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方法技巧

kuaidi.ping-jia.net  作者:佚名   更新日期:2024-09-10

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方法技巧

  对于欺凌行为第一时间采取有效反应,以减少这类事件的发生,特别是严重欺凌事件的发生;或者是最大可能地减轻其对当事人和校园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方法技巧,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欺凌行为的前期

  严重的欺凌行为属于青少年的偏差行为范畴(或者叫越轨行为),而预测一个偏差行为的发生,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就是先前的行为,这是任何行为类型产生和发展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校园欺凌行为也不例外。现在最大的盲区就在于这些前期的欺凌行为没有引起重视。一方面是因为这些行为性质轻微,往往被老师和家长忽略,甚至欺凌方和被欺凌方都并没有清晰地意识到欺凌性质的互动正在进行;二是因为这些行为的发生可以在非常小的年龄阶段(比如幼儿园小班),被误认为玩笑打闹不懂事的可能性很高。

  殊不知双方(甚至包括旁观者)正是通过这类互动模式的不断重演,一再确认了双方力量、地位上的不平等(特别注意,是互动模式的重演,不是某一个行为的简单重复)。从一开始的试探,到习惯,到升级,再到爆发,最终因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才终于引起注意。大家往往只看到了故事的最后一步,却没有看到这种欺凌性质的前期行为实际上已经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另外,很多欺凌行为因为没有发生严重的外在后果,而被长期忽视,导致孩子处于持续的低自尊、认知混乱的状态,承受着巨大而缓慢的压力,逐步产生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问题。而且,这还不是终点!只要以欺凌为解决问题手段的行为模式没有被及时矫正,它就会继续发展。今后家庭内部的暴力(伴侣、后代)会变成日常;同时因为采用暴力作为应激状态的本能反应,那么激情犯罪的风险性也会大大提高。我们能清晰地看到一条行为模式的发展路径:轻微的前期欺凌行为—欺凌行为—青少年犯罪—成人的违法犯罪行为。所以从个人到整个社会,如果不阻断这条路径,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情景代入

  举一些发生在幼儿园、小学阶段的常见例子,来继续解释上面的观点:

  场景一:孩子A穿了一件新外套,孩子B把食物弄到了那件衣服上,“你反正那么丑,你妈妈为什么还有给你买新衣服”

  场景二:美术课上,孩子A刚刚完成TA的作品,孩子B用画笔在那上面乱涂几笔,“你画得太难看啦”

  场景三:孩子A带了一个新的文具盒,孩子B把它抢过来,“这个给我”;或者用小刀在上面画了几道痕

  场景四:操场上的滑梯顶端,孩子A正在尝试去滑,孩子B一把推下去,“真是个胆小鬼,不滑就让开”

  场景五:厕所间,孩子A正在小解,孩子B过去一把扯下退到大腿的裤子,“让我看看你的小鸡鸡”

  场景六:课堂上,老师点名孩子A,“这么简单的作业你都错,太笨了”,“你这么调皮,不要带坏了班里其他孩子”…

  这些情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有没有发生在你身上过?或者发生在你孩子的身上/身边?这些就是我刚才说的'前期的、欺凌性质的行为,它们在很多国家是已经被认为是欺凌行为的。是不是看起来很像玩闹?当孩子向你讲述或者求助时(有时他们自己都忘了),你是不是一笑了之,不以为是?可是你没有看到的是这些行为背后,是对个人界限的挑战,一再的挑战!你也没有及时地呼应孩子的感受和求助,很有可能当之后更严重的欺凌行为发生时,TA会放弃再次向你求助。同时,如果孩子A一开始没有拒绝和理论,在多次这样的互动之后,就会慢慢接受弱者的地位,最终成为逐渐升级的欺凌行为的目标,欺凌方可以是孩子B,也可能是旁观的孩子C,还有可能是好几个孩子不约而同的攻击。而作为欺凌方的孩子,因为并没有足够的认知水平去预测和承担自己的行为后果,其实是处于认知和行为双重的偏差之下。等到欺凌行为的严重程度到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时候,长期的伤害已经持续很久了,我们已经错过了太多的介入节点,告诉孩子什么是不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接受的,什么又是可以选择的更好的行为,什么是保护和尊重自己…

  行为健康

  从上面的分析看到,青少年儿童的行为发展作为他们成长过程的一个阶段,早期欺凌行为的发现和应对、树立基本的个人界限、人际尊重,对于双方孩子(也包括家长、老师)都是非常重要的。校园欺凌行为不是在发生严重后果之后才是介入和干预的最佳时机,这个时候伤害已经造成,属于事后补救措施。而这个补救不管是从效果来看,还是从花费的精力和代价来看,都远远比不上前期的预防。作为欺凌方的孩子可能惯有行为模式已经成形,导致TA产生欺凌行为的各种因素也已经错过最佳介入时机,比如家庭教养模式,或者之前作为被欺凌方的经历;作为被欺凌方的孩子,严重的心理创伤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即使修复,以后仍然可能会投射到成人的社交关系里,影响社交质量。

