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深部找矿问题的几点思考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关于深部找矿问题的几点思考

柳玉虎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五地质大队)
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持续增长的实际和当前地质矿产勘查的现状,国家、省矿产勘查主管部门适时提出了加强深部找矿、开辟第二找矿空间的课题,这对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加快实现找矿重大突破,切实提高资源保障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关于深部找矿问题,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认识。
一、坚定深部找矿的信心和决心
(1)深部找矿是矿产勘查工作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一直是矿产勘查工作坚持的原则,也是符合唯物辩证法的。经过约一个世纪的勘探开发,地表矿、浅部矿已大多被勘探和开发,在地壳浅部找矿的可能性逐步减少,勘查难度越来越大,向地壳深部进军已成为必然,这不是主观上想不想的问题,而是客观上早晚要做的事情。
(2)地球科学研究已表明地壳深部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存在巨大的找矿潜力。研究表明,地壳深部存在着大规模的流体活动,横向运动可达100km以上,纵向渗透可达9km以下。有流体活动特别是有大规模流体活动的地方就有形成矿产的可能。滕吉文院士提出,在地壳深处有利的成矿空间为5~10km,这个空间恰是地球内部、深部和浅部物质和能量强烈交换和其深层动力作用过程的交错地域,也是多种成矿要素发生变异和耦合与转折部位,并适应于大量岩浆矿床和热液矿床的产出。研究认为,一些大型、超大型矿床和矿集区的分布受地幔隆起等深部要素的制约,与岩石圈各圈、层的岩石介质与结构的不均性和各向异性密切相关。俄罗斯科拉半岛科学超深钻井已钻深12km多,在1.54~1.81km处发现铜镍硫化物、铁硫化物及铂金属矿化,铁氧化物矿化深达5.6km,在10km上下发现铁、钛矿化,6~11km深处发现铜锌硫化物矿化,在9.5~11km处发现含银的自然金。我国大陆科学钻探工程5158m深钻也表明深部存在矿化现象。
(3)国内外矿产勘查开发实践已证明深部找矿具有广阔前景。据不完全统计,国外金属矿产资源开采超过1000m的大型矿山已有80多座,如目前世界上开采最深的南非西兰德金矿,已达4800m;加拿大肖德伯里铜镍矿床,已开采到2000m,目前探测最深的矿体位于地下2430m;澳大利亚奥林匹克坝铜金矿床,在深1000m处发现隐伏的近直立矿床。近年来国内深部找矿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辽宁红透山铜矿勘探开发在1100m见富矿,辽宁本溪大台沟在1200~2000m深处发现近30亿t超大型铁矿,安徽铜陵冬瓜山铜矿产出深度在800~1000m以下,福建紫金山金铜矿床距地表深度已达1900~2000m,湖北大冶铁矿在1100m以下发现巨型的铁、铜、金共生富集矿,山东济宁发现了深达1600m、厚85m的铁矿层。此外,新疆、江西、四川、河南、海南等地均在500m以深发现了大型的金属矿床。
二、规范深部找矿的概念
由于国家对深部找矿的重视和各地相继发现一批大型的深部金属矿床,学术界和生产单位对深部找矿的热情高涨,有关深部找矿的新提法、新名词频繁出现,深部找矿的深度界线也众说纷纭,有必要进行统一,以利于相关政策的制订和工作的规范。
(1)提法问题。对于深部找矿工作,各地各部门的提法多种多样。如:辽宁省地矿局称为“第二矿带”找矿,有些省份提出“第二空间”找矿,滕吉文院士提出“第二深度空间”找矿,赵鹏大院士提出“第二成矿找矿空间”,中国地调局提出“第二找矿空间”,等等。显然,“第二矿带”提法是不妥的,因为“矿带”是个平面概念,如郯-庐断裂带、秦岭褶皱带、北山成矿带等,它不是深度或立体概念。“第二空间”也不确切,虽然是立体概念,但没有方向性。而“第二深度空间找矿”比较合适,因为他既有梯次含义,又有方向指示,还是立体概念,比较确切地表达了我们目前对深部找矿的期望和理解。
(2)深度界线问题。就目前条件下,深部找矿的深度界线多少合适,说法不一。中国地调局矿产资源研究所朱裕生等提出600~2500m,滕吉文院士提出500~2000m,叶天竺教授提出2000m以浅,原国家储委副主任严铁雄提出1500m以浅,中国地调局提出500~1500m,河南省提出1500m以浅,等等。深度界线不是简单的数字问题,它牵扯到国家政策和规范的制订、科研和地勘单位工作的重点和方向、地勘设备和仪器的研制目标等一系列问题,必须服从地质勘探工作规律,与当前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深度过浅,失去深部找矿的意义;深度过大,比如3000m、5000m,虽然愿望很好,或者很振奋人心,但盲目冒进,脱离实际,玩数字游戏,更是毫无意义。笔者认为,把深度500~1500m称为第二深度空间比较合适。这是因为,一方面,500~1500m这个空间的矿产资源可以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我国绝大多数非能源固体矿产的勘探开发深度在500m以浅,其中大多在350m以浅。而500~1500m这1000m的深度空间,是原深度的两倍,即使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需求的增速,也可满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需求。另一方面,500~1500m这个深度,是当前我国勘探和开采仪器设备可以达到或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而超过这个深度,勘探和开采难度增大,成本增高,经济不一定合理。
