企业中排名第327位。
目前,中远集团拥有和控制各类现代化商船近800艘,5600多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4亿吨,远洋航线覆盖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多个港口,船队规模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二。其中集装箱船队规模在国内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六;干散货船队世界排名第一;专业杂货、多用途和特种运输船队综合实力居世界前列;油轮船队是当今世界超级油轮船队之一。中远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投资经营着32个码头,总泊位达157个,根据Drewry2009年7月发布的最新统计,2008年中远集团所属中远太平洋的集装箱码头吞吐量继续保持全球第五。
中远集团拥有丰富的物流设施资源,控制各种物流车辆超过4000台,包括具有289个轴线、最大承载能力达8000吨的大件运输车,堆场249万平方米,拥有和控制仓库297万平方米,在家电、化工、电力、融资等领域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为青藏铁路、天津空客、印度电站等国内外多个重大项目提供物流服务,创造多项业界记录。
中远集团在国内的多家船舶修造基地,拥有含30万吨级、50万吨级的各类型船坞16座,业务涉及大型船舶和海洋工程建造、改装及修理,生产设备装配水平、生产管理水平国内领先,技术能力、生产效率及生产成本等指标居世界前列。年修理改造大型船舶500余艘,年造船能力84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修船企业及技术最先进的造船企业。
中远集团已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香港、美洲、欧洲、新加坡、日本、澳洲、韩国、西亚、非洲等九大区域公司为辐射点的全球架构,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千余家企业和分支机构,员工总数约13万人,其中驻外人员400多人,外籍员工4000多人,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海外资产和收入已超过总量的半数以上,正在形成完整的航运、物流、码头、船舶修造的全球业务链。
中远集团是最早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早在1993年中远投资就在新加坡借壳上市,目前在境内外控股和参股中国远洋、中远太平洋、中远国际、中远投资、中远航运、中集集团、招商银行等上市公司。2010年5月30日,中国远洋成功入选英国著名财经媒体《金融时报》发布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FT Global 500),名列第450位,这是中国远洋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年蝉联该榜单。
作为一家中国的跨国公司,中远很早就注重承担广泛的“企业公民”责任。中远集团明确提出自身的使命为“逐步发展和确立在航运、物流和修造船领域的领先地位,保持与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诚实互信的关系,最大程度地回报股东、社会和环境”。2001年,中远就建立起了包括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在内的综合管理体系,成为中国国内首家获得三大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2004年,中远正式加入联合国“全球契约”计划,更加自觉和积极地践行“全球契约”十项基本原则并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远集团可持续发展报告连续四年被联合国全球契约评为了典范报告,成为唯一连续四年登上全球契约典范报告榜的亚洲企业。
中远集团把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积极培育“绿色竞争力”,主要国际化经营指数正接近联合国“全球跨国公司100强”标准,正逐步确立国际航运、物流码头和修造船领域系统集成者的地位,朝着“全球发展,和谐共赢”的世界航运领先企业和“打造百年中远”的世纪愿景前进。

