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19
在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如何解决就业压力

610万大学生就业压力如何缓解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人答记者问





就业,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同时与宏观经济发展紧密相连。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正加速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从发达国家向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蔓延,对我国经济影响进一步显现,我国经济和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如何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难题如何破解?

1
1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副部长张小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需求减少 形势趋紧

据了解,今年全国大学毕业生是559万人,明年预计将达到610万人。

张小建分析说,今年底到明年,大学生就业面临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第一,毕业生数量多。第二,就业空间相对紧。特别是企业需求,如果下滑比较厉害的话,大学生的就业岗位、就业机会相对就比过去有所减少。第三,相关的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还亟待完善。第四,目前我国大学教育还存在与市场脱节的问题,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实际就业市场不适应的问题还存在,这也成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障碍。

目前,企业用人需求下滑的情况如何?

“应该说,从总体上来讲,目前的就业局势还是稳定的。”尹蔚民说。1—10月,全国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020万人,为全年目标任务1000万人的102%。截至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但是进入10月份以来,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对我国的就业局势也产生了影响,影响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有一部分出现了关闭、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造成部分人员失业。所以目前的就业形势还是严峻的,而且这种影响还在进一步发展。为此,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

张小建指出,就业局势总体稳定的同时,也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全国84个城市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信息调查显示,第三季度以后的用工需求下降了5.5%,这也是多年来在第三季度持续增长用工需求的情况下第一次出现下滑。此外,监测显示,第三季度监测的企业有一半存在岗位流失的情况,而且岗位流失增减相抵,就是新增加的岗位和流失的岗位增减相抵,出现了负数。虽然幅度不大,但是值得注意。

六大措施 应对挑战

张小建说,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工作。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有关部门正共同研究制订大学生就业的指导意见和相关政策,准备从六个方面做好工作:

第一,进一步完善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第二,坚持面向企业生产一线、面向城乡基层服务一线、面向西部边远地区建设一线;同时,根据现在经济形势发展的新需要,在生产服务、生活服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拓展就业领域、疏通就业渠道,为大学生创造更多、更大的就业空间;第三,完善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企业、到边远地区就业的各项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毕业生在这些能够扩大就业的领域里更好地就业;第四,进一步畅通毕业生到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就业的路子,鼓励和支持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第五,强化对毕业生的就业服务,着力解决就业供求信息不对接、技能不适应这些问题;第六,建立完善对困难毕业生的援助制度,认真做好家庭困难和登记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争取让最困难、又急需就业的人员得到“一对一”的帮助,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围绕鼓励自主创业,国务院办公厅日前下发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毕业两年以内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于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有利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项目,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提供融资支持。此外,国家将鼓励创业培训,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学校的创业课程设置和师资配备,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实训。

稳定企业 扩大就业

对于如何扩大就业,尹蔚民概括说——“要保就业就要保企业”。

尹蔚民说,为了帮助一些困难企业渡过难关,最近采取了两项措施:第一,要求各地在近期暂缓调整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第二,要求各地在保险基金结余比较多的统筹地区,对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采取一次性的,在一定时期降低费率的做法,以减轻企业和个人的缴费负担。“这两项措施都是针对当前企业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种特殊安排。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就业的基础。当前要维持就业局势的稳定就必须要保企业、保发展。所以我们相信,在当前这种形势下,企业和职工要同心协力、共渡难关,就会有一个比较好的发展。”尹蔚民说。

此外,尹蔚民分析,未来两年我国将投资4万亿元扩大内需,这必将对拉动就业带来极大的推动作用。他在分析明年就业的形势时说:“我们判断,在明年一季度会出现更大的困难。但是从明年二季度开始就业的局势就会好转。考虑到目前我国整个经济面的发展比较好,特别是中央出台了关于扩大内需十项重大举措,所以预计明年经济对就业的拉动能力还能够保持。同时我们现在实行的积极就业政策,在实践中经过检验,还是相当有效的,它能够对促使劳动者创业和企业更多吸纳就业,以及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发挥重大的作用。”

就业难 难在哪儿——就业岗位:“僧多粥少”