三、排除影响深部找矿的制约因素
(1)矿权设置管理问题。一是探矿权设置过小、过散,不利于整装勘查,不利于对成矿区带的综合研究,不利于深部找矿、找大矿。二是探矿权市场进入门槛过低,致使矿权设置过多,让不少投机者乘虚而入,一些探矿权人圈而不探,目的是为了炒作和投机。如河南省重要成矿区带矿权设置已基本无空白区,新矿权设置困难。三是探矿权出让价格过高。目前,大部分地方探矿权均是通过招拍挂的形式出让,有经济实力的企业获得探矿权而没有勘探能力,而有勘探能力的地勘单位由于经济原因而得不到探矿权。
(2)探、采单位协调问题。深部找矿一个很重要的方向是已有矿山的深部和周边。比如有的煤矿下面铝土矿的勘探,有的热液铜矿床下面钼矿的勘探,萤石矿下铅锌、钼矿的勘探,甚至同一矿种的深部和周边勘探等。但是由于矿种的不同或勘探能力的不足,采矿权人对深部勘探的积极性不高。必须协调好探采单位的利益,调动他们开展深部勘探的积极性。
(3)勘探风险问题。随着深度的增加,勘探难度增加,相应勘探风险增大。地勘单位大多是事业单位,经济实力有限,抗风险能力低,可以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必须制定相应扶持政策,支持地勘单位进行深部勘探;或制定优惠政策,引导有实力的企业,与地勘单位联合投资深部找矿工作。
(4)技术设备问题。目前的物探仪器设备探测的深度和精度还不能适应深部勘探的需要。特别是在基层勘查单位,钻探技术力量薄弱,固体金属矿勘查能施工1000m深度以上的钻机不多。
(5)地质信息共享问题。深部找矿难度很大,必须通过区域地、物、化、遥等各种地质资料的综合研究,才能确定新的找矿靶区,或者必须对原有勘探资料重新研究、二次开发才能使矿山深部及周边勘探取得突破。但目前,地质资料的借阅手续繁杂。特别是由于部门利益,近年来国家出资形成的基础地质调查成果、研究成果,汇交速度慢,有的甚至不汇交。这样就导致其他地勘单位得不到新的基础地质资料,选区困难,影响深部找矿进展。
四、探索深部找矿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深部成矿作用与成矿预测研究。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可对实践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成矿理论研究日渐深入,新的矿床成因理论和认识不断涌现,对世界固体矿产找矿勘查产生启发和指导。如,地壳连续成矿理论提出太古宙脉状矿床的地壳连续成矿模式,认为从次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的变质岩都可有脉状金矿床产出,在不同的地壳深度上可连续形成金矿,至少在地下15km以上的地壳剖面中,产在不同变质岩相岩石中的金矿床属于一组连续的同成因矿床组合。这一成矿模式,打破了以往认为金矿不能在麻粒岩相岩石中形成的认识。再如,深部流体(成矿)作用理论认为地壳深部存在着大规模的流体活动,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关于地壳深部是干的、无大量自由流体活动、无热液成矿作用以及地壳深部流体不能作大规模横向运移的认识,从而为人们找矿勘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另外,对成矿区带的研究也能为确定深部找矿靶区提供帮助。
(2)全面更新深部找矿基础信息。国家有关部门应作出规划,加大投入,加快区域地质调查、区域化探、区域重力、高精度航空物探和资源潜力综合调查进程,重点更新精度低、工作年代较早的老资料。开展深部地学填图,确定沉积盖层构造和风化层的厚度,研究基底的起伏变化,确定深大断裂的延伸情况,编制深部花岗岩分布图等,从区域成矿背景和成矿规律的分析中圈定和优选深部找矿靶区。
(3)加强深部找矿勘查高新技术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充分利用当今科技进步,特别是军事技术,大力加强航空重力、重力梯度、航空磁梯度和时间域航空电磁技术的研究,提高航空物探的深度和弱信息的分辨能力。针对目前深部勘查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比如探测深度浅、精度和分辨率低、抗干扰能力差等,重点部署研发大深度、多功能电磁探测技术和设备,研发硬岩三维地震探测技术和装备,研制系列大深度岩石钻探装备和工艺技术,加强深部复杂岩层钻探技术难题的攻关,加强重、磁、电二维、三维反演解释新技术研究,等等,不断完善和建立从航空、地面到地下的立体探测技术体系,为深部找矿提供技术支撑。
(4)突出重点,积累经验,搞好示范。按照先易后难,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突出工作重点,在部分地区取得突破,积累深部找矿经验,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当前就河南省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老矿区深部及周边。如小秦岭金矿区深部金矿勘查,陕渑煤田、新安煤田煤下铝土矿勘查,舞阳铁矿、安林铁矿深部及外围铁矿勘查,桐柏—大别山地区已知矿区深部多金属勘查等。二是重要成矿区带上。如崤山、熊耳山西段金、钼矿勘查,熊耳山—外方山地区金矿勘查,马超营断裂带金矿勘查,栾川地区的钼矿、铅锌矿勘查,大别山地区南北两带钼、铜钼矿勘查等。三是寻找隐伏岩体。特别是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对成矿有利。加大对熊耳山地区、鲁山地区隐伏花岗岩体的探寻。四是区域物化探异常集中区。如豫东、豫东南覆盖区磁异常验证,卢氏地区、方城地区、西峡—淅川等地区物化探异常查证。