2.1.2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公司运作模式
2002年, 是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一批超大型国有物流企业投身第三方物流市场, 改变了市场格局, 拉开了国有物流企业进军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序幕,其中包括中远物流。中远物流缘起于中远集团为了发展在航运及物流业的领先地位, 2002年1月8日通过整合企业内部物流资源, 成立了中远集团全资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通过此举措, 公司优化了全球供应链管理, 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物流服务。中远物流在细致考察市场需求和对自身实力分析的基础上, 重点开拓了汽车物流、家电物流、项目物流和展品物流四大物流品牌。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服务, 并着力建设铁路运输、驳船运输、城际快运和航空运输四大物流通道。在较短的时间内完善了“中远物流”的物流服务资源,建立了空运、城际快速运输、铁路运输、驳船支线等运输网络。目前该公司已稳居中国物流企业之首, 在国内拥有300多个业务网点, 有140 多万平方米堆场、1200 多台各式车辆、3000多台装卸设备, 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中远在1998年率先在中远车辆动态管理系统引进了卫星定位管理系统(GPS) 。仓储采用了DC - NET库存管理系统, 实现了现代物流管理。
作为以航运业为主的物流企业, 主要依靠人工处理信息的传统处理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全球业务的需要、大量的单据、数据, 都需要在一定的数据平台上运作。集装箱运输具有特殊性, 集装箱要送到客户手中, 箱子要返回, 还要从无货的地方调到有货的地方, 管理和跟踪目标众多, 路经复杂, 传统处理手段是不可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的, 随着业务量的增加, 此问题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瓶颈。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实现企业竞争战略目标, 中远集团进行了一系列的管理创新。其主要举措是决定用信息管理系统来解决这个问题, 中远集运在信息系统的管理上经过了引进国外软件、自主研发、购买IR IS - 2和二次开发等一系列的演进过程, 然而最初的实施过程并不尽如人意。直到IR IS- 2系统引起了中远集运的关注, 该系统是一个实时的业务跟踪系统, 能将每个运作环节的关键数字都提取到系统中,时刻记录发生在全球各个角落、每个运作环节的事情。该套系统是全过程管理, 从最初的定舱、中介货、航线设计、供应商, 到码头、堆场、箱子的管理等。有了该系统中远集运就可以掌控全球各地的业务信息。但, 从1996年到2000年中远集团经营状况处于低谷, 亏损非常严重, 而该系统从购买到建设实施大约要花费10亿人民币。企业面临着战略决策, 集团高层就此事进行讨论, 魏总裁认为就算中远没钱去造船, 也要建设会对中远未来发展起到巨大作用的高效的信息系统。于是, 为实现企业总体战略, 企业作出了管理创新战略决策。终于, 中远集运在2000年底购买了这套全球集装箱运输信息集成系统( IR IS - 2) 。
该系统购买之后面临很多问题, 包括如何的具体实施、推广、如何让集团业务规范到系统中去? 与之相适应的是相应的如何从体系结构, 流程, 技能等方面为管理创新战略提供支持。当时魏总提出, “人不行换人”, 必须保证所有的事情跟着系统走, 系统怎么做就怎么做。在集团高层的支持下,也面临者巨大的压力, 中远集运从2001开始在全球的中远系统内实施这套IR IS - 2系统。
为了解决IR IS - 2系统的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管理体制问题。中远集运做了一系列管理上的货运体制和代理体制改革。如中远货运原来与中远集运是中远集团下属的一个子公司,通过资产重组, 在海外上市的时候将其纳入中远集运, 成为中远集运的全资子公司。这样做的目标就是要将利润体现在一个点上, 使总体利润最大化, 适合系统的要求。中远集运还专门成立一个BPS ( business program system) 部门来推动该系统的实施。BPS部门由集团年轻的业务精英组成, 这些人员都是财务, 箱管和港口等部门的业务骨干, 他们年轻,学习能力强。BPS作为业务和IT之间的桥梁, 他首先理解系统, 理解数据和信息流, 并将现行业务装到系统中来, 然后同口岸实施相结合, 调研结果再同系统比对, 然后进行调整,来不断的满足客户的需要。到2003年, IR IS - 2最终在中远集运取得了重大成功。
从整个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过程, 可以归纳出, 中远物流管理创新获得成功的创新匹配途径, 首先, 为适应激烈竞争, 从企业战略出发在企业战略指导下实行管理创新从而有了管理创新战略。随后, 制定企业管理创新战略并执行, 有了管理创新战略后与之相适应的是管理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从体系结构, 流程, 技能等方面为管理创新战略提供支持, 而支持企业战略的组织基础设施及流程等在这个发展路径中不起关键性作用。
2.1.3中远实施“走出去”战略的简要历程
1.代表处时期(1961-1979)
  中远成立之初,受限于自己自身条件的不足以及西方多数国家对中国实行的封闭政策,使之在开辟航线和设立海外网点方面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后来,随着中国同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以及中国外贸进出口的不断增加,中远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并在日本、英国、荷兰、澳大利亚等地设立网点,但是业务范围依旧比较简单、单一。
   2.合资合营时期(1980-1987)
  中远于1980年1月1日和荷兰派克船斯集团合作,在鹿特丹成立了荷兰跨洋公司,经营代理业务。这是中远在境外创立的第一家合营公司。同年,又先后在比利时成立考斯菲尔船运代理公司,在荷兰成立了船舶供应公司,在新加坡成立了远洋(私人)有限公司,在澳大利亚成了了五星航运代理公司,在日本成立了中铃海运五福有限公司等。从此,中远在海外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3.独资独营时期(1988-1992)
  1988年,中远买进原中好公司合资方股份以后,组建了中远在海外的第一家独资企业—中远英国有限公司,随后中远又在海外成立了3家独资企业。中远在海外成立独资企业,标志着中远海外事业的经营管理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水平。到1992年末,中远在海外的独资和合资企业已经到达近50家,其在欧洲、北美、日本、香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主要业务网点不断建立和完善起来,有些已初具规模,为下一阶段中远海外工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业务全球化阶段(1993-1997)
  1993年以后,中国航运市场基本放开,改革开放政策进一步深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随着船队规模和业务需求的不断扩大,中远集团海外企业和网点在开拓市场和开展业务经营方面积极灵活,在企业管理上更加规范严格,使海外事业形成统一的合力,为把中远建设成一流的跨国航运企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这一时期,中远继续在海外设点的同时,经过几次大的战略调整,以海外区域公司为中心,中远全球业务网络已经基本建立和完善起来。
  5.全球一体化经济(如今)
  面对强大的竞争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中远集团开始制定了“由拥有向控制转变”,“有跨国经营向跨国公司转变”,“一主二重五支柱”的战略,逐步进入全球资源一体化的高级阶段。如今,中远集团再也不是一个孤岛,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中远在努力中迈向了真正的跨国公司。

