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的历任大将军都有谁?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6-29
秦朝历代名将

1、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熟知兵法,善于用兵,交好秦宣太后和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辅佐秦昭王,屡立战功。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伐楚之战,攻陷楚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
担任秦军主将30多年,攻城70余座,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受封为武安君。功高震主,得罪应侯,接连贬官。秦昭襄王五十年(前257年),赐死于杜邮。
作为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白起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名列武庙十哲。
2、王翦
王翦(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迁《史记》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被秦始皇尊为太师。可惜,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历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早年学习纵横家。曾跟相国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率军灭亡蜀国,平定陈庄之乱。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率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4、王龁
王龁(?-公元前244年),亦作王齮,号信梁,战国末期秦国将领,王龁经历三代秦王,为秦国宿将。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上将军,王龁为副将,大败赵国。公元前259年,夺取赵国的武安和皮牢。公元前258年,代替王陵统军围攻赵都邯郸,但未能攻克,楚、魏联军大败秦军。
公元前257年,王龁继续攻打邯郸,但依旧未能攻克。恰逢各国援军向王龁进攻,在邯郸城下大败秦军,王龁撤围逃奔秦军增援部队所在的汾城附近。
不久王龁进攻汾城,随即攻克魏国的宁新中。公元前247年,王龁攻克上党各城,秦国将其设为太原郡。公元前244年,王龁去世。
5、章邯
章邯(?―公元前205年),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
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又陆续攻灭义军田臧等部于荥阳直逼陈,迫陈胜遁走。
后攻杀反秦武装首领魏咎、田儋、项梁,移师渡河攻赵。巨鹿之战中被项羽击败,漳纡之战中再次被项羽击败而投降,随项羽入关。
项羽分关中之地给秦人章邯、司马欣、董翳,分别为雍王、塞王、翟王,号称“三秦”。
楚汉战争中,章邯在汉王元年(前206)八月,与刘邦军屡战不利,退保废丘(今陕西兴平东南)。汉王二年(前205年)六月,城破自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邯

有樗里疾、司马错、白起、王翦、蒙恬等。
1、樗里疾
樗里疾(?―前300年),又称樗里子、严君疾,是战国中期秦国宗室、将领,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异母弟,其母为韩国人。因足智多谋,绰号“智囊”,被后世堪舆家尊之为“樗里先师”。
曾辅佐秦惠王、秦武王、秦昭王等秦国君主。樗里子名叫疾。因居樗里(一说楮里,今陕西渭南)而称樗里子。其后他任庶长(大良造的幕僚辅官),被称为庶长疾。
后来他被封于蜀郡严道县(今四川省荥经县严道镇),号严君,人称严君疾。后人以采邑为姓,故此也被视为严姓其中一个根源。
樗里疾擅长外交、军事。秦武王驱逐张仪,魏章后,任命战功卓著的叔父樗里子为右丞相,精通韬略的甘茂为左丞相,二人相得益彰,并且进行一连串战争,扩张秦国版图,为后来秦国统一中国打下稳固根基。
2、司马错
司马错,生卒年不详,秦国少梁(今陕西韩城南)人,另传咸阳三辅人。史学家司马迁八世祖,战国时期秦国著名将领,历仕秦惠文王、秦武王、秦昭襄王三朝。
司马错学属纵横家。曾跟张仪有过争论,主张得蜀即得楚。秦惠文王九年(公元前316年),司马错率军灭亡蜀国。
秦昭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领陇西军南下东攻楚国,迫使楚国献出汉水以北和上庸(今湖北西北部)之地。其后事迹不详。
3、白起
白起(?—公元前257年),《战国策》作公孙起,战国时期秦国郿县(今陕西省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
出自芈姓。楚国白公胜后裔,唐代许多白氏墓志铭详言,其祖先是楚平王孙白公胜。《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白乙丙之说已考证为以误而错。中国战国时代军事家、秦国名将,兵家代表人物。
白起善于用兵,与来自楚国的秦宣太后异父同母的长弟-穰侯魏冉的关系很好。白起在秦昭王时征战六国,为秦国统一六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曾在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攻陷楚国国都郢城,长平之战重创赵国主力,功勋赫赫。白起担任秦国将领30多年,攻城70余座,歼灭近百万敌军,被封为武安君。
白起是中国历史上继孙武、吴起之后又一个杰出的军事家、统帅,《千字文》将他与廉颇、李牧、王翦并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首。