向世红 田立环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
矿产资源对经济的发展具有特别的支撑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重要。随着经济形势的螺旋式发展,对资源的短期需求也时紧时缓,但从长远来讲,对资源的需求是刚性的、连续的。加强地质工作,尤其是加强深部找矿,提高矿产资源查明程度,加强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保障矿产资源可持续供应,对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提高矿产资源查明程度
河南省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由于优越的地理、交通、水、电、气候等人文自然环境,我省矿产资源勘查开发程度相对较高,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但是随着近年来的强势开发,我省煤、铝、金、银、铅锌等优势矿产资源的保障年限越来越低。目前我省勘查发现地表矿的可能性已大大降低,但是以往我省地质工作勘查深度一般在300m以浅(部分矿种达到500m左右)。国外一些大型矿山勘查开发资料显示,一些重要成矿区带矿床深部往往存在多个赋存空间。为了提高矿产资源的保障程度,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势在必行。
近年来,我省一些重要成矿区带的深部找矿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渑池县曹窑深部铝土矿勘查,陕县支建深部铝土矿勘查,以及小秦岭危机矿山深部找矿等,显示我省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我省深部找矿方向及部署,一是郑州—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等地区的铝土矿,找矿深度可达500~700m;二是小秦岭、熊耳山、外方山及崤山的金、银、铅锌矿,其找矿深度可达1500~2000m;三是栾川、嵩县、卢氏、汝阳等地区的钼矿,其找矿深部可达800~1000m;四是北秦岭地区的金、银、铅锌矿,其找矿深部可达1000~1500m。
要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必须重视地质规律,并破除管理制度上的障碍。通过几十年的地质工作,以及我省地质工作者的辛勤劳动,造就了我省特色鲜明的地质勘查队伍格局,培养了一大批各有专长的勘查与科研专家,积累了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料。尊重成矿规律,一是要建立地质勘查工作长效投入机制,我局近年来在河南省洛宁县沙沟矿区深部找矿实践证明,要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必须依赖大量的地质勘查工作投入;二是要充分发挥各局、各专业地勘队伍历史形成的专业技术优势与找矿勘查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好地质专家在某方面、某矿种的专业优势及对某些成矿规律上的独到认识,使深部找矿更有针对性,从而少走弯路,降低勘查费用,有效缩短勘查周期。破除制度障碍,一是从全省利益出发,调整不同单位的利益取向,公开公益性地质勘查成果,公开矿业权设置成果,公开各级各类规划性成果;二是要调整、明确矿权设置,运用政府调控职能,整合重要成矿区带的矿业权,开展采矿权深部“空白区”找矿。
二、积极实施“走出去”工作
世界上矿产资源的分布是极不均衡的。中国有着自己的优势矿产,但是,石油、天然气、富铁、铜、镍等大宗矿产资源短缺却是不争的事实。前两年石油、富铁矿价格飙升,对我国的经济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究其原因,在矿产资源全球化配置的今天,中国却在全球矿产资源中占有极低的份额有着很大的关系。“走出去”工作重点要考虑的是“干什么去,到哪里去,怎样去”的问题。各地勘单位在“走出去”过程中,应加强调研在先、科学选择国别与矿区、重视风险、资源共享、信息互通等工作。“区域规划、集团作战,大企业跟进”的勘查战略模式,是我局近年来在境外找矿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套规避风险、行之有效的运行模式。河南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应在全省地勘单位“走出去”过程中加强管理,并发挥组织协调作用,避免工作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相互间的恶性竞争等。
我省在鼓励地勘单位积极开展“走出去”地质找矿工作时,首选地区国内应是西部工作程度较低的省(区),国外应是亚洲周边国家、非洲及南美洲;目标矿种应是国家紧缺或国家鼓励勘查开发的矿种;最终目的是通过获取矿业权来占有矿产资源,实现矿业开发,保障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矿产资源供应。
三、鼓励科技创新工作,提倡节约利用矿产资源