第三方物流有哪些优势和不足

电子商务下的第三方物流

(一)电子商务与第三方物流的关系

1,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的支点

电子商务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物流是“四流”中最为特殊和必不可少的一种,没有物流业的相随发展,会使电子商务的优势发挥受到巨大限制。尤其是第三方物流,电子商务只有以此为支点,才能实现发展上的成功跳跃。

2,电子商务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电子商务将物流业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其提供了空前的发展机遇;电子商务高效的运行效率需要高效的物流运作与之相配套,第三方物流成为满足企业电子商务配送需求的首选;电子商务赋予第三方物流新的特点。

电子商务的发展给全球物流业带来新的变化,使现代第三方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的特点:信息化,自动化,网络化,个性化。

(二)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实施模式

第三方物流企业对电子商务交易中供求双方的所有物流活动进行全权代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在Internet上建立了一个多对多的虚拟市场,根据物流一体化的原则,有效地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进行管理。

(三)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电子商务环境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优势体现在:

(1)可以发挥专业化分工与规模经营优势,降低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2)能更好地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需要。

(3)通过第三方物流整合物流资源,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能更有效地使社会资源得以有效配置。

(4)通过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系统调配,有利于城市交通状况的改善。

发展第三方物流业也存在某些缺点,主要有:

降低了客户企业对物流的控制能力;客户企业的公司战略信息有外泄的危险;第三方物流企业可能没办法提供某些满足客户企业个性化需要的物流服务。这些缺点可以通过完善对第三方物流的建设和规制加以克服。

开展第三方物流是一种大势所趋,是发展电子商务的一种需要。近年来,电子商务在我国得以蓬勃发展,从CNNIC对互联网发展的历年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国网民数、上网企业数均呈现快速发展趋势。当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机遇主要有:

(1)电子商务的兴起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2)随着我国加入WTO,与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建立贸易伙伴关系,这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开拓业务空间带来了良好机会。

(3)一些较为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有很多成功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可供我国物流业发展参考。

(4)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显著进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仓储建设、物流装备水平发展迅速,为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

当前,第三方物流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有:

(1)我国整个第三方物流市场还非常分散,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偏低,物流业的信息化水平也较低,未能为客户企业带来满意的物流服务,给第三方企业发展带来困难和威胁。