4、王翦
王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时期秦国名将、杰出的军事家。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
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凭借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
司马迁《史记》认为:王翦作为秦国将领,平定六国,功绩卓著,被秦始皇尊为太师。可惜,不能辅佐秦始皇建立德政,巩固国家根基。和白起比较,可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后世尊为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的始祖。
5、蒙恬
蒙恬(约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秦朝著名将领。
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破齐国,拜为内史 ,深得秦始皇的尊宠,当时与其弟蒙毅号称“忠信”。
秦统一后,蒙恬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内蒙古河套南鄂尔多斯市一带),率军修了万里长城和九州直道,克服了国内交通闭塞的困境。
大大促进了北方各族人民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死,中车府令赵高同丞相李斯、公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胡亥即位后,赐死蒙氏兄弟,蒙恬吞药自杀。
蒙恬曾驻守九郡十余年,威震匈奴,被誉为“中华第一勇士”。据传蒙恬曾改良过毛笔,因此也被誉为“笔祖”。他是中国西北最早的开发者,也是古代开发宁夏第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司马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樗里疾

1、蒙恬

姬姓,蒙氏,名恬,祖籍齐国(今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人 ,秦朝著名将领。蒙恬出身名将世家,自幼胸怀大志。

2、王翦

少时喜欢军事,随侍秦王嬴政。率军攻破赵国都城邯郸,扫平三晋地区。统兵六十万大败项燕,消灭楚国。联同儿子王贲,成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最大功臣。

3、王贲

王贲,生卒年不详,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王翦之子,秦朝著名将领,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公元前221年,灭亡齐国,自此秦国统一六国,王贲因功受封通武侯。公元前219年,王贲随秦始皇东巡。

4、章邯

秦朝著名将领,上将军。秦二世时任少府,为秦朝的军事支柱,秦王朝最后一员大将。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命率骊山刑徒及奴产子迎击陈胜起义军周文部,屡战屡胜。

5、白起

芈姓,白氏,名起,郿邑(今陕西眉县常兴镇白家村)人。战国时期秦朝杰出的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白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章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蒙恬



首先来讲,“秦朝的历任大将军”这种说法本身就是不存在的,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任大将军官位是汉武帝授予他的小舅子卫青的,目的是为了分散丞相的权利。以后才作为常设官职存在。
在秦代,大将军是大规模战争发生时,君主授予大军最高指挥官的临时称号,不是常设的官位。按照秦国的军事体制,大将军为军队的最高指挥官,下设若干名将军,将军下面设置若干名裨将;一名裨将下面统帅若干“部”,每一部设一名校尉;每一部下面统领若干“曲”,“曲”的军官被成为军侯,(这就是古代把部曲当作军队代名词的原因)有点像现在的集团军下面设置,若干军,军下面设置若干师一样,都是为了统帅大规模军队设置的分级制度。
也就是说从大将军,将军、裨将、校尉、军侯,总共五级,在下面的是五百主,也就是统领五百人的军官,这是固定的编制,为了指挥方便,指挥体系不能太过扁平化,也就是说一个长官指挥的下属不能太多,就像近现代的军队编制,三三制,一般来说六人是一个极限,从当时的低级编制来说最大的倍数是5。这样就可推出多大的军队需要设置大将军这一职位,军侯统领若干五百队,兵力大概1/2千人,校尉3千至5千人,裨将一万人到3万人,将军就可统领十万人以上,完全可以组织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了,所以除非动员几十万人的大战役,一般不会有大将军这一职位。以秦从史料上来看统领过这么大规模军队的有白起,司马错,王龁,赵掺,蒙敖,王翦,蒙武,李信,蒙恬,王贲 ,章邯,王离。还有一些史书上没有名姓的。

当时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秦国),王翦(秦国),廉颇(赵国),李牧(赵国),秦赵各占一半。秦朝的历任大将军有:白起 王翦 蒙恬 蒙毅 王贲(王翦之子) 王离 章邯(巨鹿之战被项羽打败的那个) 尉缭 李信 蒙骜 司马错 孟明视 王龁
战国的名将还有:
孙膑 吴起 尉缭 魏无忌 王翦 王贲 李信 孟明视 司马错 蒙骜 蒙恬 内史腾 田穰苴 王龁 赵奢 李牧 乐毅 廉颇 田单等等。