提高矿产资源保障程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一方面,我省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依赖于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和使用,重点是以成矿模型为指导,加强物探技术及钻探技术等综合手段在生产中的应用,关键是充分调动创新性技术专家的积极性。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建立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勘查开采项目收益分配新机制,奖励找矿有功人员。另一方面,现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率低,采矿贫化率高,资源浪费严重问题十分突出。应鼓励矿山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联合技术攻关,一是研究煤、铝、铁、钼、金、银、铅锌等主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回收率的最佳指标,寻求节约利用我省主要矿产资源的最佳途径;二是开展新类型、低品位、多组分、难选冶等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开发可替代资源;三是加强铝、铁、金、钼、银铅锌等主要矿产资源的尾矿开发利用技术研究,变废为宝,充分利用矿产资源。
地质工作的基础属性决定地质勘查、地质科研工作必须坚持长期稳定的投入。根据河南省当前地质工作现状,科研项目应逐步转向深部找矿理论与方法方面的研究,项目费用从河南省地质勘查基金中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安排。
四、加强矿产资源(矿产地)战略储备
加强矿产资源的储备,尤其是大宗矿产资源的战略储备,对于稳定市场,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意义十分重大。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等,在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上的超前做法,为我们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作用。
就河南省而言,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可以按矿种、分梯次进行。首先是短缺矿种矿产品的战略储备,如石油、铜、镍等,在保障经济发展需要的同时,积极储备各级矿产品,根据我省财政实力状况,现阶段储备规模可以在90天左右的需求量。其次是查明矿产资源(矿产地)的战略储备,我省资源量大、储量丰富的优势矿种有煤、铝土矿、金、银、铅、锌、钼等,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突出的贡献作用,由于成矿区带有利,在已知矿山的深部和外围还有很大的找矿潜力,在安排省两权价款地质勘查项目时,这些矿种要优先安排、重点安排,查明矿产资源(矿产地),分期次向社会公开出让。第三,在一些重要成矿区带上还应以各级政府规划区的形式,储备一批重要矿产资源战略勘查基地,保障重要矿产资源后续供应。此外,一些低品位、多组分,采选难度大、成本高的矿产地也要储备起来,待日后经济、技术条件许可时再开发。
矿产资源战略储备,政府要合理规划,科学布局,并以立法形式,明确政府与企业职能,建立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与使用机制。首先各级政府要出资建立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储备库。其次是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开展矿产资源战略储备,例如从财政资金上支持矿山企业储备各级矿产品;鼓励一些有实力的大型矿山企业整合那些规模小、开发能力落后的小型矿山企业,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对主动勘查增加矿山储量的企业应实行税收减免的政策;鼓励企业和地勘单位联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去勘查开发矿产资源,从源头上占有矿产资源等。目前我国已经建立国家石油资源储备机制,其他短缺矿种的战略储备可以比照进行。
从管理制度上讲,一是要鼓励矿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加强低品位、难选冶等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节约矿产资源,同时,鼓励矿山企业研发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拉长产业链条;二是通过政府调解和市场调控,加强矿产资源整合,将优势矿产资源向大型矿山企业积聚,并鼓励其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严厉打击滥采乱挖,采富弃贫等浪费资源行为;三是加强市场调研,根据市场需求科学规划开采规模,避免过度开采,造成竞相压价,优势资源不具优势的局面,真正发挥战略矿产资源的战略意义。