(2)物流人才供给不足,管理水平较低。

(3)我国加入WTO,第三方物流企业也面临国外物流企业的强有力竞争,这给我国刚刚起步的第三方物流业带来威胁。

(四)我国电子商务下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基于上述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电子商务下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对策主要有:

(1)加快第三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第三方物流必须以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才能适应电子商务的要求。

(2)整合政府和市场力量发展第三方物流。政府应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以及对第三方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支持规模化、专业化物流企业的发展,对未达到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或企业的自营物流部分则采取不鼓励或限制的措施。

(3)提高物流企业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企业,需采用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革和优化物流企业现有组织结构。我们应加大对外的交流力度,派人员到第三方物流较为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日本、英国等进行参观学习,掌握一些比较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也可以聘请国外的物流专家到国内来进行技术指导和传授一些成功的管理经验。

(4)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国家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是企业的竞争,而企业的竞争又归结于人才的竞争。要缩短这个差距,必须加强人才的培养。因此,必须加大物流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各种形式的脱产和非脱产教育,培养各层次的物流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还要充分重视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加强现有物流人员的培训。

总之,现代物流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信息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并加速了第三方物流。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原有专业物流的优势基础上,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自己提供了一个更有效的工具,大大地提高了整体效益和服务水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戈尔在全国拥有100余家分公司,经过01年到05年连续4年多对终端的治理整顿,门店数量从01年的3000多家精简至目前的近2000家。据了解,目前雅戈尔80%销售都是通过自有的营销渠道完成。在这样一个庞大而资源优质的市场背景之下,雅戈尔以笔者看来,正在向着卖场资源的集成品牌模式发展。

随着近几年商务服饰市场竞争的加具,以浙江、福建、广东三个商务服饰品牌密集地区男装企业的经营观察而言。两个方向的提升极为明显:一为品牌文化与个性的塑造,使得不同的品牌开始在文化表现力方面具有了不同个性与特点;二为品牌终端营销渠道的规模化塑造则使大型卖场代替了更多的传媒广告,让终端店铺形象充分发挥区域的消费引导力作用。因而,建设大型品牌形象店使二者的功能结合并充分表现即成为品牌企业的重中之重。雅戈尔不仅仅在多个主要直辖城市及省会城市建设了大型旗舰店铺,包括在上海斥资1.52亿购买了上海南京东路328号的中宝银楼全部股权,并将其更名为雅戈尔大楼,希望向国际品牌迈步。

雅戈尔的这种投资与品牌发展方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他所面向的客群所决定的: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及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中追求消费享受的结果也自然形成了消费理念的休闲化。而超级卖场就是根据消费者不同定位出发,让每一位消费者都能在卖场里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现在消费越来越趋向个性化,个性化就必须要有多样化的商品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卖场讲究个性经营,用多样化的产品满足不同的消费者。然而现代都市人对消费的渴望却是希望能够达成"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以便减少消费时间的支出,如果能够在一定区域形成众多满意产品的聚集,就会达成更多产品的购买。此外,从消费享受的角度去考虑:宽畅而舒适的空间能够给予消费者更多的购物满足心理。而这种所需正是雅戈尔日前主流中高端消费客群的心理状态。

对于雅戈尔而言,这种大型卖场资源的建设只是其各类掌控资源的最终集合体,它在拥有较强的资本实力基础之上还具备以下几点:

1、具有丰富的产品设计与研发实力,能够形成快速的款式更新频率;

无论是通过大型卖场进行产品营销,还是通过多点卖场式的分品牌营销,其最以为主要的核心即是产品的更新速率与经营差异。对于一个可供销售上千种不同服装款型的卖场而言,如果服装款式单一,那么再大的卖场也仅仅是一个货品仓库。能够实现消费者的"一站式"购物,必然要以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需求相结合,使进入卖场的消费者能够通过大量的新型服装款式的吸引,提高他们的购买欲望,最终实现现场消费。