  就业岗位“僧多粥少”无疑是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最大困难。有人说:都是扩招惹的祸。此言听来偏激,细想却不无道理。从全国范围来看,2003年是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的第一个毕业高峰年,当年扩招的67万人连同原有的学生基数,使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12万人,增幅达30%。而2003年全国就业岗位需求与2002年基本持平。这就意味着212万名毕业生将争夺与前一年144万名毕业生同样数量的就业岗位,其压力之大不言而喻。

  有关专家估计,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在70%左右,也就是说在2003年将有64万左右的大学毕业生离校时落实不了工作岗位,到2004年这一数字将会达到75万。

  具体到贵州省来说,今年贵州省内外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共69790人,比去年增加13302人。其中,省外本科毕业生5690人,比去年增加142人;省内普通高校本专科毕业生31790人,比去年增加7849人;省内毕业研究生449人,比去年增加159人;省内中专毕业生38000人,比去年增加5453人,如此迅猛的毕业生人数增幅与社会的缓慢需求形成强烈反差,而与往年持平的就业岗位则让这万余名学生处在一个尴尬的夹缝中。

  从2003年1月20日举行的首场大中专毕业生“双选会”上我们看到了这样的一幕:距招聘会开幕还有两个小时,前来竞聘的学生就已经排起了数百米的长队,4万余名毕业生将招聘现场挤得水泄不通,每一个招聘展台前密密匝匝的全都挤满了人,有的热门职位甚至吸引数百人前来竟聘,几十比一、乃至几百比一的机率,让应届毕业生高呼:“找份工作太难了!”

  “僧多粥少”的情况可让大学生们尝到了没跨出学校就先遭遇挫折的感觉。

  就业瓶颈:观念未改

  扩招导致的毕业生人数增加、就业岗位的缺乏虽然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是,有专家指出,大学生的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引起的。

  据了解,贵州省大部分毕业生就业时对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福利条件等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记者在贵州师范大学校园内,随机采访了10名同学,其中,有7位同学期望月薪能在2000元-3000元之间,5位同学希望能到经济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工作,而其中3名外地的同学则无一例外地表示一定要留在贵阳工作……

  一位就业指导老师说,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使得他们忽视了需求量最大的基层岗位,这无疑是自绝就业门路。

  而劳动就业局的有关人士也告诉记者,大学生们天天都在说求职难,其实社会急需的岗位也有,只是看你愿不愿意做罢了。刚毕业的大学生很缺乏工作经验,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打出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的字样,所以今天我们更鼓励“先就业、再择业”。大学生如果想适应社会的需要,就必须放低标准、轻松应试。

  就业人才:素质有所下降

  除以上两方面的原因外,高校大规模的扩招直接导致生源质量的下降,进而引起毕业生素质相对过低,就业困难。

  据了解,1999年扩招以后,即使高考分数不是很理想的也有机会被高校录取,而在扩招前,上大学的每科平均成绩一般为90分(150分制)左右。由此可见,大规模的扩招虽然让更多的高中毕业生有了上大学的机会,但生源质量却大打折扣。一些高校教师抱怨道:“有些基础差的新生完全听不懂大学所开设的课程。”

  记者还从相关部门了解到,贵州省高校英语的过级率也有了相应的降低,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通过英语四级的扩招前约为40%,而扩招以后仅达到20%左右,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学生拿不到英语四级证书,能拿到英语六级证书的更是寥寥无几。而有没有英语过级证书是许多用人单位考核学生成绩好坏、能力强弱的起码标准。可见,在这样的情况下出现就业难也就情有可原了。

  陆同学是一名大四的学生,1999年以低于本科线数10分的成绩“捐资”进入某高校就读,基础不牢、底子较差让她根本无法跟上大学的学习进度,一路红灯挨到了大四。尽管高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她有机会进入正规大学攻读学位,可没有像样的成绩单、没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没有一张能证明自己的证书……让即将面临就业的她找不到自己的位置。记者见到她时,她正在全力准备6月份的英语过级。她说,不管今后怎样,一定要在离开校园前通过努力证明自己。

  对此,许多高校教师发出呼吁,大学门槛降低后,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已是当务之急。

  专家、用人单位谈就业症结——专家:合理引导、注重能力培养

  针对目前激增的就业压力和对毕业生的需求情况,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专家指出,从就业方向的合理引导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着手,是缓解扩招后就业压力一种行之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面对空前膨胀的就业压力,不少意气风发的学子们从内心深处还是觉得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的就是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如果真的从基层做起,那还读什么大学。