  行为健康作为现代健康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跟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一样需要大家理性客观地对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更是要像对待其他健康问题一样,从治疗、矫正的角度去对待。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减轻欺凌事件里各方孩子和背后家庭所要承担的痛苦和责任;才能降低整个社会可能要付出的更为严重的后果和代价。

  既然属于健康领域,那么对于欺凌行为,除了做到及早发现和应对之外,从实务角度说就应该采用公共卫生系统的三级运作模式:

  一级:针对普遍青少年群体的预防(家长和学校进行配合)。比如社交技能、品格教育(尊重、界限)、行为禁忌,还有就是针对欺凌行为的发现(identification)和应对;

  二级:针对高风险人群的。对于已经表现出欺凌倾向的孩子,及时制止,并提供可供选择的其他行为模式,树立清晰地是非观;或者对于一些有着多重负面预测因素的孩子,比如经历过家庭暴力或者目睹过暴力行为的孩子,或者家庭条件突出(特别差或者特别优越的),再或者性格孤僻不合群的…给予更多关怀和需求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面临的困境;

  三级:针对行为健康问题突出的(这个行为健康问题,可以是表现为已经参与到严重欺凌行为中的,也包括有其他的盗窃、逃学等一个或多个偏差行为的)。及时提供专业矫正和治疗的方案。个人、家庭、学校、社区资源都应该在同一个层面上,为了孩子的健康发展作出努力,而不是投入情绪、粗暴对待。

  及早预防和矫正

  一、早期预防和介入

  1、普及校园欺凌的知识,消除大家对于欺凌=严重暴力的误会,扫除前期欺凌行为的盲点,扩大对于欺凌行为的界定范围。

  2、强烈建议在中小学的校园里,提供专业的学校社工服务。专职老师接受的训练是教学,对于孩子心理、行为、家庭问题等的处理并不专长。而且从工作量的完成来说,要处理好欺凌行为及其背后的复杂成因,对于专治教师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校社工是经过专业训练的,不仅可以快速有效地处理欺凌行为及其前期行为,而其还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社交技能、情绪控制等的辅助教育。

  3、分别针对孩子、教师、家长开发相关课程。主要完成以下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让大家能够及早的发现欺凌行为,在萌芽状态予以拒绝和制止;二是教授各方如何辨别前期的欺凌性行为和应对正在发生的欺凌行为,对象包括欺凌方、被欺凌方、旁观者、和家长、老师等权威角色。在第一时间采取行动制止、急救和处理,尽可能阻断欺凌行为的升级路径,同时也降低欺凌行为带来的负面后果。

  针对孩子的,可以是自身的行为管理、前期欺凌行为的辨识、正确有效的应对技巧等;针对家长的,可以是对孩子反常行为的察觉以发现欺凌行为、对于欺凌行为及其前期行为的辨识和家庭教育、欺凌行为发生后的支持和应对(包括双方家长)等;针对老师的,可以是欺凌行为现场的第一时间的辨识和处理、相关资源的连接和报告等。这儿只是罗列一二,这块内容需要另开专题深入讨论。最好能在几年的课程实践之后,最终能有一套比较完善的系统,包含在每一所中小学关于安全、防侵犯的课程里。

  特别要指出的是,一些家长认为以暴制暴是一个处理欺凌事件的手段(会包含在上面提到的课程里,但因为最近讨论得多,就展开说一下),作者在这儿是持否定态度的。首先暴力绝对不是任何问题的最佳解决途径,不管对于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还包括欺凌行为的旁观者。这篇文章所站的基石就是为了指出这一点,尽可能避免或者降低此类事件的发生。很大一部分的受害者,不仅是校园欺凌的,也包括更为严重的暴力犯罪的受害者,最后转化为了暴力的实施者,究其愿意就是TA认可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对于欺凌行方的青少年儿童,我们希望TA能通过及时矫正而放弃这种行为模式,对于被欺凌方来说,当然也要避免这种行为模式的发生。而且,从实际情况来说,暴力行为是最容易是欺凌行为的严重程度升级的,很可能会在一次欺凌行为被暴力制止之后,会发生更严重的暴力报复,最终形成不可挽回的后果。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而提供给孩子一些早期识别的知识,让他们及时制止不平等的朋辈互动,或者一些有效的应对技巧,正是我们上面说的课程内容之一。

  4、结合学校德育教育,把友爱、尊重和个人边界作为新的主题,尊重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物品、尊重自然,实现对孩子教育的全人关怀。这个是预防欺凌行为的一种正面方式,给孩子提供了解决问题可以采用的其他途径和方法,从源头杜绝欺凌行为。

  5、学校在这方面教育经验和资源可以跟家庭和社区教育分享,同时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也要跟学校教育进行匹配或者补充,形成一个对青少年儿童全方位的保护网络。

  二、严重欺凌事件后的矫正

  1、欺凌方:既然把欺凌行为归于青少年儿童行为健康的范畴,那么对于欺凌方,所要面对的是矫正和治疗。这个依赖于不久的将来法律和行政上对于欺凌行为的正式界定,然后引入专业人士进行评估诊断,提供最有利于TA健康成长的治疗方案。可以是一些行为矫正类的课程,也可以是工读学校,甚至可以是针对家长技能的培训,等等。当然,年龄或者行为严重程度达到违反法律、法规限度的,由司法机关处理。