服装开发方面,雅戈尔运用高新技术对传统服装产业进行技术改造,引进国际先进智能生产设备,提高产品品质和档次。同时,为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个性消费需求,雅戈尔采取多产品系列经营战略,把单一品牌多系列化,如雅戈尔系列主要针对中档消费群体,金色雅戈尔则定位于高档消费群体。面料开发生产方面,雅戈尔积极寻求与国际跨国公司的合作,大力引进国外优秀专业人才,致力于高支高密中高档面料的研发。此外,雅戈尔还注重开发功能性整理的高附加值新产品,增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面料的比重,并加强清洁生产和绿色环保的力度,提高纺织面料品质的稳定性,逐步降低成本、提高综合竞争力。

但另外我也要看到:雅戈尔所着重塑造的是一种产业链结构的整合过程,而对于服装产品本身的时尚研发能力还有不足。一方面,雅戈尔所经营的商务类型服装在款式更新与时尚追求度方面与时尚的结合本身即较小;另一方面,为应对雅戈尔庞大的生产与加工体系,追求小批量、多款式、多批次的经营模式显然需要更高素质的产业资源相配套,而雅戈尔在此方面还显能力不足。

2、具有超强的产品配送与信息反馈能力,能够形成快速的物流反应体系;

大型卖场中丰富的服装款式增加了货品配送的难度与生产企业的生产难度,因此,需要企业方能够拥有快速的产品配送能力与信息反馈能力。现今国内品牌企业的大型卖场,不仅仅是一个营销型的新品销售点,也是消化过往过剩产品的打折卖场,在此结果为前提下,企业方需要更多的考虑货品的物流与配送,才能够实现货品的有效利用,不至产生仅是专营店与仓库的货品周转。

从2001年到2010年,雅戈尔制定了一个十年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在实施第一个五年阶段规划时,集团已经投入了1.2亿元,不过这显然非常值得--现在,雅戈尔的库存量比过去下降了逾30%,节省的库存成本过亿元;繁复的订单处理及采购管理变得自动化,部门间的沟通亦得到改善;因人为错误所引起的损失减少了约20%;公司对订单的反应能力增强,生产周期也从过去的90天缩短至45天。至少在成本节约与整体控制流程中已经具备较强的控制与经营能力。

然而,在现有的信息化时代。各类数据与市场信息的汇集、分析工作更多是通过人工的信息检索、分类完成的。面对市场瞬息万变的竞争态势,与各地不同的消费节奏与消费趋向单独依靠电子化的信息系统显然颇为勉强。因此,如何调动现有的终端店铺实现更多市场信息的反馈处理能力就成为调动集团快速的物流反应体系的重中之重。

3、具有较强的品牌号召力,能够实现消费群体的固定化;

雅戈尔行销中国30年,消费者数以千万计。无论是在雅戈尔的媒体广告中还是通过分布于各地的雅戈尔专营店中,其良好的形象都是品牌能够为众多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认同的因素之一。雅戈尔利用服装卖场装修气势直接在顾客感官上形成视觉冲击,吸引和引发顾客消费和强化品牌概念,最终使顾客建立起固定消费的隐性思维,这也是为何雅戈尔同在男装销售占比中总能够名列前茅的主要原因。

但也正是雅戈尔是一个经历30年的"老"中国品牌,在服饰国际化与消费市场时尚化的今天,"雅戈尔"一词已偏向于某一种代言的味道:雅戈尔代表着传统的商务服装;它是中年人喜欢穿着的服饰品牌;在国际化的都市中他过于中国、过于历史也同样有点保守,不够"洋气"与时尚;他不是大多数年青人的选择。因此,雅戈尔如何在保证即有的固定消费群体依然能够贡献其消费价值的同时,获得更多的新型消费者的认同才是将原有品牌强大的号召力转化为品牌长久而稳定的利润获取源的重要工作。

综合以上对雅戈尔现有终端表现力与经营资源,如何将这些资源转化为市场利益即成为雅戈尔集团今后的市场运作的主要内容。笔者在这里做一个隐性的判断,雅戈尔的未来之路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集成店铺"。