  一位教育界的老前辈指出,这种思想是不可取的,到基层的目的不是“吃苦”,而是“锻炼”。大学生到基层工作,一方面带去了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可以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服务基层;另一方面,对于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能力还有一段距离的大学生而言,基层正好是磨练大学生意志、丰富大学生社会阅历、培养大学生艰苦创业精神的好地方。

  大部分专家都认为,在目前严峻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应该尝试着改变择业观念,摒弃留恋大都市、害怕吃苦的心态,到基层去发挥才干、锻炼自己。

  用人单位:注重上岗能力

  今年的大学生就业高峰来得如此之早,似出意外,其实也在意料之中。各地风风火火举办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会,每个会场都引来了数以万计的学生。

  作为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方,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什么特点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息息相关。与广大毕业生满怀希望地四处投简历相比,一些招聘单位却对厚厚的简历有些冷淡,他们更看中毕业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因此,“没有工作经验”就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道门槛。

  某文化传播公司负责招聘的主管说:“我们需要的是能够立刻上手的人。如果明天就让你上班,你能立刻为公司产生效益吗?”看来,毕业生的适应能力强否,是影响毕业生就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记者在省内各高校采访时也发现了同样的问题,现在距离毕业还有5个月,已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的不到20%,而在这20%的学生中,就有90%以上具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他们利用假期有目的地到心仪的单位实习,当单位需要招聘人才时,他们自然就“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陈同学是贵州大学数千名毕业生中的“落实”工作较早的一位。去年年底他就与一家广告公司签订了就业协议。“我从小便喜欢广告设计,从大二起便在这家公司实习,老板早就把我当正式员工对待了”,陈同学话虽不多,却道出了他获得这份工作的真谛。

  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的苏同学却没有这样幸运,虽然就读的是名牌大学,可缺少工作经验让他在一次次的应聘中败下阵来。他不无懊恼地说,早知道这样;应该在好好读书的基础上,多进行社会实践,丰富知识面、开阔眼界。