  2、被欺凌方:主要分为两大步骤:急救和后续评估治疗。急救,包括了心理急救(物理隔离、倾听、共情、安全确认、和必要的医疗措施)和相应的行政处理(邀请双方家人在场,了解情况,初步结论)。后续评估需要观察和专业诊断,主要避免因为欺凌行为可能造成创伤后遗应激综合症(PTSD)。每个人对于创伤的记忆和承受能力不同,可能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即使在遭受严重伤害以后,PTSD也会不治自愈,但并不表示有轻微的心理障碍遗留。对于已经出现PTSD症状的孩子,需要提供专业的治疗和后续支持。要知道,一部分的PTSD是终生性的,这也是我一开始强调的,对于欺凌行为(包括其他青少年儿童的越轨行为)防远胜于治,不管是从对孩子的保护效果上,还是从付出的物质和时间代价上。另外要注意的是,一些被欺凌方是有可能从自己的恶性事件中认可欺凌的方式,而逐步转变为欺凌方。所以在对他们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要再次确认积极的社交技能和处理问题的其他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3、旁观者:对于暴力目击者,可能也会成为暴力的受害人,造成心理创伤。需要观察和专业评估,必要的时候提供服务和治疗。

;

  • 学校社会工作介入校园欺凌相比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哪些优势
    答:社会工作者秉承“助人自助”的核心专业价值理念,通过专业技巧和方法的运用,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走出困境,并助其提升自身能力,使其正常发挥社会功能。作为新形势下发展起来的应用性社会学科,社会工作专业理念及介入视角为研究校园欺凌行为问题提供新的方法。它将有利于预防和介入校园欺凌,通过专业途径有效...
  • 发现校园欺凌后如何处理?
    答:3.报告给学校:将校园欺凌事件报告给学校的相关人员,如班主任、校长或学校辅导员。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证据,以便学校能够采取适当的措施。4.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校方未能有效处理校园欺凌问题,或者情况变得严重,可以寻求专业帮助,如咨询师、心理健康专家或社会工作者。5.教育和预防:校园欺凌问题需要通过教育...
  • 学生欺凌的现象有哪些特点?怎样有效预防?
    答:近年来,我县教体局高度重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为宁强教育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法治氛围。通过几年的法治教育督导实践,我就如何坚持依法治校、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等问题,谈几点自己的看法:一、分析出现校园欺凌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校园欺凌现象不仅是学校的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齐...
  • 校园中学生设“情报员”是怎么回事?
    答:项目还将组建校园反欺凌应急平台,如在学生中设立“情报员”,一旦发现校园欺凌的现象,“情报员”将立即报告班主任,还将报告校园警卫,形成双轨道快速反应机制。爱众家庭成长工作站将开设学生心理工作站,将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心理干预技术手段相结合,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或第一时间将伤害降到最低。
  • 青少年社会工作在校园欺凌问题上的应用研究选题意义
    答:再次,研究校园欺凌可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欺凌会给受害者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如抑郁、焦虑、自卑等。研究可以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需求,并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最后,研究校园欺凌可以促进社会和谐。校园欺凌是一种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 校园中学生设“情报员”是怎么回事?
    答:4. 该项目负责人刘敬表示,该项目将通过专题讲座引导师生了解校园欺凌现象的成因及危害,并传授学生应对方法,提升学生反校园欺凌的能力。5. 此外,爱众家庭成长工作站还将开设学生心理工作站,结合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心理干预技术手段,避免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或第一时间将伤害降到最低。6. 张殿录副...
  • 初中遭受到校园霸凌怎么办?
    答:参加霸凌防范教育:可以参加学校组织的相关防霸凌培训和教育,学习如何预防和应对霸凌行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积极关注身边人的情况,及时报告学校或家长,并参与到问题解决中来。最后,校园霸凌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通过教育和宣传等途径来促进增强学校和社会的防范和应对能力,使每个学生都...
  • 家长有权联名要求劝退霸凌学生吗?对于霸凌学生应该怎么办?
    答:8.教师角色: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加强对道德教育和互助精神的培养,及时发现和制止霸凌行为,并与学校管理层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除了以上具体措施,还应该进行更广泛的社会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霸凌问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这包括开展专门的讲座、校园宣讲、制作宣传资料等,以激发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 校园霸凌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家长该怎么办?
    答:四、寻求专业帮助 家长可以寻求专业帮助,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心理疏导和治疗。专业心理医生和心理咨询师能够为孩子提供更为专业的治疗和疏导,帮助孩子更快地走出心理阴影,重建自信和信心。五、加强教育 家长需要加强对孩子的教育,让孩子了解校园暴力的危害性,并学会正确应对校园暴力。家长可以与孩子一起阅读...
  • 被校园欺凌了怎么办
    答:可以向当地教育机构进行举报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个体或群体)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的,算校园欺凌。法律分析:可以向当地教育机构进行举报或向当地公安机关报警。学生之间,一方(个体或群体...