  • 电子商务的表现形式及各自的特点(列举8个以上)
    答:整体性: 电子商务能够规范事务处理的工作流程,将人工操作和电子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样不仅能提高人力和物力的利用,也可以提高系统运行的严密性;安全性: 在电子商务中,安全性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核心问题,它要求网络能提供一种端到端的安全解决方案,如加密机制、签名机制、安全管理、...
  • 急!!!考试!!!现代电子商务的商业模式有哪些?列举三种。其特点是什么...
    答:运营投入,也称为MRO。是指非直接的原材料和服务投入,它们不直接形成制成品。从本质上看,运营投入倾向于“水平”,同时,它们适合于第三方通过配送提供服务。(2)在商务购买中另外的一个重要区分是如何购买产品和服务。由此可以划分出:系统采购和现货采购。系统采购(systematic sourcing)通过与合格的...
  • 列举5个电子商务网站,及其优缺点.例如阿里巴巴之类的。急用 重谢 还会...
    答: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凡客诚品、新蛋网、红孩子、卓越亚马逊、拍拍网、当当网、易趣网、淘宝网……优缺点是见仁见智的,你到网上找找用户评价,以上几个网站都是知名度非常高的。
  • 国内旅游电子商务网站,B2B,B2C,B2B2C,C2B,C2C模式的各举几个,谢谢了...
    答:你多看看,相信对你有用。 我就是一直收藏着,用得着就翻出来看看。挺好。 另外,同徽公司也是专业开发电子商务系统的,包括B2B,B2C等系统,你也可以顺便了解下他们的thB2B,thB2C系统。 以上,希望帮到你!c2c,b2b,b2c模式的网站有哪些 B2B列举一个:阿里巴巴 B2C列举一个:淘宝 C2C列举一...
  • 对比分析b2b,b2c,c2c电子商务模式的收益模式
    答:做为平台方他们的难点在哪里呢?第一他要有招商去招募商家,再做好商家的维护,这是一个水磨石头的慢功夫,所有的电商平台公司最大的团队一定是商家招募和运营服务的团队,但是又是起效最慢的一个,没有订单、商家不愿意配合,没有商品,用户不下单,这是一个死循环。第二需要团队跟进商品的上架和维护...
  • 急等答案 望各位好心高人相助:成人电子商务试题求答案 1、列举电子...
    答:电子商务的几种主要模式及特点如下:1. 传统支付方式 - 现金支付:简单易用,便捷,直观,适用于低价值的交易。但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额现金携带不便,安全保管费用高。- 邮局汇款:通过邮局进行资金的转账服务,适合小额交易,但速度相对较慢,可能受邮局营业时间限制。- 银行转账:安全可靠,适用于...
  • 用实例,把C2C、B2C、B2B、O2O这几个平台的网店的开店入驻条件和要求进行...
    答:有时写作B to B,但为了简便干脆用其谐音B2B(2即to也)。 B2C是电子商务按交易对象分类中的一种,即表示商业机构对消费者的电子商务。这种形式的电子商务一般以网络零售业为主,主要借助于Inter开展在线销售活动。 C2C是用户对用户的模式,C2C商务平台就是通过为买卖双方提供一个在线交易平台,使卖方可以主动提供商品...
  • 电子商务日报范文
    答:电子商务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带动创新就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近年金融危机中未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陷入困境的比例高达,而运用电子商务的企业仅为,两者相差5倍。三、农村环境下的两个案例与分析 1.中国丝绸之乡——桐乡 品牌认可度是企业成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农村产业,在市场...
  • 列举采用B2B, B2C电子商务模式的企业,比较其优缺点?
    答:这两个本质是是八杆子打不着的事。B2B。是企业对企业。大多指的是你经营销售的产品或服务的核心消费群即买家属性是企业客户。B2C是以公司企业的名义开了一家商城卖给终端买家。而销售的商品定位和买家属性基本以零售个人或家庭为主。
  • 列举出三个B2G电子商务网站?
    答:B2G电子商务网站 http://www.chinabiddingzx.com/ http://www.ccgp.gov.cn/ https://www.jd.com/ B2G的定义 B2G模式即企业与政府之间通过网络所进行的交易活动的运作模式。B2G的主要特点 1、速度快 2、信息量大 3、灵活性强 4、节省时间 5、节省开支 6、提高政府办公的公开性与透明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