  纵观今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虽然大学生就业难趋势确已凸显,但毕业生们也切勿焦虑过度竟至精神萎摩,害怕就业、逃避竞争,而应该把握好自己的心态,作好应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在充分了解就业市场的情况下,把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性格、能力综合起来考虑,要依据自己特长和爱好找准定位。当求职过程中碰到坎坷,甚至走一些弯路时,也要对可能带采的挫折做好应对的准备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高校大学毕业生作为人才资源中较高层次的一类,其就业过程是国家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毕业生难以找到好工作,已成为大学生、高校及家长共同的感受。大学生就业难在何处?就业难是不是国家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呢? 一、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现状与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 随着近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毕业生人数骤增,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人,2003年为212万人,2004年的毕业生达到了大学生就业的历史高峰,人数达到了280万人,比2003年净增了68万,增幅为32%,预计到2005年毕业生将达到340万人。据教育部公布的数字显示,2002年7月份,全国待就业毕业生为50万人,2003年7月份达到70万人。从整个国家来看,正在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部分国有企业的大量职工下岗待就业,同时,农村富余劳动力正在向非农领域转移,向城市流动的规模不断扩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资料显示,2003年我国共有2400万城镇劳动力需安置,其中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共600万人,登记失业人员近800万人。这样一来,给大学生就业带来巨大的压力,形势越来越严峻。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 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包括地区结构、专业结构等。就业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地区,就业形势好,人才非常多,就业渠道也比较畅通,而西部欠发达地区,就业情况比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经济发展缓慢。 在专业结构上,存在学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的矛盾。中国以前由于处于计划经济之下,在高校里面实行的是“统包统分”,毕业生不愁毕业后没工作,长期以来,高校不注意专业的设置与市场的结合。当国家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实行市场经济,将过去那种“统包统分”改变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问题马上暴露出来,寻求市场和信息观念不强,就业指导观念落后等,学校专业设置、教学方式与社会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近年来,一种情况有的学校追求短时效应,不顾本校的实力,盲目开办一些热门专业,造成人才供求过剩;另一种情况是,有的高校市场灵敏性不够,对一些冷门专业,社会需求少的专业,不作及时调整,没有及时调整招生人数,改革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导致学生毕业未就业就先失业。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 随着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择业也由“统包统分”到“双向选择”。各个地方,各种形式的人才“供需见面会”也如雨后春笋般多了起来,但是市场机制仍不完善,一些体制性障碍仍存在。目前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是由教育部门管理,户口是由公安部门管理,而人才市场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劳动部门管理。而这些部门相互之间沟通不够,再加上一些地区还有地方保护主义,对生源是本地的毕业生大开绿灯,而对一些外地毕业生则加上各种条件加以限制。一个真正公平、竞争、择优、有序的就业市场尚未建立,服务保障体系还未健全,体制性障碍还未真正消除。 (四)用人单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费 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高消费,也是造成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一些用人单位不从实际出发,对本单位的用人标准盲目提高,追求人才高消费,追求高学历,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事一定要有本科生做,本科生做的事要硕士生做。这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造成了人才的浪费,给毕业生就业带来难度。一些用人单位缺乏人才培养机制,希望进一个人才,就马上发挥作用,创造价值,因此,非常看重工作经验,认为应届毕业生只是有书本上理论知识,动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不想把时间花在对毕业生的培训上。 (五)高校就业指导滞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业机制,就业指导体制不完善,许多高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挂靠在学生管理部门,或者是刚从相关部门分离,其管理幅度相对较小,其工作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质量不高,就业指导课形式单调,有的只是在学生大四阶段开设,没有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全过程。 (六)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问题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七)大学生本身的素质问题 近年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学生的基础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软件和硬件设施都没有跟上,随之带来了学生质量的下降,有的学生成绩不错,但动手能力差,有的学生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也强,但是学习成绩差,未能通过英语国家四级和计算机国家二级,与用人单位交之失臂。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非常复杂,而且还隐含着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在当前新形势下,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需要政府,学校及整个社会的努力,要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过全社会的努力,创新观念,完善制度和改进工作方式,不断深化改革来完成。 (一)政府应不断深化改革,完善就业市场 要解决高校就业问题,政府要加强经济调控手段,对去西部地区和条件艰苦的一些重点单位和行业就业的大学生,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给予较大的优惠,采取措施鼓励大学生去那些地方就业。 在完善就业市场方面,政府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扫除体制性障碍。通过深化改革,对于那些有障于学生就业的政策、制度等要逐步的取消;各级政府要开放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种种政策限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积极疏通就业渠道,不断完善就业市场。 政府还应加强对高校办学的指导,在宏观上加强人才预测和对专业设置的调整,以及对各类人才培养规模的调控,指导高校的改革,避免高校盲目的专业设置。另外,政府还应发挥自制优势,主动为高校和学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就业指导。 (二)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 各个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费,让那些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而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置换冗员。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毕业生从高校毕业,缺乏实际经验,而且他们要发挥出价值也需要一个过程,对其进行培训,形成梯队。总之,用人单位改变自己的人才观念,要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三)高校要强化内部改革 大学毕业生是高校产出的最终“产品”,其就业率与就业层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办学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志,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声誉和生源,也影响着在校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学习情绪,因此学校要深化自己内部改革。 高校要主动适应市场,适时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的建设,不断更新教学内容,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高素质的毕业生;同时还要根据市场需求,开设新专业,灵活地调整专业设置。 高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有效机制。理顺就业指导工作的体制,建立相对独立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充实人员与配备,充分拓展机构职能。不仅要管理就业工作,还应加强市场调研和就业工作的研究,掌握该工作的特点、规律及发展趋势,制订和实施就业指导工作方案。就业指导机构还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涉及到学校调整专业结构工作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终促使学校培养的人才能充分就业。 (四)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工作的目的就是促进毕业生充分合理地就业。将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规律,将大学教育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分别确定工作重点,合理安排不同阶段就业工作的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让他们知道为实现自己的目标要做好哪些准备。将就业指导渗透到教学中去,强化学生自学成才的意识,也让学生了解所学领域的发展前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在教材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形式上,要引入多媒体技术,生动形象,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同时不要把就业指导课拘泥于课堂,要采用多种形式,如请一些优秀企事业人士做报告,开设模拟招聘活动,还应注意网络资源的利用,组建网上论坛,让师生可以在网上进行探讨。 (五)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 目前就业市场上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与素质的竞争,大学生要把就业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学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利用高校这一平台,不断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动手能力。 随着就业形势的变化,大学生们应更新自己的就业观念,革除那些陈旧的观念,使自己从那些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把目光由原来的国家机关、重点单位转向那些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就业地区由那些经济发展地区转向西部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那些地方更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另外,大学生们要认清就业形势,主动学习和掌握就业技巧,提高择业能力,对自己要有正确的认识,合理地确定就业期望值。只有这样,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总之,能否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关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关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解决此问题,要在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应对市场,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拓宽就业渠道,更新就业观念。