郭保健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大队)

我省是有色金属工业大省,主要有色金属产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同时,我省也是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大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与开发在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加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对保障我省有色金属工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豫西铝土矿的发现使我省成为我国铝工业的最重要的基地,小秦岭、熊耳山、桐柏等地内生金银矿产及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使我省成为全国第二大黄金产地,同时使灵宝、栾川、桐柏、嵩县、洛宁等县(市)的经济实力上了新台阶。近年来,豫西南铅锌矿、汝阳东沟钼矿、豫西铝土矿、小秦岭及熊耳山西段深部找矿均取得了不同程度的进展,但总体上来说,这些进展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

从地区分布上来看,我省主要有色金属成矿区带已有较高的勘查程度。从矿权分布上来看,重要成矿区带内已很少有找矿空白登记区,浅表矿产资源的找矿潜力越来越小。由于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总体勘查深度大多在300m以浅,深部找矿还有较大潜力。近几年,在小秦岭、熊耳山及豫西铝土矿区等地现有矿山深部进行的勘查活动,均取得了明显的进展,加强深部勘查已成为不可回避的问题。

二、我省重要有色金属成矿区带的深部找矿潜力

科学研究和近年来的找矿实践表明,我省重要有色成矿区带还有很大的找矿潜力,特别是深部找矿潜力巨大。①就铝土矿来说,我省浅表矿产资源潜力已经不大了,但300~1000m深度铝土矿仍有很大潜力,这些地区主要位于现有煤矿开采区之下或其他覆盖区。②对金银及铅锌矿来说,我省位于中国东部中生代成矿域,内生金属成矿强度大,剥蚀深度适中,深部找矿潜力大,在小秦岭、熊耳山、崤山、卢氏—栾川一线及北秦岭一带均有较大潜力。③钼矿资源是我省的优势资源,在华北地块南缘具有非常优越的成矿条件,近几年的找矿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也发现了新的类型,找矿工作仍大有可为。