知道这四个
白起 蒙恬 王剪 王贲

白起,又名公孙起,眉(今陕西眉县人),少年时,勤奋好学,既学文,又好武,善动脑筋,工于心计,办事有主见,是秦昭王时的国尉,精于用兵,屡战获胜,夺取韩、赵、魏、楚大片领土,攻克楚都郢,特别是在长平之战中,他采取迂回、运动的战略战术,大败赵军,坑杀俘虏四十余万人,举世震惊。昭王四十七年(前260),秦国派左庶长王龁攻韩国,夺取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往赵国逃。赵国在长平屯兵,据以接应上党的百姓。四月,王龁借此进攻赵国。赵国派廉颇去统率军队。秦赵两军士兵时有交手,赵军士兵侵害了秦军侦察兵,秦军侦察兵又斩了赵军名叫茄的副将,战事逐步扩大。六月,秦军攻破赵军阵地,夺下两个城堡,俘虏了四个尉官。七月,赵军高筑围墙,坚壁不出。秦军实施攻坚,俘虏了两个尉官,攻破赵军阵地,夺下西边的营垒。秦国得知马服君的儿子充任将领,就暗地里派武安君白起担任上将军,让王龁担任尉官副将,并命令军队中有敢于泄露白起出任最高指挥官的,格杀勿论。赵括一到任上,就发兵进击秦军。秦军假装战败而逃,同时布置了两支突袭部队逼进赵军。赵军乘胜追击,直追到秦军营垒。但是秦军营垒十分坚固,不能攻入,而秦军的一支突袭部队两万五千人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另一支五千骑兵的快速部队楔入赵军的营垒之间,断绝了它们的联系,把赵军分割成两个孤立的部分,运粮通道也被堵住。赵括的部队大败,士兵四十万人向武安君投降。武安君谋划着说:“前时秦军拿下上党,上党的百姓不甘心作秦国的臣民而归附赵国。赵国士兵变化无常,不全部杀掉他们,恐怕要出乱子。”于是用欺骗伎俩把赵国降兵全部活埋了。只留下年纪尚小的士兵二百四十人放回赵国。此战前后斩首擒杀赵兵四十五万人,赵国上下一片震惊。此次战役之后,白起声名鹊起成为战国末期秦初的一大名将。后遭秦相范睢嫉妒,遂称病不起,先被贬为士卒,后被迫自杀。

蒙恬(?~公元前210年),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初期的名将,祖籍齐国。他的祖父、父亲都是秦国大将,为秦国立下过赫赫战功。蒙恬小时候就很喜欢学习法律,做过审理案件的文书官。在公元前221年,他被秦始皇封为将军,后来因为破齐立功升任内史(京城的最高行政长官),弟弟蒙毅也做到了上卿。兄弟二人很受秦始皇的器重。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蒙恬奉命率领三十万军队北上反击匈奴,然后驻守北部边境。后来又支持修建万里长城,西起陇西的临洮(现在中国西部甘肃岷县),东到辽东(现在中国东北部辽宁境内),将原来燕、赵和秦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对防御北方的匈奴骚扰起了积极作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出巡途中病死,赵高和李斯联合制造假诏书,命扶苏和蒙恬自尽。扶苏不辩真假,自杀身亡。蒙恬不愿自尽,请求向胡亥申诉。赵高派的使者则将他囚禁起来。蒙恬被囚禁之后,赵高曾经想放了他,但又担心蒙恬兄弟卷土重来,在胡亥面前他无法专权,所以就在胡亥面前诬陷蒙恬弟弟蒙毅曾经在秦始皇面前说胡亥的坏话,最后胡亥听信了赵高的谗言,将蒙毅杀死,然后又派人去杀蒙恬。蒙恬再次请求使者给他申诉的机会,但使者没有答应,蒙恬只好含恨服毒自尽。