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压力?我看自己做吧,就是这个“酥三e姐
酥y鱼”,一条普通的草鱼,通过秘门的刀工、油炸和调料,做出外香里嫩、鲜酥可口、甜咸兼有、香味浓郁的酥鱼,让众多人拍手叫绝,好的不得了啊,呵呵!

百度一下
酥三y姐酥u鱼 看看吧!
还是自己解决吧!

冷静乐观看待,降低期望值,提高自身能力!!

  •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应如何应对?
    答:三、 增强大学生自身素质 危机才是锻炼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好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在危机意识中了解现状,慢慢摸索,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投资意识和风险意识。四、 变压力为动力,降低期望值 大学生要客观认识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很严峻,应该变压力为动力,只有正视就业压力我们才会迫使自己积极行动起来,产生求胜的...
  • 大学生如何正确面对就业压力
    答:一、树立就业市场化观念 大学生毕业期间在服从学校安排的前提下,还应该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了解经济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比如温州人力资源网这样的专业网站等多种渠道及时收集人才需求信息,主动进入市场。二、不要盲目夸大难度,自觉调整就业期望 1、专家指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加大是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
  • 如何正确的面对大学生的求职压力?
    答:7、保持积极心态:在面对就业压力时,要保持积极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勇于面对挑战和竞争。同时,也要学会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总之,作为大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需要充分认识就业压力,提高自身能力,灵活选择就业领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保持积极...
  • 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答:2.调整期望值 相信很多的大学生刚开始找工作最奢望的就是工资高,稳定,且受人尊重的一份工作,但是现实往往不是这样的,很多与心里期望的不符,所以再求职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期望值,要认识到客观的就业形势,千万不要好高骛远,但是有追求进步的心是对的,所以想问题要从最坏的情况考虑,并做...
  • 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应对:1、从大学开始就要认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时期,因此大学生应该提前认真思考自己的职业方向,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和发展计划。可以考虑加入一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团或实习机会,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2、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招聘...
  • 大学生应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答:大学生应当树立以下几个方面的择业新观念来面对就业压力:一、勇于面对竞争的观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竞争,竞争意识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之一。面对就业竞争的现实,大学生应当摆脱被动依赖、消极等待的状况,敢于竞争,树立“爱拼才会赢”的观念,做好多方面的竞争准备。二、 树立先就业后择业...
  •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看待就业?
    答:与此同时,就业制度的改革也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挑战,特别是近年来就业矛盾日益突出,就业难度日趋增大,给广大毕业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本文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引导大学生学会面对问题,积极的自我调适,使自己顺利融入社会。 一、目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 1、焦虑心理 大学毕业生既...
  • 如何应对就业压力与挫折??
    答:大学生应对压力与挫折的方法参考如下:(一)努力学习,打好扎实的基础 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我们应相信学好知识,打好扎实的基础是十分关键的,只有具备足够的实力,我们在选择工作时,才能足够自信,才会有更多的选择机会。在大学期间,我们可以多看一些书,多学一点东西,提高自己的素养,培养独立的思考能力...
  • 大学生如何面对就业压力?
    答: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策略来应对:提前规划职业生涯:在大学期间,学生应该思考自己的兴趣所在、职业目标和长远规划。可以通过参加职业规划课程、咨询学校的职业发展中心或与行业专家交流来帮助自己确定方向。积极实习和兼职:通过实习和兼职工作积累工作经验,不仅能增加简历的吸引力,还能帮助学生...
  • 当今形势下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就业压力?
    答:第二点,要把自己得到升值,不断提高,比如说学校学的东西,有的还是有用的,不是说没用。比如说你学的什么office软件,ps软件,工作中有可能就会用到,当然更重要的是把你自身的学习学好。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专业知识也要有专业精神跟专业头脑,如果什么都没有,你不要再在城市混下去了,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