近来的研究也表明,我省华北地块南缘及北秦岭地区的不同矿种、不同类型的中生代内生金属矿产具有成因联系,在区域上构成一个成矿系列,这对找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三、影响深部找矿工作的主要因素

对我省多数有色金属矿产来说,加强深部找矿是今后的主攻方向。但深部找矿面临着诸多挑战,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据统计,发现并探明一个矿床平均需要约19年,约1/3的矿床是经过20年以上的时断时续的勘查才获得成功的。由于深部的不可预测性,深部找矿不确定因素多、技术难度大,找矿风险大,找矿成本明显增高,因此,往往需要长时间、大投入的反复探索,才能取得找矿效果。

笔者认为,影响我省深部找矿工作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因素。深部勘查需要大量的深部工程,不论是钻探还是坑探,深部工程的费用均较大,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

(2)技术因素及找矿风险。由于深部勘查成本高,因此,在施工工程的布设方面,不管是矿山企业,还是地勘单位,往往都很慎重。由于成矿作用本身的不均性和找矿工作的风险性,即使我们使用了地质、物探、化探及遥感等综合方法,对矿区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仍不能保证矿产勘查的成功。

(3)矿床类型因素。除铝土矿外,我省内生金属矿产脉形矿体众多,特别是薄脉形矿体。在不少矿化集中区,由于矿化的不连续性和含矿系数不高,钻探找矿的效果受到很大影响。

(4)人因素。目前我省高水平的找矿专家非常紧缺,同时,由于受体制、机制的影响,找矿专家的积极性也未充分调动起来,这也是影响找矿效果的重要因素。俗话说,找矿三件宝:“有人、有钱、运气好”。充分调动找矿人员的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

除此之外,我们在成矿理论和成矿模式的创新方面、深部勘查技术的突破等方面都还有待加强。总之,只有坚定信念,持之以恒,百折不挠,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四、加强有色金属矿产深部找矿工作的建议

(1)建立多渠道深部找矿投入机制。以省级财政支持为主体,矿山企业、地质勘查单位及其他社会出资人共同出资开展深部找矿的资金投入机制。重点利用省矿业权价款地质找矿专项资金,在重点成矿区带安排重点铝土矿、金、银、钼、铅、锌等有色金属矿矿种勘查项目;同时积极争取中央各类勘查资金支持,特别是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周转金)、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等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要明确政府财政资金支持地质勘查的主要目的不是投入资金的回收和利润回报,而是形成资源储备,提高全社会的资源保障能力。

(2)提高深部找矿科技水平。我省将加大深部找矿的科技投入,集中力量组织科技攻关,研究解决重点矿种、重点成矿区带的深部找矿问题,大力推进成矿理论、找矿方法和勘探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与推广应用。

(3)加强深部找矿项目管理。加强对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管理,建立项目管理的约束机制和项目监理制度,实施对深部找矿项目的全过程监管。

(4)发挥公益性矿产地质调查成果的作用,使公益性地质成果让全社会共享。国家和省级财政在大中比例尺(特别是五万分之一)矿产调查方面投入了大量经费,但这些成果目前还主要由项目承担单位享用,基本上没有发挥公益性成果的“公益”作用,这对加强地质找矿是十分不利的。

(5)发挥我省各勘查局的作用。目前地勘队伍仍是深部找矿的主体,因为各勘查局在长期的工作中形成了找矿地区和矿种等方面的专业分工,有各自的资料和人才优势,要发挥各自特长,形成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的格局。