王剪 战国时秦国名将,频阳东乡(今陕西富平东北)人,出身于世代将门,少年时喜爱兵法,青年时投入军旅。公元前235年,秦王嬴政任用王翦为大将领兵攻赵国,大败赵军,攻陷九座城池。秦王政十八年(前229),他再次奉命攻赵。赵国名将李牧领兵迎战,双方相持不下。王翦于是一面提议言和,又一面收买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离间之计,散布流言说李牧要降秦,使赵王撤换了李牧。三个月后,王翦发兵猛玫赵军营垒,赵军大败,赵国都城被秦军攻占,赵王当了俘虏,赵国的疆域变为秦国的邯郸郡。公元前227年,王翦领兵攻燕,在易水之西大败燕军。燕太子使荆轲刺秦王未遂,秦王又增派大军支援王翦,秦军攻占了燕都城蓟城,燕王喜逃往辽东,燕蓟之地为秦所有。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秦国准备南下攻楚,秦将李信口称只需二十万人马就可平定楚地,但王翦却认为需要派出六十万大军。秦王认为王翦年老胆怯,未听取他的意见,派李信、蒙武率军二十万人攻楚,在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与楚军交战,秦军大败。秦王得知攻楚失利,便亲自到频阳去访王翦,请他领兵玫楚。王翦对秦王说,大王要用臣领兵,就非派六十万大军方可,秦王立即答应。当王翦领兵出发时,秦王为他送行到灞上。王翦向秦王提出要求,请赐给他田地和房子,以作为自己养老和子孙基业。有人问王翦为何此时向秦王求赏赐?他说,我手握重兵,此时求赏赐以表明我绝无反叛之心,可以消除秦王对我可能产生的猜疑。王翦领兵来到楚国边界,楚国组织四十万大军抗秦。王翦扎营不进,任凭楚军挑战,他坚守不肯出战。双方相持一年之久,楚将项燕松懈下来,同时楚军粮草不足,便拔营东归。此时,王翦看准了机会,挥兵向楚军发起猛攻,楚军溃败。秦军追至蕲南(今安徽宿县东〉,全歼楚军,逼得楚将项燕自杀。淮河南北变为秦国所有。公元前223年,王翦率兵攻入楚国都城寿春(今安徽寿县),俘楚王。接着,秦军在王翦指挥下,马不停蹄地渡过长江,占领了吴越之地。第二年,王翦便平定了楚国的属地,统一了长江流域。秦在楚地设南郡、九江郡和会稽郡。王翦得胜班师回到咸阳,秦王为他举行庆功宴会。会上王翦便向秦王要求告老还乡。此后,他便回到家乡,过着农耕生活,终老于家。王翦南征北战,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盖世之功。现今陕西富平县道贤乡保留有王翦的墓址,后世人凭吊他为国统一所做出的贡献。

王贲 生卒年不详 陕西省人(今) 名将王翦之子.
秦王政二十年(前225年),王贲率领六十万大军攻打魏国,包围魏都大梁,引黄河鸿沟水灌大梁,三个月后大梁城破,魏王假投降,魏亡。
秦王政二十五年(前222年),王贲打下辽东,俘燕王喜;接着打下代城,俘代王嘉。燕、赵彻底灭亡。
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年),王贲率军南下攻打齐国,齐王建投降,齐亡。后被秦始皇封为通武侯.

楚国李牧(?—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
李牧的生平活动大致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段是在赵国北部边境,抗击匈奴;后一段是在朝中参与政治军事活动,以抵御秦国为主。李牧是战国末年东方六国最杰出的将领。深得士兵和人民的爱戴,有着崇高的威望。在一系列的作战中,他屡次重创敌军而未尝败,显示了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尤其是破匈奴之战和肥之战,前者是中国战争史中以步兵大兵团全歼骑兵大兵团的典型战例,后者则是围歼战的范例。他的无辜被害,使赵国自毁长城,也使后人无不扼腕叹恨,其经历与秦国武安君白起又何等相似。

战国名将--乐毅
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诸葛亮在隐居隆中、躬耕城商期间,曾“管、乐”自许,希望辅佐明主,建功立业。这里所说的“管、乐”,是指我国历史上的两位杰出人物。其中的“管”,就是春秋前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管仲;而“乐”,则是指战国中期辅佐燕昭王,统率五国联军大破齐国的旷世名将乐毅。

赵括
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赵奢死后,赵惠文王念其父子功高,让赵括袭封马服君。因赵括深谙军事,喜谈兵学,门徒众多,因而又被尊称为马服子。

战国名将——吴起
吴起,中国历史上与孙武齐名的兵法大家,后人谈兵论道,皆以“孙吴”并称可见一斑。但他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军事家,更是名震天下的政治家、改革家。单以“军神”二字,实不足以概括吴起那光辉而瑰丽的一生。
吴起是战国时卫国左氏(今山东陶西)人(另一大改革家商鞅也是卫人,荆轲好象也是卫人。呜呼!何卫国蕞尔小地,名人之多也?)。其生年不可考,卒年为公元前381年,据钱穆,孙开太等学者考证,他大概享年60岁。由此推断,吴起应出生于公元前440年左右。

战国名将——赵奢
赵奢,生卒年不详,赵国人,与赵王室同宗,当届贵族。战国后期赵国名将。战国八将领之一,主要生活在赵武灵王(前324—前299年)到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时期,享年约60余岁。

