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的由来壮族的由来?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8-05
壮族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族群,这些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壮族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的西瓯、骆越就是其中的一部分,当时他们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尉屠睢率领50万大军分兵五路进军岭南,在越城岭一带曾遇到西瓯人的强烈抵抗。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史禄率兵开通灵渠,通粮饷,运军队,秦军才战胜西瓯人,统一了岭南地区,并在岭南设立桂林、南海、象三郡,将该地区正式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之下。据考古资料和史书记载,这时的西瓯、骆越人已经使用铜铁器,开始步入了文明时代。尤其是西瓯人,在首领译吁宋的领导下,利用所熟悉的丛林和山地进行作战,能与数十万秦军周旋数年,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说明西瓯人的社会组织已经相当发达,并且能够比较有效地运转,已经进入了部落联盟或酋邦时代。
秦朝统一岭南后,还将大量汉族人口迁居岭南,与越人杂居在一起。从此以后,西瓯、骆越人同内地各族人民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而这种联系,对于岭南地区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岭南地区的土著民族被称为“乌浒”、“俚”、“僚”或“俚僚”,他们是西瓯、骆越的后裔。东汉末年,中原战乱,社会动荡不安,不少大姓豪族为避乱而迁居岭南,从而促进了岭南地区封建化的发展。受其影响,世居岭南的俚僚大姓贵族,纷纷在各地称雄,使岭南土著民族社会中,也出现了一些“雄于乡曲”的“大姓”。如高凉、合浦的冼氏,钦州、合浦的宁氏,桂州的李氏,高凉的黄氏等,都是这时期岭南著名的土著大姓。他们拥有“地方数千里,奴婢万余人,珍宝充积”的财富。与此同时,社会上却存在着大量贫穷的,甚至“父子世代为奴”的普通劳动者。
唐五代时期,壮族先民仍被称为俚、僚、乌浒等,但也出现了以地域或以大族姓氏命名的族称,如“西原蛮”、“黄洞蛮”、“侬洞蛮”或泛称“洞蛮”、“洞氓”等。宋代以后,壮族族称又有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撞”、“布土”、“土人”等称谓。元明以后,被译为“_”,另外还有自称壮、侬、郎、土、沙等。这些称谓原来都有一定的地域性,但明、清时期,“壮”的称呼已广泛见于整个广西和广东西部,成为壮族最普遍的一种族称。1952年统一称为“僮”。1965年改写为“壮”。
壮族拥有“三月三”歌节、“牛魂节”、“中元节”等节日。壮族每年都有几次定期的民歌集会,以“三月三”歌节最为隆重。“牛魂节”,也称“牛王节”、“开秧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四日,也称“鬼节”、“敬祖节”,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
1、“三月三”歌节是壮族最为隆重的民歌集会。壮族一向以能歌著称,壮族民歌形式、内容丰富多彩,有二三句的,也有三四句以至更多的;流行七字句和腰脚韵。壮歌的特点是善于触景生情,托物取喻,以猜谜、盘问的形式,唱出有声有色、动人心弦的歌词。
2、农历四月初八进行的“牛魂节”,又称“牛王节”。壮族传说中牛王本来是一位天神,奉了玉帝之命下凡来帮助人们耕作。壮族百姓感激它的功劳,便在牛王的诞辰来祭祀牛魂。在这一天,各家各户都将牛梳洗一番,还要修整牛栏,并且带着一篮五色糯米饭和一束鲜草,来到牛栏旁边祭牛魂,然后把一半食品及鲜草分给每头耕牛吃。
3、农历七月十四日的“中元节”,又称“鬼节”主要内容是祭祖和祀鬼。这天,家家户户杀鸡宰鸭,蒸糕做馍,还会用各种各样的彩色纸裁剪成四季衣裤,来备祭祀使用。白天在家祭祀祖先,天黑了还要到山脚河边,进行野祭,燃香点烛,焚烧纸衣,来祈求野鬼别来做坏事。

  • 壮族的由来
    答:壮族源于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在全国的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壮族分布,主要聚居在南方,范围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北达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南抵北部湾。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壮族的主要分布区。...
  • 壮族的由来 壮族的起源
    答:壮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明,那你知道壮族的由来吗?先秦秦汉时期生活在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到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的“百越”后裔被称为“乌浒”、“俚”、“僚”或“...
  • 壮族的由来及发展是什么?
    答:历史上,壮族人民为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进行了多次英勇斗争。如唐代黄乾曜、潘长安、黄少卿领导的起义,宋代侬智高的“南天国”大起义,明代韦银豹领导的古田县农民起义等。壮族人民还与各族人民一起,反击交趾(今越南)和倭寇的武装侵略,保卫祖国边疆。近代以后,壮族人民参与了太平天国革命,许多壮族...
  • 壮族的由来
    答:3、壮族是岭南的原住民。自公元前214年始,岭南进入中原政权的管辖。1965年把旧称“僮族”改为“壮族”。壮族拥有古老、独特的民族文化,从古代持续发展延续至今,并且融入一定的汉族文化。壮族约90%民众的沟通语言是壮语,现代壮族青年已经兼备了汉语、壮语的表达听力能力。4、壮族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壮...
  • 壮族的由来及发展是什么?
    答:历史上,壮族人民为了反抗封建压迫和外来侵略,多次发动起义和抗争。他们与各族人民一道,维护了国家统一和边疆安全。例如,在唐宋时期,壮族首领侬智高和黄乾曜等领导的起义,以及明代壮族农民韦银豹领导的古田县农民起义,都是规模较大、影响深远的抗争事件。近代以后,壮族人民继续为反帝反封建而斗争。1851年...
  • 壮族名字的由来
    答:壮族(壮文:Bouxcuengh)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聚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少数分布在广东、湖南、贵州、四川等省。壮族的先民是属古代百越族群,壮族自称因地而异,有“布爽”、“布壮”、“布侬”、“布曼”等20余种,解放后,统称“僮族”。1956年,根据周恩来...
  • 壮族的由来及根源是什么
    答:壮族,亦称布壮,是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边陲的民族,2010年人口超过1700万,为中国第二大民族及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壮族主要居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部和北部、云南省东南部、广东省、贵州省、湖南省以及与广西交界的地区,同时也有部分壮族因工作或婚姻等原因迁至广东省及中国其他地区。壮族是岭南地区的...
  • 广西壮族形成于哪个时期
    答:壮族的由来 壮族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汉时期,汉族史籍中所记载的居住在岭南地区的“西瓯”、“骆越”等族群,他们是壮族最直接的先民。在先秦时期,中国长江中下游以南至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一个被称为“百越”的族群,其中的西瓯、骆越分布于今广东、广西一带,当时他们还处于氏族部落社会的发展阶段...
  • 广西壮族的由来简介
    答:各地有所不同,老年妇女多穿无领、左衽、绣花滚边的衣服,男子多穿唐装。饮食方面,壮族喜吃腌制的酸食,以生鱼片为佳肴。宗教信仰方面,壮族除祭祀祖先外,还有对山神、水神、土地神等的自然崇拜。唐宋以后,佛教、道教传入壮族地区。近代以来,基督教、天主教也有所传播,但在壮族地区的影响不大。
  • 广西壮族的由来和分布情况
    答:宋朝之后,壮族又出现了“撞”、“布土”、“土人”等称谓。元明之后,壮、侬、郎、土、沙等称呼也出现了。明清之后,壮的称呼已经比较广泛运用于两广地区。1952年则统称为“僮”(音壮),1965年改写为“壮”。广西境内的壮族,主要分布在南宁、柳州、来宾、河池、百色、崇左、贵港等市,部分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