  • 内蒙古四子王旗三元井金区深部找矿预测
    答:根据现有1:20万的区域测量报告资料所圈出的Cu、Pb、Zn、Ni、Co、Cr、Mo等异常及Au、As等重砂异常,经过地质调查和异常检查发现了金及其他有色金属矿床(矿点)多处。根据区域成矿地质条件和矿点分布特点,并结合水系沉积物测量异常在其外围圈出了五处成矿远景区,其中有一预测区为四子王旗三元井-吉庆成...
  • 推进河南有色地矿局“整装勘查与深部找矿”的思考
    答:根据省国土资源厅“推进整装勘查,加强深部找矿”的工作部署,从我局地质找矿勘查历史地域与技术优势考虑,提出推进河南有色地矿局“整装勘查与深部找矿”的思考和建议。供参考。 一、整装勘查与深部找矿的由来 受勘查规范的限制,历史上金、银、有色金属矿产勘查多局限于200~300m范围,没有进行深部地质找矿勘查...
  • 新疆金属矿产的找矿策略
    答:在“六五”末期,在论证新疆寻找金、有色及稀有金属(以后简称有色金属矿产)矿产时,采取什么策略,曾有过不同的意见。我们认为一个好的策略应根据理论结合实际、外地经验结合本地情况的原则来制定。具体说来有三点:第一点:要遵循地质找矿的一般程序,即圈定或划分成矿区带、优选成矿区带、在优选...
  • 舞阳铁矿八台矿区深部找矿的地球物理条件
    答:(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四地质大队) 舞阳铁矿八台矿区包括了赵案庄-王道行、苗庄-余庄等几处大、中型铁矿床,探明的铁矿资源量已达1.18亿t。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区内勘查工作持续进行,由于区内地表有厚达60~120m的第四系,对各种地质特征的认识受到很大限制,特别是对岩(矿)石磁性参数的研究,因不能取...
  • 统一部署整装勘查实现安林地区深部找矿新突破
    答:(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 一、找矿潜力分析 安林地区是我省重要的铁矿成矿带,20世纪80年代以前,通过各地勘查单位和科研部门的大力工作,全区共发现李珍、东冶、石村等铁矿床(点)103处,累计提交铁矿储量6240.5万t(其中工业储量3265.7万t),提交的资源量已经消耗殆尽。80年代后期以来,系统性的地勘工作...
  • 豫西熊耳山地区深部找矿浅析
    答:2020-02-04 关于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深部找矿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02-05 关于深部找矿问题的几点思考 2020-02-02 小秦岭-熊耳山地区金矿找矿方向 2020-02-04 研究规律创新思路进行(中)深部找矿重大突破 2020-02-04 科学布局整装勘查工作实现地质找矿重大突破 2020-02-04 深部找矿工作初探 2020...
  • 寻找隐伏有色金属矿产的策略
    答:寻找埋藏深度大的隐伏有色金属(包括稀有及贵金属,以下同)矿产的策略是:快速缩小找矿面积,然后在一个较小的面积上作详细找矿。实现这个策略,有三种方案:第一个方案是作化探扫面(包括水化学及分散流等方法),直接圈出大的矿化带,然后在矿化带中作比例尺较大的化探,圈出矿化地段。这个方案在...
  • 我国金属矿产资源
    答:中国金属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54种。即;铁矿、锰矿、铬矿、钛矿、钒矿、铜矿、铅矿、锌矿、铝土矿、镁矿、镍矿、钴矿、钨矿、锡矿、铋矿、钼矿、汞矿、锑矿、铂族金属(铂矿、钯矿、铱矿、铑矿、锇矿、钌矿)、金矿、银矿、铌矿、钽矿、铍矿、锂矿、锆矿、锶矿、铷矿、铯...
  • 关于印发《国土资源部关于促进深部找矿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答:当前,我国进入了矿产资源需求旺盛的快速发展时期,一些重要矿产资源储量国内保障程度不高,供需矛盾突出,急需加强矿产勘查,开拓新的领域,提高资源供应能力。加强深部找矿是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客观要求,是缓解当前资源瓶颈约束、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开展此项工作,有利于促进...
  • 我国铜矿类型及找矿方向
    答:欲缓解或解决我国铜矿资源紧缺的问题,除了在工业生产中加强铜的回收外,更重要的是寻找能形成铜矿基地的大型、超大型铜矿床和铜矿集中区,并应以此作为今后地质找矿与铜矿研究的主要目标。 从前面的研究结果来看,铜矿类型很多,但不同的铜矿类型形成的矿床规模与分布特征不一样,据现有的资料来看,仅只有斑岩型、海相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