廉颇,赵国人,主要活动是在赵惠文王 (前298-前266年)、赵孝成王(前265-前245年)、赵悼襄王(前 244-前236年)时期。

  • 秦始皇手下的四大杀神 是哪四位
    答:2、蒙恬。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打齐国,因破齐有功被拜为内史 ,其弟蒙毅也位至上卿。蒙氏兄弟深得秦始皇的尊宠,蒙恬担任外事,蒙毅常为内谋,当时号称“忠信”。其他诸将都不敢与他们争宠。3、王贲。频阳东乡(今陕西省富平县东北)人,秦代名将,名将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
  • 始皇帝,坐下有那几大将军?
    答:回答:要了解蒙毅,就要先知道蒙恬,因为两人的确是兄弟关系,蒙毅是蒙括的弟弟. 蒙恬 祖父蒙骜为秦国名将,事秦昭王,官至上卿。曾经伐韩、攻赵、取魏国城,为秦立下了战功。其父蒙武曾为秦裨将军,与王翦一起灭楚(参见秦灭楚之战),亦屡立战功。 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蒙恬被封为将军,攻齐,因破齐...
  • 子岸,秦国名将子岸有什么战绩
    答:他之所以会交给子岸,我相信也是出于他对于子岸的了解,毕竟古代有一句话说得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我想知道 战国时期,秦孝公的时候秦国大将军 都有谁? 还有秦国的 子岸将军 请介绍一下 谢谢 景监,子车英,子岸,司马错,樗里疾,山甲,西乞木,嬴虔。 子岸是穆公时期名将由余的后代 有什么(77)秦国(...
  • 秦朝的白起大将军
    答:谁能详细介绍一下秦朝的白起大将军?... 谁能详细介绍一下秦朝的白起大将军?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请回答2021》瓜分百万奖金 霸道NZlm49 2014-07-30 · TA获得超过145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3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1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白起(?—前...
  • 历史上的所有大将军
    答:白起,是秦昭王时的国尉。蒙恬,秦朝初期的名将。王剪,战国时秦国名将。楚国李牧,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时期赵国杰出的军事家、统帅。战国名将--乐毅 战国名将——吴起 中国历史上与孙武齐名的兵法大家,廉颇,赵国人 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
  • 秦汉时期战争不断,有哪些英雄人物?
    答:樊哙(公元前242-公元前189),沛人,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为业。西汉开国元勋,大将军,左丞相,著名军事统帅。为吕后妹夫,深得汉高祖刘邦和吕后信任。后随刘邦平定臧荼、卢绾、陈豨、韩信等,为刘邦麾下最勇猛的战将。早年以屠宰狗为业,曾在鸿门宴时出面营救汉高祖刘邦。封舞阳侯,谥武侯。四川...
  • 古代是否有姓王的大官呢?
    答:您好,姓王的官员较多。最为熟悉的如王安石官至左仆射、观文殿大学士、司空、参知政事,是当朝宰相。其余王姓居于高位的还有:王翦-秦朝大将军、王导-东晋丞相、王莽-西汉丞相/新朝皇帝、王允-汉司徒貂蝉的义父、王祥-仕晋官至太尉/太保 等等 ...
  • 秦、两汉、隋、唐、宋、明七朝开国第一将都是谁呢?
    答:就算是排出单一王朝的武将,往往也因为时间跨度大,也很难有一份大家都认同的排名,但是说到王朝的开国第一武将,这份答案相对而言就是很简单了,很多王朝的开国第一名将不会出现第二个答案,下面就以战绩来说一说秦、汉、隋、唐、宋、明朝的开国第一名将都是谁吧!秦朝 说到秦朝这个大一统的王朝,史...
  • 在古代,能令匈奴闻风丧胆的名将都有谁,分别有什么战绩?
    答:每朝每代,总有匈奴祸乱中原老百姓的生活。皇帝自然不可能视若不见,在这其中出现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大将,他们把匈奴打的落花流水,十几年都不敢再靠近中原半步。一、秦朝的蒙恬大将军 蒙恬大将军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人物,出生也非常的显赫,他的祖辈都是大将军,祖父叫蒙骜,父亲叫蒙武,此二人是秦国...
  • 名将在赵国,谋士在魏国,辩才在齐国,秦国有什么呢?
    答:秦国在战国时期也是产生了很多的人才来帮助他们走向称霸的道路。这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张仪,还有公孙衍,大将军王翦,将军蒙恬还有丞相李斯,以及商鞅这些人都是当时秦国数一数二的人才。即便是放眼于整个天下也是,顶尖一列的人才,所以说秦国能够因为他们自然也是能够慢慢的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天下。而最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